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銀行再次遭遇股權轉讓。
日前,重慶產權交易網的一則項目公告顯示,湖北銀行3.575億股股份(持股比例6.32%)掛牌轉讓,掛牌價格14.128億元,轉讓方為湖北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湖北能源」)。
與此同時,本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湖北銀行股權頻頻遭遇轉讓或者拍賣。比如去年8月份,湖北久銀投資有限公司(簡稱「湖北久銀」)拍賣所持的6457萬股湖北銀行股權;同年12月13日,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大冶有色」)選擇出清所持的湖北銀行0.1757%股權,掛牌底價3330萬元等等。
談及為何不少銀行股權頻遭轉讓,東方金誠首席金融分析師徐承遠此前向本報記者分析指出,一方面是股權監管限制(『兩參一控』的要求);一方面是持有機構補充流動性和充實淨利潤的需求。
此外,數據還顯示,2015年 、2016年、2017年湖北銀行的不良率分別為1.87%、1.97%、2.25%,而截至2018年9月末,該行不良貸款率則升至2.39%。
湖北銀行6.32%股權掛牌轉讓掛牌價14億元
2019年剛開局,就有銀行股權掛牌轉讓。
1月17日,重慶產權交易網公告顯示,湖北銀行3.575億股股份(持股比例6.32%)掛牌轉讓,掛牌價格14.128億元。
根據公告顯示,轉讓方為湖北能源,其所屬集團或主管部門系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
早在2012 年 10 月 15 日,湖北能源2012 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投資湖北銀行的議案》,同意公司以 2.68 元/股的價格認購 3.25 億股湖北銀行增發股份。接著2017 年 10 月,湖北銀行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向全體股東每 10 股轉增1股,轉增後,公司持股數變更為 35750 萬股。
截至目前,湖北銀行的前五大股東分別為湖北省宏泰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湖北宏泰」)(持股13.50%)、湖北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3.40%)、湖北能源集和武鋼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均為6.32%、勁牌有限公司(持股5.06%)。
不難看出,若轉讓成功,則意味著湖北能源將不再是湖北銀行的第三大股東。
其實,2018年12月29日,湖北能源就曾發布了一則《關於擬公開掛牌轉讓公司所持湖北銀行股權》的公告稱,該公司擬通過公開掛牌方式轉讓所持有的湖北銀行35750萬股股權。
當時,湖北能源就表示,評估基準日,該公司持有的湖北銀行股份評估價值為12.94億元,相較其帳面價值13.42億元低4785萬元。為維護公司利益,公司掛牌轉讓價格至少不低於帳面價值13.42億元。
對於轉讓的原因和影響,湖北能源則稱,「為集中優勢資源發展能源主業、適度控制金融業務投資規模。」 如公司成功轉讓湖北銀行股權,將進一步充實公司現金流, 轉讓所得現金可用於主業項目投資,更充分地發揮資金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宏泰還透露了參與競拍的意向。
「由於湖北宏泰擬參與本次湖北銀行股權掛牌轉讓的公開競拍, 如湖北宏泰競得本資公司擬轉讓湖北銀行股權,本次交易將構成關聯交易。因此,湖北宏泰為本次交易的潛在關聯方。」 上述公告指出。
資料顯示,湖北宏泰是湖北省政府授權湖北省國資委投資成立的國有獨資公司,截至2018 年6 月,持有湖北銀行13.50%股權。
不良持續「雙升」
除上述6.32%股權遭遇掛牌轉讓之外,湖北銀行股權遭遇轉讓或拍賣的現象頻現。
比如去年8月份,旺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湖北銀行970.8萬股股權拍賣,起拍價2282萬元;以及湖北久銀投資有限公司拍賣所持有湖北銀行6457.3萬股股權起拍價1.84億元;同年12月13日,大冶有色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湖北銀行994.5482萬股股份(佔總股本的0.1757%),轉讓底價3330.00萬元等等。
對於銀行股權頻繁遭遇拍賣的原因,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趙一洋此前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分析指出,其中之一可能是因為中小銀行自身資產質量堪憂。部分地區的經濟欠發達,地方銀行的壞帳較高,包袱較重。且銀行的估值一般都是按照淨資產評估,但資質更好、更透明的上市銀行不少已經跌穿淨資產,中小銀行的股權自身價值在下降等等。
資料顯示,湖北銀行由湖北省內的原宜昌市商業銀行、襄樊市商業銀行、黃石銀行、荊州市商業銀行和孝感市商業銀行共 5 家城市商業銀行合併重組設立, 2011年2月27日正式成立。
而與此同時,《華夏時報》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湖北銀行不良持續「雙升」。
根據中國債券信息網公布的湖北銀行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2016年年底、2017年年底及2018年9月末,該行不良貸款餘額分別為14.28億元、16.63億元、21.55億元、26.27億元;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87%、1.97%、2.25%、2.39%。
中誠信國際發布的《2018年湖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二級資本債券跟蹤評級報告》分析指出,近年來由於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省內(湖北省)部分企業經營不善或偏離主業,盲目多元化投資導致資金鍊斷裂,致使湖北銀行不良貸款餘額上升明顯,新增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製造業、批發零售業、房地產及建築業中小微企業。「不良貸款逐年增長且偏離度較高,房地產相關行業風險敞口較大,資產質量仍面臨一定下行壓力。」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責任編輯:DF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