連日來,多國衛生部門發布了本國新冠肺炎新增病例和治癒情況。有評論稱,近年來最嚴重的全球公共衛生危機之一正在迅速演變。與此同時,世界衛生組織敦促各國政府加緊努力,準備應對這種致命病毒。
國際疫情形勢變化
據《紐約時報》報導,新冠肺炎新增病例近來仍呈上升趨勢,並在全球地理版圖上持續擴散。目前,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出現近600例確診病例。
當地時間15日,法國衛生部部長阿涅絲·比贊宣布,法國出現首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這名80歲的患者是來自中國的遊客。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亞洲以外的首個死亡病例,也是中國大陸以外的第四個死亡病例。
此前一天,埃及衛生部報告了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系非洲地區首個確診病例,據稱患者是一名外國人。有關專家和非洲領導人擔心,如果病毒在非洲傳播,可能會對衛生資源較少、欠發達的地區造成嚴重破壞。
日本厚生勞動省大臣加藤勝信15日的一番表態同樣引發關注。他說,新冠肺炎在日本的「一些感染無法判明感染途徑,與以前狀況有所不同」,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目前,日本共確診感染者338人。
停靠在日本橫濱港的「鑽石公主」號郵輪也牽動人心。日本厚生勞動省16日上午確認,該郵輪上新增70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鑽石公主號」已確診355例感染者。
《紐約時報》分析,兩個跡象表明這場危機走向仍然不可預測,各國官員不得不迅速調整應對措施。其一便是美國政府決定撤離「鑽石公主號」上的美國公民。其二是中國首都出臺政策,要求返回北京的人員均應居家或集中觀察14天。
報導稱,種種政策轉變凸顯出近年來最嚴重的全球公共衛生危機之一正在迅速演變。此次疫情的特點是具有不確定性,基於現有信息的各種分析說法不一。
據悉,美國還將擴大對潛在感染者的搜索範圍。美國五大城市:洛杉磯、舊金山、西雅圖、芝加哥和紐約的衛生官員將開始對一些有流感樣症狀的人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美聯社分析,新增病例數量近來持續波動,這既助長了人們對疫情可能得到控制的樂觀情緒,也提醒人們仍需保持警惕。
世衛點讚中國「戰疫」
就在各國政府採取行動的同時,中國的「戰疫」行動備受關注。當地時間15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第56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表講話時說,中國從源頭上採取的疫情防控措施令人鼓舞,儘管這些措施讓中國付出了很大代價,但為世界爭取了時間,減緩了病毒向世界其他地方傳播的速度。
「我們必須利用我們擁有的機會窗口,加強我們的準備工作。」譚德塞表示,「中國為世界贏得了時間。我們不知道還有多少時間。」
譚德塞還表示:「一個國際專家小組將在現場與中國同行密切合作,了解疫情,這讓我們感到鼓舞。」據悉,12名來自世衛組織和全球各地的專家將於本周末陸續抵達中國,他們將與規模相當的中國專家組成一支聯合專家組,其主要目標是對中國以及全球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下一步應急和準備工作給出建議。
譚德塞近日還表示,目前還無法預測疫情發展方向。應對當前疫情需要國際社會團結起來,而不是汙名化。在對抗疫情的同時,國際社會還需要同虛假信息和謠言做鬥爭。他還呼籲國際社會加強應對公共衛生危機的意識。
針對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拉裡·庫德洛近來關於中國在「戰疫」行動中缺乏透明度的說法,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指出,中國政府與世衛組織積極合作,比如邀請國際專家,共享信息,持續與外部社會交流。
瑞安指出,美國、世衛組織和中國之間一直有著「深入的科學合作」,包括在國際醫學期刊上發表關於病毒研究的論文。此外,尚無證據支持庫德洛的說法,瑞安呼籲各國「現在不要把這個問題政治化」。
美國範德堡大學的傳染病學專家威廉·沙夫納(William Schaffner)認為,中國採取了罕見的隔離措施,有助於減少疫情傳播。「中國和國際社會希望恢復正常,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對正在發生的事情有信心,而我們還沒有做到這一點。」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