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垃圾分類新規:飯店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

2020-12-16 網易

(原標題:上海垃圾分類新規:飯店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他們提前「亮妙招」)

餐飲服務提供者和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調羹等餐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今年7月1日起施行,多項條款與垃圾產出的「大戶」——食品生產經營行業有關。

記者走訪發現,滬上多家餐飲單位、農貿市場和生鮮超市已經「未雨綢繆」,正在踐行各具特色的垃圾分類減量舉措。


智能回收機「近水樓臺」

一周前,下班買菜的朱先生發現,盒馬鮮生上海新薈城店餐飲區多了一臺藍色的機器。服務員告訴他,這是智能回收機,專「吃」顧客投放的塑料和玻璃製品。

頗感新鮮的朱先生掃描機器屏幕上的二維碼,在小程序裡選擇要投放的可回收物種類,一個孔洞便自動打開。把一個塑料瓶扔進去,朱先生的帳戶上立刻增加了4點「章魚幣」,「章魚幣」可在兌換中心兌換手機話費或食用油、麵粉、大米等商品。

消費者將塑料杯蓋投入智能回收機

記者算了一下,大概748個塑料瓶可換一瓶某品牌1.8升的菜籽油,75個玻璃瓶可換1元支付寶現金紅包,49公斤其他塑料製品(除了塑料瓶)可換3瓶1千克裝的洗潔精。

「投放才3天,機器就滿了,大概有600多個塑料瓶或玻璃瓶。」盒馬鮮生新薈城店客服主管藍天告訴記者,門店工作人員會建議在餐飲區的顧客把瓶瓶罐罐分出來,投入智能回收機。她覺得,知道的人越來越多,機器「吃飽」的速度就會越來越快,將來,周邊社區居民也可能會專程跑來投放可回收物。

智能回收機運維商「章魚回收」相關負責人鄭富寧表示,設備可以因地制宜,根據各類商戶實際產生的垃圾情況調整。比如,在綜合型商超,可增設紡織品回收櫃;在寫字樓集中的商區,增設紙張回收櫃等。可回收物將在「章魚回收」的專用中轉站分揀、壓縮,再送到專業的處置企業「變廢為寶」。

未來,「章魚幣」可能與支付寶徹底打通,用來兌換淘寶、天貓商城的購物幣、抵用券、螞蟻森林克數,或者直接兌現。

目前該智能回收機的積分規則為:1個塑料瓶=4個積分,1個玻璃瓶=2個積分,1千克其他可回收塑料(除了塑料瓶)=70個積分,圖為積分兌換中心

截至目前,共有5家盒馬鮮生上海門店投放了上述智能回收機,並計劃在今年年內覆蓋所有上海門店。

盒馬方面相關負責人表示,《條例》鼓勵採用「網際網路+回收」、智能回收等方式,增強可回收物投放、交售的便捷性,這一點踩準了以往可回收物交投的「痛點」——居民生活區域周邊沒有交投點,或交投不方便,且交投後無法即刻獲得積分、現金等正向激勵。

作為食品經營單位,盒馬鮮生每天會產生大量的塑料、泡沫、玻璃、紙等食品包裝廢棄物,在店內設置一個回收點,可以發揮「近水樓臺」的優勢,讓消費者「順便」分類投放垃圾,客觀上縮短了垃圾分類回收的路徑和周期,一定程度上還能為社區和公共區域的垃圾桶「減負」。

智能回收機屏幕告知投放者可回收物之後的去向,讓他們了解並認同循環利用的價值和意義


溼垃圾成蚯蚓「口糧」

《條例》明確,新建農貿市場、標準化菜場的,應當按照標準同步配置溼垃圾就地處理設施。已建成的農貿市場、標準化菜場溼垃圾產生量達到一定規模的,應當按照標準配置溼垃圾就地處理設施。鼓勵產生溼垃圾的其他單位配置溼垃圾就地處理設施。

江楊北路上的江楊農產品市場人流如織,平均每天在這裡成交的蔬菜就超過1800噸,繁忙的交易、物流衍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其中,僅果皮菜葉等溼垃圾和過期食品、不合格食品等不可食用廢棄物的日均產生量就在30噸左右。

記者在該市場的一處溼垃圾集中投放點看到,一大堆白菜葉被鏟車推到一個角落,足有3米高,兩名保潔員正爬上爬下,將泡沫盒、塑膠袋等幹垃圾從中挑揀出來;附近的豬肉庫房一角,管理員正將從攤位上收來的幾十斤「垃圾肉」(不可食用的生豬甲狀腺、腎上腺和淋巴結,以及品相差、沒人買的瘀傷肉等邊角料)放入專用冰箱。

經過分揀的果皮菜葉在腐熟後,將成為蚯蚓的「口糧」

江楊農產品市場相關負責人金陽告訴記者,經過初步分揀的果皮菜葉和冷凍過的「垃圾肉」將做毀形、切碎等簡單的初步處理,由專人回收,送往蚯蚓孵化養殖基地,成為它們的「口糧」。

據透露,原本江楊農產品市場的生活垃圾除了少部分得到資源化利用外,大部分仍通過環衛公司收運後送去填埋或焚燒的方式處置。去年3月起,該市場的生活垃圾處置與蚯蚓基地對接,溼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比例顯著提升,減輕了對填埋、焚燒這類生活垃圾處置「主力」造成的負擔。

把溼垃圾送給蚯蚓吃,還能大幅降低市場運營成本。金陽表示,蚯蚓基地從市場免費拿走溼垃圾,同時在垃圾清運費用上「打折」,和以前的環衛公司相比,清運費約低了兩成。

江楊農產品市場內每天產生的不可食用廢棄物均被記錄進了寶山區市場監管局監管的「食安保」系統,市場管理者向收運方發送請求後,前來收運的專員必須掃描市場管理者手機內的二維碼「籤到」並驗證相關信息,才能實施收運,確保廢棄物處置流程的合規,以及相關信息的真實、有效

此外,市場還能節省倉儲成本。以過期食品為例,《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要求食品生產經營者採取染色、毀形等措施予以銷毀,或進行無害化處理,但無論是銷毀還是無害化處理,客觀上都需要時間,所以過期食品在得到規範處置前,要在冷庫中「過渡」。假設無害化處理從預約到處置需要3天,那麼就要有可以堆放3天過期食品的冷庫空間,這對冷庫周轉能力吃緊的市場造成了負擔。

現在,與江楊農產品市場對接的溼垃圾處置基地預計今年計劃消納能力達到500噸/日,蚯蚓每天都「嗷嗷待哺」,使得溼垃圾產生後能快速進入末端處置環節,節省了上遊食品生產經營者一大筆倉儲開支。

溼垃圾轉化成的腐殖質內,可以看到一些幹垃圾,等蚯蚓吃掉所有腐殖質,幹垃圾便一覽無餘,如此「乾濕分離」,是一種相當「自然」的垃圾分類處置方式


循環餐籃代替紙餐具

滬上眾多餐飲服務單位高度關注《條例》,尤其是「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調羹等餐具」這一條款,因為根據《條例》,違者將由市場監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除了筷子、調羹,還有哪些算不能主動提供的一次性餐具?餐盒算不算?」「對外賣而言,盛放飯菜的一次性餐盒無法替代,消費者下單後,飯店或平臺只能提供,這算不算『主動提供』?」對上述條款,不少餐飲單位和網絡訂餐平臺都有類似困惑。

記者從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該局將制定餐飲服務不得主動提供的一次性用品目錄,最快將在今年5月出臺。該目錄以外的一次性用品,將視為「有必要提供」,餐飲服務單位可以提供給消費者。

儘管目錄尚未出臺,但記者發現,不少餐飲企業已經開始主動減少甚至取消部分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記者在茂名北路與吳江路交界口的肯德基餐廳注意到,原本用來盛放雞翅、薯條、雞塊、蛋撻等食品的一次性紙盒、紙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黑色的網兜狀餐籃,餐籃上墊了一層薄薄的防油紙,以免食物直接接觸餐籃,確保衛生,也便於打包攜帶。

代替一次性紙袋、紙盒的餐籃

可循環餐籃的使用方式

肯德基方面表示,這種可循環餐籃最早於2016年12月在山東濟南一家餐廳試點,去年下半年開始在上海推行,目前正在全國推廣,已覆蓋至5000多家肯德基餐廳,預計每年將節約超過2000噸紙張,減少門店近兩成的用餐垃圾。

此舉還能為垃圾桶「減負」,因為被油漬等汙染過的一次性紙盒、紙袋往往只能作為幹垃圾,但這些幹垃圾在投放時沒有經過壓縮,很佔空間。可循環餐籃的使用,讓幹垃圾桶的使用效率更高。

餐籃用得越久,節省的紙張越多,產生的垃圾越少,是垃圾源頭減量值得提倡的方式

本文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陳璽撼 責任編輯:王元元_NSHS1538

相關焦點

  • 上海垃圾分類新規:飯店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他們提前「亮妙招」
    原標題:上海垃圾分類新規:飯店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他們提前「亮妙招」  餐飲服務提供者和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調羹等餐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今年7月1日起施行,多項條款與垃圾產出的「大戶」——食品生產經營行業有關。
  • 7月1日後,上海餐飲服務不得主動提供筷子、調羹、叉子、刀一次性餐具
    針對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目標,市文化旅遊局副局長金雷介紹,自2019年7月1日起,本市餐飲服務者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目錄內規定的筷子、調羹、叉子、刀一次性餐具,主動提供《目錄》中限制使用的一次性餐具的,將嚴格依法查處。實行垃圾分類,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係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
  • 《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今日施行,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
    通知明確,將對餐飲服務提供者「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餐具」行為進行監管,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的筷子、勺子、叉子、刀(刀具)。 對發現違反《條例》規定,主動提供限制使用的一次性餐具的,將嚴格依法查處。《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提到:違反本條例規定,餐飲經營者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餐具的,由市場監管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 北京垃圾分類「新規」:餐飲經營者不得向消費者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
    餐飲經營者、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和旅館經營單位也不得向消費者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並設置醒目提示標識。全文2198字,閱讀約需4分鐘 ▲三分鐘看懂北京新版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新京報北京知道出品明年5月1日起,超薄塑膠袋、一次性用品在北京的使用將受限,單位和居民不執行垃圾分類將面臨處罰。11月27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16次會議表決通過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決定。修改後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對生活垃圾分類提出更高要求,將於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 北京本月嚴查商家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規定,從去年5月1日起,無論是餐飲經營者還是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都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勺子。但記者昨天採訪發現,條例實施已8個月,一些商家仍將一次性筷子等餐具對顧客「敞開供應」。
  • 北京:前門建國飯店等酒店客房未設垃圾分類桶
    >《北京市餐飲服務不得主動提供的一次性餐具目錄》、《北京市賓館不得主動提供的一次性用品目錄》5月1日起施行。按照規定,北京市餐飲服務不得主動提供的一次性餐具目錄包括:筷子、勺子、刀具、叉子,外賣平臺默認「不勾選=不需要」模式。 北京市賓館不得主動提供的一次性用品目錄包括:牙刷、梳子、浴擦、剃鬚刀、指甲銼、鞋擦。
  • 海南餐飲服務者不得主動提供這四類一次性餐具
    最新記者從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該局日前發布的《海南省餐飲服務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目錄》(以下簡稱《目錄》)要求,自11月19日起,海南省餐飲服務提供者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筷子、勺子、刀(刀具)、叉子這四類一次性餐具。
  • 天津餐飲店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 拒不改正最高罰5000元
    原標題:天津餐飲店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 拒不改正最高罰5000元   記者從市
  • 北京提供一次性餐具或被罰款,最高擬罰5千元,自備餐具感覺如何
    從10月15日起一直到11月13日,由市城市管理委起草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正案(草案送審稿)》及說明,開始在首都之窗網站上公開徵求意見。記者發現,垃圾減量、快遞應使用可循環的環保包裝、飯館酒店應當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等社會關注度高的多個熱點,此次全部被寫入了草案送審稿中。
  • 遊客在上海扔錯垃圾也要被罰,這些注意事項和分類指南請查收!
    最近,全國人民都在關註上海的垃圾分類。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外地遊客到上海來出差或旅遊,違反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垃圾扔錯地方了,會被執法部門處罰嗎?答案是肯定的。在上海,要進行垃圾分類的,並不只有本地市民,還包括外地遊客、外籍遊客。因為《條例》屬於地方性法規,具有屬地原則。
  • 酒店不主動提供牙刷 上海和平飯店第一天40多人沒帶
    酒店不主動提供牙刷 上海和平飯店第一天40多人沒帶市場信息網   2019-07-04 09:29:48   來源: 中國網    評論: 酒店不主動提供牙刷,和平飯店第一天40多人沒帶  根據《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有一條重要提醒要送給7月起到上海出差遊玩的朋友們
  • 北京垃圾強制分類正式實施 北京版你是什麼垃圾什麼意思?垃圾分類...
    你是什麼垃圾?5月1日起,伴隨著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北京市民迎來「靈魂一問」。新規實施後,個人混投行為最高將面臨200元處罰。此外,餐飲經營者、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和旅館經營單位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等,否則也將面臨罰款。
  • 北京垃圾分類新規出臺:餐廳、旅館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最高可罰5萬元
    此外,要求餐館、旅館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並對「混裝混運」現象加大了處罰力度。在隨後進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市人大常委會法制辦主任王榮梅,市人大常委會城建環保辦主任郝志蘭進一步介紹了法規修改的背景及重點內容。
  • 2019年9月1日起 廣州星級酒店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和客房六小件
    8月26日下午,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召開全面推進星級酒店減少一次性用品動員部署會並印發了《廣州市星級酒店全面推進減少酒店行業一次性用品專項行動方案》,就全市星級酒店全面推進減少一次性用品工作進行專項動員部署,全面深化星級酒店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 上海進入垃圾分類新時代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標誌著在滬生活垃圾分類進入實質操作層面。經過前期試點,上海市垃圾分類實效快速提升。同時,《條例》相關的18配套制度已基本完成,包括賓館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目錄、餐飲行業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用品目錄、公共機構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目錄、垃圾分類目錄及投放要求、生活垃圾處置總量控制辦法等制度文件陸續出臺。
  • 關於垃圾分類的20個問題答疑解惑
    事實上,垃圾分類新規並不只是「扔垃圾」那麼簡單。無論是在家裡、小區、單位等場景,還是吃飯、購物、住酒店甚至點外賣、寄快遞等日常生活,都能看到垃圾分類新規帶來的變化。  1  我家要準備4個垃圾桶嗎?  A:不必。
  • 「麥當勞一次性餐具收費」上熱搜!網友:是時候自帶餐具了…
    麥當勞一次性餐具收費!叉子、勺子、筷子等餐具需額外支付0.5元網友:是時候自帶餐具了…深圳麥當勞對一次性餐具收費今年無疑是環保之年從年中麥當勞不再提供吸管到9月起廣東全面限塑「環保」越來越受到重視近日又有一相關話題直衝熱搜
  • 酒店不主動提供牙刷,和平飯店第一天40多人沒帶
    同樣,根據《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還有一條重要提醒要送給7月起到上海出差遊玩的朋友們。從7月1日起,上海市旅遊住宿業不得主動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包括牙刷、梳子、浴擦、剃鬚刀、指甲銼、鞋擦,違者將被最高處以5000元罰款。
  • 快報調查:收費餐具利潤多給餐館掙了;江蘇新規:飯店必須提供免費...
    但對於消毒餐具的收費標準,各家沒有明確說法。「消毒餐具進價也有成本,本來飯店就沒什麼利潤,不可能再承擔這個費用。」她表示,大多數飯店收費在1到2元之間。  對於這個收費,消費者的看法也不同。採訪中,有人表示,吃飯必須要用碗筷,一兩塊錢不多,付就付了。但是也有人覺得貴,不能接受。「飯店吃飯就應該提供餐具,還要收1塊錢,不合理。」
  • 10月起北京懷柔住宿餐飲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 助力垃圾減量
    人民網北京9月20日電(孟竹 鍾永輝) 記者從北京市懷柔區獲悉,下月起,懷柔區住宿餐飲單位都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涉及167家精品民宿,2937家民俗戶,183家賓館飯店、社會旅館,15家含住宿功能的景區景點,3540家餐飲單位。以此助推垃圾減量化開展,力爭讓綠色消費成為懷柔一道新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