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主義的三個倫理層級

2021-01-21 和訊網

  素食主義在科學領域(尤其是營養學領域)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支持,素食被認為是對抗很多慢性病的重要途徑。很多國家的民眾也將素食作為一種值得推薦的生活方式,比如有二成英國人認為自己是素食主義者,嚴格的素食主義人口在美國達到了0.5%。素食主義的群體中相當部分是高端人士,他們被認為更有知識和耐力來完成生活方式的轉變。

  而素食主義的哲學推動的代表人物是美國著名哲學家彼得·辛格,他也是世界上「最有影響的倫理學家」。彼得·辛格的核心工作是動物倫理,素食主義則是動物倫理的一種必然結果。

  彼得·辛格的思想可以分為三個層級:第一個層級是「減少痛苦論」。素食可以減少我們給動物造成的痛苦,辛格把素食與人們對待動物利益的道德良知聯繫起來。為了滿足肉食需要,人類就得養殖食用動物。大規模養殖食用動物而不對其造成很大的痛苦,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工業飼養不僅條件太差,而且還會有各種工業化手法來刺激它的生長。中國很多養殖工廠都用激素來催肥動物。所以,「素食者將結束非人類動物遭受屠殺和痛苦。同時規避了工業化養殖的毒害。」

  第二個層級是「保護環境論」。糧食種植和畜牧業相比,佔用資源少。畜牧業同氣候變化、水體汙染、土地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密切相關。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在2006年11月提交的報告顯示,畜牧業(主要是牛、雞、豬)是環境問題的重要推手,它製造了至少18%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如果素食主義能成為全球性潮流,能取代一半的畜牧業,那麼不僅能大幅度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同時,還能提供更多的糧食。

  辛格說,飼養禽畜不僅消耗了大量的水資源,還極易造成水汙染;養殖動物要與森林爭地,為了擴建牧場,人們毀壞了森林。像美國這樣「肉食性國家」要用好幾倍的糧食來生產肉類。如果能夠逐漸降低肉類生產,那麼將生產更多的糧食。從太陽能轉換來說,糧食是一級的,最直接的,畜牧是建立在糧食上的二級使用,它相當於造成了能量的損耗。

  辛格的第三個層級是「素食愉悅論」。很多科學家已經證明了大量攝取植物蛋白是優於動物蛋白的。素食者一般長壽且健康。更重要的是,素食使人與食物,以及大自然產生一種新型關係,用辛格的話說,「由於沒有肉來麻木我們的口味,我們體驗到直接從地裡採摘的新鮮蔬菜的愉悅,這是一種跟大自然更為親近的關係。」

  筆者認為,素食主義絕非是一種象徵性的姿態,而是一個自我克制的新型關係的建立。而且素食主義是有差異的,有純素食,也有過渡性素食。即每個人都確定以吃素為主,但不必「一口魚肉」都不吃。一些素食主義也包括一些動物性產品,如蛋和牛奶;或者吃素同時也吃魚和海鮮。

  所以真正的素食主義應當是考慮到人類的「雜食」基礎,然後儘量鼓勵人們吃更多的素。所以,辛格提出漸進性方案,比如用植物性食品代替肉類;如果能買到,用散放養雞場所生產的雞蛋代替工廠化養雞場的雞蛋;用豆漿、豆腐或其他植物性食品代替牛奶和奶酪,但不必拒食所有含奶製品的食品;可以吃葷邊素。素食主義的核心飲食基礎是排除紅肉——即含有肌紅蛋白的牛肉羊肉和豬肉。素食主義的精神核心是「沒有肉慾,就沒有傷害」。

(責任編輯:吳瓊 )

相關焦點

  • 道堅法師在華巖寺大經堂作「佛教素食主義」演講
    佛教在線重慶訊 2007年6月3日,來自重慶市各高校和素食愛好者代表來到華巖寺,聆聽道堅法師作「佛教素食主義」的即興演講。道堅法師首先介紹時下流行的素食觀念有三大來源:一是西方素食主義,二是中國傳統食素觀念,三是佛教素食傳統。
  • 素食文化:素食主義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由之路
    他們宣稱在未來的太平盛世,素食主義(Vegetarianis)將為全球生態問題,饑荒、汙染等,提供出路。是未來全人類走向光明的必由之路,以下是這次大會的主題宣言:素食主義的道路這項從1月4日至10日的第33屆世界素食者大會的主題為「素食主義是解決之道」。
  • 在宋代,為何盛行素食主義?
    但是,在研讀歷史的時候會發現,宋朝不僅興起了素食主義,而且還成為了一個流行的文化。這實在是讓人很驚訝,飢餓問題都沒有解決,居然開始流行素食主義,到底是宋朝人的思想境界高,還是他們真的發展到了我們現在人的地步了呢?一、素食主義的起源關於古代素食主義的興起,我們還真別高看了古人。
  • 【93期】漢傳佛教的素食主義:影響中國改變世界
    戒經表示素食主義是佛教慈悲思想的基本要求,違背了這一慈愛的原則,根本無法成為一名合格的佛教徒。不難理解,中國佛教界所流行的思想與規範性法典都對肉食有明確的禁制,這一特色是在世界其他佛教傳統中鮮見的。研究者發現,中國漢傳佛教中素食主義傳統的形成不單是接受了大乘佛教禁肉觀念的要求,更是融合了中國本土儒、道文化的思想。佛教傳入中國之前,中國儒道兩教思想中,都有暗示仁恕之教與素食慈悲的教導。
  • 素食主義爸媽,強迫自己的娃吃素,結果.....
    尤其是從「吃不飽」的年代進入「吃太多」的年代後,清淡的、瓜果蔬菜為主的飲食開始備受推崇,素食主義也在各國興起。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素食博主人設坍塌,人們對素食主義的安全、健康性的討論也越來越多。比如下面這對澳洲夫妻,就因為他們的素食主義生活最終被起訴判刑…事情是這樣的,這對來自澳洲的夫妻,暫且稱呼他們為妻子A、丈夫B。A和B今年都30多歲,是三個孩子的父母,也是素食主義者。成年人選擇素食生活,無論到底對健康有多大影響,但總的來說都是自己的選擇,只要自己不後悔,別人也無法幹預。
  • 「素食主義」,究竟誤導了多少人?
    全球審美觀念不同,不同的人喜歡的身材也不一樣,像當紅的明星大張偉明確表示自己喜歡豐滿類型的女孩子,且在節目上調侃過時尚雜誌的編輯們那些男性可能不喜歡女孩子,因此標榜女性以瘦為美,這也影響了當下潮流女性的審美觀念趨於一致,認為越瘦越好,為了變瘦嘗試了諸多方法,吃減肥藥丸、喝減肥茶、穿塑身衣、懶人燃脂器械、手術抽脂等等,以及飲食觀念也發生變化,為了變美擁有小蠻腰,奉行素食主義
  • 素食主義健康嗎?能否在中國流行?
    素食主義在印度和地中海東部的宗教文化中誕生。工業革命後汙染問題和肥胖問題困擾西方世界,素食主義成為一種環保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貼上「時尚」的標籤。在美國有約2000萬人推崇素食主義。歐美國家中,很多素食主義者的生活條件很優越,也為素食主義打上了「高貴」的標籤。註:有一些素食主義食用雞蛋和牛奶。
  • 谷歌趨勢報告2020:素食主義大潮洶湧而來
    根據食品媒體機構廚師鉛筆(Chef 's Pencil)的一份分析素食主義受歡迎程度的報告,全球素食搜索詞的數量已經超過了2019年創下的歷史最高紀錄。通過谷歌趨勢來看看有多少人在用不同的語言搜索素食,研究發現,素食主義現在「比五年前流行了一倍,而且沒有任何減緩的跡象。」
  • 素食主義害死人 吃素真的有那麼恐怖嗎
    近日,網上的一篇國際報導引發大家的注意,就是比利時有一對素食主義的夫妻,但是他們在餵養嬰兒的時候也是堅持素食主義的思想,他們在寶寶三個月的時候就用植物奶代替了母乳對寶寶進行了餵養,並且在沒有對醫生進行諮詢的前提下擅自將孩子的谷朊粉和乳糖換成了燕麥、玉米汁等食物,所以最終在4個月後寶寶出現了嘔吐的現象
  • 中國佛教戒律考:佛教倫理的現實意義
    和諧之美(圖片來源:資料圖) 佛教的戒律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通過佛教戒律佛我們可以感受到佛教的倫理觀念,這種倫理觀念是獨特的,是入世的,是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的。  因此,佛教的不殺生、素食主義和放生等對生態環保有著不可低估的意義,保護了生物的多樣性,而且在道德上鼓勵人們的環保行為,對於人類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維護自然,都是有啟導意義的。 綜上所述,佛教倫理不僅對佛教信眾的思想和行為起到約束作用,而且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之一。我們應該努力探索和發掘佛教倫理準則和社會主義相適應的因素,服務於現代化建設,服務於社會人類。
  • 新素食主義≠一素到底
    近幾年,新素食主義風靡世界,其跳出簡單的「吃或不吃」的慣性思維,把素食看成一種生活態度,以達到清心養生。「素食」文化發展至今,人們對「素食」的理解和追求更多基於健康層面。新素食主義不等於簡單戒葷劉璐介紹說,宗教信仰、環保主義、從小養成的食素習慣以及貧困,是傳統素食主義的四大成因。
  • 在異性眼中素食主義男性魅力不及肉食者
    為了得到這一問題的結論,研究人員對女性對於肉食主義及素食主義男性的反應進行了分析。       超過50位男性自願參加了本次實驗,實驗中這些志願者被分成了三組。專家要求第一組志願者食用素食,第二組志願者則是同時食用素食和肉製品,而第三組主要食用肉製品。       研究表明,不食用包括肉在內的動物產品的男性變得更加急躁。
  • 《皓鑭傳》三個層級的愛情觀,你屬於哪層?
    在《皓鑭傳》裡,我看到的三個層級的愛情觀。第一層級 佔有式愛情觀出場人物:高昊陽 殷小春 白仲佔有式的愛情觀,也可以稱之為狩獵式愛情觀。這種關係裡面往往有一方十分強勢。他們有天生的徵服欲,把對方當作獵物,享受徵服的快感。
  • 扎克伯格和李開復都堅持的素食主義,到底有什麼好處 M周刊
    人們注意到,很多名人竟也是素食主義的擁躉。 世上最有錢的男人之一紮克伯格是著名的素食主義者,他認為「一邊吃肉一邊漠視它本來也是個生命,對我來說是完全不負責任的想法」;今年終於拿到奧斯卡小金人的萊昂納多奉行素食主義多年;小惡魔比特·丁拉基也是素食主義者,他在熒幕上吃的「肉」其實都是豆腐…… 生活中,一旦有人表示自己是素食者
  • 搞笑漫畫:妖精為變成人形而開啟「素食主義」!沒想到的是……
    搞笑漫畫:妖精為變成人形而開啟「素食主義」!沒想到的是……大家都知道,妖精這種東西是在古代的一些典籍中存在的,而他們基本上都是由動物的形態而變成了人類形態,對於這一個老虎和一隻熊來說,他們就是為了變成人形而放棄了所有,甚至連肉都不吃了,開始了「素食主義」,吃起了蔬菜。
  • 長期「素食主義」真的健康嗎?
    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植物性飲食和純素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各地的受歡迎程度顯著上升,消費者們日益意識到肉類供應鏈的不安全以及肉類本身所帶給人體的威脅,於是紛紛走進一個新的潮流領域——素食主義。但,長期秉持「素食主義」不見得就真的和「健康生活」掛鈎。
  • 新三板分層管理辦法落地 三個層級遞進式發展路徑明確
    本網訊 記者楊毅報導 12月27日,為了完善分層管理,優化市場層級結構,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對《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分層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並更名為《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分層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分層管理辦法》)。經中國證監會批准,現予以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 西班牙動保組織裸身推廣素食主義
    西班牙動保組織裸身推廣素食主義
  • 素食主義利與弊:看看循證醫學證據說啥
    她強調:「同時要記住,飲食有文化和宗教的一面,素食主義被視為一種生活方式。」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專家認為,不吃動物性食品會明顯改變一個人飲食的化學構成。相關研究結果發布在國際科研期刊《醫學中的微量元素》上。詳見: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醫學院元素醫學教研室助教阿列克謝·加利琴科表示,眾所周知,素食主義者和純素食主義者較少患各種大腸疾病,包括腸癌。這有多種原因。
  • 英語教學目標的三個層級
    教學目標設計總體可以概括為三個層級:課程目標、階段目標、課堂目標。課程目標是總綱,需要以國家英語課程標準或歐洲語言框架大綱(CEFR)等國際標準為指導。例如國際上的英文原版教材通常都是對標CEFR來編寫的,那麼第一層級的教學目標就是在學完本套教材後能達到CEFR的A2或者B1的語言水平;第二層級的目標則是每學期要實現的objectives;第三層級的目標是每個單元或每堂課要完成的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