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出現了很多有著萬夫不當之勇的名將。其中有幾個地方盛產名將,安徽省最多,曹魏的很多名將都大多出自安徽,東吳扛把子周瑜、魯肅等人也是出自安徽。其次就是河南,司馬懿、樂進、典韋等人都生於河南。再下來就是山西,山西雖然出產的三國名將並沒有那麼多,但含金量並不低,今天就讓我們主要看看山西出產過那些三國名將吧。
關羽的名號在三國時期可謂是響噹噹,他出身於山西運城。起初關羽只是一介商販,在認識劉備和張飛以後,三人結為異性兄弟,自此跟隨大哥劉備走上光復漢室的道路。關羽無論是名氣還是人品都是響噹噹的,從一開始溫酒斬華雄,再到後來斬顏良誅文丑,無不體現出他的勇猛。期間關羽還曾被曹操所擒,在曹操的利誘下關羽不為所動依然選擇棄曹操而去。之後劉備基業大致已定,關羽奉命鎮守荊州十年有餘。後來因為關羽的決策有誤,導致荊州被東吳偷襲,釀成大禍,自己也丟了性命。關羽的一生忠義之至,這也就是為什麼關公像一直被人們膜拜至今的原因。
張遼生於今山西省朔州市,生前是曹操麾下的一員大將,在曹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之後還被奉為五子良將,因為其戰績不菲,所以被世人視為五子良將之首。張遼屬於半路歸降的將士,投於曹操後卻忠心耿耿從未生過叛心。在為曹操效力期間,張遼大大小小打過上百場仗,其中最為著名的一次就是張遼奉命守城,遭到東吳十萬大軍討伐,夜裡張遼率領五百死士夜襲孫權十萬軍的大營,實現了「以少勝多」的奇蹟。要是論戰功來說,說張遼是曹魏武將第一人毫不為過。
徐晃生於今山西洪洞東南,和張遼一樣,徐晃也是五子良將之一。關羽投降以後,和張遼徐晃顯得關係尚好,大部分原意就是因為三人都出生於山西。徐晃雖然功績和武力比張遼略遜一籌,可依舊不容小視。在襄樊之戰時,徐晃破釜沉舟,擊退士氣正盛的關羽,救了曹仁一命,此事過後,連曹操都稱讚徐晃有著「周亞夫之風」。後來曹丕上位後,將徐晃命為右將軍,地位僅次於張遼。
郭淮是山西太原人,同樣也是曹魏手下的大將。起初郭淮只是夏侯淵麾下的一員小將,後來在曹丕稱帝後,郭淮才得以明志。郭淮作為蜀漢後期最大的敵人之一,是一個非常不好對付的角色。雖然在演義中郭淮被姜維給射殺,但實際上郭淮在與姜維的多次交手中都處於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