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批《匆匆那年》等國產青春片

2020-12-08 Mtime時光網


《匆匆那年》由九夜茴小說改編、張一白執導,上映半個月即打破5億元票房紀錄。

       近幾年來,以青春片為代表的中小成本國產片屢屢創下市場奇蹟,如《失戀33天》《人再囧途之泰囧》《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包括今年的《北京愛情故事》《後會無期》《匆匆那年》等,這些青春題材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80後、90後的喜怒哀樂,但同時暴露出許多問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故事,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青春主題。青春片作為一種類型電影,在上世紀60年代前後以「殘酷的青春」面目出現。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興起和發展,青春、時尚、反叛等青少年亞文化開始全面「佔領」主流文化舞臺,全球文化中活躍的力量呈現出一種相對低齡化的特徵,青春片也呈現出很多走向。

       與偏科幻、動作風格的好萊塢青春片相比,今天我們國產青春片更多的是講述校園的青春和走出校園的職場故事,情節多為戀情、友情、競爭及背叛。青春不僅指稱一個特定的年齡階段,更是一種精神氣質和時代氛圍。從「五四」時期「新青年」登上歷史舞臺,到新中國唱響「青春之歌」,再到上世紀80年代「年輕的朋友來相會」,20世紀的青春故事往往與民族和國家的革命、歷史等宏大敘事聯繫起來。

       相比這些充滿理想主義的青春敘述,當下的青春片很少涉及宏大主題,愛情、友情、升學、工作是他們的關注點。當下的年輕人成長在一個經濟高速增長的和平年代,他們沒有經歷大振幅的社會變動,他們面對的最通常的問題是個人的小悲歡和小離合。正如《匆匆那年》中男孩陳尋為初戀方茴做出的最大犧牲就是高考時主動放棄13分的大題,以求能上同一所大學,而畢業聚餐中方茴的痛哭流涕也是因為高考沒有考好

       表現在電影創作中,當下國產青春片的整體特徵是缺少跟這個時代的砥礪與激蕩,因而更像一種對現實有意無意的逃避。它們幾乎都訴諸單一的「懷舊」,不管是《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對90年代大學校園的追憶,還是《匆匆那年》對2000年前後中學校園的唯美展現,都力圖喚起觀眾對逝去的青春年華的懷念。這些剛剛成年或進入中年的青春回想多少顯得有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味道。借用另一部電影的名字來描述這一代年輕人,就是「老男孩」——他們還沒有真正變老,就已經在唱著「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歌曲,學生時代成為他們無限緬懷的人生段落。例如,《老男孩之猛龍過江》中,選秀失敗的筷子兄弟再次回到中學晚會的舞臺,他們期望自己從來都沒有畢業過;而《匆匆那年》的結尾處,陳尋渴望回到籃球比賽現場,重新開始與方茴的愛情。因此,我們當下看到的青春片,無論題材還是視野,可以說都非常有限,其氣象也明顯卑弱。稚嫩、無辜的面孔下為什麼會隱藏著這顆蒼老的心靈呢?也許,與獨生子女一代所經歷的社會遭遇有關。

       與上世紀90年代青春片中的叛逆、挫折的主題不同,如今的青春片中,「我們都是好孩子」,而且都是生活在大城市裡的衣食無憂的好孩子。這些電影中沒有農村青年,就連小鎮青年、縣城青年也鮮有出現。這也許不能全部歸咎於創作者藝術視野的狹窄,它恰恰反映了這一代年輕人的成長局限。這些「溫室裡的花朵」一旦走向社會,走進職場,立刻感受到市場經濟下的生存壓力,這或許就是他們渴望回歸單純校園生活的心理動機——因為那是一個競爭不太激烈,能夠享受到父母呵護、老師關懷、同學情誼的時空。青春應是仰望星空的青春,而我們目前的國產青春片缺乏奮鬥色彩,把成長的代價等同於放棄愛情、夢想等一切美好的事物,在這個意義上,這批青春片與其說在懷念已然消逝的青春,不如說只是講述了一個沒有青春的青春故事

       藝術觀念的局限封堵了青春片的多種藝術可能性。國產青春片要實現藝術上的提高,應該勇敢走出青春的小感懷,走出封閉的、夢幻般的校園想像,在更廣闊的世界中磨練青年的心智和視野,尋找和實現新的人生可能。不錯,電影是造夢的藝術,但它不等於鼓勵逃避。青春題材電影應該敢於「冒犯」觀眾,在造夢的過程中刺痛、鼓舞、開悟,讓青春綻放出多彩的夢想。

相關焦點

  • 時隔5年,即使豆瓣5.4,為什麼我仍要說《匆匆那年》是部好青春片
    此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最初吸引我的是幾位主演,和與《那些年》相近的青春題材,雖然是和《致青春》一樣是根據小說翻拍的電影,但我個人更喜歡《匆匆那年》,電影和小說吻合度較高,而且劇情連貫。《匆匆那年》講述的是校園愛情故事。
  • 《匆匆那年》主題曲首播 唱出青春熱血
    《匆匆那年》改編自九夜茴同名暢銷小說。《匆匆那年》主題曲 《一路》講述了青春的熱血和張揚,感嘆年輕的力量和對愛情的堅持。《匆匆那年》。網易雲音樂官方下載地址網易娛樂8月5日報導 《匆匆那年
  • 文化出海力作泰版《匆匆那年》舉辦上海見面會
    6月10日晚19:00,泰劇《匆匆那年》在上海市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舉行看片會和首場映後見面會。本劇出品方藝鼎傳媒總裁張棟、主演BANK、鄭逸祥、BEST、莊嘉等悉數出席。中國文化出海,獲得情感認同泰劇《匆匆那年》改編自中國作家九夜茴的同名小說,劇集講述了五名少男少女有笑有淚的成長故事,充滿了美好純真的青春悸動。中國電影《匆匆那年》於2015年在泰國院線上映。
  • 孔二狗助陣《匆匆那年》 自曝從獸醫變作家
    12月5日,青春賀歲大片《匆匆那年》將全國上映,超前賀歲。該片由「青春片教父」張一白導演,彭于晏、倪妮、鄭愷、魏晨、張子萱主演。 網易娛樂12月1日報導 12月5日,青春賀歲大片《匆匆那年》將全國上映,超前賀歲。
  • 又一青春作品來襲,男主是《匆匆那年》的他,女主顏值堪稱一絕
    又一青春作品來襲,男主是《匆匆那年》的他,女主顏值堪稱一絕說到電視劇,想必大家都知道,有很多電視作品都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這類型的作品一般原著黨很多,話題度以及熱度都接連不斷,收視率自然是不用擔心的,尤其是青春類的電視劇,就比如說我們熟悉的
  • 作品內容被傳真實經歷 九夜茴:《匆匆那年》只是小說
    原標題:作品內容被傳是作者真實經歷 九夜茴闢謠《匆匆那年》只是小說不是自傳導讀:「《匆匆那年》只是一部小說,不是自傳。如果我寫的是穿越小說,是不是大家也會覺得穿越是真實的呢?」九夜茴稱,該傳聞給她的個人名譽和身邊的朋友,都帶來了極大的困擾,為此她已啟動了法律程序。
  • 青春劇「匆匆」之後野蠻生長,鄭爽譚松韻「最熱女主」
    回顧30多年來的國產青春劇,從早期的《十七歲不哭》《將愛情進行到底》,到近年的《匆匆那年》《最好的我們》《一起同過窗》,再到今年播出的《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二十不惑》《風犬少年的天空》《棋魂》等,它們或引發熱議、或贏得口碑,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青春劇逐漸成長為熱門品類,給國產劇集類型增添了一抹亮色。
  • [策劃]匆匆那年的青春:王菲唱的影視主題曲
    《清風徐來》流行指數:待定《港囧》無疑是下半年最令人期待的國產電影之一,身為影片女主角的趙薇也特意請來了好姐妹王菲為電影獻聲,歌曲的主歌部門讓人們見識到了王菲極少炫耀的低音,合成器營造的氛圍如氤似氳,頗有意境;但副歌一出,主歌辛苦積攢的逼格瞬間消失殆盡,落俗老套的旋律和莫名其妙的歌詞幾乎突破了王菲作品的底線。
  • 《匆匆那年》詮解析(原著、電影、電視劇)
    懷舊大概是所有80後的通病,所以在近幾年在我們80後崛起的這個時代青春片開始大行其道。「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左耳」、「同桌的你」等影片紛紛粉墨登場,直到「夏洛特煩惱」把院線的青春片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不但輕鬆秒殺所有國產片,更是少有的把同檔期的各種外國大片也就地幹倒。
  • 國產青春電影爛俗成為主流 離不開出軌墮胎情節
    今年五一檔,兩部國產青春片領銜,黃曉明、楊冪主演的《何以笙簫默》成為大贏家,五一期間收穫1.7億元,而另一部蘇有朋執導,一眾小鮮肉主演的青春片《左耳》也以9300萬元的成績為五一檔畫下圓滿句號。但反差是,青春片的口碑大多不盡如人意,究竟還能紅多久?
  • 國產青春劇30年,是越來越不懂青春還是青春變味?
    即使是熱度不錯的青春題材電影,不管是趙薇電影首秀《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還是蘇有朋的《左耳》,或者是張一白的《匆匆那年》,何炅的《梔子花開》,不是調子過於灰暗,就是演員面癱演技尷尬,還有就是各種生硬的廣告植入。而且勵志與成長,已經不再是青春劇的唯一主色調,還有霸道總裁、多角虐戀、車禍、墮胎、打架鬥毆等也充斥在劇中。
  • 從匆匆那年到風犬少年的天空,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
    近日,《風犬少年的天空》迎來了大結局,作為青春片,這部劇帶給了我們不一樣的感受,它讓我不禁想起了前幾年的一部網劇《匆匆那年》,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一路走來,我們都老了,成長路上我們都是少年。匆匆那年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那個清心寡欲的,小心翼翼的,柔弱安靜的方茴;那個英俊瀟灑的,走路帶風的,到哪裡都是焦點的陳尋;那個明眸皓齒的、馬尾亂顫,笑容像花朵般燦爛的林嘉茉;那個沒個正型,卻比誰都重情重義的大高個趙燁……風犬少年的天空
  • 從寫實到燃情,泰版《匆匆那年》給你想要的浪漫與驚喜
    這部泰版《匆匆那年》更是集結了泰國電視劇製作界的精英群,與同樣近年來盛行國內市場的青春愛情題材《匆匆那年》可謂是碰撞出了又一股強烈的小螢屏浪漫火花。泰國版的製作工藝下可謂是全新的浪漫營造,讓本就浪漫滿屋的青春大IP又煥發出全新的看點和熱點。
  • 《匆匆那年》這部豆瓣評分8.1,6萬人評價的青春劇男女演員都火了
    有這麼一部網劇豆瓣評分8.1分,獲得了6萬人的評價,由80後組成的團隊改編了同名的暢銷小說的青春校園愛情網劇。 80後的製作團隊還原了80後的青春校園愛情故事這部劇網劇就是《匆匆那年》。
  • 中國故事,世界表達,泰版《匆匆那年》別有風味
    雖然,此版的《匆匆那年》,都是由泰國演員擔綱,在泰國拍攝完成,對白也都是泰語,但並不妨礙,那些全世界共同的愛戀與錯過,在每個人的內心泛起漣漪。大概是在2018年的上海電影節,藝鼎傳媒舉辦了新劇發布會,透露國產經典IP《匆匆那年》將翻拍泰版的消息,而劇中的男主提頂(bank)和女主安蘇瑪琳(pattie),都曾經在《荷爾蒙》中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由得讓人心生太多期待。而今,這部劇即將在國內播出,可以熱烈期待起來了。
  • 建議以後國產青春片的名字前面都加上「慎入」二字
    由劉若英執導、張一白監製的青春文藝電影《後來的我們》。上映之前關注到這部電影,完全就是因為這片子的宣傳方太牛。跟之前看到的宣傳一樣,這部青春文藝片沒車禍、不墮胎、也沒有出軌。但是......至於後來兩人怎麼莫名其妙的在一起了,又怎麼彼此錯過,其中的輾轉糾結都不足以為這部文藝青春電影加分。
  • 《匆匆那年》曝暖心MV 魏晨倪妮彭于晏陷三角戀
    《匆匆那年》曝暖心MV 魏晨倪妮彭于晏陷三角戀 《匆匆那年》曝MV 魏晨情陷倪妮彭于晏三角戀 時長:04:48 來源:電影網
  • 不作不死的狗血瑪麗蘇:給青春片一記「耳光」!
    《同桌的你》之後,今年的《何以笙簫默》再度代表青春片蟬聯五一檔票房冠軍。     不過面對「一邊賺大錢一邊被嫌棄」的現狀,國產青春片似乎並沒有金盆洗手的意思:《小時代4》、《梔子花開》早已箭在弦上,周迅監製的《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也剛剛定檔,近日女作家安妮寶貝的《八月未央》也要被搬上大銀幕……那麼,國產青春片究竟是出了什麼毛病?又為何在罵聲一片中依然能夠大行其道呢?
  • 《匆匆那年》哪一個瞬間,戳中了你的淚點?
    青春,懵懂無知,快樂簡單。一旦逝去,便無比懷念。每個人都會在繁忙的工作之中,偶爾想起自己的青春,想起曾經的那群人,也想找個機會聚一聚。可是,因為很多不定因素,每次的相聚人都未能到齊。而且,現在很多的聚會都不再是一個懷念青春的活動,而演變成了炫富攀比大會。
  • 《匆匆那年》如果再見不能紅著臉,是否還能紅著眼
    《匆匆那年》是王菲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林夕作詞,梁翹伯作曲,於2014年11月3日發行,電影《匆匆那年》的同名主題曲,《匆匆那年》於2015年3月30日獲得東方風雲榜動感101年度金曲獎,同年4月獲得音樂風雲榜的最佳電影歌曲和十大金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