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腦袋摔了個大包,到底能不能揉?

2020-12-14 百家號

敏敏是個馬上要滿周歲的男寶寶,這陣子經常喜歡從嬰兒床裡爬起來扶著欄杆練腿勁兒。可昨天出現的一幕著實把獨自在家帶寶寶的奶奶給嚇著了,孩子醒來後照例準備扶著欄杆站起來,這時奶奶就在嬰兒床的不遠處,眼睜睜地看著娃兒隨著欄杆的翻倒腦袋「咚」的一聲重重地摔在地上,奶奶抱起孩子時,敏敏好半天才哭出聲,額頭上當場冒出一個大包。

事後奶奶才意識到,把孩子哄睡著後自己竟然忘記把嬰兒床欄杆兩頭的鎖扣扣上,這才導致了剛才的意外。眼見孩子額頭腫起大包,奶奶第一反應就是用手心用力揉,雖然揉的時候孩子越發哭得厲害,可一心認為撞出腫塊後必須馬上揉搓的奶奶此刻也顧不上這些了。

揉了好一會兒,奶奶見腫包不但沒散去反而更厲害了,竟取了一條毛巾在熱水裡打溼後敷在了寶寶的額頭上繼續揉……

孩子爸媽晚上回家時,發現敏敏額頭的腫包又大又硬,而且稍微一碰孩子就哭得厲害,夫妻倆不放心,晚飯都沒吃就直接抱著孩子去了醫院。醫生說孩子摔了後當時不做任何處理也會比現在好很多,可經過用力揉搓和熱敷後,皮下血腫明顯,醫生建議她讓孩子住院觀察,有可能還需要進行頭皮穿刺抽出積血。

也許看到這,稍微有些常識的人早就急得不要不要的了:哎呦喂,您老人家這是弄啥類?

指責老人也無濟於事,畢竟事已至此,況且她也是出於好心,只是生活中和這位奶奶一樣,認為磕撞出大包後儘快揉一揉、熱毛巾敷一敷能幫助消腫的人並不在少數。

那麼,如果孩子頭部撞傷了,該如何處理才最正確呢?

一、頭部撞傷後,孩子出現這些表現說明問題不大。

①當場哭了起來,可15分鐘內就停止了哭鬧;

②哭鬧停止後,精神、臉色都很好;

③沒有嘔吐;

④頭上沒有嚴重的腫塊;

也就是說如果寶寶除了短暫的哭鬧以外,一切表現都和之前差不多的話,那就不需要過於擔心,說明這次的磕撞並未造成大腦受傷,充其量也就是皮外傷而已。

二、如果有傷口、腫塊,你可以這樣處理。

①如果有腫塊,切忌揉搓和熱敷,因為跌撞出來的包一般是由於損傷處毛細血管破裂,血液循環加快而形成的腫塊,按摩和熱敷會導致血腫增大。

②出現腫塊,可以立即採用冷敷的方法處理。比如用毛巾包住一根冰棒或冰箱裡的任何一件乾淨冰凍物品,然後敷在腫塊處。冷敷可以促進局部血管收縮,減輕患處的充血腫脹而且還有止疼效果,注意不要直接拿冰塊敷在皮膚上。(孩子受傷後的幾個小時內都可以採取冷敷治療)

如果有輕微破皮流血且伴隨腫塊,先用清水衝掉汙垢和異物或用棉籤小心清理傷口,然後貼上無菌創可貼,止血後再冷敷。

出現大傷口,可用無菌紗布、乾淨尿布、毛巾或你的手指用力按住傷口,防止流血。如果情況嚴重,需要一直按壓直到救護人員抵達或趕到醫院急診室。

⑤密切觀察孩子24-48小時,如果出現了比最初症狀更嚴重的情況最好去醫院檢查。

三、孩子撞傷後,如果隨即出現下面這些症狀,請儘快就醫。

①孩子頭部撞擊後出現意識喪失或噁心嘔吐;

②不能活動胳膊或雙腿;

③顱骨凹陷或出現缺口,或腫塊特別嚴重;

④出現大傷口、流血不止;

⑤從耳朵或鼻子中流出血或水質液體;

⑥疼痛超過1小時,孩子一直哭鬧不安;

⑦受傷後失去平衡感,走路不穩,持續頭暈。

總之,如果孩子撞傷後傷口明顯、長時間都無法平靜下來,而且行為表現出現異常的話,家長一定不能掉以輕心。

四、頭部撞傷後的1-2天內,需要警惕下面這種症狀的出現。

孩子撞傷頭部後,即使當時看起來並不嚴重,也建議密切觀察孩子24-48小時,防止因顱內出血造成嚴重腦部損傷。

①出現明顯嗜睡症狀,很難喚醒;

建議:受傷後的6小時內,在小睡時每隔1-2小時喚醒檢查一次,當天晚上睡覺時也要每隔2-3小時喚醒檢查一次,確保寶寶有回應。

②孩子出現持續的頭疼,或長時間哭鬧,很難哄好;

③嘔吐超過2次;

④出現持續的情緒激動;

⑤時而興奮異常,時而無精打採,越來越嗜睡;

⑥孩子的肢體行為出現異常,比如胳膊或腿無力、走路姿勢笨拙等;

⑦口齒變得不清、眼睛斜視或看不清東西。

孩子撞傷後的1-2天內只要出現上述這些症狀,都可能意味著孩子的大腦受到了損傷,這時必須儘快送孩子去醫院做詳細檢查。

俏媽說:

生活中幾乎每一個寶寶都有過從床上或沙發上跌落下來的經歷吧,這樣的意外真是防不勝防。

好在絕大部分時候除了一點皮外傷,寶寶並未受到太大傷害,媽媽們也不用看到頭部有腫塊就左右擔心,事實上日常的小跌撞都不太可能造成寶寶大腦損傷,更不會給將來的發育帶來任何影響。

---------------------------------

註: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資料: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海蒂育兒大百科

俏媽:國家高級育嬰師,育兒科普作者,媽媽網、搜狐母嬰認證專家。

【俏媽說】微信公眾號:qiaomas(專注0-3歲,每天分享接地氣、靠譜、易懂、實用的育兒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1歲男孩腦袋摔出大包,哭了幾聲繼續玩,第二天卻意外離開了人世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剛學會走路的孩子也許是出於好奇和興奮,寧願自己磕磕絆絆地走,也不願意讓家長抱。因此,孩子在剛剛學會走路時,總是要摔許多次,才能安安穩穩地在平地上走。天天媽到客廳時看到天天趴在地上,胖乎乎的小手捂著腦袋,哭得撕心裂肺。天天媽這才鬆了一口氣,肯定是天天走路摔倒時磕到小腦袋了。天天媽過去把天天抱在懷裡,拿開天天捂著腦袋的小手發現他的腦袋磕出了一個大包,心疼地說:「天天乖,不哭,媽媽吹吹就不疼了。是不是磕牆上了?來,媽媽幫你打他!」說完,還用手拍了幾下牆。
  • 嬰兒從床上摔下來怎麼辦?三件事不能做,老人往往最愛做第二件
    頭著地,看到孩子腦袋著地的那一刻朋友嚇得不行,本來想帶孩子去醫院,但是想到特殊時期,猶豫再三打電話來問我。孩子6個月從床上摔下來要緊嗎?當孩子可以翻身之後安全問題就開始顯現,記得我女兒是不到6個月把她放在沙發角靠坐著,想著孩子又不會動,等我從廚房出來直接掉到了沙發底下,當時也不懂聽到孩子哭就第一時間抱起孩子開始哄孩子,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尤其是剛剛碰到頭的孩子。
  • 孩子頭磕了個包,用手揉一揉就能消腫?不正確的處理方式更可怕!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昨天晚上下班,帶著大寶去附近的商場裡買東西,突然發現前面不遠處有個3、4歲左右的小男孩亂跑,頭一下子就撞到了貨架上,很快就起了個大包。孩子的奶奶聽到孩子的哭聲馬上跑過來,心疼地將孩子摟在懷裡,一邊安慰孩子,一邊給孩子揉頭上的大包。記得我們小時候,如果頭上被撞出大包,家長們都會用手給揉揉,覺得這樣揉完大包會消腫得快。用手揉一揉就能消腫的方法世代相傳,現在有不少年輕的父母也依然會效仿。
  • 為什麼孩子睡覺容易摔下床,成人卻不會?人體的這個功能在起作用
    那時候的炕比較高,大概80-90CM,也沒有什麼護欄,結果有一次我就直接從炕上掉下來,正好磕到尿盆上,把腦袋給撞來個大包。但是當時睡的迷糊,也沒感覺,爬回炕上繼續睡。因為牽扯到個尿盆,所以我印象比較深刻。而當我們長大後,我們會發現,哪怕床再窄,我們也能安安穩穩的誰在上面,很少掉下床去,為什麼?
  • 農村包子做法:開花饅頭,豆沙大包,麻花卷,菜肉大包,青菜大包
    大家好,我是小酒叔,來自農村,今天小酒就給大家分享農村包子:開花饅頭,豆沙大包,麻花卷,菜肉大包,青菜大包的做法,包括需要的配料等等,希望大家喜歡!(2)麵團內再加發酵粉揉勻,搓成條,順長用刀劃開,將刀紋拉開,放人糖豬板油粒,再將刀紋併攏搓緊,摘成20個扁形的麵團,摘下的一面朝下,墊上白紙1張(作襯底),放在蒸格上(蒸格上既不能鋪溼布,又不能抹油),置沸水蒸鍋內,用旺火蒸15分鐘左右,蒸熟取出。
  • 頭撞了個大包怎麼辦
           頭撞了個大包怎麼辦?不同的撞擊部位,不同的撞擊程度,不同的人群,處理的方法有所不同,得根據具體情況作出判斷,再進行相應的處理。
  • 1歲男孩摔下床導致腦出血,頭顱變形後遺症嚴重
    一歲多的孩子正是調皮可愛的時候,可對於商洛的軒軒來說,現在正是最痛苦的時候,因為三個月前的一個意外,差點要了他的命。因此,他的媽媽整日以淚洗面,活在自責中。據小宇軒的母親劉女士介紹,當時小宇軒正在床上跟三歲大的女兒玩耍,突然聽到孩子的哭聲,進來一看,孩子已經摔在地上,頭上還摔出一個大口子,血不停地流出來。
  • 1歲寶寶學走路摔成腦損傷,孩子的磕磕碰碰千萬別不當回事!
    孩子學走路,踉踉蹌蹌,摔個幾跤再正常不過了。可河南一名1歲4個月的孩子竟因走路時多次摔倒,導致顱腦損傷,至今昏迷不醒,目前仍未脫離危險……7月20日,南陽1歲4個月的樂樂,正處於學步階段。因為剛剛學會走路,還站不穩,樂樂當天一共摔倒4次,而每次都摔在頭部。
  • 1歲寶寶摔下床離世,只因奶奶的一個動作!很多家長都犯過這個錯
    奶奶一看寶貝孫子掉床十分心疼,立馬抱在懷裡趕緊給孩子吹了吹額頭,又給孩子揉了揉頭上摔起的大包,希望能緩解孩子的疼痛。奶奶看著孩子哭得越來越大聲,就把孩子抱在懷裡,在屋裡來回地搖晃、轉圈,想哄孩子不要再哭了。
  • 孩子頭上有個包,怎麼辦?
    有研究表明2%的孩子,頭上都會有個小包,這種包就叫——頭皮血腫。最常見的情況是出生的時候骨盆擠壓,還是助產鉗使用(大家可不要誤會產鉗,其實產鉗是分娩醫學史上最偉大發明,以後會說),都可能讓孩子出現頭皮出現一個血腫。因為是出血,所以用手摸起來有波動感,就是能摸到水樣的感覺。出現血腫怎麼辦?
  • 株洲中醫告訴你,大包穴:調脾胃,緊急止痛,改善類風溼關節炎
    大包穴是脾經最末尾的一個穴位,叫脾之大絡。中醫歌訣當中,就有「大包穴在乳筋內,此是脾經脈絡通,斜按能調五臟氣,心胸之病往下衝」的說法。緊急止痛 改善類風溼關節炎、岔氣大包穴具有緊急止痛的功效,比如急性腰扭傷,急性脖子扭傷,急性肋間神經痛等,大包穴也都能治。
  • 三國演義:劉備摔孩子是真摔還是假摔?
    在逃跑中自己的二個夫人和襁褓中的兒子也沒了下落。護送家小之事,劉備本是指派趙雲的,不見了劉備家小,甚是慚愧,決意尋回,如不得意,即戰死沙場,以抱劉備知遇之恩。於亂軍中趙雲好不容易找到二夫人和阿鬥,可惜糜夫人受傷不能行走,趙雲忠心護主,欲讓糜夫人騎自己的馬逃走,自己步行護送,形式危急,糜夫人恐拖累趙雲,自己投井自盡,趙雲見狀推到土牆蓋井,以免曹操盜屍。
  • 剛出生女嬰小屁屁上長了個東西,很像個「小腦袋」
    揚子晚報網12月9日訊(通訊員 李雨純 劉威 記者 朱鼎兆)女嬰小雪(化名)在娘胎裡就被查出臀部長了一個形似「小腦袋」的大包塊。8日,醫生為出生四天的小雪手術摘除了這個直徑達8釐米的肉瘤。產檢顯示,小雪(化名)在母親腹中時臀部長了一個形似「小腦袋」的大包塊小雪的媽媽趙女士(化姓)在產檢時被醫生告知腹中的胎兒骶尾部有一個包塊,聽到這個消息,趙女士儘管難以接受,但是還是決定要這個小孩,並和醫生溝通後決定等孩子出生後手術處理。小雪出生後,醫生發現這個包塊圓滾滾的,形似一個「小腦袋」,診斷這是一個畸胎瘤。
  • 泉城大包:包裹著老濟南的匠心與豪爽
    濟南人大方豪爽、精益求精的性格,在「泉城大包」這個當地特色小吃中可見一斑。  「泉城大包」是濟南大包子的統稱,最早被稱為「泉城大包」的,是位於南門大街的泉城大酒店製作的大包子,其皮薄餡多,價格親民,在1997年還榮獲「中華名小吃」獎,後來則不再製作銷售。
  • 孩子摔倒後頭部血腫,揉一揉就沒事了嗎?方法錯了會很危險
    不少家長對於孩子摔倒之後,頭部出現的血腫都不太重視,一般都會採取這樣的行動。(1) 把孩子摟在懷裡,給孩子揉一揉血腫處緩解一下疼痛即可。(2) 給孩子上點紫藥水等外傷藥,等待著孩子的血腫處自然消腫。回家之後,壯壯媽看到孩子的情況後,就用傳統的方法幫孩子揉了一下出現血腫的區域。可沒想到的是,過了一周之後,血腫處依然存在,並且範圍越來越大,還導致了壯壯出現了休克情況。後來,幸虧壯壯媽將壯壯及時送到醫院搶救後才轉危為安。
  • 神奇的脾經:在家揉脾經,就能治療所有慢性病!
    脾經共有21個穴位。11個穴位分布在下肢內側面,10個穴位分布在側胸腹部。首穴隱白,末穴大包。其中隱白、太白、公孫、商丘、三陰交、地機、陰陵泉、血海、衝門都是一些比較常用的穴位。三、按摩脾經治療慢性病:1、治各種出血症、慢性鼻炎:艾灸或點掐隱白穴(詳見下圖)脾經的循行是從腳到胸,隱白穴是其第一個穴位,它在大腳趾趾甲旁約 1毫米的位置。
  • 一拉就能掉腦袋!清朝雍正皇帝的血滴子到底是個啥?
    原標題:一拉就能掉腦袋!清朝雍正皇帝的血滴子到底是個啥? 看過清朝背景武俠劇的,一定會知道血滴子這個詞。這個血滴子既是一個組織代碼,也是一個神秘的殺人機器。所以就需要有一幫子人去打探消息啊,甚至搞個刺殺之類的。就乾脆把這個粘杆處發展起來,成為他王府的特務組織,為掩人耳目,還叫粘杆處。不過,這個粘杆處就有組織有級別了。領頭的叫粘杆侍衛,小嘍囉叫粘杆拜唐。可以說,雍正這個粘杆處在奪嫡過程中還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所以雍正當了皇帝以後,覺得這種特務人員使用起來很方便,不但沒有取消,還擴大了,依舊在他的老房子辦公。
  • 車頂背著「大包」,經常在北京街道晃悠,這些車到底是幹嘛的?
    車頂背著「大包」,經常在北京街道晃悠,這些車到底是幹嘛的?車上頂著一個大包的汽車,在北京的車主應該是不難見到的,那麼為什麼這些車上要頂一個包呢?有什麼作用呢?為什麼要頂啊,因為好看嗎?好看的我話我也去頂一個包,但明顯的看著這不好看啊。
  • 寬容對待孩子,做到眼裡能夠揉進沙
    小孩拿到錢的時候,看到媽媽給他寫的另一個帳單:「彼得欠媽媽如下款項:為他在家裡過的10年幸福生活0芬尼、為10年的吃喝0芬尼,為他生病時的護理0芬尼,為他一直有個慈愛的母親0芬妮……」我覺得這就是一種藝術。我認為,現大絕大多數家長缺少這樣一種教育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