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鄰居戶型和我一模一樣 為啥房產證上比我多6平米?

2020-12-10 中國青年網

王大伯來電:我住在十五家園,最近發現我的房子少了五六平米,賣的話要差二十多萬,這個情況要怎麼辦?

記者朱家豪核實報導 王大伯,杭州人,73歲,以前住在三角蕩巷(就在現在的絲綢城後面),大概26平米。1989年拆遷,原拆原回,1990年搬進十五家園新家,王大伯說,1997年他按房改房交了大概2萬元,辦了房產證。

樓上樓下相同戶型 面積最多相差6平米多

王大伯家兩室一廳,次臥朝北,主臥朝南,廚房衛生間朝西。房產證上寫:建築面積45.25平米,分攤面積6.5平米。

王大伯說,住了20多年,他從沒研究過房產證上的建築面積和戶型圖。直到今年6月,和朋友偶然閒談,才感覺房子面積不對。

「我小區裡一個朋友,他有個朋友住的剛好是我們這幢4樓,和我戶型一樣。這個朋友說,他朋友最近房子賣了,我問賣了多少,他說200來萬,我說怎麼能賣這麼多,他說有50平米。我說不對啊,他家房子戶型和我一樣,怎麼會比我多五六平米……」

王大伯回家翻出房產證,仔細看了下戶型圖,越看越覺得不對。

「你看,戶型圖上我的房子是長方形,實際上中間向右邊凸出來一塊,是客廳,可是平面圖上壓根就沒有嘛,肯定少算了這一塊兒面積。」王大伯說。

王大伯住的是603室,他帶我一起去找到同單元303室,和他戶型完全相同。戶主小顧說,他房產證上建築面積是52.01平米——比王大伯多6.76平米。

「我房子是2006年買的,具體多少錢記不清了,就是按52.01平方買的 。」小顧說。

我們又上到7樓,703室住著楊大伯,拆遷前和王大伯一起住在三角蕩巷,那時就是老鄰居。拆遷前他們的房子都是26平米,楊大伯看了下房產證,建築面積還有戶型圖,都和王大伯一模一樣,也是45.25平米,同樣,戶型圖上也少了一塊客廳區域。

回到王大伯家,我們一起量了下客廳。長3米,寬1米8,一算是5.4平米。如果原來的建築面積45.25平米加上這5.4平米,就是50.65平米。我們量的是套內使用面積,如果按建築面積算,應該和303小顧的差不多。

我去問了附近兩家房產中介,都說十五家園的房子現在一平米在4.1萬-4.2萬,6平米要二十五六萬。

「快30萬了啊,不是筆小數目!這個怎麼能出錯呢?」王大伯十分不解。

能不能測一下這套房的建築面積? 問了一圈,發現實在太難

王大伯很想知道,自己現在住的這套房到底多大面積?

我在杭州市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網上,找了好幾家登記在冊的測繪公司電話,一一打過去詢問。

「我們平時主要測工程,還有整個小區的數據。一戶住宅的面積,我們從來沒測過。」浙江弘遠測繪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說,「當然,如果想測也可以,但要給我整幢單元樓的平面圖,房產測繪資料,要對整幢單元樓進行測繪,因為涉及到公攤面積、設施設備等等面積……」

杭州銀河測繪有限公司說:「可以測,但是只測一戶,數據不準。要測只有測整幢樓,費用的話一平米一塊到兩塊錢,一戶3000元起步,像王大伯這一幢有21戶,需要6萬多元。」

浙江科宇檢測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也告訴我,只有測量整幢樓所有住戶,數據才可能有效。

「我們的價格是一平米一到兩塊錢,5000元一戶起步。」(這麼一算,王大伯那幢樓全部21戶測下來,要花10萬不止。)

杭州通泰測繪公司白經理說,如果要測建築面積,需要拿出當時的房屋測繪圖紙,而且要整幢樓每一戶都測——不過如果只測套內面積,工程量就小得多。

「套內面積,一般一個上午就能測量完,第二天給數據,誤差在0.5平米左右。價格我們是1平米1塊2,一戶1200元起步……不過像你只測量一間房,我們沒怎麼做過。」

杭州天贊測繪技術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說:「要測建築面積,必須整幢樓全部測,要不然樓梯、過道沒辦法算。而且成本很高,收費最起碼好幾萬,準是肯定準的,誤差幾乎沒有……不過一戶我們不測的。」

建築面積這麼難測 為什麼還要以建築面積賣房?

昨天我也查了很多資料,大體上講,建築物有三個面積定義。

使用面積——也叫地毯面積,也就是地毯能鋪到住戶能用到的面積。

套內面積——包括使用面積,也包括隔斷牆中間的50%的牆體部分。

建築面積——在套內建築面積基礎上,再把公攤面積加進去。

所謂「公攤面積」,指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築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

按照我國《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賣商品房,按套、按套內面積、按建築面積計價都是可以的,但絕大多數省市地區,都用建築面積計算。由於缺乏統一標準規範,不同樓盤的公攤面積會出現很大差別。2010年央視曾曝光過一個「史上最牛公攤面積」:山東高密市一名為「貴賓首府」的樓盤,公攤係數超過52%!

目前國內按套內面積賣房的只有重慶。

2002年,重慶就以地方法規的形式作出規定:以套內建築面積作為計價依據,否則開發商將被重罰。當時重慶相關負責人說:「最大的目的是讓消費者明明白白購房,最大限度減少房地產交易糾紛,保護購房者的合法權益。」

杭州產權登記管理中心: 有可能當初分房出現差錯 王大伯多分了面積

杭州產權登記管理中心工作人員聽了王大伯的情況後說,樓上樓下相同戶型,房產證上建築面積不一樣,可能有幾個原因:

可能是當時的開發公司分房出了差錯,王大伯實際只能分到小套但卻分到了大套。有可能其他鄰居當時分到的面積比王大伯多,也有可能是其他鄰居當時補了租金和房改款,才分到了50平米。

「具體的還是得去下城區住建局查詢,多出來的那一塊5平方米麵積,是不是屬於王大伯應該分到的。」

(來源:都市快報)

相關焦點

  • 杭州一男子門口貼符咒扎紙人 鄰居稱實在受不了
    前段時間,杭州市民張先生向12345市長熱線反映:他住在保俶路沿山河社區X幢X單元502室,因之前與隔壁501室鄰居在面積6平米的房屋產權問題上引發矛盾糾紛,一年多來鄰居總是對著家門,用符咒、紙人、紙錢,
  • 我買的房子不是我的房子?女子住了30年的房子,被鄰居辦了房產證
    比如說自己的家人幾十年前買的東西,你一直用到現在,結果這時候突然間有人跳出來說你的東西其實是我的,你這幾天還給我!在大家的印象中,自己花了重金買了一套房子,並且一住就是幾十年,這期間裡面,任何人找這棟房子的主人,都是找到自己。但是自己的房產證確實是辦理不下來,現在變成如何證明自己居住了幾十年的房子是自己的房子。
  • 買房10年驚覺陽臺「劃」給了鄰居,真相竟是產權證平面圖畫錯了
    楚天都市報6月23日訊(記者滿達)11年前買下一套雙層複式樓,直到一年前才發現產權證平面圖上,戶型被粗線標出的部分,竟有一個陽臺成了鄰居家的地盤。家住洪山區文薈街學府林居的王先生很是疑惑;「莫非本該屬於我的陽臺被開發商偷偷送給了鄰居?」
  • 我在郊區買的21㎡小戶型,裝修完竟多出10多平,朋友都羨慕壞了!
    我在郊區買的21㎡小戶型,裝修完竟多出10多平,朋友都羨慕壞了!工作了7年多也攢了一些錢,為了攢這些錢,這7年我一直都住在出租宿舍裡,從一個月200 的床位到現在一個月500的單間,時間越久,就越想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 一位年輕媽媽網上求助:「樓下鄰居裝了震樓神器,我該怎麼辦?」
    一位年輕媽媽網上發帖求助:「樓下鄰居裝了震樓神器,每天晚上從8點多一直震到凌晨1點,我該怎麼辦?」原來這位年輕媽媽有一個3歲的兒子,活潑好動,喜歡扔東西和在家裡跑來跑去。有一天樓下鄰居來敲門說她家太吵了,影響了他們休息,讓她家安靜點。
  • 我家在二樓,6樓鄰居讓我籤字安裝電梯,我拒絕了,我做得對嗎?
    我家在二樓,6樓鄰居讓我籤字安裝電梯,我拒絕了,我做得對嗎? 大家都知道,最近幾個月國家出臺了老舊小區安裝電梯的政策,其實說實話國家的政策確實是出於好意,這一點我表示理解,但是某些鄰居,實在不會做人!
  • 想賣房沒法辦手續 原來房產證和身份證上的姓名居然不一樣
    身份證上登記的名字是毛彩英,可是房產證上登記的名字確是「王才英」。直到最近想賣房子,台州椒江花園新村的毛彩英阿婆才發現兩證上面的名字不一樣。 信息核對不上,房子就沒辦法賣,毛彩英很是苦惱。 1 賣房時發現房產證登記的名字是錯的 20年前,毛彩英購買了位於椒江花園新村的一套房子。直到最近,她才發現房產證上的名字是王才英。
  • 深圳6平米「鴿子籠」戶型預售資格存疑 售樓處稱「房子不賣」
    近日,網上曝出深圳白石洲某樓盤開放,該樓盤十多套房源的單位面積僅為6.6平方米左右,而最小的一套房,竟然僅只是5.73平方米!網友一片慨嘆:我大深圳版的「鴿子籠」終於來了。工作人員:6平米戶型不在銷售範圍內出品深圳版鴿子籠戶型的樓盤位於白石洲新中路中段,名為僑城尚寓。這裡屬於南山片區,周邊豪宅聚集。
  • 我的裝修我做主,300平米的四居室,超級fashion的中式風格,怎麼這麼...
    今天就給大家曬曬我家博林天瑞的一套房屋,花150萬改造300平米四居室舊房,選擇了裝修十大風格裡的中式風格,裝修效果圖太漂亮,鄰居以為走錯門了。大家來看看我家的裝修怎麼樣吧。自然品質的物質家園不是簡單地將自然要素引入室內,而是結合地方的自然環境特徵進行創造性地營造。
  • Hot文章值得看:房產證上面到底哪個才是房產證號?
    查看原文>>按揭貸款和商業貸款的區別,買房的人要注意了買房真的算的上是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了,很多家庭在想要買房的時候都會考慮買什麼房好,商品房、還建房、學區房、學位房還是按揭房,各種房名都把人給攪糊塗了,但是基於現在的房價那麼高,買按揭房的朋友還是佔主要人群。那買房時,貸款跟按揭有什麼區別呢?
  • 失智母親一晚上衝馬桶22次,我跪在樓下鄰居門口崩潰大哭
    母親剛來的時候,一切還沒有多糟糕,她只是一直處於忘東忘西的狀態罷了。比如出門不帶鑰匙,偶爾連外套也忘記穿,總是把我的名字叫成妹妹的,上完廁所忘記衝馬桶......我看起來很平靜,但只有自己知道已經疲累到了極限。04 一晚上衝馬桶22次,樓下的鄰居爆發了我家樓下住著一對年輕的夫妻,我們之間並無來往,偶爾在電梯裡遇到,最多微笑示意一下就完了。
  • 樓上重新裝修砸地板,樓下吊頂裂了縫,樓上業主:我的房子我做主
    裝修本是一件普通的事,但是如果在已有鄰居入住的地方裝修,那可就容易產生矛盾了。杭州的金女士最近就因為這件事感到很煩惱,她樓上的鄰居要重新裝修房子,但是她擔心樓上的裝修方式會帶來安全隱患。金女士說她住在杭州機場路上的某小區,她當時購買的是160多平方米的精裝修房,她這個戶型的房子室內裝修風格和裝修材料都是一樣的。房子裡公共區域的地面,例如客廳、廚房、過道等地面鋪設的都是硬度較高的大理石。金女士居住在二樓,她樓上的房子在今年的上半年被轉手賣掉了,換成了現在的新業主陳女士。
  • 女子被樓下男鄰居騷擾7年,有家都不敢回?哭訴:每次都掂把刀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畢竟平時生活中,鄰居之間經常低頭不見抬頭見,有時候遇到一些小事情,也能互相幫忙。大部分的鄰裡關係都是比較和睦的,不過也有人會遇到一些不可理喻的鄰居,那麼如何處理好鄰裡關係就非常重要了。鄭州的王女士反映,她被樓下男鄰居騷擾了7年,現在有家都不敢回。
  • 臥室連5平米不到咋住 三喜苑小區奇葩戶型引業主質疑
    「一個臥室連5平米都不到,入戶門只能往內開,否則就跟鄰居門碰上,真不知道開發商咋設計的!」近日,青島市西海岸新區三喜苑小區的業主王先生向記者反映,自家去年剛交的房子設計嚴重不合理,與當初的開發商提供的戶型圖相差甚遠。為此,記者試圖聯繫開發商青島西發置業有限公司,但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 男子翻建自家老房,鄰居卻拿出當年地契阻攔:你家有10平方是我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農村也已經開始逐漸的建設起來了,比起擁擠的城市,有很多人選擇回農村老家蓋新房,了解農村的人應該都知道,在自家的老房子的地基上蓋新房在拿到合法手續後是可行的,可是如若因為蓋新房受到了鄰居的阻撓,又該如何呢?
  • 印度的奇特村落,兩百多個人長得一模一樣,專家卻用五個字解釋
    他最出名的不是他的演技,而是他的孩子,為啥他的孩子們最出名你,因為他和他的孩子們在某一個時間段,可以說長得是一模一樣。他的孩子名字分別叫小小彬、萌萌彬、迷你彬。是不是大家看到這些名字都看花了眼。奇葩村落裡村民長得一模一樣這個村子的名字叫哈拉貢南村,是印度一個城市南部的一個小村莊,這個小村子不大,一直到2017年,也只有200多人,但是卻引起了專家的注意,但是引起專家注意的卻不是他們的村莊人口數量,而是他們的面貌,引起了人類遺傳學專家的注意,到底,他們的面貌有什麼奇特的地方呢,難道不是和我們普通的人長得一樣麼,難道不是兩個眼睛一個嘴巴嗎
  • 深圳與呼和浩特,房產版的茅臺與呼白的都市劇,劇情一模一樣!
    這就好比拿深圳房產和呼和浩特房產作對比一樣。詭異的是,這對CP的比樣結果,和大多數城市都大同小異。茅臺是國酒,全國各地的多的是名酒以及散酒,對各地樓市都有借鑑意義。茅臺是深圳,呼白代表呼和浩特,房產版的茅臺與呼白的都市劇,劇情的發展至今卻一模一樣,唯一不知道的就是劇終的結果是啥。
  • 攤上了這樣的鄰居,我連房子都賣了,惹不起我躲得起!
    2018年1月,我要了第二胎,在懷孩子四個多月的時候,樓下的鄰居開始裝修。天天都是電鑽聲、切瓷磚聲、鋸木頭聲,各種聲響叮叮噹噹,我每天心慌得不得了,無奈之下,我只好跑到鄉下的母親家「避難」,一直待到羊水破了半夜去醫院。
  • 外面雨停了,家裡「雨」還下|樓下找我賠,我該找誰賠?
    外面雨停了,家裡「雨」還下|樓下找我賠,我該找誰賠?「外面下大雨,屋裡下小雨,每年一到雨季,家裡的鍋碗瓢盆都得用上了,跟水簾洞一樣。」記者看到,冀先生家多處棚頂牆角位置大面積發黴,牆皮已經泡得不像樣子,牆上的水泥也因潮溼浸泡而變得酥軟,用釘子就能劃出一道溝來。冀先生還給記者展示了他的「發明」——因為水順著牆往下流,接都沒法接,所以他就在水流經過的牆面上劃出一道溝,插上塑料板將水引流,再用盆接。
  • 經典微小說:《樓下的鄰居》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檢察日報】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門鈴響了,我打開門,一位七八十歲、身子佝僂的老太太站在我面前。「我是你樓下的鄰居,剛搬來不久。」和之前一樣,她站在門口,不等我說話就開始嘮叨:「你家有客人?我剛才聽見樓上音樂聲很大,還有人在唱歌。」「是這樣的。」我解釋道:「過幾天我要參加全縣青年歌手比賽,有幾個音節把握不準,教練讓回家多練唱一會兒,想不到又驚擾您了,實在抱歉。」「哦,這是正事,應該好好練習。現在練得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