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而生、因商而興的廣州,以北京路為城脈,在越秀山腳綿延生長。北京路也成為千年商都發展的重要表徵:自唐朝起,北京路就已是繁華的商品集散地;至明清,更是店鋪林立,成為當時的商業中心。」
2018 年,廣州北京路入選成為全國首批 11 條改造提升的步行街之一,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唯一納入首批試點的步行街。作為開街時間最長的步行街,廣州市、越秀區升級改造總體定位為:" 千年城脈、廣府商街、全球活力 "。2020年9 月 23 日晚,廣州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開街儀式,在北段的廣東省財廳前廣場舉行。全新的北京路,步行長度從 1.1 公裡延長到 3.5 公裡,規劃了 53 處社交媒體網紅打卡點,集結了589家品牌店鋪在此亮相。圖via北京路文化核心區管理委員會經過改造的北京路步行街,主街南擴,串聯背街裡巷,對聖賢裡、府學西街、李白巷等后街巷進行品質提升,步行長度從 1.1 公裡延長到 3.5 公裡,步行範圍從 0.29 平方公裡擴大到 0.43 平方公裡。圖via廣州越秀發布不僅整個街區面貌和空間得到改善,同時在品牌業態、文旅屬性、夜經濟方面得到升級加強,並通過「一街一主題、一段一特色」,在吃喝玩樂、文化休閒娛樂等功能上發揮相應特色。主街北段主要發展老字號、傳統手藝產業,主街中段聚焦年輕群體形成新時尚集聚圈。惠福路大力開展「粵菜師傅」工程,弘揚傳播廣府美食文化,形成了以地道粵菜品牌為主,國內及東南亞地區多種美食交融的局面,滿足全球遊客口味需求。府學西街引入知名動漫周邊與電競體驗館,通過塗鴉與藝術創作,打造受年輕人歡迎的網紅動漫特色街區。自改造提升工作啟動以來,北京路步行街通過對 376 棟騎樓建築,8840 平方米主街建築立面進行修復,實現街區風貌由碎片化向特色化轉變,聖賢裡、府學西街、李白巷等后街巷兩旁的騎樓、民國風格建築一路連貫,締造嶺南建築獨特的魅力,打造 " 嶺南建築博物館 "。
同時,在「夜經濟」上加碼,打造燈光夜景。其中,中山五路-中山四路「十字星街」的新大新建成全國最大的戶外裸眼3D屏幕,結合北京路北段騎樓光影舞臺劇和省財廳整體燈光牆,打造一部古今輝映燈光秀。再加上推廣無人送餐、無感停車、刷臉支付、超高清直播,催生了機器人餐廳、故宮文創、木可花房、銅壺滴漏等53處社交媒體網紅打卡點,以及具有特色的休閒長椅、「塗鴉」公共廁所、「智慧」垃圾桶等細節,增強逛街的服務體驗。北京路升級過程中,對 201 間商鋪櫥窗和 5200 米的后街環境進行整體改造,實現街區布局由一條主街向縱深街群。並積極推進品牌升級,融入了當代年輕人所喜愛的潮牌、網紅打卡店、電競、影視等消費娛樂新業態,並對步行街內不同的區域、路段、物業的業態、品牌提出具體指引,並以此為依據牽線引入具體品牌,策劃打造若干個業態品牌爆點。改造後,北京路步行街集聚了香奈兒等國際知名品牌 161 家,李寧、周大福等國內知名品牌 589 家,創新性引領性強的門店 49 家,國內外連鎖品牌總店、旗艦店、區域首店等品牌店 53 家。廣百將首層打造成國際頂尖美妝品牌聚合地,新引進了海藍之謎、阿瑪尼等世界頂級化妝品牌;新大新順利推動華為智能家居銷售旗艦店落戶。打造一批精緻「好奇心」小店:結合北京路店鋪「門面窄、縱深長」特點,對小型商鋪的外觀形象進行特色化提升。選取騎樓建築對天台進行個性化改造:增設主題景觀,引進文旅休閒業態,將經濟效益引入樓上來,推動步行街立體化發展。引入知名品牌入駐北京路步行街兩側空置商鋪,實現內容導入,打造北京路櫥窗博物館,實現「廣式非遺」主題展示,形成新記憶點。北京路步行街除了擁有很強的「逛街」商業屬性外,本身也是文化核心區的中心地帶,更是廣州對外展示的窗口、構建國際文化旅遊中心城市的重要基礎。關於廣州北京路步行街
官方數據顯示,北京路步行街日均人流量約20萬人次,高峰值近70萬人次。其中2019年全年遊客超7000萬人次、營業額117億元,商圈交易額超1500億元,年度坪效超2萬元,人氣和商業氛圍位居全國步行街前列。
根據大數據分析,步行街集聚1057個品牌,全年營業額117億元、商圈交易額超1500億元,年均坪效2萬元,客單價達880元,提袋率8.93%,接近新加坡烏節路等世界一流步行街水平。
信息及圖片來源:北京路文化核心區管理委員會、廣州越秀發布、中國廣州發布、信息時報、新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