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密中國遣返百萬日僑(組圖)
在處理戰爭善後問題時,中國面對的是留在中國的100多萬日本僑民。這些人跟隨者日軍的鐵蹄進入中國東北地區,從事農業、工商等各職業,甚或充當日軍諜報人員。相比於日軍在中國犯下的暴行,中國人民以德報怨,於1946年在葫蘆島遣返大批日僑,人數超過百萬。 新中國成立後,又將數萬日僑遣送回國。在戰爭面前,中國人民痛擊日寇,而在戰爭結束後,中國人民則體現了對人道與和平的追求。
-
葫蘆島百萬日僑遣返記
百萬日本人成「棄民」 日本侵佔中國東北14年,東北全境共有日僑145萬人,分布國民黨控制區的有84萬餘人,共產黨控制區的有33萬餘人,蘇聯控制的大連地區有27萬餘人。這些日僑一度佔據中國東北城市最好的地段和農村最肥沃的土地,自視為「人上人」。
-
葫蘆島百萬日僑大遣返
「葫蘆島百萬日僑大遣返」――這個堪稱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真正畫「句號」的行動,這件世界史上絕無僅有的戰後人道主義善舉,因為種種原因,整整塵封了59年。現在,到了揭開歷史秘密的時候了。 塵封了59年的歷史大事 59年前的今天,即1946年5月7日,是一個普通的星期二,又註定是現代史上一個可圈可點的日子。
-
國慶旅遊:葫蘆島百萬日僑大遣返遺址
——第六站葫蘆島百萬日僑大遣返遺址 歷史上的重要事件 葫蘆島大遣返這一歷史事件,又稱「百萬日本僑俘葫蘆島大遣返」、「百萬日僑大遣返」,是指1946年5月至1948年9月,先後有105萬滯留東北的日本僑民和戰俘從葫蘆島港遣返回國的歷史事件,是中日關係史上的重要事件。
-
紀念百萬日僑大遣返60周年 葫蘆島舉行多項活動
他們將於明天同葫蘆島人民一起,共同紀念葫蘆島百萬日僑大遣返六十周年。 今天下午,葫蘆島市舉行新聞吹風會透露,明天上午,葫蘆島百萬日僑大遣返六十周年回顧暨中日關係展望論壇將在這裡舉行;明天下午,葫蘆島和平公園將在百萬日僑從葫蘆島登船回國的地方舉行奠基儀式。
-
中國舉辦百萬日僑遣返60周年紀念活動
1946年5月7日,汽笛鳴響,兩艘輪船緩緩駛離中國遼寧西部的葫蘆島港,2489名日本僑民和戰俘從這裡踏上了遣返回國之路。此後3年,僅僅從這個當時鮮為人知的小港,就有超過105萬日本人被遣返回國。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勝國對戰敗國僑民最大規模的遣返行動之一。近60年風風雨雨,從葫蘆島被遣返的百萬之眾星散在日本各地,仍健在的也多已年逾古稀,但他們沒有忘記中國人,沒有忘記葫蘆島,沒有忘記他們心中的「再生之地」。這是翻拍的1946年日僑在葫蘆島碼頭等待遣返回國的歷史資料照片。
-
[大陸]《大遣返》:三百萬日俘日僑漫漫歸國路
>內容簡介1945年中日戰爭結束後,羈留在中國的日本戰俘與僑民共三百餘萬!三百多萬日俘日僑在戰禍餘波的衝擊下,發生了多少驚心動魄的故事:戰俘集體自殺、逃亡越獄;在戰敗的絕望中以最後的瘋狂焚毀軍營、藏匿軍火、強姦殺人;在沒有出路的逃亡中為求活命而偷盜搶劫;兵臨絕境的關東軍為降與不降而內訌火併,日俘日僑聯合舉行暴動……日僑更是劫難重重,在悲慘的逃亡路上被搶劫強姦、遭追擊攔截,有的慘死於同胞的槍口之下,有的逃進原始森林
-
紀念葫蘆島百萬日僑大遣返60周年
紀念葫蘆島百萬日僑大遣返60周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23日 10:46 來源:人民網 從侵略政策的工具到中日友好的種子
-
刻骨銘心回鄉路———葫蘆島百萬日僑遣返紀實
59年前,1946年5月7日,汽笛鳴響,兩艘輪船緩緩駛離中國遼寧西部的葫蘆島港,2489名日本僑民和戰俘從這裡踏上了遣返回國之路。 此後3年,僅僅從這個當時鮮為人知的小港,就有超過105萬日本人被遣返回國。
-
東北百萬日本俘僑遣返親歷
我叫張成美,男,1925年12月出生,18歲時被抓壯丁參加國民黨71軍88師264團,親歷1946年東北百萬日俘、日僑遣返回國。後來在194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後參加過遼瀋,平津戰役,參加過西南剿匪和抗美援朝,並在部隊火線入黨、兩次負傷且兩次立功。
-
70年前,葫蘆島百萬日本僑俘大遣返
是年5月7日18時30分,從遼寧葫蘆島港口啟程的兩艘遣返船,滿載著2489名日僑俘,前往日本佐世保港。在其後的3年裡,從葫蘆島港遣返的日僑俘總數達1051047人,史稱「葫蘆島百萬日僑俘大遣返」。是年5月7日18時30分,從遼寧葫蘆島港口啟程的兩艘遣返船,滿載著2489名日僑俘,前往日本佐世保港。在其後的3年裡,從葫蘆島港遣返的日僑俘總數達1051047人,史稱「葫蘆島百萬日僑俘大遣返」。 回首當年被遣返的往事,多年前重返故地的立石節子女士說:「自己能活著回來,真是不可思議,是我的幸運。當年在中國,如果沒有中國人的幫助,說不定我已經死了,能活著回來真是我的幸運。」
-
東北百萬日僑大遣返始末,彰顯人道精神,日本人說:中國人真好
戰後,東北各大城市紛紛設立了日僑管理營和日俘管理營,這些大大小小的管理營全部歸瀋陽日僑管理處管理,遣返日僑的工作,也是有這個單位來制定完成的。為了保證日僑在遣返期間的健康、安全,日僑管理總務組在各集中待運站,設立醫療所、急救室、產科室等等,要求務必保證日僑的健康,有女性日僑接近臨產期,必須妥善安排,力保母子平安。根據舊檔案顯示,在日僑轉運期間,有一百多名女性日僑安全生產,只有兩名出現難產。 對於年老體弱的日僑,要酌情予以優待,派專業醫務人員對其進行貼身護理。
-
東北百萬日僑大遣返始末,彰顯人道精神,日本人說:中國人真好
東北日僑的遣返工作,正式是從1946年5月開始的,儘管比「關內」延遲了半年多時間,但因為提前做了三個多月的準備工作,所以工作進展的比較順利,進程也非常快。,這些大大小小的管理營全部歸瀋陽日僑管理處管理,遣返日僑的工作,也是有這個單位來制定完成的。
-
遣返東北百萬日僑和日俘,中國花費有多驚人?日本說好了要還的!
據統計,遣返東北百萬日僑俘,中國政府實際支出達到998734261元。這麼大的開銷大部分由中國政府和百姓承擔,美國援助和戰後子虛烏有的日本賠款只是杯水車薪,這大量的遣返費用對於戰後百廢待興的中國是一個沉重的負擔,直接影響了中國的戰後重建,而日本卻在美國的援助下很快治癒戰爭創傷,迅速崛起。
-
抗戰勝利後,遣返日僑真實場景,婦女們不願回國
1905年日俄戰爭後,日本加快了對中國東北地區的滲透,向中國東北地區派遣了大批開拓團。 1936年5月,日本關東軍制定了《滿洲農業移民百萬戶遷移計劃》,從1937年開始,歷時20年,向中國東北移民100萬戶,共計500萬人。
-
日僑日俘大遣返
原標題:日僑日俘大遣返 ▼北平日僑、日俘遣返前統一集中到朝陽門外的古廟中接受檢查,然後再到東便門乘車到天津上船。圖為日僑、日俘登上遣返船返回日本。
-
往事| 帝國之夢的破碎:310萬在華日俘日僑遣返實錄
加上後來瀋陽日僑聯絡總處統計的東北待遣返日僑約110萬人,總數在310萬以上。遣送日俘日僑的全部工作由中國政府負責,中國戰區美軍總部派少數人員協助。遣送共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港口輸送和上船之前的檢查,由國民黨陸軍總司令部擔任。第二階段:中國本土與臺灣至日本之間的水運,由美軍第七艦隊擔任。
-
當最後一批日僑被遣返,李修業到港口送行,說了一段令人深思的話
事實上,早在1945年11月,分散在中國各地的日僑就已經陸續踏上了回國的程。當一批又一批日本人從中國臺灣基隆、山東青島、天津塘沽、上海、廣州、廈門、海口以及三亞等地,魚貫而出的時候,東北這個日本人最大的聚居區,卻遲遲沒有動靜。面對百萬之眾的東北日僑,選擇合適的港口至為重要。
-
日俘日僑大遣返,總人數近200萬
中國戰區受降檔案披露鮮為人知細節本報訊(記者呂寧豐)70年前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大批在華滯留的日俘日僑是如何遣返的?昨天,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最新公布的中國戰區受降檔案,披露了鮮為人知的細節。據悉,日俘日僑大遣返,總人數近200萬人,時間長達半年多,分別由中美兩國軍隊合作,完成了這項數量龐大的人員遣返工作。
-
揭秘二戰後東北百萬日僑命運:為自保曾自相殘殺
利用日本移民充當戰爭「人盾」日本武裝佔領中國東北後,將數十萬日本開拓民(1936年,日本關東軍制定了所謂的滿洲農業移民百萬戶移住計劃,大批日本貧民湧入我國東北地區,成為日本開拓民)安排到中蘇邊境一、二線地帶,擔任對蘇防禦和鎮壓抗日武裝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