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規模有大有小,可以是幸福的二人世界,也可以是和睦的四世同堂。其實生活本是自己的事,可是一大家子一起,就變成好多人的事,從而要處理很多很多的關係問題。所有的關係和睦,都是需要家庭中每個人的努力與付出,一家人相親相愛,互相包容與理解。
「嫂子,媽生病了,你照顧一下她呀,還好意思跟我哥要錢。」說話的人正是女人小荷的小姑子。她平常脾氣不太好,正在一家小醫院裡做實習生,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對象,一直和父母、哥嫂住在一起。他們家在農村來說,還是算比較大的了,能容納那麼多人。但小荷和這個小姑子平常不太和睦,總有些小矛盾,每次都是小荷的丈夫出面,才能勸說她們。
「你明明知道你媽生病了,怎麼也不照顧她呢?」小荷看不慣每次家裡出了事情,小姑子都把責任推在自己身上,才會言出此語的。而且平常小姑子有空在家的時候,也挺懶惰的,幾乎什麼家務活都不幹,全靠小荷一個人。現在婆婆生病了,家務活的重任全在小荷身上了。
「我不是要去上班嗎,怎麼照顧我媽。」小姑子每次都有理由回擊小荷的話。小荷聽到了之後,腦子裡就想到了下班回家之後有時間也可以照顧自己的媽呀。隨著腦子裡的想法,小荷就脫口而出了。其實自己作為女兒的,有時間就可以多點孝順父母,畢竟父母年紀會越來越大。而且嫂子只是一個外嫁過來的人,肯定沒有作為女兒的親切了。
小姑子聽到小荷說的話,不服氣地又說:「你天天在家這麼有空,肯定是由你來照顧呀,而且我哥每個月還給你錢。」小荷聽到關於錢的問題,非常的敏感。因為小姑子不止一次對小荷說過金錢的問題,以為小荷是特意想買家享受少奶奶的生活,而只管向哥哥要錢不去工作的。
「我和你哥是夫妻,給我生活費怎麼了呢,你管得著嗎?」小荷的情緒越來越激動了。倆人的矛盾對話越來越激烈,小姑子聽到就說:「對,我管不著,你既然要我哥的錢,就必須照顧我媽。」小姑子也很不服輸。倆人都沒想到吵架會帶來什麼後果,一是給鄰居看笑話,二就是傷了自己家人的和氣。
小荷丈夫下班回來了,一進門就聞到倆姑嫂『戰爭後的火藥味』,就知道她們肯定又吵架了。首先問自己的妻子小荷『「這次又跟小姑子爭吵什麼呀?」』小荷毫不猶豫地回答:「她說我要你的錢,就要我照顧你媽媽。」小荷丈夫把兩個人都叫在一起,然後一起解決了這個照顧母親的問題,兩姑嫂互相的態度也變得和睦了一些。
情感寄語:小姑子與 嫂子相互對應,叫作姑嫂關係。在東北民間,姑嫂關係不大好處,有句俗語說,「小姑子多舌頭多,大姑子多婆婆多」,意思是說,小姑子容易引起事端,大姑子好管娘家的事。要想當好小姑子,就得出以公心,不偏不向,在母親和嫂子之間維持和睦,雙方首先都要尊重對方,需要兩個人的努力,有些事情,不用太計較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