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引導農戶實施「三進三退」 發展綠色養殖

2020-12-07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鄭州1月5日電(記者 史林靜)記者從河南省畜牧局獲悉,該局近日就做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涉牧工作下發通知,提出各地要引導農戶實施「三進三退」,做好畜禽汙染防治,發展綠色養殖業。

實施「三進三退」,即退出散養、退出庭院、退出村莊,進入規模場、進入合作社、進入市場循環,發展綠色養殖業,實現清潔生產。

通知提出,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把農戶尤其是貧困戶的畜禽汙染防治問題納入地方工作範圍,充分利用鄉村治理和美麗鄉村建設等有關政策資金,引導農戶實施「三進三退」。

此外,實施「三進三退」要與鄉村整治政策資金項目、國家畜牧產業扶持政策項目相結合,與禁養區、限養區、適養區劃定相結合,著力解決農村中小型養殖場畜禽糞汙問題。

為引導好農戶實施「三進三退」,各級畜牧部門要強化指導服務,組織人員對貧困戶開展幫扶活動、技術培訓及巡診活動,不斷提高農民的畜禽科學養殖水平。此外,還要進村入戶進行技術指導服務,引導農戶對畜禽養殖糞汙處理設施進行改造升級,改善養殖環境和庭院環境。

相關焦點

  • 我省引導農戶實施「三進三退」
    本報訊(記者劉紅濤)1月4日,記者從省畜牧局獲悉,該局近日就做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涉牧工作下發通知,提出各地要引導農戶實施「三進三退」,做好畜禽汙染防治,發展綠色養殖業。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生態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然要求。
  • 夏立華:推進畜牧養殖"三進三退" 實現工廠化標準化現代化
    市長夏立華在昨日召開的全市畜牧養殖「三進三退」、現代農業示範區和棚室生產專題推進會上強調,按照市委、市政府既定部署,立足畜牧產業自身健康發展和壯大農牧產品深加工產業,紮實推進畜牧養殖「 進入大戶退出散養、進入牧場退出庭院、進入小區退出村屯」,實現工廠化、標準化、現代化發展。
  • 2019年養豬業的「三進三退」和「四化」的實施,和散養戶息息相關
    為了更好的防控疫情,2019年生豬業實施了「三進三退」和「四化」條例。有養豬人問道:「啥是個三進三退?四化又指的啥?跟我們散養戶有啥關係呢?」養豬業的「三進三退」,跟養豬人們有關那什麼是「三進三退」呢?
  • 「三進三退」助大慶畜牧業接軌國際
    提起畜牧業「三進三退」,還得從記者的一次採訪感受說起。大概是兩年前,記者到杜爾伯特縣幸福村採訪,進了村屯,記者發現村裡的路上、村民的庭院裡,牛糞隨處可見。   而如今,記者再一次來到這個村,一切都變了。路上的牛糞不見了,庭院裡的牛不見了,院落整潔了。
  • 綠色發展示範案例(江蘇篇 ③)丨江蘇江陰:「三進三退」護長江
    編者按為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加強典型宣傳,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示範引導作用,近期,我們推出「綠色發展示範案例(江蘇篇)」系列文章,展示江蘇省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的生動實踐。
  • 北京確定養殖業「三退三進」原則
    東方網1月18日消息:作為京郊農業重要支柱的養殖業,從今年開始將進行根本性調整,全面實施「三退三進」方針,促進畜牧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據新華社報導,北京市農委書記趙鳳山介紹說,「三退」首先是指養殖業除特色養殖外,原則上不再在近郊區域發展,以保護城市生態環境;其次是指為從根本上改善農民的生活居住環境,提高防疫水平,實行科學養殖、規模養殖和有利於確立農民家庭主導產業,今後一律不再鼓勵農民在庭院或房前屋後從事養殖業;另外,養殖業要從散養的落後形式中退出來。
  •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
    在永州市、郴州市、懷化市、湘西自治州等環境容量大的地區引導發展養殖業,擴大規模健康養殖;在雪峰山區、武陵山區、羅霄山區等地區發揮資源優勢,積極發展水果、中藥材、楠竹等有比較優勢、區域性特色的經濟作物;在長株潭重金屬汙染耕地區和生態脆弱區,加快調整種植結構,開展輪作休耕,修復農業生態系統功能。
  • 江陰:「三進三退」護長江
    江陰:「三進三退」護長江 2020-05-26 19: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寶華「退二進三」換取高質量發展空間
    這將是南大雙創園一期的用地,發展科技孵化、研發檢測等現代服務業。截至目前,該鎮先後搬遷企業38家,籤約農戶596戶,共騰出土地900多畝,不僅為產業升級提供了動能,同時也為寶華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要素空間。隨著生產規模和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寶華城市生活設施與工業區犬牙交錯,用地混雜、相互幹擾等問題日益突出,城市功能嚴重不足。寶捷潤滑油鎮江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派繁忙。
  • 綠色發展看泰順·小康故事㉘低收入農戶增收 他們有「跑步雞」
    作為曾經的「老、少、邊、窮」山區縣,泰順當前正深入實施「生態立縣、旅遊興縣」戰略,加快綠色高質量發展步伐,持續推進「兩山」轉化。「走走泰順,一切都順!」浙江新聞客戶端推出「綠色發展看泰順·小康故事」,探訪泰順綠色崛起背後,記錄山城新發展的生動畫面。
  • 無錫:「三進三退」 生態T臺恢弘呈現
    作為回報,江陰在新一曲的「長江大保護」之歌中,聚焦生產型岸線退出,通過「三進三退」,讓「江陰外灘」從願景走進現實。「目前,江陰總長8公裡、面積60公頃的濱江生態公園已見雛形,『八公裡沿江、十公裏運河』生態T臺恢弘呈現。」無錫發改委(長江辦)副主任黃麗俠說,在江陰濱江片區,江陰市提出將主城區30公裡沿江、沿河生產型岸線全部轉為生態型岸線,著力打造亮麗的特色示範段。
  • 「三進三退」,江陰繪就長江大保護最美畫卷
    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江陰並沒有把生態和發展生硬地對立起來,而是立足長遠算大帳,以「人心齊、民性剛、敢攀登、創一流」的勇氣和精神,更加嚴格地「守」、更加精準地「治」、更加高效地「建」、更加堅決地「轉」,高端進、低端退,治理進、汙染退,生態進、生產退,以「退」和「進」的柔性平衡,守護好長江母親河寶貴的生態財富,以「三進三退護長江」的江陰智慧,讓長江沿岸更加風光秀美,讓江陰百姓看得見綠水、望得見青山、留得住鄉愁
  • 以家禽生態養殖與蛋品加工聯動發展為重點 打響綠色生態品牌與區域...
    記者了解到,未來,開平市將圍繞馬岡鵝、蛋品等主導產業,以家禽生態養殖與蛋品加工聯動發展為重點,發展綠色生態循環型養殖業,生產高端禽蛋產品,打響綠色生態品牌與區域品牌。目前,開平市已形成特色明顯、區域集中的家禽產業。其中,金雞鎮、月山鎮為優質雞養殖優勢區,金雞鎮、蒼城鎮為生態蛋鴨養殖優勢區,馬岡鎮為特色馬岡鵝養殖優勢區。
  • 無錫:長江岸線「三進三退」 生態T臺恢弘呈現
    作為回報,江陰在新一曲的「長江大保護」之歌中,聚焦生產型岸線退出,通過「三進三退」,讓「江陰外灘」從願景走進現實。「目前,江陰總長8公裡、面積60公頃的濱江生態公園已見雛形,『八公裡沿江、十公裏運河』生態T臺恢弘呈現。」
  • 溫縣供電公司:「三進活動」宣傳安全綠色用電
    7月8日,溫縣供電公司小紅帽志願者服務隊來到牛林召村,進家入戶發放安全用電宣傳手冊,為群眾面對面講解安全、節電知識,這是該公司開展「安全綠色用電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戶」主題宣傳活動中的一幕。為全面落實好省市公司「三進活動」相關文件要求,溫縣公司迅速制定並下發「三進活動」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和專項活動小組,根據活動實施方案,全面落實工作責任,分解工作任務,細化工作措施,建立了定期會商、協同配合、任務清單、進度控制等工作機制。同時,提前對活動參與人員進行培訓,提升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為確保活動取得滿意效果,該公司針對不同受眾群體,制定了有針對性的宣傳方案。
  • 江蘇江陰:「三進三退」護長江
    作為長江沿線的重要城市,江蘇江陰市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指引,聚力長江的生態修復、源頭控汙、產業轉型,促生態進、生產退,治理進、汙染退,高端進、低端退,全力保護「母親河」。「原來一些企業汙水偷排,沿河居民垃圾亂扔,最後都進了長江。」63歲的黃老伯說,「再不保護,長江三鮮就要絕種了。」  江陰制定實施了《江陰市加強長江大保護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把長江生態安全示範區建設工作細化為20項重點工程。
  • 黃山市山泉流水養魚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發布!
    ,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堅持區域開發、綠色發展,推動全市山泉流水養魚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制定養殖標準10個、養殖規程8個,打造20個精品漁業休閒農莊(漁莊)。加強產業扶貧支持力度,幫助2000戶農戶發展山泉流水養魚,帶動4500人穩定增收。開展泉水魚古蹟、遺址普查,搶救性保護古舊塘口100處。打造特色漁業節慶活動,促進「漁業+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
  •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丨江蘇省江陰市「三進三退」護長江促生態
    本期介紹「江蘇省江陰市『三進三退』護長江促生態」情況,敬請關注。江蘇省江陰市「三進三退」護長江促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一案例背景江蘇省江陰市擁有35公裡的長江深水岸線、13條入江河道,是聯結長江水系和太湖流域的重要通道,對常州、無錫等蘇南地區的生態安全和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 《關於在全市整體推進耕地輪作休耕促進農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方案...
    日前,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關於在全市整體推進耕地輪作休耕促進農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方案》,現就主要內容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和意義 推進耕地輪作休耕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於我國農業發展突出矛盾和國內外糧食市場供求變化作出的戰略安排,也是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
  • 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⑦|無錫:「三進三退」,生態T臺恢弘呈現
    作為回報,江陰在新一曲的「長江大保護」之歌中,聚焦生產型岸線退出,通過「三進三退」,讓「江陰外灘」從願景走進現實。  「目前,江陰總長8公裡、面積60公頃的濱江生態公園已見雛形,『八公裡沿江、十公裏運河』生態T臺恢弘呈現。」無錫發改委(長江辦)副主任黃麗俠說,在江陰濱江片區,江陰市提出將主城區30公裡沿江、沿河生產型岸線全部轉為生態型岸線,著力打造靚麗的特色示範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