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幹達軍隊開始撤離剛果(金) 聯合軍事行動結束

2020-12-14 中國網

新華網坎帕拉3月15日電 烏幹達軍方發言人15日證實,烏人民國防軍15日開始從剛果(金)境內撤出。這標誌著為期3個月的針對烏叛軍「聖靈抵抗軍」的聯合軍事行動宣告結束。

烏軍方發言人費利克斯-庫拉伊傑15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電話採訪時說,首批400名撤離人員已於當晚分乘兩架飛機抵達距烏首都坎帕拉以南40公裡的恩德培機場。

他說,撤軍行動將持續8天,屆時烏方4000多名在剛果(金)東北部追擊「聖靈抵抗軍」的士兵將全部撤離。

烏幹達撤軍後,剛果(金)軍隊將繼續開展對其境內「聖靈抵抗軍」殘餘的軍事打擊行動,但烏方將與剛果(金)方面加強情報合作,並提供相應的後勤支援。

烏幹達軍隊去年12月14日在剛果(金)、蘇丹南部政府的協同下,向藏身剛果(金)東北部叢林的「聖靈抵抗軍」發起圍剿,迄今打死叛軍170餘人,解救被擄平民300餘人。烏方在這次行動中則損失了6名士兵與一架戰鬥機。

庫拉伊傑說,除了尚未抓獲叛軍頭目約瑟夫-科尼外,這次軍事行動在多方面達到了預期效果,其中包括極大削弱了「聖靈抵抗軍」的力量,摧毀了叛軍大本營,俘獲5名叛軍指揮官,其中包括其四號人物,切斷了叛軍的後勤供應等。

「聖靈抵抗軍」 長達20多年的叛亂在烏北部造成上萬人死亡,約200萬人流離失所。在烏軍方加大圍剿力度後,「聖靈抵抗軍」先後逃往蘇丹南部、剛果(金)東北部與中非共和國境內繼續作亂。(記者田野 陳靜)

剛果(金)軍方稱剛烏聯合軍事行動獲成功

新華網金夏沙3月15日電 剛果(金)武裝力量總參謀部15日發表公告稱,剛果(金)和烏幹達部隊針對烏幹達反政府武裝「聖靈抵抗軍」的聯合軍事行動獲得全面成功。

公告說,烏幹達部隊圓滿完成了既定任務,按照計劃,首批部隊將於15日正式開始撤離剛果(金),所有部隊將在23日全部撤出剛果(金)領土。

剛果(金)、烏幹達和蘇丹南部軍隊自去年12月14日在剛果(金)東北部東方省針對烏幹達反政府武裝「聖靈抵抗軍」展開了聯合清剿行動,「聖靈抵抗軍」頭目科尼現躲在蘇丹南部,其黨羽所剩無幾。

「聖靈抵抗軍」在烏幹達北部長達20多年的叛亂導致上萬人喪生、近200萬人流離失所。(記者 舒適)

相關焦點

  • 剛果(金)結束對烏幹達反政府武裝的軍事行動
    新華網金夏沙12月28日電(記者王曉郡)剛果(金)政府軍和聯合國維和部隊28日宣布結束在北基伍省對烏幹達反政府武裝的軍事行動。  聯合國特派團透露,此次軍事行動25日早晨5點半從姆孔威村開始,3500名剛果(金)士兵和600名印度維和士兵參加了行動。維和部隊主要負責空中和地面運輸,飲用水、燃料和藥品的後勤保障。
  • 盧安達和烏幹達軍隊撤出後剛果(金)武裝衝突再起
    盧安達和烏幹達軍隊撤出後剛果>   新華網金夏沙10月17日電(記者歐玉成)據此間媒體17日報導說,在盧安達和烏幹達的軍隊全部撤出剛果(金)東北部領土後,這個地區的各派武裝不斷發生衝突,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難民。
  • 剛果上空的鷹——辛巴威空軍與剛果(金)內戰
    此外,卡比拉不願和ADFL內部的盟友分享權力,他採取了一些措施,使得國內民眾開始反對ADFL。如此一來,他昔日的朋友們也就開始謀劃將他趕下臺。剛果(金)總統洛朗-德西雷.卡比拉1998年7月27日,卡比拉發布命令,要求所有盧安達和烏幹達的軍事人員立刻離境。
  • 剛果(金)反政府武裝領導人在盧安達被捕
    中新網1月23日電 據美國媒體報導,23日,剛果(金)軍方發言人表示,盧安達政府已經逮捕了剛果(金)國內的反政府武裝領導人恩孔達。據悉,恩孔達是在上述兩國採取聯合軍事行動後被逮捕的。本周,4000人的盧安達軍隊在剛果(金)政府的「邀請」下進入該國。
  • 在第二次剛果戰爭中捲入其中的非洲各國參戰的原因是什麼
    在第一次剛果戰爭中卡比拉藉助盧安達、烏幹達、安哥拉等國的支持,推翻了蒙博託政權,控制了剛果(金)大局。上臺執政的卡比拉對遲遲不肯撤離的盧安達駐軍漸生猜忌,雙方矛盾日深,在試圖強制其撤出後,盧安達勢力開始把槍口轉向了卡比拉政權。戰爭在1998年爆發,至2003年交戰雙方達成和解並共同組建剛果民主共和國過渡政府才結束。
  • 肯亞與烏幹達、盧安達與剛果(金)之間的貿易協議
    據盧安達媒體報導,近期肯亞總統肯雅塔對烏幹達進行了3天訪問,期間兩國總統就烏幹達生產的糖銷往肯亞市場籤署貿易協定。肯雅塔總統說:烏幹達年產462000噸糖,他希望看到肯亞人消費鄰國烏幹達多餘的162500噸糖,而不是巴西糖。
  • 海牙國際法院拒絕剛果(金)反對盧安達的要求
    新華網金夏沙7月12日專電 據此間媒體12日報導,海牙國際法院日前作出決定,拒絕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提出的「保全措施」的要求。  海牙國際法院表示拒絕這一要求是因為它沒有權利來滿足這個要求,但在未來的幾個月法院還會研究這個問題。
  • 烏幹達概況
    2008年12月,烏軍與剛果(金)、蘇丹南方軍隊對上帝抵抗軍採取聯合軍事行動,重創上帝抵抗軍,其殘餘勢力逃竄至中非共和國,已不再對烏北部構成威脅。2011年10月,美國宣布向烏及剛果(金)、中非、南蘇丹派遣100名特種兵,協助四國打擊上帝抵抗軍。2012年3月,烏幹達、南蘇丹、剛果(金)和中非四國成立5000人的聯合部隊用於打擊上帝抵抗軍。2017年,烏幹達從中非撤軍。
  • 剛果(金)
    9月14日陸軍參謀長蒙博託發動軍事政變,接管政府全部權力,1961年1月17日美國假手衝伯集團將盧蒙巴殺害。1964年7月衝伯任總理,8月改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 。1965年11月,國民軍總司令蒙博 託發動政變,推翻卡薩武布總統,行使總統權力。1966年5月首都利奧波德維爾改名為金夏沙,同年6月30日,民主共和國改為剛果(金)。
  • 剛果(金)首次民主大選投票在平靜中結束(附圖)
    剛果(金)首次民主大選投票在平靜中結束(附圖)(金)首都金夏沙的一個大選投票站,聯合國駐剛果(金)特派團的中國籍軍事觀察員劉革軍(右)在現場監督投票情況。
  • 1996-2003年剛果內戰:死神在收割,魔鬼在歌唱
    在第一次剛果戰爭中,反對派之所以能輕鬆獲勝,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盧安達、烏幹達、安哥拉等鄰國的支持。這些國家不僅向反對派提供軍事訓練和武器裝備,甚至直接出兵幫助反對派作戰。1998年8月,班亞穆倫蓋族發動起義(又是他們),點燃了剛果內戰的星星之火,盧安達和烏幹達軍隊立即響應,席捲了剛果北部和東部大片土地。此外,剛果國內其他反卡拉比政權的勢力也群起呼應(聯合組成了剛果民主聯盟),大有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
  • 盧安達與剛果(金)發生小規模軍事衝突
    新華社基加利2月15日電(記者呂天然 塔桑巴)盧安達軍方15日說,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軍隊13日襲擊了位於盧安達北部的一處盧安達軍隊陣地,3名剛果(金)士兵在交火中身亡。但剛果(金)軍方對此予以否認。
  • 臺媒:剛果、中非、南蘇丹…非洲內戰何時了?
    中新網1月6日電 臺灣聯合新聞網6日刊載專欄文章《剛果、中非、南蘇丹…非洲內戰何時了?》,文章指,非洲自90年代開始,就不斷有國家經歷衝突、動亂與內戰,當一些國家的局勢逐漸穩定後,又有另一些國家出現類似的問題。族群和其它語言文化等的分歧固然相關,政治人物的貪腐及權力的爭奪才是造成動亂的主要原因。
  • 烏幹達將再次參加中非共和國維和行動
    新華網坎帕拉5月21日電(記者袁卿)烏幹達軍方20日表示,烏幹達將向中非共和國派遣軍事力量,參加在那裡的聯合國維和行動。    烏軍總司令愛德華·卡通巴·瓦馬拉當天在國防部告訴記者,烏幹達國防軍已準備向中非共和國派兵,參加聯合國在那裡的維和、保護平民和協助人道主義行動。
  • 剛果內戰致逾三萬剛果(金)難民逃入烏幹達
    (記者盧娟田野)聯合國難民署駐烏幹達辦事處7日發表聲明稱,由於剛果(金)政府軍與反政府武裝近日在東部北基伍省激戰,已有3.5萬名剛果(金)難民逃入烏幹達避難。  聲明說,截至5日晚,進入烏幹達的剛果(金)難民人數升至3.5萬人,其中絕大多數難民滯留於基索羅行政區布納加納鎮。
  • 南非國防軍稱不會從剛果(金)撤離維和部隊
    原標題:南非國防軍稱不會從剛果(金)撤離維和部隊 國際在線專稿:據新華社電,南非國防軍28日稱,儘管兩名南非軍人在剛果(金)執行維和任務時受傷,南非不會因此從該國撤離維和部隊。 南非國防軍發言人說,向剛果(金)派遣維和部隊是南非根據與聯合國籤署的協議所做出的決定,是南非在履行其國際義務,所以這一決定不會改變。
  • 卡比拉稱剛果(金)各派將在下次對話前解決分歧
    新華網金夏沙11月8日電(記者歐玉成)據當地媒體8日報導,剛果(金)總統約瑟夫·卡比拉日前在對一家外國電臺發表講話時指出,剛果(金)國內政治對話各派上月在阿迪斯阿貝巴對話會議上產生的分歧能夠在下次對話前得到解決。  全國選舉是在對話之前還是在對話之後進行是剛果(金)國內政治對話兩大派之間的重大分歧之一。
  • 剛果(金)內戰--「二戰」後傷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對於這個問題,不要說是一般的軍事愛好者,即便是軍營中人也未必能答得上來。是韓戰?越南戰爭?都不是,正確的答案是:進行了5年仍在繼續之中的剛果(金)內戰。  ■大規模傷亡的真兇  剛果(金)內戰於1998年爆發,在過去的5年裡,雖然交戰各方先後籤署了3個旨在結束內戰的和平協議,然而,和平卻始終沒能光臨這片土地。
  • 烏幹達呼籲伊加特向南蘇丹派遣地區性軍事力量
    原標題:烏幹達呼籲伊加特向南蘇丹派遣地區性軍事力量  新華網坎帕拉1月13日電(記者袁卿)烏幹達政府高級官員13日呼籲東非政府間發展組織(伊加特)成員國兌現向南蘇丹派兵的承諾。   烏幹達外交部負責地區性事務的國務部長阿蘇曼·基因吉當天對媒體說,在伊加特成員國決定向南蘇丹派兵一年後仍然沒有採取行動是「不幸」的。
  • 49名我在南蘇丹公民順利撤離至烏幹達
    新華社烏幹達恩德培7月16日電(記者袁卿 朱鴻亮)16日,在中國駐南蘇丹使館、中國駐烏幹達使館和中國軍隊工作組的共同努力下,49名在南蘇丹的中國公民乘坐工作組任務飛機撤離南蘇丹抵達烏幹達。  當天17時30分許,搭載49名中國在南蘇丹公民以及中國軍隊工作組成員的空軍飛機降落在烏幹達恩德培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