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疫情影響,國際糧價出現上漲。部分群眾擔心國內糧價出現上漲、糧食短缺,出現囤糧情況。針對群眾的疑慮,農業農村部、中科院等部門紛紛表示,國家糧食供應充足,國際糧食波動,對國內傳導作用有限,這無疑是向國內民眾傳遞糧食安全無虞的信號。與此同時,農業農村部等部門切實解決糧食供應領域存在的問題。
糧食安全我們有底氣。這些年來,我們一直重視三農工作,一直重視糧食安全,「中國人的飯碗始終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儲存、運輸正在呈現生產高度機械化、儲運技術在革新、物流暢通降成本的良好態勢。每一個環節的優化和無縫對接,都在時刻保障著糧食安全。
多年糧食豐收,庫存較為充裕,今年夏糧豐收有望,春播進展順利,口糧完全自給。從目前糧食供給來看,全國應急加工企業5388家企業中,已經復工4750家,復工率達86.3%,復工企業的小麥和稻穀的加工能力為每天96萬噸,折合19.2億斤。通俗地說,按照我們每天一人一斤糧計算,僅這些糧食加工企業每天的加工能力就夠我們全國14億人吃一天多。
數據顯示,從穀物角度看,我國去年產量大致在6.2億噸,穀物進口量1800萬噸,穀物出口量320萬噸,淨進口1500萬噸,淨進口比例約為2.4%,對國際市場依賴程度很低,水稻、小麥進出口主要是品種調劑。這些數據,足以打消糧食短缺、糧價上漲的焦慮。量足必然價穩。消費者完全可以把心放在肚子裡,大可不必搶囤糧食。相信在農業農村部等各方全力保障下,糧食供給隨買隨有,吃新鮮的糧食無虞。
未雨綢繆,有備無患。保障糧食安全,仍然不可掉以輕心。特別是當前國際疫情仍然處於蔓延狀態,歐美等國家疫情可控性仍需時刻關注。持續加大糧食供給、提升糧食儲運技術、保障糧食物流暢通,提升應對糧食災害能力,降低蟲災等對糧食安全的影響,確保每個環節都提升暢通度、降低堵點,為糧食安全營造「無縫閉環」。
民以食為天。嚴格落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把責任層層落實到位,保障糧食種植面積,提升糧食單位面積產量,保障糧食供給充分。實現量足、價穩,真正實現「中國人的飯碗端在自己手裡」,糧食安全「獲得感」就能真正實現。(作者系四川在線特約網評員)
(來源:四川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