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生前接受採訪,主持人問他為什麼寫出韋小寶這個人物,您以前寫的俠客都是正統的大俠,恩怨分明。金庸說《鹿鼎記》不是武俠小說,是諷刺小說。武俠小說是要提倡幫助別人,但韋小寶不是。他貪汙賄賂,佔便宜,什麼都做,這是在描寫康熙年間社會中一些不良風氣。
《鹿鼎記》作為金庸先生最後完成的一部小說,是金庸對人性了解加深後的思考。他也想把《鹿鼎記》修改一下,使他更有教育意義,就是讓韋小寶賭博,把七個老婆都輸掉。後來讀者們說「你也不是讓我們學習韋小寶,不要改了,改了就不熱鬧了」。他覺得意見也對,就沒修改。 金庸之前寫的英雄,確實都是二元的,非黑即白。就像魯迅分析小說時說的那樣:中國小說壞人就是壞人,好人就是好人,二元論。其實人性沒這麼簡單。
《鹿鼎記》作為金庸的收山之作,裡面反映金庸思想是最深刻的。楊過和小龍女退居古墓,張無忌和趙敏遊山玩水,蕭峰自殺,令狐衝與任盈盈退隱,都是無奈。但有韋小寶這種人物在,江湖永遠不會風平浪靜。就像《笑傲江湖》裡,任我行對令狐衝說的那樣「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根本無法逃避,只能勇敢面對。
大俠已經沒有讓金庸發揮的餘地,所以只好深挖,這才有了韋小寶這個怪胎。韋小寶投機倒把,不學無術,官運亨通,有真才實學的卻都被埋沒。正是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看看《鹿鼎記》裡陳近南的落寞,就知道俠士不能再以武犯禁了,因沒了他發揮的空間。
張一山的演技歷來在線,從《家有兒女》中的小劉星開始,到後來的各部影視作品,即便與眾位老戲骨對戲,也都毫不遜色。 新版《鹿鼎記》被批得很厲害,網友們都說張一山把《鹿鼎記》演成了《猴鼎記》。韋小寶各種誇張表情,都被做成表情包來挖苦。
我覺得這恰恰是韋小寶的本來面目,演得越醜,越符合這個人物形象。鹿鼎記,逐鹿中原,問鼎華夏,都是金庸對清朝社會的思考。說韋小寶有多少成就,純屬無稽之談,都是金庸巧妙地移花接木而已。沒有主子的默許,韋小寶不過是一坨翔罷了。
金庸武俠影視劇的創作會越來越困難,因為翻拍太多。《鹿鼎記》被翻拍的次數最多,估計和韋小寶的七個迷人老婆有關。他這個人物,如果沒有七個老婆撐著,應該不會有這麼多人被他吸引,替他說好話。
新版《鹿鼎記》被批,一部分原因是有了周星馳、梁朝偉、陳小春、張衛健、黃曉明等人做對比。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有了對比,就會被人埋汰。《雷霆戰將》如此,新版《鹿鼎記》也是一樣,但《雷霆戰將》被批,確實不冤。
令人欣慰的是張一山個人很謙虛,他說自己還不是演技實力派,一直在學習提高階段。這番回復,比《雷霆戰將》裡的魏千翔,要靠譜務實很多。兩廂對比,高下立判。 戲裡戲外都是學問,謙虛永遠是美德。演員們切不可學擅懟網友、燻倒一片的魏千翔,要勇於翻越謙虛大氣的張一山。
你對韋小寶這個虛構人物怎麼看?張一山的演技你認可嗎?張一山版的《鹿鼎記》,真的有那麼難看嗎?
-------------我的底線--------------
【聲明】本文由冷月叨原創。戲裡乾坤大,戲外日月長。歡迎關注冷月叨,戲裡戲外慢慢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