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0-12-11 中國蚌埠網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行為,維護流轉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及有關規定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在堅持農戶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和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的基礎上,遵循平等協商、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

  第三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不得改變承包土地的農業用途,流轉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餘期限,不得損害利害關係人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

  第四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規範有序。依法形成的流轉關係應當受到保護。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或農村經營管理)部門依照同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及合同管理的指導。

  第二章 流轉當事人

  第六條 承包方有權依法自主決定承包土地是否流轉、流轉的對象和方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依法流轉其承包土地。

  第七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收益歸承包方所有,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佔、截留、扣繳。

  第八條 承包方自願委託發包方或中介組織流轉其承包土地的,應當由承包方出具土地流轉委託書。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的事項、權限和期限等,並有委託人的籤名或蓋章。

  沒有承包方的書面委託,任何組織和個人無權以任何方式決定流轉農戶的承包土地。

  第九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受讓方可以是承包農戶,也可以是其他按有關法律及有關規定允許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和個人。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

  受讓方應當具有農業經營能力。

  第十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方式、期限和具體條件,由流轉雙方平等協商確定。

  第十一條 承包方與受讓方達成流轉意向後,以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承包方應當及時向發包方備案;以轉讓方式流轉的,應當事先向發包方提出轉讓申請。

  第十二條 受讓方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保護土地,禁止改變流轉土地的農業用途。

  第十三條 受讓方將承包方以轉包、出租方式流轉的土地實行再流轉,應當取得原承包方的同意。

  第十四條 受讓方在流轉期間因投入而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土地流轉合同到期或者未到期由承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土地時,受讓方有權獲得相應的補償。具體補償辦法可以在土地流轉合同中約定或雙方通過協商解決。

  第三章 流轉方式

  第十五條 承包方依法取得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符合有關法律和國家政策規定的方式流轉。

  第十六條 承包方依法採取轉包、出租、入股方式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部分或者全部流轉的,承包方與發包方的承包關係不變,雙方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不變。

  第十七條 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承包方之間自願將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互換,雙方對互換土地原享有的承包權利和承擔的義務也相應互換,當事人可以要求辦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變更登記手續。

  第十八條 承包方採取轉讓方式流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經發包方同意後,當事人可以要求及時辦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變更、註銷或重發手續。

  第十九條 承包方之間可以自願將承包土地入股發展農業合作生產,但股份合作解散時入股土地應當退回原承包農戶。

  第二十條 通過轉讓、互換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經依法登記獲得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後,可以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符合法律和國家政策規定的方式流轉。

  第四章 流轉合同

  第二十一條 承包方流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應當與受讓方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書面流轉合同。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一式四份,流轉雙方各執一份,發包方和鄉()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各備案一份。

  承包方將土地交由他人代耕不超過一年的,可以不籤訂書面合同。

  第二十二條 承包方委託發包方或者中介服務組織流轉其承包土地的,流轉合同應當由承包方或其書面委託的代理人籤訂。

  第二十三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雙方當事人的姓名、住所;

  ()流轉土地的四至、座落、面積、質量等級;

  ()流轉的期限和起止日期;

  ()流轉方式;

  ()流轉土地的用途;

  ()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

  ()流轉價款及支付方式;

  ()流轉合同到期後地上附著物及相關設施的處理;

  ()違約責任。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文本格式由省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確定。

  第二十四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當事人可以向鄉()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申請合同鑑證。

  鄉()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不得強迫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當事人接受鑑證。

  第五章 流轉管理

  第二十五條 發包方對承包方提出的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承包土地的要求,應當及時辦理備案,並報告鄉()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

  承包方轉讓承包土地,發包方同意轉讓的,應當及時向鄉()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報告,並配合辦理有關變更手續;發包方不同意轉讓的,應當於七日內向承包方書面說明理由。

  第二十六條 鄉()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應當及時向達成流轉意向的承包方提供統一文本格式的流轉合同,並指導籤訂。

  第二十七條 鄉()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應當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情況登記冊,及時準確記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情況。以轉包、出租或者其他方式流轉承包土地的,及時辦理相關登記;以轉讓、互換方式流轉承包土地的,及時辦理有關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變更等手續。

  第二十八條 鄉()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應當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及有關文件、文本、資料等進行歸檔並妥善保管。

  第二十九條 採取互換、轉讓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當事人申請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登記的,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或農村經營管理)主管部門應當予以受理,並依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管理辦法》的規定辦理。

  第三十條 從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的中介組織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行政(或農村經營管理)主管部門備案並接受其指導,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提供流轉中介服務。

  第三十一條 鄉()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在指導流轉合同籤訂或流轉合同鑑證中,發現流轉雙方有違反法律法規的約定,要及時予以糾正。

  第三十二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行政(或農村經營管理)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鄉()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工作的指導。鄉()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應當依法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指導和管理工作,正確履行職責。

  第三十三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生爭議或者糾紛,當事人應當依法協商解決。

  當事人協商不成的,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調解。

  當事人不願協商或者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四條 通過招標、拍賣和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經依法登記取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可以採取轉讓、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轉,其流轉管理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所稱轉讓是指承包方有穩定的非農職業或者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經承包方申請和發包方同意,將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讓渡給其他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農戶,由其履行相應土地承包合同的權利和義務。轉讓後原土地承包關係自行終止,原承包方承包期內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部分或全部滅失。

  轉包是指承包方將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以一定期限轉給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其他農戶從事農業生產經營。轉包後原土地承包關係不變,原承包方繼續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接包方按轉包時約定的條件對轉包方負責。承包方將土地交他人代耕不足一年的除外。

  互換是指承包方之間為方便耕作或者各自需要,對屬於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承包地塊進行交換,同時交換相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

  入股是指實行家庭承包方式的承包方之間為發展農業經濟,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股權,自願聯合從事農業合作生產經營;其他承包方式的承包方將土地承包經營權量化為股權,入股組成股份公司或者合作社等,從事農業生產經營。

  出租是指承包方將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以一定期限租賃給他人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出租後原土地承包關係不變,原承包方繼續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承租方按出租時約定的條件對承包方負責。

  本辦法所稱受讓方包括接包方、承租方等。

  第三十六條 本辦法自200531日起正式施行。

相關焦點

  •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
    第二條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在堅持農戶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和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的基礎上,遵循平等協商、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  第三條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不得改變承包土地的農業用途,流轉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餘期限,不得損害利害關係人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  第四條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規範有序。依法形成的流轉關係應當受到保護。
  • 論農村婦女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
    2003年3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是一部為十多億農民而頒布的保護法,它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並把黨的農村土地政策明確為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是對黨的農村土地承包政策的鞏固、完善和發展。農村婦女是一支龐大的而又是弱勢的群體,是「維權」工作的重點。土地是農村婦女的生存之本,對農村婦女合法權益的保護,首先是對婦女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
  •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法律屬性之探討
    在我國物權法立法之際,進一步探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屬性,對於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促進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推動我國農村經濟市場化的進程,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概念  要探討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屬性,首先必須搞清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概念與內涵。
  • 浦城縣首批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成功競拍
    原標題:浦城縣首批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成功競拍   8日,浦城縣舉行第一批「金
  • 農業農村部答覆:將儘快修訂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
    其中明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儘快修訂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指導地方依法依規建立健全流轉土地監管制度。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3793號建議的答覆徐玖平代表:您提出的關於推進農村土地經營權長期流轉的建議收悉。經我部認真研究,現答覆如下。
  • 農業農村部:加快出臺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
    來源: 中國房地產報11月4日,農業農村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520號建議的答覆中提到,國家有關部門將加快出臺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土地經營權流轉服務。農業農村部在答覆中表示,近年來為促進土地經營權向種植大戶和新型經營主體流轉,農業農村部指導各地基本完成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切實加強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規範管理和服務。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239個縣(市、區)、18731個鄉鎮建立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服務中心,全國家庭承包耕地流轉面積超過5.55億畝。
  • 農業農村部關於《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
    農業農村部介紹,在此次《流轉管理辦法》修改中,為貫徹「三權分置」理念,有效回應《農村土地承包法》修法要旨,並考慮到土地經營權流轉和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轉讓在當事人、程序、監管等方面有較大差別,本次修改稿對於流轉範圍進行了界定,聚焦於土地經營權流轉,流轉方式包括出租、入股等,將規章名稱由《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修改為《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
  • 靈川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走筆
    近日,在全國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總結暨表彰電視電話會議上,靈川縣獲評全國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典型地區。據悉,自2014年以來,該縣紮實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2018年,該縣全面完成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縣土地確權面積36.5萬畝,涉及12個鄉鎮、123個行政村、1791個村民小組,承包農戶6.64萬戶,籤訂土地承包合同6.6萬份,印製發放新土地承包經營權證6.6萬本,頒證率為99.5%。
  • 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為什麼錯了
    和訊網消息,11月15日,和訊博主賀雪峰發表了題為《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為什麼錯了》的博客,以下是博客全文: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為什麼錯了 賀雪峰 當前全國正在推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的試點,從媒體報導和地方政府重視程度來看,這次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正在成為已多年未見的農村中心工作
  • 朔州市四部門聯合出臺《朔州市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管理...
    為加大金融支持「三農」力度,我市農業農村局、金融辦、人行朔州中支和朔州銀保監分局四部門聯合於3月底出臺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管理辦法(試行),通過制度創新,加快市縣農村產權交易平臺信息化建設和功能再造,為依法取得土地經營權的承包方農戶或通過合法流轉方式獲得承包土地經營權的農業經營主體融資貸款探路
  • 民法典對土地承包經營制度意義:土地經營權真正得以「放活」
    故此,前者為「兩權分離」權利體系下的流轉,流轉前後承包地上的權利結構均維持「發包方享有土地所有權——承包農戶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變;後者為「三權分置」權利體系下的流轉,流轉後權利鏈條延長,承包地上呈現出「發包方享有土地所有權——承包農戶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經營者享有土地經營權」的「三權分置」權利結構。
  • 論我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化及其意義
    作為債權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救濟途徑較為單一,但卻更能體現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自治;作為物權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具有較強的強制性,當事人的自主意願受到極大的制約,但是它卻能夠給經營權人提供較為充分的法律救濟。然而,究竟何者更契合中國的實際呢?應當說,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化是更為適宜的制度選擇。
  • 農村土地怎樣流轉?土地流轉模式介紹和特點分析
    農村土地流轉是指農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過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權,將經營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其他經濟組織的行為。農村土地流轉是農村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通過土地流轉,可以開展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農業經營模式。  當前農村土地流轉的主要類型為土地互換、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流轉土地要堅持農戶自願的原則,並經過鄉級土地管理部門備案,籤訂流轉合同。
  • 關於農村土地承包流轉相關問題的思考
    農村土地承包和流轉中存在的問題,情況複雜,審理難度較大。各地掌握的標準和尺度也不一致。因此,正確處理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流轉合同糾紛案件,關係到農民的切身利益和農村穩定大局。  一、農地流轉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  (一)農地流轉存在的問題  一是自由流轉。即村民與村民之間進行轉包、轉讓、互換,不報發包方備案。二是發包方收回流轉。
  • 廣東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問題解答60問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以下簡稱「農村土地確權」),是為穩定和完善現有農村土地承包關係,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制度,強化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保護,以家庭承包農戶為主要對象,由國家統一組織開展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活動。  農村土地確權,是對現有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的完善,不是推倒重來。
  • 國土資源部有關負責人談土地承包經營權"再分離"
    國土資源部法律中心主任孫英輝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農村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離正式提到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層面,此舉將釋放巨大改革紅利。    農村土地承包關係向國家賦權重大轉變    記者:為什麼要將農村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再分離」?
  •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法規政策系列解答(共34個)
    」工作的重大部署,是依法維護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重要舉措,是推動土地規範流轉,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現代農業的客觀需要,是加快城鄉發展一體化、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形成新型工農、城鄉關係的基礎性工程,是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徵地制度改革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的有效途徑。
  • 農村土地流轉法律實踐中的問題與建議
    根據我國憲法、物權法和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農村土地由農民集體組織所有,農民流轉其承包的土地基於其承包經營權中的處分權能。《物權法》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依法對其承包經營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有權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等農業生產。」 明確規定了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佔有、使用、收益權能。
  • 2018年農村土地流轉新政策
    2018農村土地流轉新政策: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農戶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流轉明顯加快,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已成為必然趨勢。
  • 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取得新突破五原縣頒發3本農村...
    試點工作成效明顯目前,五原縣已發放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權證書3本,向農業銀行申請合作社經營權抵押貸款業務1筆110萬元。今年10月份,合作社領到由五原縣農業經營管理局頒發的《五原縣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權證書》後,用證書作抵押向當地農業銀行申請了低息貸款。「有了這個證書,銀行才給合作社發放低利或者無息貸款,支持咱們發展壯大。」12月15日,億豐設施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潘貴鎖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