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9.7,播出四年,穩居豆瓣電視劇第一位,作為一部現象級韓劇,《請回答1988》從劇情設置到演員呈現都好到無可挑剔。但這種好沒有持續到最後,正煥愛而不得的結局傷了很多觀眾的心。
從第一集開始,大家似乎已經認定正煥和德善是官配。相比雙門洞少年團其他成員,外冷內熱的正煥在面對德善時,戲份總是那麼足。
上一秒嫌棄德善穿韓服醜,下一秒跑回家躲在窗簾後面偷看;嘴上嘲笑德善什麼都不做最合適,奧運會開幕式那天卻坐在電視機前看著她傻笑……
我們相信正煥會陪德善走到最後,就像相信太陽東升西落,河水不會倒流一樣。可隨著劇情的發展,阿澤後來者居上,成了德善的餘生,正煥淪為我們的意難平。
有人說正煥與德善擦肩而過是因為他愛得不夠,如果用語言衡量愛的程度,正煥確實差了很多,可如果用行動來衡量,他對德善的愛無人能及。
為了和德善一起上學,他每天早上提早一個小時站在大門口,把系好的鞋帶解開,系好,然後再解開。看到德善出來,用一句輕飄飄的「起晚了」把自己的小心思裹得嚴嚴實實。
公交車上又晃又擠,德善站在男生堆裡搖搖晃晃,他慢慢挪到德善身旁,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將她護在懷裡。
知道德善晚自習沒回家,他一心想著她,擔心她在自習室睡著,或者遇到其他狀況。只有聽到德善推門回來,他才能安然入睡。
流星划過的夜晚,他甚至許願希望阿澤是個壞蛋,這樣他就可以毫無負擔地和德善在一起。遺憾的是流星不會讀心術,阿澤從始至終都是那個他忍不住想要保護的人。
……
除了表白,正煥幾乎為德善做了戀人該做的一切事情。可他不知道,德善最想要的恰恰是那句他遲遲不敢說出口的「我喜歡你」。
我喜歡你,卻沒能以你想要的方式喜歡你,這是所有造化弄人中最傷人的那一種,而這種傷害是正煥青春時期的真實經歷。
刷劇時開著彈幕,只要出現正煥和德善在一起的場景,觀眾就會恨鐵不成鋼,恨不得穿過屏幕手把手教正煥談戀愛。
作為旁觀者,我們總能一眼看穿其中的利弊,然後輕鬆取捨。可身在其中的正煥無法應對自如,對他而言,愛情很重要,但友情亦是不能觸碰的底線。
正煥比誰都想更靠近德善,之所以會猶豫不決,是因為他深知自己向前走的每一步,都伴隨著朋友的陣痛。
談戀愛本來是一件有風險的事情,和朋友談戀愛要承擔雙倍的風險,和被朋友喜歡的朋友談戀愛,其中的風險更是無法估量。
打破朋友的界限,將心中的秘密公之於眾的後果不外乎只有兩種,一種是他和德善在一起,那麼,一種是他和德善沒有在一起。前者阿澤會受到傷害,後者他就會徹底失去德善,這兩種結果都是他不能承受之重。
人生就是一個大型選擇題題庫,所有的選擇都以失去為代價。那時的正煥少不經事,還不知道有舍才有得的人生道理。他拼盡全力平衡著友情和愛情的天平,只為求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友情以上》中,潘對小琴說:「做朋友就意味著不用擔心對方,不用吃醋,不用吵架,不用胡思亂想,最重要的是朋友不會分手。」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一直以朋友的名義愛著小琴。
正煥亦是如此。為了規避風險,維持天平平衡,他為自己的情感披上了朋友的外衣,把對德善的關心都化作了擠兌、嘲諷。本可以光明正大地愛著德善,但他卻選擇了最卑微的方式——暗戀。
曾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以朋友的名義愛著一個人是什麼感覺?下面的回答形形色色,其中有一個網友用兩個字精準地概括了他們的狀態——好累。
暗戀就是這樣,無論是甜蜜,還是痛楚,始終都是一個人的獨角戲,一切的後果都要自己承擔。那些青蔥歲月,正煥不知獨自消化了多少和德善有關的喜怒哀樂。
六年後,阿澤打破他維持已久的天平,三個人的故事變成了兩個人的結局。正煥出局了,也解脫了。
雙門洞少年團聚會,他借東龍的梗,以玩笑的口吻對德善表白了,場面真實到差點讓讓善宇和東龍發現他喜歡德善的事實。說完該說的話,他三言兩語把大家拉回了正軌。
至此,正煥青春期盛大而又漫長的暗戀宣告結束,金正煥喜歡成德善成為一個永久的秘密。
未來,他可能仍需要無數個日夜去消化、接受、忘記這個事實,不過,這些都是過程,關於德善的一切終將變成他的過去時。那些留在心頭的傷疤也許會在某個陰雨天隱隱發癢,但不會影響他擁抱下一個值得擁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