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浙合力打造百年老街,老店新鋪重現昔日繁華

2021-01-16 澎湃新聞

擁有三、四百年歷史的山塘老街位於滬浙邊界,以河為界分南北兩段,河北邊的北山塘隸屬上海廊下,河南邊的南山塘隸屬浙江廣陳,南北山塘老街由一座山塘橋相連,「一橋兩山塘」由此得名。

9月19日,由滬浙合力打造的南北山塘老街舉行開街儀式,以全新的面貌強勢回歸。

具有三四百年歷史的山塘老街19日正式開街(金山區供圖)整體改造老街風貌,吸引大批遊客在上海地界的北山塘,有一家山塘阿婆雜貨店,沈阿婆今年已經72歲了,一直生活在山塘老街上,在自己家裡開過水果店、餛飩店、雜貨店。

山塘阿婆雜貨店(金山區供圖)「老早以前人很多的,都是南北山塘的村民來買肉、買菜,後來新路造好之後,人就變少了。不過這兩年人又多了,來的都是各地的遊客。」沈阿婆說,原來,以前浙江和上海的老百姓來往都走山塘橋,後來在橋的東面修建了新的馬路和橋,老百姓都不從老街走了,人流量也就少了。

南北山塘老街由一座山塘橋相連,「一橋兩山塘」由此得名。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圖「山塘老街現在換了新貌,乾淨整潔,遊客多了,百姓舞臺還有戲看,又重新熱鬧起來了。」喜歡熱鬧的沈阿婆喜笑顏開地說,這裡的麻雀都不怕人,有時候飛到四方桌上、走廊上,連它們也愛看戲。這幾年,金山區廊下鎮積極探索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通過「明月山塘」項目建設,整體改造山塘老街風貌,環境整潔了,毗鄰黨建展示館等景點增多了,周邊民宿開起來了,吸引了大批遊客來到此地,讓山塘集鎮重現繁華。

山塘老街現在換了新貌,乾淨整潔,百姓舞臺還有戲看,又重新熱鬧起來了(金山區供圖)年輕人回家開小餐館,70—80%顧客從上海來浙江地界的南山塘有一位95後的青年小錢,在自己家裡開起了小餐館,「我們村是最靠近上海的村,然而對於浙江而言,卻是最偏遠的村。但也因為靠近上海的緣故,現在村子的名氣越來越響。」今年25歲的小錢說道。

他認為,自從南北山塘一體化發展開始,自己的家鄉有越來越多的遊客,因此在上海大酒店學了幾年廚師的他,毅然決定回到家鄉創業,在自己的家裡開起了小餐館。

小錢的家就在山塘老街南邊,平時遊客們進進出出都經過他家旁邊。

浙江地界的南山塘95後青年小錢在自己家裡開起了小餐館(金山區供圖)他介紹,現在他的顧客70-80%都是上海來的。「在家做餐館,不用租地方,成本低,靠自己的辛苦掙錢,賺多賺少都沒關係。」小錢靦腆地笑了。他的父母花了約60萬元翻新自己的老宅,用來支持小錢做餐館,母親幫忙打下手,一家人其樂融融。打造復古風格店鋪,重現「百年供銷風情」

山塘村整條街於清順治年間(1644-1661)形成集鎮雛形,到民國初期已出現私塾、電話、郵局等現代文明和發達象徵的現象。當時還是水上交通樞紐,有貨運航班途經山塘開往松江、平湖、張堰等地,令山塘老街自然而然地繁華起來,形成了傍河而建的集鎮。

「明月山塘」跨省景區集古鎮風韻、田園風光、文化體驗、休閒生態、旅遊度假、現代農業觀光及深度參與、綜合服務於一體,是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背景下南北山塘共推鄉村振興的核心項目,目標是打造風貌統一、特色彰顯、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大山塘」。

此次南北山塘老街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在眾人面前,不僅整體外觀煥然一新,還有獨特的業態呈現。

重開的老郵局(金山區供圖)比如為營造氛圍、形成沉浸式旅遊的最佳體驗,老街特地還原了歷史上的山塘老郵局,又通過打造復古風格店鋪,開出米行、醬園、米糕、雜鋪、茶館、酒肆等當初山塘老街鼎盛時期的店鋪。在金山供銷社的支持下,遊客們在此還能購買到來自滬浙「田園五鎮」(金山區廊下鎮、呂巷鎮、張堰鎮和平湖市廣陳鎮、新倉鎮)的名優特產品,領略「百年供銷風情」的金山記憶。

山塘老街整體外觀煥然一新,還有獨特的業態呈現,形成沉浸式旅遊的最佳體驗。(金山區供圖)(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一橋跨滬浙 南北山塘今開街
    「一橋兩山塘」,擁有三四百年歷史的山塘老街位於滬浙邊界,以河為界分為南北兩段,河北邊俗稱北山塘,隸屬上海市,河南邊俗稱南山塘,隸屬浙江省,兩條老街由一座山塘橋相連。今天上午,南北山塘舉行開街儀式,沉靜了一段時間的山塘老街以全新的面貌強勢回歸。
  • 啟東:百年老街範龍街的新故事
    橫亙在呂四的城區,有著百年歷史的範龍街顯得有點格格不入,但是卻又讓人忍不住駐足,她像一個溫和的百歲老人貪戀著新時代美好,遲遲不願退出歷史的舞臺,而她滄桑的容貌也正竭力向我們訴說她古老的故事。
  • 百年老街昔日繁華不再 青島中山路已經漸行漸遠
    然而,在海風的吹拂下,昔日摩肩接踵的中山路卻漸漸進入了「沉睡」期。正因如此,十多年來地方政府曾多次想方設法將其「喚醒」,但結果都不盡如人意。截至目前,這個曾經的繁華商圈,依然沒有「甦醒」。  掩飾不住的落寞  年輕有活力的青島,以其迷人的海景深受人們喜愛。
  • 呂四範龍街,一個百年老街的新故事
    ,她像一個溫和的百歲老人貪戀著新時代美好,遲遲不願退出歷史的舞臺,而她滄桑的容貌也正竭力向我們訴說她古老的故事。範龍街由南向北一共1.5公裡,寬大約三四米,顯得幽深而狹長,這樣一條街道在當時可算是呂四鎮上最繁華的的街道了。
  • 澳門最有味道的老街,名叫「十月初五」,百年老店匯集遊客卻很少
    其實,作為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澳門在充斥著繁華和霓虹的都市之中,還保留了和一方寧靜而老舊的天地。在澳門本地人的眼中,有一條街道是澳門「寧靜」與「祥和」的代表,曾是城市中最繁華的街道之一,陪伴了幾代人的成長,如今更是充滿了復古情懷,凝固了昔日的舊時光。這裡就是「十月初五」街。十月初五街,原本是叫泗孟街,位於澳門半島的西部,因附近填海被拆掉的泗孟碼頭而得名。
  • 【長三角省界行】滬浙交界處兩個「同名同姓」山塘村,正在一起打造...
    分屬滬浙兩地的南北山塘,為長三角毗鄰地區的一體化發展提供了鄉村樣本。滬浙山塘一家親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南北山塘在某種意義上本來就是「一體」的。兩個山塘面積差不多,都是4平方公裡多點;兩個山塘人口數量也差不多,都是2700人左右。
  • 遊客眼中的上海豫園老街,是遊人最多的地方,一派繁華景象
    這是來上海旅遊的遊客最經典的大眾觀光路線,可以看到大上海的繁華世界,也最能感受到上海的繁榮和人氣,不過這幾條路線也是最「俗」的,老上海人才不去這些地方,無奈,天生就是俗人,所以豫園老街就納入了行程之中。其實在去豫園的時候早就做好了攻略,從南京西路一路逛街到外灘,然後沿著黃浦江一路走一路欣賞兩岸的高樓大廈和奢侈的黃金地帶。
  • 江橋老街現鋪開啟滬上商鋪投資新選擇
    近日,上海江橋老街推出了60-200平方米黃金現鋪,不僅憑藉其黃金地段、便捷交通、繽紛業態等優勢匯聚超強人氣,而且以其專業運營和繁華商圈資源,鑄就了滬上鎏金旺鋪,被譽為最具投資價值的商業地產項目,開啟了滬上商鋪投資新選擇。目前江橋老街60-200平方米黃金現鋪壓軸熱銷中,機會難得,邀您共同品鑑!
  • 這些老街裡藏著「最嘉興」的模樣
    老街內,傳統的民居依水造勢,古街深巷迂迴曲折、縱橫交錯。小河、古橋、狹弄、舊民居、廊棚等,濃厚的水鄉古城風情。眾多百年老字號透射出舊時嘉興「江南府城」的繁華。老街上,還有一座嘉興粽子文化博物館,可以一窺嘉興的歷史文化以及粽子的來龍去脈和製作工藝。
  • 百年老街白沙液街年內全新開街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4月24日訊(全媒體記者 陳煥明 通訊員 亓明明 甘宇)作為嶽麓區內的百年歷史老街,昔日以釀酒聞名的白沙液街正經歷一場「蝶變」。歷史:以釀酒聞名的老街「垂垂老矣」說起葫蘆形狀、白色瓷瓶裝的白酒,長沙人腦海裡首先冒出來的多是「白沙液」。白沙液街是一條以白沙液酒命名的老街,當年的酒廠就在街邊,一到釀酒日,酒香飄滿整條街道。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廠區逐漸搬離,這條有著百年歷史的老街也顯得「垂垂老矣」。
  • 豫園"湯婆子"風靡上海灘 百年老店獲年輕人"點讚"
    「湯婆子」是王大隆刀剪店的拳頭產品,王大隆刀剪店在上海豫園老街是一家百年老店。近些年來,隨著經營理念的不斷拓展,豫園老街的這些百年老店也煥發出別樣的光彩。  老少「通吃」 「湯婆子」風靡上海灘  「湯婆子」是上海人的傳統取暖用具,隨著最近天氣轉冷,這個傳統產品賣得越來越好。
  • 北京最接地氣的4條老街,匯集百年老店老字號,你去過嗎?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北京的四條老街,它們非常古老,很受年輕人的歡迎,你去北京時不要想念他們,北京最接地氣的4條老街,匯集百年老店老字號,轉遍才算去過北京,你去過嗎?北京王府井大街王府井大街位於北京的核心區域,經過數百年的歷史沉澱,這條街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底蘊,百年老店、時尚品牌匯聚於此,成為王府井的一道獨特風景線,歷史的跌宕起伏也給這條街增添了不同的色彩,如今時代變了,王府井也在不斷地轉型,有人說它已經面目全非了,也有人說它的魅力還在,無論如何,走在這條街上,那些運動、時尚、潮流、
  • 太和老街繁華漸遠凋敝不堪 現代高樓取代百年老街
    一條青石鋪就的道路,路旁的木樓歷經百年風雨的侵蝕,已經凋敝不堪。太和老街,目前水泥樓宇林立,曾經的一切,已漸漸成為遙遠的回憶。幾十年前還是商業重地 青石板路見證曾經繁華據傳,太和老街是朱元璋的後代根據北京城仿建,東南西北四方走向,由一條青石板路貫穿。
  • 百年歷史的老街,為供奉魯班而建造,重慶即將逝去的風景
    可是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這條街道雖然沒有十八梯那麼有名,可是它也是一條有著上百年歷史的老街,這裡的生活同樣也能夠代表重慶的特色,這就是魯祖廟。說到魯祖廟,重慶的老人們心情就會比較複雜,因為這條街承載著他們太多的回憶,但是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加快,這條老街顯得和周邊的繁華環境顯得格格不入,所以不知道哪天可能就會被拆遷。
  • 紹興繁華的百年老街,曾是諸暨最熱鬧的地方,如今卻悽涼衰退
    曾經的古鎮記錄著一座城市的傳奇歲月,也記錄著曾經的繁華和騷動。紹興諸暨楓橋古鎮,雖沒有蘇州楓橋景區名氣大,但是歷史也一樣十分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楓溪兩岸繁衍生息。越國前期曾於此建都;南宋孝宗年間,這裡一度還是義安縣縣府所在地,當時的楓橋可謂是周邊區域政治、文化、經濟的所在地,一時商賈雲集、貿易繁盛,形成了一條約三裡左右的繁華商業街。
  • 中國「百年老店」轉型圖振興
    (經濟觀察)中國「百年老店」轉型圖振興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電 (王慶凱)全聚德烤鴨、吳裕泰茶葉、狗不理包子、同仁堂中藥、瑞蚨祥綢緞……這些經時間磨礪和口碑檢驗留下來的「中華老字號」,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商業巨變的經典縮影
  • 上海這10條老街,除了老上海人,已經很少有人還記得了
    建於明朝的松江倉橋,頗具文化氣息的青浦商榻,僅200米的青龍老街,舊屋林立的章堰村老街,吃貨聚集的七寶老街,彈硌路較完整的婁塘老街,有寂寞之美的橫沔老街,充滿民俗文化的三林塘老街,儒雅的州橋老街,滬浙相通的山塘老街…… 倉橋老街
  • 臺灣寫真:鹿港老街流淌不息的百年古韻
    中新社彰化9月10日電 題:鹿港老街流淌不息的百年古韻  中新社記者 邢利宇 楊程晨  步入鹿港鎮埔頭街8號的「春林雅堂」,古香古色的小古董、手工藝品琳琅滿目。屋頂褪色的橫梁上,龍、獅、花鳥等多對雀替雕工精湛又不失古樸。臺灣彰化縣近三百年歷史的鹿港老街比較完整地保留了清代閩南式建築格局與風貌。
  • 【羅鍋印象】細數廣寧羅鍋老街15間百年老店,重溫經典…
    「修鐘錶就找花旦錦」,已經成為一個響噹噹的技藝品牌流傳在羅鍋老街,至今已經成為一個年代的追憶。                          8、洪仔雲吞鋪       洪仔雲吞鋪在羅鍋老街以「爽脆香口」尤為出名。已經有過百年歷史。用料上乘,讓客人吃得放心是洪仔雲吞鋪經營的宗旨。
  • 閒逛老店林立的澳門十月初五老街,菜市場的菜價有些出乎意料
    對澳門有過深度遊的朋友應該知道,澳門有條名字非常特別的街道,名為十月初五街,這是一條在澳門極為有名的商業老街,百多年前原屬北灣與淺灣,航道曲折,後來經填海成為陸地,才將航道拉直,並於岸邊築建客輪碼頭,而碼頭多是辦公室、售票處集於一體,每遇客貨運緊張,都會顯得非常擠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