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巨頭豪擲7490億!3納米晶片之戰打響,臺積電位置不保了?

2021-01-10 超級科技課堂

全球目前已經迎來了四款搭載5納米的手機,分別是蘋果的iPhone 12,華為的mate 40 ,小米的小米11 以及vivo的X60。可以說,5納米已經成為現在的主流,。而對於那些晶圓代工廠來講,3納米早就已經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中了。

三星與臺積電

5納米手機的上市,也就代表著,3納米晶片之戰已經打響。最近,外媒有消息傳來表示,全球晶圓代工領域兩大巨頭臺積電以及三星,在3納米的工藝研發上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戰。

我們都知道,三星與臺積電之間向來都在明爭暗鬥,一直以來,臺積電因為技術上保持優先,所以一直以來都是領先三星的,而此次雙方都遇見了瓶頸期,三星很有可能會藉此機會超越臺積電,畢竟三星已經覬覦臺積電位置許久了。

晶片的發展是遵循摩爾定律極限的,現在,已經來到了3納米時代,這意味著現在全球的晶片代工都即將達到摩爾定律極限。而當摩爾定律達到極限的時候,各大晶圓代工廠都會通過研發新的技術,來延續這個定律。於是,新的技術就成為了出奇制勝的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

現在的市場競爭可是非常激烈的,不過鬥得最狠的應該就是兩大頭部企業,三星以及臺積電了。

3納米之戰打響

早在2020年的下半年,臺積電以及三星就公布了公司在3納米以下工藝的狀況,並且還透露了相關的一些計劃。臺積電方面將會在2021年進行試產3納米工藝,到2022年實現規模量產。

前面講到過,三星一直都想超越臺積電,但是因為臺積電在技術上佔據優勢,所以三星一直都沒有辦法,不過也是在不斷研發新的工藝,希望迎來一個機會實現彎道超車。2020年,11月彭博社傳來消息,為了能夠縮小與臺積電之間的差距,三星計劃將會為下一代晶片業務投入116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就是大概7940億元。

豪擲7940億元!如此不難看出,為了能夠超越臺積電,三星真是下血本了。除此之外,三星還採用了最新研究的GAA工藝。比起普通的finfet 工藝,這種GAA工藝能夠更加精準的控制跨通道的電流,以此來縮小晶片的面積,並且同時降低功耗。臺積電其實也掌握了GAA工藝,但是在3納米的工藝上,臺積電依舊選擇傳統的finfet工藝。

三星或將實現彎道超車

如果,三星真的能夠量產GAA3納米晶片,那麼很有可能會在這個工藝節點上超越臺積電,成為全球領先的晶圓代工廠。只是三星的GAA工藝還面臨一個新的挑戰,EUV光刻機的佔有量。

眾所周知,工藝精度越高,那麼對於EUV光刻機的數量要求也就越高,但是要知道,ASML的EUV光刻機年產量是有限的,一年最多30多臺再加上此前臺積電已經從其訂購了超過50臺光刻機,這就意味著三星想要獲得光刻機至少要等到兩年以後了。

所以,如果三星在這個關鍵時刻不抓緊提高高級節點的產量,那麼想要超越臺積電基本上是沒可能的了,但是三星這邊一直都希望超越臺積電,現在對於三星來講就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三星自然會好好抓住這個機會,即便是面臨天大的難題,三星應該也會迎難而上,畢竟機會錯過了就真的沒有了。

那麼你覺得三星完成彎道超車的機會究竟有多大呢?臺積電的位置真的不保了嗎

相關焦點

  • 國際晶片巨頭出手,3納米製程工藝將迎破冰,連臺積電都意想不到
    ‍我國在晶片事業的發展上確實是有著更多的關注的,在早期的發展過程當中,我們比較多的缺陷也造成了現在難以前進的一個發展近況,為了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我們的發展實力,不論是國家還是企業,投入的都是非常多的,在我國的企業發展當中,臺積電算是最為有實力的一個。
  • 1納米晶片不再是空談!面對光刻機巨頭,我國晶片之路要怎麼繼續?
    目前,用於1納米的光刻機設備終於有了進一步的消息。IMEC在這次研究論壇上還公布了3納米到1納米以下的邏輯器件路線圖,引發各大半導體企業的關注。 目前臺積電已經開展了3納米、2納米以及1納米的製程工藝研究,並不斷傳出突破的消息,可見,在近兩年臺積電的3納米工藝晶片就將達到量產水平。屆時,再有阿斯麥新一代的EUV光刻機加持,臺積電就真的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了。目前中芯國際才剛剛實現了14納米晶片的量產,此前也傳出了性能可以比肩7納米的製程工藝新突破,但是要想達到量產水平,還得經歷一段時間的打磨。
  • 臺積電包攬全球50%光刻機,未來的高端晶片製造與大陸無關?
    圓晶代工廠臺積電(TSM.US)正迎來「春天」。國際電子消費巨頭蘋果自主研發、採用5nm製程、代號「Lifuka」的圖像處理器(GPU)研發正在按計劃推進,量產之後將用在iMac上。而這款晶片,將交給臺積電生產。蘋果另一款自研ARM處理器的MacBook和iMac機型,將用上臺積電的5nm工藝。
  • 消息稱臺積電將於2022年下半年量產3納米晶片
    近日,有消息稱,臺積電將於2022年下半年量產3納米晶片。在此前10月的業績發布會上,臺積電就曾表示,3納米製程晶片將會在2022年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和高性能計算機平臺上。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正是蘋果每年推出新品的時間點,A系列處理器估計將吃掉大部分產能,AMD和英偉達直接使用新工藝的可能性並不大。
  • 超10億顆7nm晶片!臺積電這下盆滿缽滿,華為成最大功臣
    三星與臺積電說起晶片生產行業,臺積電以及三星這兩大晶片代工巨頭自然是要提到的了。其實世界上能夠做晶片代工的企業本身就不多,而擁有先進位技術的企業更是少之又少。三星和臺積電就是為數不多的兩家。而在今年,臺積電所量產的5納米晶片銷量也是非常不錯,儘管9月中旬開始,晶片禁令影響了臺積電與華為之間的合作,但是華為所空出來的那部分產能訂單,很快就被蘋果彌補了,蘋果方面擴大了A14晶片的產能,還推出了ARM架構的M1晶片,就是這兩款晶片讓臺積電賺了不少。這對於臺積電來講,可以說是盤滿缽滿了。
  • 全球晶片TOP15排名:華為落榜,臺積電第3,榜首無可撼動
    華為是一家老牌的通信巨頭,並且擁有自己的海思半導體工廠,主要負責晶片設計工作,並未涉及到晶片製造領域,之前的麒麟晶片都是交給臺積電代工的,即便如此華為海思一度成為全球十大晶片巨頭!
  • 一夜蒸發849億!潘多拉魔盒被打開,美晶片巨頭形成惡循環?
    對於美國本土的半導體相關企業來說,壞消息可以說是接踵而至,甚至還來的有一些突然,在臺積電正式跨度到三納米以及兩納米工藝製程研發的時候,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卻一直拿不出一款令人滿意的5G替代產品,就連7納米的研發都卡住了脖子為了保證後續的一個正常供應,已經將訂單交付給臺積電了。
  • 臺灣晶片往事和大陸的「晶片之痛」
    據不完全統計,臺灣已累積吸引47家國際企業在臺設立65個研發中心,平均一年約設立三個研發中心。大陸對臺灣晶片產業的依賴在晶片領域,大陸與臺灣差距巨大,特別是在晶片製造的關鍵技術上,近乎難以望其項背。例如,目前臺積電擁有全球最先進的晶片技術,7納米晶片出貨量已達到10億片,製造工藝達到了5納米級別,2022年有望量產3納米晶片。
  • 晶片巨頭北上擴產 國家大基金斥資80億元力挺
    內地晶片製造業巨頭的「北上」擴產計劃有了最新進展。12月4日晚,中芯國際宣布,4日(交易時段後),公司全資子公司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以下簡稱「大基金二期」)和亦莊國投訂立合資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資企業,總投資額為76億美元。
  • 我們離5納米晶片還有多遠,從晶片產業說明光刻機的重要性!
    我們都知道,2020年9月份華為沒法獲得最新的5g晶片,mate40一機難求,就連華為辛苦培養多年的榮耀品牌都要被迫出售!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生產自己的5納米晶片,和光刻機?難道舉國之力,就攻克不了光刻機這個最後的堡壘嗎?
  • 神秘晶片霸主「臺積電」:我太難啦!華為那麼美,長臂爸爸不讓娶!
    剛剛說到的都是華為海思晶片在軟體智慧財產權方面受到的鉗制,相比軟體環節,晶片製造環節更是國內企業難以逾越的鴻溝。華為晶片最大製造供應商「臺積電」,在全球晶片製造企業中是神一樣的存在,2018年,臺積電在全球晶片製造領域的市場佔有率是56%。「臺積電」之於國人堪稱神秘!
  • 一份辭呈價值115億!2000億晶片巨頭人事大地震 臺積電董事長剛剛...
    原標題:一份辭呈價值115億!2000億晶片巨頭人事大地震 臺積電董事長剛剛發聲!  一份辭呈市值縮水超百億  面對梁孟松突如其來的辭呈,中芯國際也迅速做出了反應。  12月16日一早,中芯國際即發布了《關於執行董事及聯合執行長梁孟松博士可能辭任的說明公告》,對媒體報導做出回應。在公告中,中芯國際表示,其正在積極與梁博士核實其真實辭任之意願,任何公司最高管理層人事變動,以其發布公告為準。
  • 三星、臺積電鷸蚌相爭,光刻機巨頭漁翁得利,一臺設備賣價12億
    而排名第二的三星,雖然與臺積電在市場份額有很大差距,但三星始終沒有放棄追趕臺積電,還頻頻發力急欲擴大半導體業務規模。早在2019年4月,三星曾宣布,將在2030年前在邏輯晶片業務上投資133兆韓元,希望能夠超越在該領域佔領先地位的臺積電,坐上全球第一的寶座。三星與臺積電的全球第一大晶片代工寶座之爭,還體現在技術方面。
  • 一份辭呈價值115億!2000億晶片巨頭人事大地震,臺積電董事長剛剛...
    12月16日一早,中芯國際即發布了《關於執行董事及聯合執行長梁孟松博士可能辭任的說明公告》,對媒體報導做出回應。在公告中,中芯國際表示,其正在積極與梁博士核實其真實辭任之意願,任何公司最高管理層人事變動,以其發布公告為準。
  • 一山難容二虎,4000億晶片巨頭的「內鬥」又開始了?
    市值4000億的晶片巨頭在處在多事之秋。中芯國際在「諸事不順」的2020年,演繹了什麼叫「屋漏偏逢連夜雨」。外患還未解決的情況下,內憂又來了。在晶片行業愈發受到重視的情況下,中芯國際的市值也達到了驚人的4000億,儼然成為了半導體領域的巨頭之一。
  • 臺積電大幅調高投資布局先進位程 中國大陸龐大市場是其堅強後盾
    中國半導體巨頭臺積電大手筆調高今年資本支出至280億美元(約371.4億新元),準備把八成資本布局在先進位程,投入5G手機、電動車和高性能計算的晶片,以甩開與對手三星和英特爾的距離。受訪專家指出,應用越來越廣的半導體晶片已成「戰略物資」,中國臺灣半導體掌握尖端製造技術,與美國、日本和荷蘭等國緊密合作,與韓國的三星抗衡;中國大陸在科技戰中被圍堵難以突圍,但擁有最龐大市場是其優勢。這些年臺積電憑著超前科技和代工服務,在中美科技戰中左右逢源,股價從去年初的新臺幣339元(約16新元)一路狂飆至昨天盤中新高的新臺幣625元(約29.65新元)。
  • 「晶片五巨頭」創新高 臺積電市值超1.5倍茅臺!
    (原標題:「晶片五巨頭」創新高,臺積電市值超1.5倍茅臺!暴漲近萬億,半導體股嗨了,光刻機巨頭有新突破) 美股千億美元市值的半導體企業臺積電、阿斯麥、高通公司、博通公司和超微半導體最新市值均為歷史最高。
  • 臺積電計劃投資120億美元在鳳凰城建立晶片工廠
    當地時間周三(美東時間11月18日),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市政府批准與臺積電(TSM.US)籤署的一項開發協議。臺積電計劃投資120億美元在鳳凰城建立晶片工廠。根據協議,鳳凰城將提供2.05億美元的市政基金,用於改善當地臺積電工廠的道路和供水等基礎設施。協議規定,臺積電將在當地興建一座新工廠,並在五年內逐步增加1900個全職工作崗位。
  • 臺積電3納米架構沿用FinFET
    在延續摩爾定律的這條路上,先進位程一直是臺積電、三星以及英特爾重要的角力戰場。隨著三星正面回應3納米將採用全新架構GAA(閘極全環)彎道超車,英特爾也被外傳下個時代可能採用GAA架構,這使得晶片代工龍頭臺積電的選擇,就顯得更為重要。
  • 中芯國際發展先進晶片只是商業行為嗎?
    尤其是最尖端最核心的光刻機,目前最先進的上海微電子僅推進到90納米,到2021年最快也才能推進到28納米,與荷蘭阿斯麥公司的EUV光刻機差距甚遠。第三、領先寡頭的強力阻擊高性能計算晶片往往需要率先採用最先進位程工藝,比如華為的麒麟820、麒麟985、麒麟990/9905G/麒麟9000 5G等高端處理器晶片,在沒有遭遇制裁之前,都由臺積電負責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