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在此! 寧波「狀元樓」重出江湖

2020-12-20 浙江新聞

「狀元樓」金字招牌

  

  浙江在線07月09日訊餘秋雨手書的店名、清一色的紅木家具、歷代寧波「狀元」的畫像……7月8日上午,位於和義大道的老字號「狀元樓」酒店在眾多老寧波和海外遊子的期待中重出江湖,開門迎接八方來客。

  「狀元樓」酒店營業面積3000多平方米,包廂全部採用紅木家具,掛有寧波歷史上13位狀元的畫像。餘秋雨創作並題寫的「題狀元樓」掛在大堂一側,文中對老字號「狀元樓」大加讚嘆,開頭就寫道:「天下口味因地而異,而味中之味必在物阜市通之處,吾鄉寧波正適其選,選中之選則為狀元樓也!」酒店大堂上方則掛著著名學者馮驥才手書的「狀元在此」四個大字。下方有一張金榜,上有自科舉制實行以來歷朝歷代的654名狀元的名字,大堂中央放著古時狀元的官轎以及考生趕考的食盒、狀元籃等——一進店堂,顧客便感覺一股濃鬱的狀元文化撲面而來。

  狀元樓創始於何時,已無從稽考。一般老人說是開始於清乾隆五十年間,距今已約200年。起初並非以狀元樓作招牌。有一次,傳說有兩位赴考舉人來光顧,吃了「冰糖甲魚」,覺得滋味很好,就問跑堂是何菜名。舊時酒菜館的跑堂善於對答,隨機應變。看到這兩位吃客文質彬彬,猜想—定是上京趕考相公,就隨口回答:「獨佔鰲頭」。兩個舉人因討得了一個好彩頭,非常歡喜。後來其中一個果然考中狀元了。回來時,再到這個酒菜館吃「冰糖甲魚」,就提筆為之題了「狀元樓」這個店名。

  幾百年來,狀元樓的歷史文化一直傳承綿延,成為舊時寧波飲食業「六幫三館」之首。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狀元樓」這塊金字招牌一直屹立於寧波三江口附近,其正宗寧波甬幫菜,一度曾名揚海內外。2000年,「狀元樓」酒店停止營業後,老「狀元樓」的牌匾便一直閒置。作為甬城老字號餐飲中最知名的品牌,「狀元樓」長期「冬眠」,讓很多寧波人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去年8月,通過老字號主管部門——市貿易局的牽線搭橋,甬城餐飲巨頭——寧波石浦酒店獲得「狀元樓」字號的使用權,隨之交接的還有沉睡多年的「狀元樓」牌匾。

  「『狀元樓』保留了最富盛名的冰糖甲魚、雪菜大湯黃魚、鍋燒河鰻、網油包鵝肝等十大名菜,同時還挖掘一批創新甬菜,豐富『狀元樓』的菜式。」「狀元樓」掌門人——寧波石浦酒店管理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蘇林介紹,重新開業的「狀元樓」將以「狀元文化、甬菜經典」為宗旨,不論是菜餚的選材和做工都要求嚴格。以「冰糖甲魚」這道菜為例,由於野生甲魚資源稀缺,每天只限量供應,寧缺毋濫。作為新老狀元樓歷史見證者的市民李先生表示,從五十年代雙層結構的老店發展至如今裝修考究的新店,感覺變化巨大,招牌菜的口味也沿襲了老店的精華,希望新店能秉承和發揚「狀元樓」的特色和傳統,隨著歲月的積澱,不斷推陳出新發展壯大。

  據悉,狀元樓酒店已在鄞州自建了一個60畝的原料專供基地,種植了不少蔬菜、並在野外飼養土雞、土鴨、甲魚,這些葷素菜將全部專供狀元樓酒店,此外,店內燒菜及泡茶所用之水均採自四明山優質礦泉水,所有來此消費的顧客都能感覺到一股清新的綠色飲食之風。

相關焦點

  • 老字號故事|記憶中的狀元樓
    狀元樓創始於哪一年,已無從稽考。一般說是始於清乾隆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初址在江北岸三江口,以烹製正宗甬幫菜著名。狀元樓,原稱三江酒樓,改稱狀元樓有一個小故事。乾隆年間,相傳當時有兩個舉人上京趕考,途經寧波,聚於三江酒樓,店家以紅甲魚待客,並謂此菜名「獨佔鰲頭」。後來這兩個舉人都金榜題名,其中一個甚至做了天子門生狀元公。狀元舊地重遊,再到三江酒樓,並提筆寫了「狀元樓」三字匾額。於是酒樓自此便稱名為「狀元樓」。「獨佔鰲頭」故事說的就是狀元樓的招牌菜——冰糖甲魚。
  • 寧波餐飲百年老字號狀元樓、缸鴨狗、趙大友、樓茂記店面復原展示
    寧波餐飲百年老字號狀元樓寧波餐飲百年老字號狀元樓:店面復原,店招寧波餐飲百年老字號狀元樓:店面復原,店堂內景1寧波餐飲百年老字號狀元樓:店面復原,店堂內景2寧波餐飲百年老字號狀元樓:店面復原,店堂內景3寧波餐飲百年老字號狀元樓
  • 寧鄉故事‖ 狀元樓;南宋狀元易祓,「寧鄉人會讀書」出自他的典故...
    歷史上的「狀元樓」是為紀念易祓(fú)建設的,又稱「狀元坊」,為僅高2層的磚木結構樓房。據《寧鄉縣誌·康熙志》記載:「狀元坊,在玉潭街中。」「成化六年,知縣黃甄為易祓立」。新中國建立後,狀元坊及相關舊政府房屋成為縣委、縣政府辦公地,直到1996年,因破敗陳舊等多方面原因,狀元坊被拆毀。
  • 天津有座狀元樓
    早年,天津河北區天緯路附近,有一座遠近聞名的狀元樓,中國末科狀元劉春霖一生中大半時間就居住在這裡。如今,狀元樓遺址猶存,但已失去舊觀。 劉春霖是河北省肅寧縣人,早年遷居天津。他才思敏捷,年輕時代即以詩文和學識為士林所稱道。
  • 當學校附近掛出「狀元樓」的牌匾……
    嘗到甜頭的老蔣後來乾脆把平房扒了,建起了四層樓,跟別人設計不一樣,裡面劃出許多十平米左右的鴿子間,這樣樓上樓下算起來共有十五間可用於出租,實現了規模化租房,在租金收入上實現了彎道超車。那附近的人都知道,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老蔣卻後來居上,我不甘心,不甘落後,我也打臉充胖子,咬牙借錢建起了四層半的樓房,這樣算起來,我用於出租的房間比老蔣家還多出了三個,我的目標很明確,一定要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租房大戰中佔一個上風。
  • 出兄弟狀元宰相處 探秘神奇的閬中狀元洞
    王先生到了這裡感慨萬千:「難怪在個得天獨厚的地方就出了兄弟狀元。」閬中狀元洞,位於東山園林大像山上,出大佛寺沿虎溪而上,層巒處有一個天然生成的巖洞,據工作人員介紹,此洞就叫狀元洞。它長34米,深約20米,穴口高4米許,雨天有山泉從上巖流瀉而下,匯為巖穴前面的瑞蓮池。
  • 韓城狀元府,園林式博物館,有軍機大臣王傑真跡,重點文物狀元樓
    科舉制度誕生了很多狀元,從唐代到清代,一共誕生了638個狀元,不但有文狀元,還有武狀元。中國人講究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所以就有許多的狀元故居,狀元府,比如貴州貴陽市的青巖古鎮,就有個趙以炯狀元故居,他是光緒十二年丙戌科中進士,大魁天下。
  • 魁星樓:開文運點狀元
    熱河承德魁星樓始建於1828年,由當時任承德知府海忠,為佑一方文化昌盛而建,因主奉道教之神「開文運點狀元」的魁星神而得名,是全國最大的供奉魁星的道觀。1998年恢復為承德最大的道教活動場所。定期舉辦大型道場和廟會,方圓千裡的百姓和學子爭相朝拜,魁星樓蔭佑四方,香火鼎盛。
  • 我國南方「明清12府」進士、狀元數量排行,蘇州府狀元最多
    也是多丘陵的地方,共出了近三千進士、24位狀元。 四:徽州府-2081位進士、24位狀元 徽州讀書人也不少,古代共出了兩千多位進士,24位有戶籍狀元。 五:紹興府-2898位進士、19位狀元 古紹興府轄一府八縣(會稽、山陰、蕭山、諸暨、餘姚、上虞、嵊縣、新昌),大致在今天紹興地區,古代共出了近三千進士、19位有戶籍狀元。
  • 重溫「行行出狀元」
    適己之性 盡己之分 狀元是古代讀書人夢寐以求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是一個類比的說法,是說不論做什麼行當,都會顯出價值,都會受到尊重。而事實上,「文無第一」,榜眼是不是一定就比狀元差,那倒不見得。
  • 歷史上出狀元最多的城市,被稱為「狀元窩」,就在中國江蘇
    蘇州有很多美譽,「人間天堂」、「東方威尼斯」、「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蘇州還是一個「狀元窩」的美譽。何謂狀元,在古代科舉考試一共有三關,分別是鄉試、會試、殿試,就相當於我們的小升中,中升高,高考上大學,其中殿試第一的就是狀元。
  • 走進浙江,寧波的老傳統特色美食
    寧波有著名的「三臭」,即臭冬瓜、臭豆腐和臭莧菜,不習慣的人聞聞味道都會被嚇死,但吃起來會越吃越香,越吃越上癮。寧波十大名菜寧波的十大名菜有冰糖甲魚、剔骨鍋燒河鰻、苔菜小方烤、雪菜大湯黃魚、腐皮包黃魚、網油包鵝肝、荷葉粉蒸肉、黃魚海參羹、彩熘全黃魚、炒鱔背。尤以冰糖甲魚、剔骨鍋燒河為寧波傳統名菜之最。
  • 小學初中大學都在寧波就讀 23歲伊朗姑娘成漢語大賽「狀元」
    伊朗姑娘月亮 記者 俞素梅 攝「阿拉是寧波人!」當來自伊朗的美麗姑娘月亮用一句純正的寧波話介紹自己時,全場掌聲雷動。11月2日下午,第五屆在甬外國人漢語大賽決賽在天一閣狀元廳舉行,伊朗姑娘月亮以絕對優勢當選為兩位「狀元」之一,這位寧波大學的學生,其幼兒園、小學、初中都就讀於寧波,如今精通英語、波斯語和漢語,她說大學畢業後希望能留在寧波。由天一閣主辦的在甬外國人漢語大賽已經連續舉辦了四屆,吸引了許多熱愛中國文化的外國友人參加。
  • 在江蘇,有一座歷史上出狀元多的城市,叫做「狀元窩」
    在「人間天堂」、「東方威尼斯」、「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等諸多美譽中,蘇州仍被譽為「狀元窩」,這一點在蘇州人心中不為人知。古代科舉考試共有三關,即鄉試、會試、殿試,相當於我們的中、小學,高考考得好,殿試考得好,殿試考得好,殿試考得好。
  • 狀元坡裡「狀元紅」
    從剛退休時的空虛無聊,到如今擔任狀元紅文化藝術團團長,帶著跳舞、唱歌、模特、腰鼓4個隊伍排練,到處演出,樊美玲的老年生活豐富多彩、有滋有味。每周一14時,編織工藝大師歐沛瓊都會準時來到狀元坡社區3樓的「狀元紅巧手編織社」,為社區困難戶、殘疾人家庭以及想學編織的老年朋友義務講授編織技術,衣服、圍巾、手套,一件件漂亮的編織物不僅給貧困戶帶去了收入,也為歐沛瓊的退休生活增色不少。「既能幫助別人,又能充實自己,這樣的退休生活才有意義。」歐沛瓊說。
  • 杭州第一位狀元——兩個知縣爭狀元的故事
    施肩吾(780年-861年),幼年家貧,好學的他不畏勞苦,每日上山識字習文,在唐元和十年殿試中被欽賜狀元及第,杭州第一位狀元。原來當時的朝廷,為了鼓勵各地多出人才,有一條規定:凡高中狀元的縣,縣官可連升三級,該縣百姓可免稅三年,以示獎勵。因此兩知縣都互不相讓,爭鬥不息。後來,一直爭到京殿,還是皇帝做了和事佬,兩知縣俱升遷,兩縣百姓也都免了稅。
  • 盤點歷史上傳奇的十大狀元,皇子中狀元,有人摔跤奪狀元(上)
    科舉考試,是古代大多數讀書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徑,而科舉考試中的狀元,更是萬眾仰慕的佼佼者。科舉是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具有分科考試,取士權歸於中央所有。
  • 歷史上,哪個省份容易出狀元?
    但是,你是否知道,在持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選拔中,哪個省份容易出狀元?  答案是:江西。  自古以來就有「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的說法,江西讀書風氣極盛,科舉考試選拔出了歐陽修、文天祥等一大批江南才俊。
  • 中國歷代狀元和才子分布(排名前十)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狀元為唐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狀元孫伏伽;最後一位狀元為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狀元劉春霖;最年輕的少年狀元當數唐高宗永徽七年登第的蘇瑰和鹹亨四年登第的郭元振,皆不足十八歲;最老的狀元是唐代的尹樞,一生考了幾十次
  • 韓城:狀元府前說狀元
    在清朝的兩百多年的風雨歷程中,王傑是陝西唯一的狀元,也是韓城除司馬遷外最重要的歷史人物。只是,這清代高官為何住在一座明代建築裡?相傳,和珅曾向乾隆告密,王傑家人在老家生活奢靡,在韓城有「三王府」「四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