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山西的四位三國名將,其中兩位是五子良將,一位被膜拜至今

2020-12-22 騰訊網

三國時期,出現了很多有著萬夫不當之勇的名將。其中有幾個地方盛產名將,安徽省最多,曹魏的很多名將都大多出自安徽,東吳扛把子周瑜、魯肅等人也是出自安徽。其次就是河南,司馬懿、樂進、典韋等人都生於河南。再下來就是山西,山西雖然出產的三國名將並沒有那麼多,但含金量並不低,今天就讓我們主要看看山西出產過那些三國名將吧。

關羽的名號在三國時期可謂是響噹噹,他出身於山西運城。起初關羽只是一介商販,在認識劉備和張飛以後,三人結為異性兄弟,自此跟隨大哥劉備走上光復漢室的道路。關羽無論是名氣還是人品都是響噹噹的,從一開始溫酒斬華雄,再到後來斬顏良誅文丑,無不體現出他的勇猛。期間關羽還曾被曹操所擒,在曹操的利誘下關羽不為所動依然選擇棄曹操而去。之後劉備基業大致已定,關羽奉命鎮守荊州十年有餘。後來因為關羽的決策有誤,導致荊州被東吳偷襲,釀成大禍,自己也丟了性命。關羽的一生忠義之至,這也就是為什麼關公像一直被人們膜拜至今的原因。

張遼生於今山西省朔州市,生前是曹操麾下的一員大將,在曹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之後還被奉為五子良將,因為其戰績不菲,所以被世人視為五子良將之首。張遼屬於半路歸降的將士,投於曹操後卻忠心耿耿從未生過叛心。在為曹操效力期間,張遼大大小小打過上百場仗,其中最為著名的一次就是張遼奉命守城,遭到東吳十萬大軍討伐,夜裡張遼率領五百死士夜襲孫權十萬軍的大營,實現了「以少勝多」的奇蹟。要是論戰功來說,說張遼是曹魏武將第一人毫不為過。

徐晃生於今山西洪洞東南,和張遼一樣,徐晃也是五子良將之一。關羽投降以後,和張遼徐晃顯得關係尚好,大部分原意就是因為三人都出生於山西。徐晃雖然功績和武力比張遼略遜一籌,可依舊不容小視。在襄樊之戰時,徐晃破釜沉舟,擊退士氣正盛的關羽,救了曹仁一命,此事過後,連曹操都稱讚徐晃有著「周亞夫之風」。後來曹丕上位後,將徐晃命為右將軍,地位僅次於張遼。

郭淮是山西太原人,同樣也是曹魏手下的大將。起初郭淮只是夏侯淵麾下的一員小將,後來在曹丕稱帝後,郭淮才得以明志。郭淮作為蜀漢後期最大的敵人之一,是一個非常不好對付的角色。雖然在演義中郭淮被姜維給射殺,但實際上郭淮在與姜維的多次交手中都處於上風。

相關焦點

  • 籍貫山西的三國十大名將:五虎上將有一人,五子良將有兩人
    三國時期是個名將輩出的英雄時代,光是入選武廟的名將就多達九人,其中還包括十哲之一的諸葛亮以及武聖關羽;如果以現在的省籍來歸類的話,名將人數最多的肯定是安徽,光是曹氏和夏侯氏的名將就有不少,其次是河南,接下來河北、浙江也不少。
  • 三國時期九位河北籍名將 其中兩位名氣很大
    古人常說河北出名將,在三國在這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河北也誕生了很多名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趙雲和張飛了。除他們以外,三國時期實際上還有不少河北籍將領在三國時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留下了自己的事跡。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三國時期九位河北籍名將:一位五子良將,兩位五虎上將。
  • 曹魏五子良將,四位都是降將,只有一人對曹操從一而終!
    在漢末三國時期,降將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群體,也即在魏蜀吳三國的武將中,都有不少降將。比如在蜀漢武將中,王平、姜維、夏侯霸等人,就是出自曹魏的降將。再比如東吳將領中,太史慈和甘寧這兩位猛將,就是降將出身。至於傅士仁、麋芳這兩位關羽的部下,也在襄樊之戰後歸降了東吳。而就筆者今天要說的曹魏五子良將,其中四位都是降將。
  • 曹魏五子良將,四位都是降將,只有一人對曹操從一而終
    在漢末三國時期,降將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群體,也即在魏蜀吳三國的武將中,都有不少降將。比如在蜀漢武將中,王平、姜維、夏侯霸等人,就是出自曹魏的降將。再比如東吳將領中,太史慈和甘寧這兩位猛將,就是降將出身。至於傅士仁、麋芳這兩位關羽的部下,也在襄樊之戰後歸降了東吳。
  • 三國時因病去世的十大名將中,曹操部下七位,其中四位是五子良將
    周泰,字幼平,三國時期吳國武將,追隨孫權左右。周泰多次於戰亂當中保護孫權的安危,身上受的傷多達幾十處,孫權賜給他青羅傘蓋。官至漢中太守、奮威將軍,封陵陽侯。黃武年間,周泰病亡。甘寧,字興霸,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少年時好遊俠,人稱錦帆賊。
  • 三國:五子良將
    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徵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後將軍徐晃。
  • 名將四易其主,從變節將領到五子良將,張遼如何一步步走上逆襲?
    名將四易其主,從變節將領到五子良將,張遼如何一步步走上逆襲?但是卻有這樣一個例外,曾四次易主,並且分別追殺過劉備、孫權和曹操,但最後卻被曹操不計前嫌,將他招入麾下,並委以重任,成為了五子良將之首,也被後世納入古今六十四名將。
  • 五子良將只有3人入選三國24名將,而落選的那2個才是真正的良將
    說起三國的名將,大家肯定會想起蜀漢的五虎上將,而說起曹魏名將,大家就會想到五子良將,這些人都是當時的人傑,在那個亂世中,為我們勾勒出一幅波瀾壯闊的畫面。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在三國24名將的排名中,五子良將中卻只有三人入選,而落選的那兩個才是真正的「良將」,這是怎麼回事呢?
  • 五虎上將五子良將兵器:三個山西人用刀斧,五個河南河北人用啥?
    三國名將中,曹魏有五子良將,蜀漢有五虎上將,東吳有江表十二虎臣,這些人的兵器,也都很有地域特點——即使不是後漢三國時期的地域特點,也是元末明初的地域特點,否則羅貫中先生就不會在《三國演義中》讓他們手使不同的兵器。
  • 五虎上將對五子良將
    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是三國時蜀漢和曹魏各自五位最著名的武將!重要性超過了典韋,許褚等曹魏名將!同蜀漢的五虎將一樣,曹魏五子良將在史書《裴注三國志》中同樣合傳!有「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的證明!又稱魏五子!
  • 三國名將:劉備的五虎上將與曹操的五子良將誰更勝一籌?
    張飛(166年—221年),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因其勇武過人,而與關羽並稱為「萬人敵」,入選唐宋武廟。 公元208年,劉備於長坂坡敗退時,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曹軍無人敢逼近,劉備因此得以免難。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張飛晉升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同年,張飛被其部將所害,諡號「桓侯」。馬超(176年—222年),漢末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
  • 三國名將孟達,能夠輕鬆斬殺徐晃,五子良將難道徒有虛名?
    三國名將孟達,能夠輕鬆斬殺徐晃,五子良將難道徒有虛名?徐晃是五子良將之一,而徐晃的武藝在三國中是排得上名號的。徐晃的箭術也是不遜色黃忠之人,在原文中記載曾經徐晃在曹操建築的銅雀臺上,以弓箭射中綁著棉袍的柳條。
  • 三國名將孟達,輕鬆斬殺名將徐晃,五子良將是否徒有虛名?
    包括討伐董卓之亂的曹操就是其中之一,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名義上是為了匡扶漢室,其實都是各懷私心的。三國演義中對這段歷史進行了描寫,不可否認的是,三國演義的出現讓人們對這段歷史變得非常熟悉。只不過三國演義中有很多虛構的。
  • 歷史探秘:三國之中 五子良將到底誰排第一?
    歷史探秘:三國之中 五子良將到底誰排第一?時間:2020-05-09 15:20   來源:嘻哈快樂人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史探秘:三國之中 五子良將到底誰排第一? 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 五虎上將四人封神,十二虎臣兩人封神,為何五子良將一個都沒有?
    三國時期不少名將不僅生前戰功赫赫、威名遠揚,死後仍然受到民間的敬仰或者是歷朝歷代朝廷的認可紛紛被授予神位,比如關張趙馬黃五虎上將就有四人封神,就連江東十二虎臣也有兩人封神,可奇怪的是,名氣堪比五虎上將的五子良將封神的卻一個都沒有,這是為何?我們來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 三國五子良將中,此人戰勝關羽,卻為何排在老末?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魏國帳下有五位良將,這五位良將武功高強,跟隨曹操南徵北戰,所向披靡,其中這五位大將的排行中,前將軍張遼位於五子良將之首,然後次序依次是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徵西將軍張頜、後徐晃,在他們五人中,其中一人戰勝關羽,卻為何被排到了第五呢,下面根據這五子良將的事跡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 三國名將傳之「五子良將」于禁
    歷史文章連結「五子良將」之張遼傳五子良將之張郃傳夏侯惇與夏侯淵三國演義裡的醬油黨,歷史上的名將(2)臧霸打了這麼多年的三國殺,你可知道「軍爭」和「用間」是什麼意思嗎?
  • 三國時期的五位名將終結者,其中這兩位,連趙雲都自嘆不如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在這個名將頗多的名著中,湧現出很多能人。這其中,有一些人被稱為名將終結者,這些人有我們所熟知的猛將,也有我們未曾聽過的小人物。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這其中的5位名將終結者。看看你都認識哪一個?
  • 帶你認識三國時期真正的曹魏五子良將,他排名第一歷代推崇!
    小編在這裡告訴你們,不要心灰,蜀漢沒有五虎,但曹魏有五子來彌補你們的失落。那什麼是五子良將呢?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徵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後將軍徐晃。
  • 三國的五子良將中,誰手中的兵權最大?
    提到三國,人們往往會感到熱血沸騰,因為那是一個群雄割據、紛爭不斷的時代,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是非常具有魅力的。當然,僅僅是接連不斷的戰爭還不足以使得三國擁有如此廣泛和經久不衰的人氣,與戰爭伴隨的,是無數精彩的故事,是悲歡離合、勾心鬥角和世事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