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美國大型連鎖服裝零售巨頭紛紛湧入加拿大,在加拿大服裝市場激起了激烈的競爭。小型服裝零售商在強大的競爭壓力下,絞盡腦汁地想盡一切辦法,以圖維持自己的生存空間。小型服裝零售店走上了跟大型連鎖服裝店不同道路。大型商店裡賣的服裝種類齊全,數量龐大,
近年來,許多美國大型連鎖服裝零售巨頭紛紛湧入加拿大,在加拿大服裝市場激起了激烈的競爭。小型服裝零售商在強大的競爭壓力下,絞盡腦汁地想盡一切辦法,以圖維持自己的生存空間。
小型服裝零售店走上了跟大型連鎖服裝店不同道路。大型商店裡賣的服裝種類齊全,數量龐大,但是往往風格相似,毫無個性。針對這一特點,小服裝店強調個性化經營風格,將店面裝修得別具一格,所售的服裝也是質量上好且帶有強烈的個性風格。除此之外,還擺上了一些跟主營商品無關的小工藝品、小飾品等,有些服裝店甚至在貨架上擺上了小雕塑、開信刀等。實踐證明,這一策略是很有效果。
雨果網了解到,專欄作家JENNY LEE7月29日在加拿大《溫哥華太陽報》發表文章,講述小型服裝零售商如何對抗大型連鎖商店:
在應對美國大型服裝連鎖零售商如Saks 和Nordstrom大舉入侵之時,加拿大小型服裝零售商所犯的頭號錯誤就是低估了它們的服務競爭力和技術實力。
不久前,美國大型服裝零售巨頭Hudson’s Bay以29億美元收購了加拿大連鎖服裝零售公司Saks。 近年來,進軍加拿大市場的美國大型服裝零售商越來越多,加拿大的服裝零售行業競爭壓力將會大大增加。
零售行業諮詢機構Retail Assembly的分析師Jennifer Pilkington表示:「小型精品服裝店往往可以給顧客提供大量無微不至的售前售後服務。但是如今,大型連鎖服裝店也在不斷升級其售後服務能力。」
大型服裝連鎖零售商迅速成了售後服務的專家,它們使用顧客資料數據和分析技術,獲知顧客喜好,向顧客推薦相關商品或者為顧客量身定做其喜愛的產品,並將商品快速地送達顧客手中。
當顧客走近商場時,商場的電子跟蹤設備會掃描到顧客手機,一個顧客在某個購物場所呆上二三十分鐘,其手機可能不一會就會收到一個電子優惠券。
但對於小型服裝零售商來說,並不是人人都擁有這項技術手段。如何應對大型連鎖零售商的競爭壓力將是個巨大的挑戰。為此許多小商店想出了自己的辦法。
溫哥華小型零售商Board of Trade Co.主營男裝業務,但也出售一些蠟燭、門墊和衣服掛鈎等等小商品。
分析人士認為,在主營的核心產品之外,出售一些精緻的小商品漸漸成為小商店與大型連鎖商店相抗衡的重要策略。
Board of Trade Co.的老闆David Lin表示:「這種手段很成功,我除了將注意力集中在主營產品之外,也很重視那些小手工藝品。我商店賣的精緻小工藝品包括來自於陽光海岸的手工開信刀、紐約的陶瓷不倒翁、紐西蘭的汽車模型等等。」
這個經營模式使Board of Trade Co.受益匪淺,不久,它在溫哥華開了第二家店。
Roden Gray是一個精品男裝店,為了應對日益加劇的競爭壓力,其老闆也想盡辦法,施展各種手段。他將其網上商店裝飾的很漂亮,同時放置了一些服裝之外的小工藝品以吸引顧客,這樣使他的網店看起來生意味不會那麼濃。網店的成功裝飾帶了意外收穫,他的實體店生意也變得越來越好。這些精緻的小商品與主營商品搭配起來,互相映襯,顯得非常有生活情趣。
「我的商店現在設計得像一個美術館,你可以儘可能發揮你的想像,將你的商店裝飾的煥然一新,達到使顧客眼前一亮的效果。這些東西可以很好襯託出你的商品,使它們顯得別具一格。」他說。
將商店裝修成樸素的木板房,配上粗糙的登山繩,這成為最近新潮的商鋪裝飾風格。
分析人士認為,大型連鎖零售商的優勢則在於商品種類齊全,常常大幅度打折促銷,但許多商品千篇一律。然而對於小商鋪來說,他們的優勢在於可以提供上等優質、風格獨特的商品。小型服裝零售商不僅僅賣衣服,他們還在賣「生活」,小商鋪的商品都體現出獨一無二的個性化風格。這在大型零售商場裡是不常見的。
小商鋪的老闆們表示:「在網上開設博客,在社交網絡的頁面和論壇裡展示我們的個性化產品,這已經成為我們重要的營銷方式。很少有大型零售連鎖商會這麼幹的,因此這也是我們的優勢。」 (編譯:吳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