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婚禮是女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儀式,更是男人愛不愛你的標誌。可是有不少女人,因為種種原因領了證卻沒辦婚禮;辦過婚禮的,又遺憾排場不夠豪華,婚紗不夠上檔次;排場夠了的,又覺得婚禮太俗氣,沒有新意。總之,女人對於婚禮都有一個遺憾。而男人,都欠女人一場完美的婚禮。
同事燕子22歲就結了婚,當時夫妻倆條件不好,雙方父母也比較拮据,兩人商量後決定不辦婚禮,省下來的錢交了房子的首付。領證後,燕子和她老公請幾個好朋友搓了一頓,婚禮就算是辦了。雖然當初燕子沒有一絲怨言,可是婚後參加了不少朋友的婚禮,對比下來心裡自然不是滋味。燕子開玩笑說:「等我二 婚的時候,一定要辦場婚禮。」 玩笑歸玩笑,燕子其實還是希望老公能補辦一場婚禮的。我跟他提過,他說我們都老夫老妻了,再搞這種排場只會讓人看笑話。」其實,燕子老公說的也不無道理,十幾年的夫妻,突然說要補辦婚禮,一般人是接受不了的。而且夫妻倆平平淡淡過了十多年,早就沒有浪漫一把的激情了。但是在燕子看來,沒有舉辦婚禮始終是她心裡的一個遺憾,估計這輩子也無法釋懷了。
謝琴的老公出生在北方一個很偏僻的農村,思想觀念都比較傳統,婚禮也必須在男方老家舉行。謝琴雖然很想要-一個夢幻的婚禮,但又覺得嫁給他就要尊重他的想法,於是就答應了,也不管家人百般勸阻,她毅然決然地跟著老公去了北方。到了目的地之後化妝換婚紗,然後跟著車隊進村。哪知道村裡面的路根本不好走,一路顛簸,謝琴就吐了一路。我以為到了村裡就算完事兒了,結果一下車,各種不認識的親戚就圍了上來,對著我評頭論足。婚禮現場就是個臨時搭起來的棚子,連個婚禮主持都沒有,飯菜也都是他們當地的特色菜,不合我胃口。反正那幾天下來,我整個人瘦了一圈兒。謝琴說,早知道還是聽父母的在家辦一場簡單的婚禮,也不至於自討苦吃了。「別人的婚禮回憶都是浪漫美好,而我的回憶只有一一個字:累。
前幾天跟閨蜜聊天,說起了她當年的婚禮。印象中,她的婚禮還算是比較上檔次的,十多年前能擺二十桌酒席,在我們當地規模已經很大了。而且,我記得當時閨蜜一-連換了三套衣服,真的讓人羨慕嫉妒恨。但是她卻說:整個婚禮跟我預期的完全不一樣。當初堅持辦婚禮就是想要留一個美好的回憶,誰知道請來的司儀沒水平,普通話還不標準,來的賓客又只顧著吃,還有一堆熊孩子在現場瞎鬧,婚禮整得跟菜市場一樣。其實像閨蜜這樣的婚禮在國內來說確實很普遍,對於參加婚禮的賓客來說,交了份子錢,再吃一頓飯,這個流程就算走完了,有的人甚至連新郎新娘長什麼樣都不知道。當然,如果你辦婚禮的目的就是收份子錢那倒無所謂,可對於像閨蜜這樣在乎婚禮意義的人來說,這樣的婚禮還不如不辦。閨蜜說,等日後女兒結婚,一定要親手把她的婚禮安排得妥妥噹噹,不能再重蹈自己的覆轍了。女人想要的不是一場婚禮,而是一段鄭重的婚姻。
其實說白了,女人想要的不是一場婚禮,而是一段鄭重的婚姻,婚禮只不過是讓女人安心的一個儀式而已。婚禮是婚禮,婚姻是婚姻,要分開看,但是都不能湊合。誠然,現在有些婚禮流於形式,沒有以「新人」為中心,但那只是少部分,大多數的人心裡還是有一個神聖莊重的婚禮的,只要對方有心, 相信他一定能給你一個滿意的婚禮。身為女人,幫姐覺得婚禮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環節,是絕對不能隨便的。我們不要求婚禮有多高大上,只希望在那一刻,我們都對婚姻充滿虔誠和敬畏。那麼不管之後結局如何,我們也都沒有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