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農村過年「初一到十五」的傳統習俗,你不看看嗎?
年末將近,將迎來中國最盛大傳統節日——春節,你們對春節的習俗了解多少?下面來看看農村裡「初一到十五」的傳統習俗吧。
初一,新的一年第一天,是不允許打掃衛生,不能倒垃圾。
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和丈夫一同回娘家拜年,俗稱「迎婿日」。
初三,據說當天出門很容易跟人發生口角,因此都會在家裡面,因此當天又稱「赤狗日」,不過現在難得相見,因此也淡化了許多。
初四,當天不宜出遠門,因為是祭奉財神爺的日子。初五,從這天起可以開始打掃前幾天的衛生,俗稱「破五」,掃走不好的。初六,是個開張營業的好日子,因此很多小商小戶都會在此天開業,大放鞭炮,寓意六六大順。
初七,指人日,這一天剛好是創造人的日子,因此這天要吃及第粥,且不能和他人發生口角,大人不可馴罵小孩。初八,這天稱為穀日,因為按照創造萬物的次序是,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如果當天天氣晴朗,今年的稻穀也會豐收。初九,這一天是民間習俗裡玉皇大帝的誕辰,因此要舉辦盛大的活動。初十,這一天為石頭神生日,稱「石磨日」、「石不動」等。因此在這一天不能搬動石頭和碾、磨、石臼等石器。初十一,這一天是「子婿日」,因此嶽父會請到女婿來家做客吃飯。
初十二至十五,過完十一之後,這幾天的日子,是大家準備慶祝元宵的時候,所以這幾天要選燈籠,搭盞燈棚,買好湯圓等等,準備迎接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