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俘虜60餘萬關東軍,日本天皇要求歸還,蘇聯人送一船骨灰盒

2020-12-12 騰訊網

日本是亞洲東部一個島國,國土面積只有37.8萬平方公裡,它在歷史上有著大和、東瀛、扶桑等別稱。在古代,日本曾經是中國的附屬國,經常到中國來進貢。日本人也貪婪「天朝」的各種資源,他們不想屈於那座「小島」上。在唐朝時期,日本認為自己有足夠的實力和大唐抗衡,於是齊明天皇派遣4萬水師部隊攻打大唐,最後被唐朝名將劉仁軌打得落花流水,此時日本人才明白自己和大唐的差距,派遣了24批遣唐使來到唐朝學習先進的文化技術,後來回到日本實行大化革新,逐漸成為亞洲的一個軍事強國,到現在日本的很多方面還有中國古代文化的「影子」。

日本派遣使團向唐朝學習

在近代,日本也曾遭到西方列強的入侵,可明治天皇非常有遠見,開始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不到半個世紀內,日本就成為了亞洲第一的軍事強國,這就是日本史上著名的「明治維新」。

1931年到1945年,日本派遣250多萬軍隊發動了侵華戰爭,這場戰爭打了14年,很多中國軍人都戰死沙場,很多日本侵略者也喪命於中國。

但日本在抗日戰爭期間,有一支部隊一直沒有南下,這支部隊就是關東軍,關東軍成立於1919年,下轄有31個步兵師團,還有11個步兵坦克旅團,外加兩隻航空軍和一支敢死隊旅團以及偽滿國部隊,他們最高峰的時候兵力超過120萬,這支部隊負責防守東北三省,不管戰爭多麼緊要,這支部隊也沒有出動。日本之所以不動關東軍有兩個原因,一是要防守北方的蘇聯,因為中國的東北三省距蘇聯最近,萬一蘇聯軍隊打來,日本就失去對東北三省的控制權。二是東北三省有著豐富的資源,是日本在中國最重要的一個「供給站」。關東軍負責駐守這裡,維護日本巨大的利益。

關東軍

1945年8月,蘇聯集結了150萬大軍分三路對關東軍打擊。此時的關東軍有70萬,這時會有人問在東北的關東軍不是有120萬嗎,近50萬的軍隊跑到哪裡去了。日本在世界第二次戰爭中,它所涉及的戰場是最廣的,初期,日本把主要兵力都投到中國和東南亞戰場。隨著日本侵略的擴張,他的其他戰場需要兵力。1941年以後,日本抽掉中國戰場的大量兵力,這其中也有關東軍的50萬人。所以關東軍的實力大大削弱。

蘇聯軍隊進攻關東軍

在蘇聯軍隊進攻關東軍時,也遇到了關東軍的抵抗,但是還是蘇聯軍隊笑到了最後。在這次戰役中,擊斃關東軍8萬餘人,俘虜了60萬餘人。不到一個星期內,70萬關東軍被俘虜了60萬。蘇聯面對這60餘萬的日本俘虜,他們怎麼處理呢?

關東軍繳械投降

蘇聯對於這次戰鬥的戰利品,怎麼能放過這六十餘萬俘虜。於是,蘇聯軍隊分批把這些俘虜運回蘇聯。蘇聯為何把這些這麼多的俘虜押回國,當然是搞來做苦力改造羅。

日本戰俘

蘇聯在二戰中也是死亡了不少的人,這也讓他們喪失了很多勞動力。此時俘虜的日軍,正好被用來搞生產。

於是,60多萬的日本俘虜被送到蘇聯的西伯利亞進行勞動,在這裡氣候十分好冷,生活條件特別差,在一個冬季下來,日本俘虜被凍死五萬人。另外一個造成戰俘死亡的原因就是蘇聯軍隊隨意對俘虜進行屠殺,他們的理由也是很簡單的。

在西伯利亞勞動改造的日本戰俘

後來,日本政府要求蘇聯政府放回日本,蘇聯人想了想,勞動這麼多年,也可以了,再說留在這也是浪費糧食,死去的戰俘屍骨埋這裡就是浪費土地資源。於是活著的戰俘被分批送回日本,死去的日本戰俘的屍骨也被蘇聯人用大船送給日本天皇,當時天皇差點氣得吐血,因為屍骸還包括裕仁天皇的侄子三井太丸的骨灰。

戰爭對人類一個巨大的損害,哪裡有戰爭哪裡就有苦難。和平才是我們的選擇,和平是人類永久的主題。遠離戰爭,擁抱和平。

相關焦點

  • 蘇聯俘虜60餘萬關東軍,日本天皇要求歸還,蘇聯人送一船骨灰盒
    日本之所以不動關東軍有兩個原因,一是要防守北方的蘇聯,因為中國的東北三省距蘇聯最近,萬一蘇聯軍隊打來,日本就失去對東北三省的控制權。二是東北三省有著豐富的資源,是日本在中國最重要的一個「供給站」。關東軍負責駐守這裡,維護日本巨大的利益。
  • 蘇聯用骨灰盒歸還日本戰俘,日本天皇怒不可遏,當即斷交
    而這一戰也讓蘇聯直接俘虜了60萬人,當時日軍一共才70萬啊,由此可見,蘇聯還是有點東西的,而且戰俘如此之多也是罕見,北方人都知道,冬天還是很受罪的,就更不用說蘇聯了,安排這60萬人去西伯利亞勞作。用一個個骨灰盒來羞辱日本西伯利亞天氣是相當惡劣的,日本人哪受到了這麼冷的天,很多人都凍死了,但蘇聯可不管這些,蘇聯正在進行二戰後的重建工作,即使經常死人,也不會停止,而在第一個冬季就死去了5萬人。
  • 二戰後日本曾向蘇聯討要戰俘,得到的卻是骨灰盒,氣的天皇要斷交
    而到了近代,因為戰爭雙方對戰俘的虐待實在太過殘酷,因此誕生了國際性公約,規定互不虐待對方俘虜。而蘇聯人一向以強硬著稱,他們由於對日本人沒有什麼好感,所以日本戰俘的下場不會好到哪裡去。在二戰期間最瘋狂的兩個國家就是德國和日本,一個是利用閃電戰術,不惜用童子軍也要徵服全世界;一個是利用根本不存在的武士道精神,對士兵進行洗腦,在戰場上進行自殺式的攻擊。
  • 二戰後日本曾向蘇聯討要戰俘,得到的卻是骨灰盒,氣的天皇要斷交
    而到了近代,因為戰爭雙方對戰俘的虐待實在太過殘酷,因此誕生了國際性公約,規定互不虐待對方俘虜。而蘇聯人一向以強硬著稱,他們由於對日本人沒有什麼好感,所以日本戰俘的下場不會好到哪裡去。在二戰期間最瘋狂的兩個國家就是德國和日本,一個是利用閃電戰術,不惜用童子軍也要徵服全世界;一個是利用根本不存在的武士道精神,對士兵進行洗腦,在戰場上進行自殺式的攻擊。
  • 二戰後日本要求蘇聯歸還戰俘,卻收到的一個個骨灰盒,當即要斷交
    而這一戰也讓蘇聯直接俘虜了60萬人,當時日軍一共才70萬啊,由此可見,蘇聯還是有點東西的,而且戰俘如此之多也是罕見,北方人都知道,冬天還是很受罪的,就更不用說蘇聯了,安排這60萬人去西伯利亞勞作。用一個個骨灰盒來羞辱日本西伯利亞天氣是相當惡劣的,日本人哪受到了這麼冷的天,很多人都凍死了,但蘇聯可不管這些,蘇聯正在進行二戰後的重建工作,即使經常死人,也不會停止,而在第一個冬季就死去了5萬人。
  • 為何說60萬關東軍最怕的是蘇聯女兵?日本抗議解放俘虜,你別不信
    為什麼60萬關東軍最害怕的是蘇維埃聯邦的女性兵?戰後蘇聯也有很多問題。譬如由於德軍佔領了大半的蘇維埃聯邦,戰爭嚴重地破壞了蘇維埃聯邦的經濟。戰爭中,數百萬的蘇聯紅軍被德軍俘虜,數百萬犧牲。在蘇聯經濟重建中,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嚴重。這時,德國俘虜和日本俘虜派上了用場。
  • 60萬日本關東軍被俘後,蘇聯如何對待俘虜的?網友:解氣!
    蘇聯人曾經俘虜過很多日本關東軍,據統計,被俘人數大約有六十萬人,之後這些俘虜中的絕大多數被轉移到了蘇聯本土進行勞動改造。大家都知道蘇聯和日本之間素來就有著深厚的戰爭衝突,在二戰期間,蘇聯和本也是頻頻交手,互相都傷亡慘重。而這幾十萬的關東軍俘虜在蘇聯境內接受強制勞動改造,想必也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
  • 《關東軍戰俘蘇聯拘留畫集》——一名關東軍俘虜回憶在蘇聯的遭遇
    隨後蘇軍多路地面部隊同時發動進攻,擁有兵力優勢的蘇軍完全佔據了戰場主動權,在蘇軍的攻勢之下,日本關東軍潰不成軍。除了少數部隊選擇負隅頑抗之外,絕大部分的日本關東軍都選擇了投降。  蘇聯對日作戰於1945年8月9日正式發動,到1945年9月2日結束,盤踞在中國東北的70萬關東軍其中被擊斃8.3萬人,被俘59.4萬人,而蘇聯也付出了3.2萬人陣亡的代價。
  • 日本戰敗後,蘇聯是怎麼處置日本女俘虜的?讓女俘虜切腹自盡
    日本投降之後,各國就要處理日本俘虜的事,中國還是比較厚道,將日本俘虜歸還給日本,有的自願留在中國的女俘虜還和中國人結婚,蘇聯俘獲60萬日本俘虜,他們會怎麼對待這些俘虜呢?蘇聯戰後缺少男性,他們就利用起日本青壯男俘虜做戰後工作,將男俘虜運送到條件最艱苦的地方,零下40多度的西伯利亞。
  • 蘇聯俘虜60萬關東軍後,為何要求脫光衣服?身材越好越倒黴
    做出這樣的行為終究是要付出代價的,相關消息表明,二戰後期,蘇聯俘虜60萬關東軍後,要求他們把衣服扒光,一番了解後才明白其中的原因,這些士兵身材越好的越倒黴。60萬,本來在作戰形勢上,蘇聯軍隊以人數多佔上風,再加上關東軍在二戰後期體力被消耗殆盡,作戰能力大大下降,蘇聯輕而易舉便將這些關東軍俘獲了。
  • 二戰結束後,蘇聯不要金不要銀,為啥偏偏就看上了這60萬日本人?
    對於戰時,其關鍵點就是蘇聯答應,在德軍戰敗後,將出兵中國東北,消滅關東軍,一緩和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壓力。 1945年8月9日,蘇聯調集150萬軍隊不到十天的時間就迅速消滅了70萬的日本關東軍,俘虜了近60萬日本關東軍。日本人投降後,就60萬日本俘虜向蘇聯提出交涉,乞求儘早歸還,對此,包括美國也出面求情,但是蘇聯卻對此態度強硬。
  • 蘇聯俘虜日軍60萬,戰後只歸還了30萬,另外30萬去了哪裡?
    二戰的時候,蘇聯和日本已經成為了天敵了,二戰結束的時候,蘇聯關押了在中東東北的大批日本關東軍人數大約有60多萬,蘇聯因為戰後需要重建很多工業,所以歸還的時候也只是歸還了日本30萬俘虜,儘管日本一再要求全部歸還,蘇聯一直跟沒事人一樣,因為他們蘇聯很需要這一大批廉價的勞動力
  • 二戰後期,60萬日本關東軍被蘇聯抓走後,受到怎樣的對待?
    在美國的不斷敦促中,史達林終於答應在1945年的8月中旬之前向日本的關東軍發起進攻,終於在1945年的8月8日,150萬的蘇軍向日本關東軍發起了進攻,俘虜了日軍將近60萬人,打死了將近20萬,甚至在日本天皇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後,蘇聯紅軍仍然沒有停止進攻。
  • 蘇聯曾進攻日本關東軍,因一個日本人,讓蘇聯直接俘虜了60萬日軍
    當時的蘇聯遠東軍司令帶領一百多萬蘇軍從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進入中國東北,據史料記載,日本當時在中國東北還留有大量的關東軍,至少有75萬,雖然日本當時在中國華北以南的戰場幾乎全線崩潰,但當時在日本國內主戰派還是佔主要的話語地位,所以日本還是誓不收兵。在日本如此的自大妄為的舉措之下,為何蘇聯在頃刻間就讓日軍的侵略戰爭的勝利希望灰飛煙滅?對外聲稱精銳上乘的日本關東軍,不堪一擊的真實原因究竟是什麼?
  • 日本關東軍被蘇聯俘虜後,為什麼要脫光衣服?皮越厚越倒黴
    二戰末期,蘇聯對日宣戰,150多萬蘇聯紅軍進軍東北,與駐守在東北的日本關東軍展開了殊死戰鬥。當然,戰鬥的結果是關東軍被碾壓,8萬餘人被擊斃,近60萬關東軍成為蘇聯的俘虜。1945年8月23日,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部給蘇聯紅軍下達命令,將這些俘虜派往西伯利亞地區,那裡氣候條件異常惡劣,所以日本俘虜在西伯利亞遭遇頗為悽慘,再也沒有當年橫掃東北作威作福的威風。在戰爭中,因為有上百萬的蘇聯紅軍被德軍俘虜,還有數百萬的犧牲。所以在蘇聯的經濟重建中,是嚴重缺乏強壯勞力的。
  • 60萬關東軍為啥輕鬆被俘?他們為何怕蘇聯護士?因為後者有特權
    各位,咱今天來討論一個問題:關東軍為什麼如此不堪一擊?1945年8月9日深夜,隨著史達林一聲令下,蘇聯遠東地區的三大方面軍浩浩蕩蕩開入中國東北,對負隅頑抗的關東軍發起了毀滅性的打擊。據史料記載,戰爭才持續了不到一周時間,70萬關東軍就已經死傷過半。據蘇聯官方公布的數字,日軍被俘近70萬人,但其中有近一半的關東軍,參軍時間還不到一年。
  • 蘇聯押送60萬關東軍俘虜到西伯利亞,他們為什麼不反抗?
    在戰爭後期,日本的國力已經完全沒有辦法支持日軍繼續作戰,但是日本始終不甘心放棄中國這塊「肥肉」,於是一直在負隅頑抗,後來日軍在太平洋戰爭上失利,又在諾門坎之戰中戰敗,這個關東軍元氣大傷,由120萬之眾銳減至70萬,之後日本在美國的兩顆原子彈轟炸下,徹底放棄了繼續戰爭,而這70萬關東軍在與蘇聯的對抗中陣亡將近10萬人,剩下的60多萬則盡數被俘虜。
  • 蘇聯對日本宣戰之後,如何迅速圍殲了60多萬關東軍?
    1945年8月9日,蘇聯加入對日作戰。150多萬蘇聯軍隊迅速南下,在不到7天的時間裡,蘇聯軍隊分割包圍了60多萬日本關東軍。日本關東軍一直號稱日本陸軍的精銳力量,戰鬥力應該很強才對。那麼,此時的日本關東軍為何這麼不經打。其實到了1945年,雖然關東軍仍號稱自己擁有60多萬軍隊。
  • 二戰後,被蘇聯俘虜的日本關東軍,都去哪裡了?
    蘇聯出兵東北後,猶如秋風掃落葉,打得關東軍是片甲不留,狼狽不堪。短短一周時間,蘇軍便擊潰了日軍主力。整個戰役歷時24天,共擊斃日軍8.3萬人,俘虜59.4萬人。近60萬俘虜,在戰後並沒有回歸日本,那麼這些被蘇聯俘虜的關東軍,都去哪裡了呢?
  • 二戰後,日本渴望收回北方四島,蘇聯說要歸還,但日本卻不敢要
    二戰後,日本渴望收回北方四島,蘇聯說要歸還,但日本卻不敢要 然而,日本戰後卻不反思歷史,不吸取教訓,令亞洲各國頗為反感和憤怒。因而,許多國家都向日本提出巨額的戰爭賠償,澳大利亞甚至要把日本天皇送上軍事法庭,為戰爭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