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萬全一對老夫婦志願捐獻遺體,18年前曾捐獻兒子遺體

2020-12-09 澎湃新聞

致敬!萬全一對老夫婦志願捐獻遺體,18年前曾捐獻兒子遺體

2020-07-05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瀏覽本地新聞 分享各類信息

歡迎關注「厚德萬全」公眾平臺!

近日,家住萬全區孔家莊鎮馬連堡村的一對老夫婦共同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他們要在去世後無償捐獻自己的遺體,並且已經在萬全區紅十字會登記辦理了相關手續。近年來,隨著多方努力和推動,捐贈遺體的凡人義行並不少見,但是在農村,特別還是老夫妻倆一同籤訂捐獻遺體志願書,還是讓人感到意外和欽佩。

跟隨萬全區衛健局和萬全區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記者來到喬存寬、郝玉蓮夫婦家中。平日裡家裡只有老兩口,喬存寬老人今年72歲,患腦梗,身體不好,生活起居主要由老伴來照顧。記者與郝大娘談起了捐獻遺體的事情,郝大娘慢慢道出了其中緣由。原來,老兩口的兒子喬建成於1997年18歲的時候參軍當兵去了黑龍江哈爾濱,第二年便趕上了98年的洪澇災害,參加了搶險救災。抗洪任務完成後沒多久,就被查出患了骨癌。喬建成在家人、戰友、部隊領導和醫院醫務人員的關心照顧下,與病魔抗爭了 5年,於2002年6月不幸英年早逝。臨去世前,喬建成向母親郝玉蓮提出要捐獻自己的遺體,為醫學事業做出最後一點貢獻。郝玉蓮強忍悲痛尊重了兒子的決定,回憶起當時的心情,郝玉蓮至今歷歷在目。

抗洪英雄喬建成捐獻遺體的事當時在黑龍江和張家口引起了強烈反響,經黑龍江媒體和張家口媒體深入報導後,幾乎家喻戶曉。哈爾濱當地的很多人在喬建成生前,都紛紛前往看望慰問這位抗洪英雄,向他表達崇高的敬意。兒子的大愛大義深深感染和影響了父母,所以在兒子臨終前承諾也要和他一樣捐獻遺體。步入暮年,隨著身體的每況愈下,老兩口共同商量,做出了今天這樣一個不凡的決定。

郝玉蓮老兩口還有兩個女兒,受傳統觀念影響,女兒女婿一直不同意老兩口的決定。但是面對家人反對,郝玉蓮從未動搖過自己的決心。她要把這麼多年來對兒子的苦苦追思化作一種無言的行動,慰藉兒子的在天之靈,為社會多做一份貢獻。

最終,女兒被父母說服了。今年5月13日,郝玉蓮老兩口在女兒的陪伴下來到萬全區紅十字會,在《志願捐獻遺體登記表》上簽了字,按了手印,成為了萬全區首例一家三口捐獻遺體的家庭。清晰的字跡和紅色手印,寄託著喬存寬、郝玉蓮對兒子的無盡思念,更是這個英雄之家對大愛無疆的完美詮釋。斯人已逝,精神長存。無論是已離開我們的抗洪英雄,還是健在的父母雙親,他們足夠平凡,但也足夠偉大。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給社會帶來滿滿正能量。

記者:閆凱 麻謙

原標題:《致敬!萬全一對老夫婦志願捐獻遺體,18年前曾捐獻兒子遺體》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邯鄲紅十字會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隊正式成立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陳正通訊員楊夢雨)11月5日,邯鄲市紅十字會遺體器官(組織)捐獻志願服務隊正式成立,現場近百名志願者莊嚴宣誓加入服務隊,並現場填寫志願捐獻登記表。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邯鄲市共有400餘名愛心人士報名登記成為捐獻志願者。
  • 當塗耄耋夫妻章毓慶胡傳驊志願捐獻遺體
    82歲的章毓慶、86歲的胡傳驊夫婦倆雙雙在《遺體捐獻志願書》上籤下自己的名字。這是當塗有史以來第一例,夫妻倆同時志願捐獻遺體,在安徽縣域也屬首例。對個人來說,遺體(器官)捐獻是種高尚人格的體現,是一種對自身對社會乃至對自然的一種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她呼籲更多社會愛心人士積極參與到慈善活動和公益事業中來,在全縣有效形成「人人支持慈善、人人關注慈善、人人參與慈善」的濃厚氛圍。  「遺體捐獻的念頭是受兒子的啟發」  「遺體捐獻的念頭是受兒子的啟發。」章毓慶說。
  • 東營紅十字會舉行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隊授旗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5月22日訊 5月21日,東營市紅十字會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隊成立儀式在市紅十字會培訓教室舉行。市紅十字會副會長三級調研員孫樂友、志願服務隊隊長鄭金龍及有關人員參加,業務科科長劉永新主持。
  • 致敬大愛!濟南已有411人捐獻遺體,2859人登記報名
    4月2日上午,山東省暨濟南市紅十字會在山東福壽園遺體(器官、角膜)捐獻紀念廣場舉行了「追憶溫情大愛 禮敬如花生命——2019年捐獻者清明節追思祈福儀式」,來自全省各地的捐獻者家屬,駐濟4家遺體捐獻接受單位、5家器官移植醫院、5家組織庫代表,紅十字工作者和志願者、器官捐獻協調員、捐獻志願者等相關代表400餘人參加了活動,以集體默哀、朗誦禮讚、敬獻花籃和鮮花、祈福等形式,緬懷那些為了人類醫學事業發展捐獻出遺體及器官的人
  • 特殊成人禮:女孩18歲生日無償獻血登記捐獻遺體
    11月23日,是她18周歲生日,也正逢「感恩節」。這個大一女生送給自己的「成人禮」異常另類:一份捐獻遺體和器官的《申請登記證》,一份《無償獻血證》。昨日,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採訪她時,這名善良的女孩淡淡地說:「爺爺走了,他捐獻了遺體和器官;爸爸也登記捐遺了,還經常無償獻血。我這麼做,也是為了感恩。」
  • 遺體捐獻,一些你不知道的背後故事
    截止2019年11月12日最新更新數據顯示: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為:1643344人,(包含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有效登記人數89萬人)。實現捐獻:26529例。捐獻器官:75834個。與中國14億人口相比,1百60多萬的志願捐贈人體器官人數,並不算多,可喜的是,這個數字正在不斷上漲。
  • 瀏陽高田村88位村民的抉擇:身後捐獻遺體器官
    刷新傳統喪葬觀念,潛移默化改變別人 88位村民的抉擇:身後捐獻遺體器官 華聲在線5月21日訊 今天,瀏陽市淳口鎮高田村的88位村民,做了一個刷新傳統喪葬觀念的決定——集體籤署志願書,在去世後捐獻自己的遺體器官。
  • 孔維治同志遺體捐獻儀式在陝西中醫藥大學舉行
    孔維治同志遺體捐獻儀式在陝西中醫藥大學舉行 2020-11-05 2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捐獻遺體,是一種什麼感受?
    回到家裡,我告訴女兒,我決定將來捐獻我的遺體,簡化所有的程序,取消所有的開銷。社會資源咱管不了,家庭資源先節省下來。2018年11月23日,女兒陪我去辦理了遺體捐獻手續。哈爾濱地區的遺體捐獻接收工作設在哈爾濱醫科大學解剖學館,遺體接收後由哈爾濱醫科大學用於教學實驗。工作人員說,以前每年只有幾個捐獻者,這些年漸漸多了起來。遺體接收後可能用來製作標本,也可能用於解剖學教學。遺體完成教學實驗後,將由民政部門負責火化工作,不留骨灰。
  • 8位老兵登記遺體捐獻!重慶紅會許下一個承諾…
    8位老兵登記遺體捐獻!11月15日,重慶抗美援朝聯誼會的志願軍老兵聚會時,進行了集體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手續辦理。重慶市紅十字會也向他們承諾:百年之後,把捐獻者老兵們的名字刻在同一塊碑上,讓戰友們還能繼續「在一起」。
  • 江西被列入中國紅十字會遺體捐獻工作試點省份
    (江西網記者 熊瑛 攝)中國江西新聞網6月4日南昌訊(劉華鷹記者 熊瑛報導)6月3日,在江西紅十字醫用組織庫項目發展座談會上,記者獲悉,江西省被列入中國紅十字會遺體捐獻工作試點省份。據了解,通過志願者捐獻獲取遺體資源是符合國際慣例的唯一途徑。
  • 南京市紅十字會捐獻遺體器官志願者之友協會
    組織名稱:南京市紅十字會捐獻遺體器官志願者之友協會  成立時間:1996年  註冊志願者人數: 273人  累計開展志願服務時數:超過50萬小時  人均開展志願服務時數:超過1500小時  組織負責人:劉文華  經常開展的志願服務項目: 遺體器官捐獻宣傳、接待諮詢、辦理登記、對登記者進行隨訪關懷
  • 新餘市紅十字會開展遺體器官捐獻宣傳活動
    本報訊 莫宇龍報導:9月30日,市紅十字會在抱石公園廣場開展「生命之約,大愛傳遞」遺體器官捐獻宣傳活動,宣布市紅十字會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服務隊和市紅十字會科宏眼科醫療志願服務隊成立。副市長陳文華出席。
  • 河東區紅十字會遺體器官捐獻宣傳活動
    11月26日上午,雖然寒風凜冽,時不時下著細雨,但擋不住紅十字志願者們的熱情,在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之際,區紅十字會開展了主題為「捐獻遺體器官、傳遞生命大愛」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活動。工作人員耐心為群眾詳細講解了人體器官捐獻有關知識和理念。來自啟陽社區的陳女士在現場充分了解後,當即表示將與家人一起志願捐獻遺體與人體器官。此次宣傳活動共發放宣傳資料300餘份,不僅幫助大家排除了對於遺體與人體器官捐獻的顧慮,而且進一步增強了群眾對於紅十字事業的深入理解,促進了我區遺體與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的開展。
  • 江西已有66人成功捐獻遺體 中國紅十字會給予肯定
    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王偉一行瞻仰遺體捐獻者紀念園(本文圖片由大江網記者敬獻輓聯向志願捐獻者鞠躬據悉,近三年江西已有66人通過紅十字醫用組織庫成功捐獻遺體。  4日上午,王偉一行首先來到位於南昌昌北瀛上青山墓園的捐獻者紀念園,聽取相關匯報,並向捐贈者紀念碑獻花致敬,共同緬懷那些偉大的志願捐獻者。隨後,王偉一行來到坐落於南昌大學醫學院的江西紅十字醫用組織庫,參觀視察了組織庫的展覽室、檔案室和萬級淨化區。
  • 會昌縣一名80後村幹部攜父親妻子共同登記遺體器官捐獻
    中國江西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 楊傑、記者歐豔芬報導:近日,贛州市會昌縣黃坊村一名80後村幹部李森林登記成為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而他的父親和妻子也受他的影響,一起加入了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的行列。我們也想通過自家的這一舉動,讓更多的人明白器官捐獻的價值和意義所在。」3月22日,李森林堅定地說道。李森林是黃坊村一名80後村幹部,也是會昌縣紅十字會的骨幹志願者。
  • 老軍人捐獻遺體 曾為《烏龍山剿匪記》人物原型
    原標題:老軍人捐遺 沒有墓碑有豐碑 92歲的田軍老人參加過抗日戰爭、抗美援朝 是電視劇《烏龍山剿匪記》中指導員的原型  早報訊 「我是老軍人了,我死後不要墓碑,把我的遺體捐獻了,把我的骨灰撒到大海。
  • 捐獻遺體是「死無全屍」還是「獲得新生」?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器官移植成為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唯一希望,遺體器官捐獻體現了人道、博愛、奉獻的崇高精神,也展示了人性最善良最美好的一面,長沙紅十字無償獻血的1千名志願者中,有一名癌症晚期患者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終止,決定捐出自己的遺體。
  • 衢州88歲退休教師捐獻遺體 名字將刻在首個遺體紀念碑上
    衢州88歲退休教師捐獻遺體 名字將刻在首個遺體紀念碑上 2014年02月27日 16:10:22   浙江在線02月27日訊昨天上午8點左右,因肺癌晚期,88歲的龍遊退休教師王東生安詳地在衢州康復醫院去世了。
  • 徐州20多位大學退休教職工同籤捐獻遺體器官志願書延續生命
    8月1日下午,78歲的曹東說,在他的發起下,他們50多個中國礦大老員工成立了紅十字會志願者團隊,目前隊伍裡已經有20多人填寫了捐獻志願登記證書。「我們的年齡越來越大了,在離開人間的時候,希望獻出自己的遺體和器官,幫助別人重獲新生。」曹東稱,他曾在回天津老家的時候,接觸到這個愛心事業,萌生了自己離開人世後捐獻遺體及器官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