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的生源哪裡來?除了高考狀元,還有什麼途徑能上清北?

2020-12-19 五道口的顏學姐

清華、北大每年,每個學校大概招3000人。每年清北招生數量不完全一樣,一般學校也不給出具體數據。我們可以看清華、北大給出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這裡面說了確切的畢業生數量。在2019年,清華畢業的本科生有2971人,加上退學學生,清華每年招3000左右。北大扣除北大醫學院,招生人數跟清華差不多。

清北每年6000人,來自於不同的省。每個省的招生人數不一樣,平均的話,大概每個省的前200名可以進清北。這裡面,北京能進入的學生比較多,像人大附2019年考入清北的學生有111個,清華附考上了90個。

這6000人是如何上清北的呢?我以清華為例,清華招生可以說方式非常多,在清華的官網上介紹一共有以下幾種方式:高考、保送生、自主招生、領軍人才選拔、高水平運動員、藝術特長生、國防/定向生、飛行學員班、自強計劃、港澳臺僑、藝術類(美術學院)、國際學生等。

高考統考

一般來說,近幾年,高考狀元基本都選擇清華或者北大,全省的前幾十名基本都選擇清北。

自主招生和領軍人才選拔(強基計劃)

在2020年以前,考清北並不單純靠最終的高考成績,因為有自主招生,這裡面包括領軍人才選拔。有的是奧賽金牌得主;直接加分,有的是參加清北的夏令營或者冬令營,在期間通過清北的考試,獲得加分;有的是在模考時,排省裡前列,也能獲得加分;還有特長生,比如蔣方舟等,也能獲得加分。

原先有人做過統計,自主招生,包括領軍人才選拔、藝術特長生等,這類人是清北招生的主體,曾有數據說,大概70%的清北學生來自於這種。

在2020年後,遊戲規則改變了。沒有自主招生,只有強基計劃。強基計劃需要先高考,然後根據高考成績排序,清北再考試。看起來跟自主招生有些像,錄取分比普通高考分要低一些。不過,規模小了很多。其他有強基計劃的高校公布了招生人數,很多210人。清北沒有公布計劃,我看過有一人貼過表格,說清北每年的人數是900人,大概是總人數的30%。

這個對於普通學生來說是好事,因為通過高考上清北的比例肯定比原來要高了。

自強計劃

自強計劃主要是招收偏遠貧困地區、民族地區的農村學生,對於這些學生進行降分錄取。這個計劃從2011年開始實施。我看清華校領導做的報告,大概每年招收250人左右,大概佔總招生數的10%。像下圖這位甘肅學生魏祥,身體不便,下肢癱瘓,帶母上清華也是通過這個計劃錄取的。

高水平運動員和藝術生

清華對體育非常重視,經常說無體育不清華。在清華校友裡面,很多人都會提到清華的體育氛圍對自己影響最大。清華很早就開始招收高水平的運動員,像鄧亞萍、伏明霞、奶茶妹妹和柯潔等,都是通過這種方式進入清華的。下圖是2020年,高水平運動員的招生計劃。

藝術生也差不多。這兩者加起來,大概有200多人,大概不到招生人數的10%。

定向生

我在清華的官網上沒有看到最新的定向生招生簡章,不知道現在有沒有定向生了。在2019年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中,定向生有180人,佔總畢業生總數為2.6%,這裡面定向生沒有明確是不是本科生。

港澳臺、國際學生

我看在就業質量報告中,沒有包括這些學生,所以這裡也不提了。

總結

總之,從上面看出,考清北確實不容易,因為把強基計劃、自強計劃、高水平運動員/藝術生去掉,每個學校只招1700人左右了,對應到各個省,基本就是全省的前100名了。

相關焦點

  • 北大、清華為什麼每年要花費大力氣爭搶高考狀元?其實是這樣!
    首先,高考狀元在很多時候有偶然性,很多報導都能看出,一些高考狀元高中三年連全校第一都沒考過(但是不會太差,一般也是前三名),但是高考居然考了個全省第一,可以說,如果再來一次高考,這個人有90%的可能性不是狀元。
  • 清華姚班VS北大英才班,哪個班生源更好,數據顯示了真實結果
    清華北大,作為我國最頂尖的兩所高等學府,在很多時候都存在著相當的競爭關係,這種良性競爭也確實有助於學校的進步和發展。 尤其是在生源上,這兩個學校更是你爭我奪,絕不相讓。每年高考結束後,兩校招生辦公室都會想法設法把各地高分考生拉進本校,在人才的爭奪上,已經到了白熱化狀態。
  • 別不服,高考狀元也上不了清華北大
    朱元璋心裡清楚的很,南方士子在這件事上受了委屈,但苦於一直沒有解決此事的好辦法。後來一直到明仁宗朝,由大學士楊士奇最早提出了南北兩個區域分別取士,並按照「南六北四」的比例錄取,這種現象才得到了緩和。以史為鑑,如今的高考政策正是借鑑了過去的歷史經驗,試卷不同,各省分別錄取,幸哉,連我大新疆每年都有一兩百人考入清華北大。
  • 不要再傳北京高考400分上清華北大的謠言,讓你看看北京上清北有多難!
    不要再傳北京高考400分上清華北大的謠言,讓你看看北京上清北有多難! 說到北京高考,好多人都認為北京孩子很幸福,輕輕鬆鬆高考考個400多分就能上清華北大了,甚至很多外地的學生都自認為,如果自己生在北京不用努力也能上清華北大,這個認識認識不知道誤導了多少年
  • 2020年高考狀元都去了哪裡?
    一水清北。對清北寵愛有嘉呀!不過也聽說這兩學校去各省市「搶」生源的故事。有家長說,清華招生辦派兩個小姑娘來,早上就在高考高分段學生家門下等著,送上定製禮物,然後出去玩,還找沒有信號的地方,怕北大找到……再回來看清北報考專業,計算機,電子信息都是狀元們可以輕鬆勝任的。選擇去北大的,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我們都耳熟能詳,出現了最多次數的北大元培是什麼?
  • 高考狀元卻與清北無緣,港大許百萬獎學金錄取,一個原因引轟動!
    高考狀元一直以來是人們心目中的神。每年高考之後,全國各省高考狀元都會閃亮出現在人們的眼前。這是一種多麼榮耀的事情。 一般來說,高考狀元出來以後,都會收到清華北大等頂尖學校的錄取邀請,但是,2020年卻出現了一件怪事,江蘇省高考文科狀元卻被清華北大拒收。
  • 中國科學院大學高考錄取分析,院士人數第一,敢搶清華北大生源!
    很多人首先會想到清華北大,事實上院士數量最多的既不是清華也不是北大,而是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一共有院士330名,這個師資配置在全國是無敵的存在,對於如此高配置的學校那麼高考需要考多少分才能進去呢?
  • 2020年全國各省高考狀元去向統計:清華26,北大21,北大元培6
    目前已知去向的各省文理狀元中,除江蘇文科狀元無法上清北而且港大金融外,其他各省狀元均被清北兩校瓜分,其中清華錄得26名狀元暫時領先錄得23名的北大。在專業方面,北大元培以6名狀元領先清北各院系,其對手清華新雅今年表現遜色只錄得3名狀元;經管領域兩大頂尖學院北大光華和清華經管平分秋色同錄得3名狀元,另外清華今年新設的計算機和金融雙學位專業解決了學霸們學計算機還是學金融的困惑,後來居上錄得4名狀元。
  • 考進「清華北大」有多難?過來人:裸考進清北,難於上青天
    考進「清華北大」有多難?過來人:裸考進清北,難於上青天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牌面,自然實力毋庸置疑。作為我國處於金字塔尖的兩所大學,一直以來都是千萬學子最夢寐以求進入的高校。可是,多少年以來,清華北大仍然沒有大規模擴招,兩所學校總共加起來也就只招六、七千學生,在全國千萬高考生基數面前,這幾千人真的太少了,都不止千裡挑一。在過去的時候,如果有縣裡的孩子考入清華北大,必然是當地最大的新聞,可是,如今這幾年,縣級中學的學生越來越難考入清華,不禁讓人發出感嘆:考入清華與北大到底有多難?那麼,如果想要進入最高學府的話,需要什麼條件呢?
  • 北大和清華爭奪生源,是公開的秘密,最好大學為何也有招生壓力?
    文|冷絲欄目|高考錄取為吸引最優秀生源,浙江大學拿出巨資獎勵排名前100的本省考生,隨之被教育部叫停,這也讓公眾見識了頂尖級高校搶奪生源的各種招數。其實,不僅僅是浙江大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為爭奪優秀生源一直都在「掐架」,互不相讓。北大和清華之間,每年都會上演這樣的故事:高考成績一公布,某省的一些高分考生先是會接到北京大學招生辦老師打來的電話,緊接著又會接到清華大學打來的電話,電話內容完全一致——希望第一志願填報本校。
  • 數學15分的錢鍾書能上清華,高考狀元上不了清華北大,冤枉嗎?
    今年江蘇的高考狀元白香菱,因為一門功課是B+,無緣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成為很多人一輪的焦點!很多人說,當年數學15分的錢鍾書能上清華,高考狀元上不了,白香菱有點冤枉,事實真得如此嗎?其實,如果我們換個角度考慮問題,對於錢鍾書來說,如果當時沒有去上清華大學,我相信,他依然可以成為文壇巨匠!依然能夠寫出像《圍城》、《管錐編》的經典!說到這裡,很多人,現在的清華為什麼不能像以前一年,破格錄取江蘇高考狀元白香菱呢?很簡單,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 高考清華北大VS考研清華北大,難度大PK!你更Pick誰?
    清華、北大是中國人民認可度最高的學府,誰家孩子考上清華北大了,那覺得是榮耀!其實想要進清華北大不是只有高考這一種方式,考研也許是更好的選擇!高考上清華北大與考研上清華北大哪個更難呢?小編在網上搜集了好多網友的評論,怎麼說的都有,小編分別在高考難和考研難的兩大陣營中總結了以下幾大點↓認為高考難得網友說:一、高考清華北大,一個省就只有那麼三五個名額,能考上的絕得是省狀元級別的,但是考研就不一樣了,某些專業可能有幾十個名額,報名的多說一兩千,運氣好可能只有幾百,所以與高考相比
  • 北大清華零志願招生公平性遭疑 影響生源質量
    北大、清華在上海招生的分數已甩開復旦、交大30分,復旦和交大的高考狀元數已從平均每年2.5位跌至目前的0位……今年「兩會」上,黃震、韓正之、黃林鵬等委員認為,高招「零志願」政策已對上海高校招收優質生源造成嚴重影響,更使外地高水平高校因為招不到人連年減少在滬招生計劃。
  • 如何看待2020年江蘇高考文科狀元白湘凌無緣清北的現象
    (司天天)2020年江蘇高考出現了兩名文科狀元,網友對誰是真正的江蘇高考文科狀元爭論不休。部分網友認為江蘇高考文科狀元應該是江蘇淮陰中學的白湘菱,總分430分;部分網友認為江蘇省高考文科狀元應該宿遷中學王雅迪,總分429分。那麼430白湘菱卻無緣清北,是什麼原因?
  • 高考狀元為何大多選擇清華北大,而不去香港大學?
    近日,在網上引起熱議的江蘇「最慘狀元」白湘菱總算是塵埃落定,不僅被香港大學順利錄取,隨之而來的還有一百萬的獎學金,學費和生活費基本上是不用愁了。有網友有疑問,既然港大這麼好,為什麼高考狀元大多選擇去清華北大就讀,而不去香港大學,是什麼原因?是香港大學實力不如清華北大?
  • 江蘇高考狀元無緣清華北大,我們教育培養全才,還是專才?
    江蘇文科狀元白湘菱高考裸分430分,因為選修科目的歷史成績為B+,無比清北,而另一位是考生王雅迪裸分429分,但因歷史政治雙A+經被清北「預定」。高考狀元不能去清北,反而是榜眼被錄取,奇怪嗎?其實並不奇怪。為什麼這樣說呢?
  • 2019高考,考上清華、北大能獲得多少獎勵?說出來你可能想不到
    每個參加高考的孩子都有一個名牌大學夢或者狀元夢,夢想自己能金榜題名,甚至考上清華、北大。但清華、北大只有一間,而招生名額有限,分配到各省、市的招生指標少之又少,即使是北京本地戶口,想考上「清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清華「人工智慧」專業四大才子,除了高考狀元楊晨煜,還有誰?
    清華與北大無疑最國內最頂級的兩所高校,前者擅長工科領域,後者擅長文理科領域。因此,清華大學工科類專業的整體實力是全國最厲害的,它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大家也都知道,如今是高科技時代,要說什麼專業最有發展前景?那非人工智慧專業莫屬,而清華大學的人工智慧更是最厲害的。
  • 清華北大那麼牛,為何無法擠入世界頂尖大學行列?
    清華北大生源質量那麼好,為何無法擠入世界頂尖大學行列?清華北大是我國所有大學中的泰山北鬥,堪稱國內所有高校中的「絕代雙驕」,全國九百多萬考生中,最優秀的學子大都匯聚在這兩所高校;每年的高考,全國各個地區的高考狀元十有八九會選擇清華或者北大。
  • 現在知道為啥清華北大在兩江兩湖4個省招生人數最多了吧?
    提到在全國各省招生最公平的名校,那還得是清華北大。其實清華北大在全國各省招生數量差別也很大。很多人對於高考招生有一個絕對公平的提法:就是按照各省人口數量和高考考生數量比例來確定招生人數。而這相對公平貫徹最好的學校,還得要屬清華北大——雖然清華北大難免要照顧北京考生,但是本地生源只佔10%已經控制得很不錯了,像復旦交大的上海考生比例就超過20%。那麼,清北在全國各省的招生額度,主要依據什麼呢?最近,清華大學最新的姚班預錄取名單在網上曝光了。咱們來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