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生活中,婆媳之間難相處,是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但是翁婿之間的關係,也未必就能相處融洽。結婚之前,女婿沒事就喜歡往老丈人家跑,見了面嘻嘻哈哈。可往往結了婚之後,一提到去老丈人家,嘴上不說,心裡卻是一百個不願因。
都說親生父子在一起相處久了,都會鬧出矛盾來,更別說是「半路父子」了。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女婿不願意,甚至是害怕去老丈人家呢?
齊先生:
結婚一年多,一提到去老丈人家我就頭大。老丈人是村裡的幹部,沒事就喜歡拉三兩個朋友到家裡喝酒。要是提前知道我和媳婦兒過去,一準能叫來五六號人。
我酒量本來就不好,因為一次喝酒推脫,惹得老丈人不高興,酒桌上當著那麼多人的面就開始數落我。我心裡是非常不痛快,到衛生間扒著喉嚨吐了一通,回去接著挨個敬酒。
媳婦兒、丈母娘見了這情形,也是勸不住。但是沒辦法,就是不想回去,遇著逢年過節也躲不了。有一次回去的時候,特意把車開著了,沒想到老丈人還是執意讓我喝酒,喝完了住一晚。
三十六計都被我用光了,愣是沒躲掉一頓酒。用老丈人的話說,我雖然酒量有限,但是身體好,喝醉了也不打緊,一覺醒來跟沒事人一樣。
後來還是媳婦兒給我支招,回家就說生病了,藥吃著呢。結果老丈人也心知肚明,一生氣,再也不讓我喝酒了。雖然惹得他老人家不開心,但總好過我每次都喝醉的好。
吳先生:
結婚三年多了,不願意去老丈人家的原因,是老丈人太邋遢了,偶爾去一次,也是一刻都不想多待。
婚前的時候,丈母娘就因病去世了。後來結了婚,老婆和我都在市裡工作,老家就只有老丈人一人了。記得結婚迎娶新娘的時候,老婆要求租個酒店的套房當作娘家。後來把老丈人接過來,隔著老遠都能聞到他身上的味道。
據說老丈人自從丈母娘去世後,就開始意志消沉,每天吃飯都是得過且過的。我和媳婦兒看不下去,就把他接到了市裡來住。剛住沒幾天,他就嚷嚷著家裡沒人守著,他心裡不踏實,就一個勁地要回去。
後來過年的時候,我再去老丈人家,依舊是被這髒亂的家給驚嚇到了。一個人怎麼可以在這麼髒亂的地方住下去呢?我不經這樣想。
礙著媳婦兒在身邊,我和她一起幫忙把家裡稍微收拾了一下,結果老丈人全程都坐在床上抽著煙,一根接著一根。媳婦兒看著都氣哭了,仍是一點都說不動。
我就商量著,要不看能不能給老丈人找個老伴,這樣有個人說話,有個人幫忙收拾一下,就會好很多。媳婦兒有些猶豫,但這好像是唯一的辦法了,不然連她都不願意再回這個家了。
李先生:
我是個上門女婿,結婚十幾年,在這家裡當牛做馬的,還要受他們的氣。好在我老婆是個比較通情達理的人,不然我早就過不下去這個日子了。
老丈人沒事就愛挑我的刺,說我沒出息,逮著就是一頓教育。我一個三十歲的人,要不是為了孩子,早就撂挑子不幹了。
我還有個小姨子,在外面工作跟別人學壞了,連著好幾年都沒回家過年,電話都不打一個。老丈人一氣之下,打算不認這個閨女了。按理說閨女不爭氣,老丈人應該對我態度好一些的,不成想他把氣都撒到我身上了。
這日子我算是過夠了,跟老婆一合計,我就出去打工去了。外面再苦再累,也總比待在老丈人家受氣的好。
在外面打工兩三年,我和老婆攢了七、八萬,準備在縣城裡付了個首付。但是還差兩萬,我抹開面子去跟老丈人借錢, 結果他覺得我不想在他家待了,還說什麼小閨女跟人跑了,大閨女也要被拐走了。
我真是沒辦法和他溝通,幸好老婆一直很支持我,她後來從朋友那裡借了錢,付了首付,等房子下來,就算徹底擺脫了這種苦日子了。
結語:
都說婆媳矛盾,是因為爭一個男人。那翁婿矛盾,就應該是爭一個女人了。養了二十多年的女兒嫁人了,老丈人心裡難免有些不舍。加上不希望女兒受苦受罪,就想著用自己的「淫威」,來震懾一下女婿。
除此之外,兩代人之間的價值觀不同,導致翁婿之間在溝通的時候,很難會有共同語言。這就像是惡性循環,沒有共同語言、價值觀不同、互相看不慣,這樣的翁婿關係,對誰來說都是一種負擔。
作為晚輩而言,老丈人也算半個父親,即便我們有時候很難和他們溝通融洽,但是基本的尊重還是不能少的。不管是出於對妻子的考慮,還是對家庭和諧的考慮,我們都應該對老丈人表現出充分的尊重。
對於老丈人而言,其實想要女兒女婿過得好,就不能過於幹涉他們的家事。要是想要孩子以後都能夠孝順,那就更應該管好自己的嘴,千萬不要數落他們。你對他們好,在將來他們才會全心全意地照顧你,不是嗎?
翁婿之間也不是非要像父子一樣和諧,能夠像普通朋友一樣,相互尊重,相互照顧就算是莫大的福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