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林格勒戰役,德軍僅損失30多萬,為何會成為二戰的轉折點

2020-11-19 騰訊網

史達林格勒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軍隊與法西斯德國軍隊進行的一次規模空前的大決戰,從1942年7月17日開始到1943年2月2日結束,歷時六個半月。史達林格勒會戰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說都是「二戰」中甚至人類戰爭史上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

在反攻的過程中,蘇軍共殲滅德軍第6集團軍、第4裝甲集團軍、羅馬尼亞第3、第4集團軍和義大利第8集團軍,取得了戰爭的最後勝利。德軍攻打史達林格勒市區的戰鬥從9月13日開始,到11月18日結束,歷時兩個月。

德軍用在史達林格勒方向上的兵力有50多個師,其中用來直接進攻市區的有13個師,共17萬人。蘇軍史達林格勒方面軍和東南方面軍雖然合起來有120個師,但是人員編制嚴重缺額,許多師只有編制人數的20%到25%,有的師僅有800人。

實際上負責防守市區和西南一帶的主力第62和64集團軍總共只有9萬人、1000門大炮和迫擊炮、120輛坦克。在市區爭奪戰中,德軍在兵力和武器上是佔優勢的。

9月13日,對交戰雙方來說,都是十分艱難的日子。我們從第62集團軍收到的戰鬥報告中可見戰鬥的激烈程度。

7時30分:敵人進入學院大街。

7時40分:第30機械化旅第1營與主力失去聯繫。

7時50分:馬馬耶夫崗地段和火車站附近展開戰鬥。

8時:火車站落入敵手。

8時40分:火車站又在我軍手中。

9時40分:敵人又佔領火車站。

10時40分:敵人進入普希金大街,離集團軍指揮所600米。

11時:敵2個團在30輛坦克的支援下突進專家大廈。

13時20分:火車站又回到我軍手中。

蘇軍在史達林格勒人民群眾的支援和配合下,戰鬥意志無比堅強,只要德軍一向前推進,就要受到頑強的阻擊和付出沉重代價。在這場殊死的戰鬥中,值得一提的是蘇軍戰士為保衛蘇聯的每一寸土地,表現出視死如歸、英勇頑強的英雄主義精神。

這次戰役卻是德國軍隊所曾遭到的最大一次失敗。德軍在頓河、伏爾加河、史達林格勒地域總共損失了約150萬人,佔其當時在蘇德戰場作戰總兵力的1/4,還有35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1.2萬門火炮和迫擊炮,約3000架飛機、7萬多輛汽車及大量的其他技術兵器。

這些實力兵器的損失使得德國完全喪失了蘇德戰場的戰略主動權。正如德國陸軍總參謀長蔡茨勒將軍所說的:「我們在史達林格勒損失30多萬官兵,那就等於打斷了我們在整個東線的脊梁骨。」

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政治和軍事意義。史達林格勒會戰使德軍遭到沉重打擊,粉碎了希特勒滅亡蘇聯、進而稱霸世界的狂妄企圖,改變了蘇德戰場的戰略形勢,是蘇聯衛國戰爭的重大轉折點,也是歐洲戰爭乃至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同時,面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來德軍在蘇德戰場的空前失敗,大大挫敗了德軍的士氣。在德軍內部甚至在部分希特勒將領中,對打贏戰爭的信心產生了嚴重的動搖。在希特勒大本營裡,怨聲四起,一些納粹將軍還暗中策劃了推翻希特勒的政變。

相反,這卻極大地提高了蘇聯的國際地位,鞏固和擴大了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進一步堅定了世界人民共同打敗法西斯集團的信心,促進了世界反法西斯鬥爭的新高潮,促成了在反法西斯同盟國團結合作道路上具有重要意義的蘇、美、英三國首腦第一次會議——德黑蘭會議的召開。

史達林格勒是德國法西斯軍隊覆滅的起點,德國人在史達林格勒大激戰以後,已經不能恢復自己的元氣了。

相關焦點

  • 史達林格勒戰役第六集團軍損失不過30萬人,為何成為蘇德戰場的轉折點
    ,德軍徹底失去了蘇德戰場上的主動權,因而史達林格勒戰役也被稱為蘇德戰爭的轉折點! 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蘇軍包圍和消滅的第六集團軍總兵力只有30多萬人,對總動員1700萬人的德國而言這種損失似乎不值一提,為什麼會說成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呢?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蘇軍傷亡更大,為何影響到東線甚至整個二戰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中德軍損失不過30幾萬,為何卻是二戰轉折點?對這個問題網絡上爭議很多,但從史達林格勒戰史來看,這場戰役蘇軍不僅僅殲滅了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還給德軍其它解救部隊給予了重大打擊,雙方參戰兵力分別為:蘇軍300萬,德軍200萬,總傷亡情況:蘇軍200萬,德軍150萬。
  • 史達林格勒戰役為何是二戰轉折點?330萬德軍被全殲
    隨後,為掩護南下高加索的德軍(為了獲取巴庫油田的石油),德軍意圖佔領伏爾加河畔的史達林格勒,隨之在史達林格勒展開了與蘇聯紅軍曠日持久的大會戰(即史達林格勒戰役)。蘇聯紅軍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德軍第6集團軍全部和第4裝甲集團軍大部,羅馬尼亞第3、第4集團軍,義大利第8集團軍以及配屬的大量技術分隊和支援部隊被殲滅,雙方損失始終沒有精確統計,一般認為德軍損失在85-100萬人左右,蘇聯損失更大一些。
  • 二戰為何德國會輸掉史達林格勒戰役
    說到近代史,不得不提二戰。二戰的影響力深遠,把6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捲入其中。發動二戰的有三個國家,分別是德國、義大利和日本。在這三個國家中,實力最強的應該要數德國了。德國用閃電戰拿下了波蘭,在歐洲戰場上高歌猛進,在面對英國和法國兩個強國的時候,都毫不退縮。德國在歐洲陷入僵局的時候,轉而進攻蘇聯。
  • 史達林格勒會戰只是一場戰役而已,為何強悍的德軍從此一蹶不振
    史達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場超級大戰。這場戰役最終以蘇聯紅軍的勝利告終,德國遭到了東線戰場中的最大失敗。這場戰役之後,蘇聯軍隊進入了東線的戰略反攻階段。史達林格勒戰役,也被歷史學家稱為是整個二戰的轉折點。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為何是蘇德戰爭最大亮點?蘇軍有兩個沒想到
    二戰期間,蘇德戰爭中的史達林格勒戰役算得上一個,這場殲滅德軍保盧斯第6集團軍的戰鬥,不僅是蘇德戰場的轉折點,也成為二戰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戰役。首先,完殲德軍保盧斯第6集團軍,是蘇德戰爭的最大亮點。自1941年6月22日德軍閃擊蘇聯以來,只有德軍殲滅蘇軍整個集團軍的份,在西部特別軍區、在基輔包圍戰,蘇軍都遭到了空前的重大損失,西南方面軍差點全軍覆沒。即使是莫斯科戰役,蘇軍也沒有給德軍造成這麼大的損失,但史達林格勒戰役做到了。二是沒想到史達林格勒戰場從次要戰場打成了主戰場,而且還打贏了。
  • 歷史上最為激烈的一次戰役,史達林格勒戰役,成為二戰經典!
    史達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對爭奪蘇聯南部城市史達林格勒的而進行的戰役。史達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為重要的戰役之一,也是二戰中東部戰線的轉折點。這場戰役給蘇聯和德國都造成了很大的損失,納粹德國最終失敗,這場失敗的戰役對德國來說在心理上是一個轉折點,因為之前傳來的捷報都是勝利的。這場戰爭不僅是二戰,也是人類歷史上首屈一指的殘酷戰役,整個戰役持續199天,雙方死亡的人數達到2000000人。當然,由於戰役規模太大,傷亡人數始終無法得到準確統計。
  • 二戰庫爾斯克戰役,為何比史達林格勒戰役意義更重大?斷了脊梁
    蘇德戰爭,對於史達林格勒和庫爾斯克兩場戰役的重要意義來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就其影響力和對東線戰場的重要性來講,庫爾斯克戰役似乎比史達林格勒戰役還要重要一些,這是因為史達林格勒戰役是斷了德軍的一支胳膊,而庫爾斯克戰役卻是斷了德軍的脊梁。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分析探討一下。
  • 希特勒為什麼決定入侵史達林格勒?前期勢如破竹的德軍為何會在此...
    熟悉二戰史的同學應該都聽過史達林格勒這個城市 ,畢竟,這裡曾經爆發過一場人類近代史上最為致命的戰役,而這場影響了二戰走向的戰役, 便是著名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 這場戰役才是二戰轉折點 一天內4萬平民死在德軍轟炸之下
    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人們通常認為是中途島海戰,阿拉曼戰役以及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在英美史學界尤其對阿拉曼戰役和中途島海戰進行了大篇幅的渲染,將它們視為國家傳奇。這其實無可厚非,因為任何的愛國主義都是建立在英雄般的勝利之上。在這裡我們不否認英美士兵在二戰中的勇氣和成功,因為這是對反法西斯將士靈魂的褻瀆。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如何提高了蘇聯國際上的地位?打贏是硬道理
    二戰蘇德戰爭史達林格勒戰役,不僅成為蘇德戰場的分水嶺和轉折之戰,還幫助蘇聯迅速在國際和同盟國中贏得了尊重和地位。那麼,這場戰役的勝利,對蘇軍和史達林來說,帶來了哪些重大變化呢?01史達林格勒戰役,使德軍損失了四分之一的兵力從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到1943年2月2日史達林格勒戰役結束,對於蘇軍來說,這段日子雖然打得慘烈,卻為蘇德戰爭最終勝利埋下了伏筆。一方面,史達林格勒戰役和莫斯科戰役一樣,使德軍閃擊戰遭遇前所未有的打擊。
  • 史達林格勒戰役,二戰的轉折點,慘到傷亡人數至今不敢公開
    不過我認為史達林格勒戰役,是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大轉折點,沒有之一,儘管我看到有很多的學者也有其他的觀點,可是我還是認為這個戰役是二戰史上最重要的轉折戰場。事實上,德軍一路上也都是以勝利者的身份向前推進,直打到伏爾加河的時候,邁過河就是史達林格勒了,蘇聯這邊也急了,不能再讓德軍跨過一步,史達林格勒這個象徵意義重大的城市不能丟掉,於是不停的派遣軍隊投入戰場,還是沒有抵擋住德軍的步伐,德軍還是炸毀了這個城市。
  • 二戰德國碾壓世界,為何史達林格勒戰役後,就開始節節敗退!
    史達林格勒會戰,也叫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它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血腥和規模最大的戰役之一。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的軍事專家,一致認為它是二戰蘇德戰爭主要轉折點,也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1942年7月17日,德國投入150萬的兵力進攻史達林格勒,經過6個多月的激戰,德軍第6集團全軍覆沒,第4裝甲集團軍部分遭受重創,有21個德國師的番號在戰爭中消失,大批直屬部隊被消滅。根據西方學者估計,軸心國軍隊在這場戰役中共損失了85萬兵力,其中有75萬人傷亡,近10萬人被俘。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蘇軍反攻為何先圍殲羅馬尼亞軍隊?先弱後強
    二戰蘇德戰爭,對於如何打贏史達林格勒戰役,蘇軍統帥部想了許多辦法。其中在制定「天王星」反攻計劃時,史達林、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和史達林助手安東諾夫4人共同商量了個對策,那就是先打德軍的僕從軍羅馬尼亞兩個集團軍,然後再圍殲保盧斯第6集團軍。那麼,蘇軍為什麼不直接圍殲德軍部隊呢?先圍殲羅馬尼亞軍隊有什麼好處呢?
  • 史達林格勒戰役與諾曼第登陸,究竟誰才是二戰真正的戰略轉折點?
    史達林格勒戰役與諾曼第登陸,究竟誰才是二戰真正的戰略轉折點呢?都知道,整個二戰的過程中,有著幾場事關成敗的重要戰役,稍有不慎就會對整個歷史發展有著嚴重的影響,其中整個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是日本與美國之間的中途島戰役,此戰過後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便逐漸的步入頹勢,漸漸的敗亡下去,那麼二戰中有名的史達林格勒戰役,以及後續的諾曼第登陸,二者誰才是二戰真正戰略意義上的轉折點呢?
  • 史達林格勒戰役慘敗後,德軍迅速恢復了進攻能力,全依賴於這四點
    史達林格勒戰役是希特勒在蘇聯進行的一場豪賭,雙方投入了數百萬兵力,打了個半年之久,蘇軍損失了100多萬兵力,德軍也損失了幾十萬人。 數字表面上看,蘇軍犧牲更多,希特勒似乎賭贏了,但其實是一敗塗地,因為德軍損失了蘇聯戰場四分之一兵力,蘇軍損失再大,他們的兵員卻看上去用之不竭。
  • 二戰庫爾斯克戰役,蘇德坦克損失4比1,為何德軍不敢再發動進攻
    二戰蘇德戰爭,一些人認為德軍不該在1943年7月5日,對庫爾斯克突出部的蘇軍發動堡壘行動。由於這場戰役致使德軍在東線丟掉了戰場主動權。實際情況卻是,德軍在這場戰鬥中的坦克損失遠比蘇軍小得多,戰後統計顯示,蘇軍坦克損失高達6800輛,而德軍只損失了1500輛。那麼,蘇軍坦克損失這麼大,難道對後續戰場形勢沒有影響嗎?
  • 二戰德軍在莫斯科戰役失利後,為何還要發起史達林格勒戰役?
    一、先看看莫斯科戰役後的德軍狀況。 在莫斯科戰役失敗後,加上巴巴羅薩行動期間的其他損失,德軍及其僕從國的損失超過一百萬。到1942年春天,納粹德國在軍事上已經輸掉了從自德蘇開戰近一年來所擁有的一半籌碼。
  • 如果德軍反敗為勝,打贏了史達林格勒戰役,蘇聯會滅亡嗎?
    眾所周知,史達林格勒戰役是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德軍最精銳的第6集團軍灰飛煙滅,整個蘇德戰場的形勢發生了逆轉。不過對於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失敗,德軍方面顯然有很多人並不服氣,德國名將曼施坦因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在回憶錄中,曼施坦因指出史達林格勒戰役德軍完全有反敗為勝的方法。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為何說A集團軍群回防太晚?蘇軍阻擊在先
    史達林格勒戰役,德軍統帥部為何不集中A、B兩個集團軍決一死戰?對這個問題,不是德軍統帥部不派A、B兩個集團軍群與蘇軍決一死戰,而是德軍A集團軍群深陷高加索回不來。01德軍進攻史達林格勒是為佔領高加索打掩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