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而其中最難的,恐怕要數婆媳之間的矛盾了吧。
婆媳矛盾雖然看起來是婆媳兩個人的事情,但實際上在其中最起作用的,還是家裡的男人。女人嫁男人,無非就是希望有人可以保護自己,體貼自己。但若是遇到一個凡事都只聽母親話的男人,那未來的生活,可想而知不會太好。
偏袒是感情裡最不能出現的事情,不管出於怎樣的原因,有偏袒就會有委屈,有偏袒還更容易激化矛盾。劉霞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心愛的男人,竟會在婚後一次又一次的做出傷害她的事情。
「你要是再和我媽吵架,我們就離婚。」這句話出自丈夫陳肖之口,劉霞在這場婆媳之戰中,孤立無援還備受折磨。面對丈夫這樣偏袒的態度,劉霞說出了「遵命」這樣的話語。
劉霞和陳肖是相親認識的,劉霞對陳肖算得上是一見鍾情。僅僅是一頓飯的時間,劉霞就覺得陳肖有學識,有想法,而且兩個人也算是志同道合,有很多共同的愛好。
一開始陳肖並不是特別喜歡劉霞,相親過後也沒有主動聯繫,是劉霞的主動,讓他們有了後來的接觸。通過一段時間的相處,陳肖被劉霞的熱情而打動,漸漸產生了情愫。
兩個人交往的時間其實挺長,在此過程中劉霞也常常去陳肖家裡,和陳肖的母親關係處的還不錯。也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接觸,讓她放寬了心,不再擔心婚後的婆媳矛盾。
可是在結婚後,婆婆的態度卻突然發生了轉變,對劉霞也不如曾經那麼熱情。劉霞努力的討好,結果換來的是婆婆的變本加厲。
劉霞工資不高,但是每次發了工資都會拿出一部分給婆婆用,算是孝敬,但婆婆不但不感激,還埋怨給的太少,要求陳霞多給一點。面對婆婆這樣的要求,劉霞只能忍氣吞聲,自己開的頭,也不好意思反悔,所以基本上每月到手的工資,都進了婆婆的腰包。
可婆婆還跑到陳肖面前告狀,說她大手大腳的花錢,給的錢也越來越少。陳肖只聽到母親的埋怨,卻不給劉霞解釋的機會,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罵。這次事情之後,劉霞與婆婆的關係越來越差。
劉霞回家晚一點,婆婆就在一旁煽風點火,說她不知檢點;劉霞買了條項鍊,婆婆跑去告狀說是別的男人送的。這樣的搬弄是非,讓劉霞與陳肖的感情變得越來越差。劉霞忍無可忍之下,開始了反擊。
劉霞一直知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道理,婆婆已經嚴重影響了她的感情生活,她就只能反抗。婆婆說什麼她會頂回去,婆婆告黑狀她也會極力的辯解,她希望陳肖能夠看到她的真心,可是陳肖一心只聽從婆婆的讒言,絲毫不顧及她的感受。
有一次婆婆出門跳舞,自己不小心扭傷了腿,但是卻告訴陳肖,自己是因為出去幫劉霞買東西才扭到了。陳肖不管話語的真假,又開始指責劉霞。劉霞見到婆婆在一旁得意的樣子,忍不住和她吵了起來。
陳肖看不見劉霞的委屈,一心只想著自己母親受了傷,又看到劉霞理直氣壯的樣子,終於說:「你要再和我媽吵架,我們就離婚!你根本就不懂得孝順老人。」
劉霞聽到陳肖的話,突然笑了起來,帶著自嘲也帶著心酸,「遵命!離婚吧,你從來沒有為我著想,只知道聽你母親的話,你也從來沒有試圖去尋找事情的真相。我的存在不是為了證明你們母子關係有多好,這樣的生活我受夠了,離吧!」
劉霞心灰意冷的離開了家,而陳肖卻因為母親一句腳疼,沒有出去追回劉霞,這也更堅定了劉霞要離婚的想法。
小菁情感解讀:
陳肖自以為聽從母親的話是孝,可殊不知自己的孝卻是一種愚孝。盲目聽從母親的話,總是忽略妻子的感受,婚姻走到盡頭也是意料之中。
但凡劉霞能夠在這段婚姻當中,感受到陳肖的關懷和理解,她都不會輕易提出離婚。正是因為陳肖一次又一次的傷害,才讓他們的婚姻走到了盡頭。
男人應該聽從父母的話,但也應該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一直為了父母而傷害妻子,到頭來就只是與幸福離的更遠。男人在家庭裡的作用是不能忽視的,既應該安撫好母親,也應該替妻子著想。婆媳關係到底是好是壞,男人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婆婆與媳婦不是仇人,很多婆惜矛盾的產生,中心點都是男人。婆婆為了兒子,媳婦為了丈夫,所以男人更應該理性的站在中間進行調和,偏袒任何一方都是不妥的。
好的家庭關係,需要身處其中的人,能夠站在一個高點去審視;也需要身處其中的人,共同去維護。不要讓孝順變成愚孝,不要讓愚孝變成婚姻破滅的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