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兒子帶娃和幫女兒帶娃,兩者有啥區別?聽聽過來人的回答

2020-12-10 思思的嘉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代社會的生活壓力都很大,很多生了寶寶的父母不僅要忙著工作,還要忙著照顧孩子,有時候會難以應付,就只能讓老人幫忙帶孩子。

其實,在老人心裡,幫兒子帶娃和幫女兒帶娃,二者是有區別的。幫兒子帶娃的李奶奶就經常吐槽自己的經歷,自己的育兒方法經常被兒媳批評,自己的兒子不也是這樣帶大的,也沒看到什麼問題。而她熟悉的王奶奶就沒有這樣的煩惱,因為王奶奶是在幫自己的女兒帶娃,遇到什麼事情都好商量。那麼,幫兒子帶娃和幫女兒帶娃,兩者有啥區別呢?

幫兒子帶娃和幫女兒帶娃,兩者有啥區別?

1、幫兒子帶娃需要責任心,容易與兒媳產生矛盾

幫兒子帶娃的老人需要有責任心,畢竟這是自己家的親孫子或孫女,一舉一動都要考慮到。老人會十分擔心自己的後輩能不能成才,就會對待孩子十分上心,可能會與兒媳產生巨大的矛盾,在育兒方式上跟兒媳的觀念不同。

2、幫女兒帶娃相處更容易,壓力沒那麼大

幫女兒帶娃的老人會過的輕鬆一點,畢竟與女兒相處起來也是容易,可以做到無話不談,壓力沒有那麼大。姥姥帶孩子只要關心愛護孩子就行了,不用太操心孩子的教育。

為什麼老人帶娃容易產生矛盾?

無論是幫兒子帶娃還是幫女兒帶娃,青年人與老人的育兒觀念不同,往往是比較容易產生矛盾的。比如,有的老人喜歡給孩子穿上過厚的衣服,而年輕的父母覺得這樣可能並不會對孩子有好處。育兒觀念上的不同容易導致各種各樣的矛盾,這樣會讓家庭處於矛盾之中。

老人比較容易溺愛孩子,不忍心孩子吃一點苦,這其實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當孩子沒有獨立能力的時候,長大後難免會過度依賴父母和家人,這樣的孩子是很難成才的。

年輕人帶娃的時候會比較隨意,可能一些舉動在老人看起來是極其不認真的。老年人的心思比較細,在照顧孩子這件事上什麼都能考慮得到,所以會看不慣年輕人帶娃時候的隨意。

巧用這些方法,老人帶娃更愉快

1、商量周全,確定好孩子的教育方法

當子女讓老人幫忙帶孩子的時候,事前要做好商量,與老人溝通好孩子的進食、教育、習慣等等,然後確定好孩子的教育方法。世界上沒有最好的教育方法,只有適合自己家寶寶的教育方法,所以可以跟老人一起求同存異,共同制定孩子的成長計劃。

2、給老人帶來新的育兒觀念

老人的育兒觀念難免會落後,就容易導致與年輕父母之間的矛盾。子女可以給老人多多普及新的育兒觀念,讓老人改變自己傳統落後的看法,跟年輕父母一樣,對待養育孩子有新的認識。

3、體諒老人的辛苦,關心老人

老人辛苦了一輩子,能給子女帶孩子也是子女的一種福分,所以子女要體諒老人的辛苦,關心老人。無論帶孩子的是孩子的奶奶還是孩子的姥姥,年輕的父母都應該尊重老人,讓老人不要有太大負擔。

幫兒子帶娃和幫女兒帶娃,兩者的區別還是明顯的,所以子女要體諒老人的不容易。年輕的寶媽寶爸們要多與老人進行溝通,給老人傳播新的育兒觀念,與老人一起照顧好自己的孩子。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思思的嘉,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幫女兒帶娃一場空?奶奶和姥姥有啥區別,現實情況很諷刺
    文/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現在社會,年輕人生孩子,老人成了帶娃的主力大軍,樓下廣場望去,不是奶奶就是姥姥,在廣場上聽奶奶和姥姥聊天,據說這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還有很多的說法。幫女兒帶娃一場空?
  • 幫兒子帶娃和幫女兒帶娃區別有多大?這幾方面都是事實,很難否認
    幫兒子帶孩子和幫女兒帶孩子有什麼區別?也許你會說不都是幫自己的孩子帶他們的孩子,那能有多大區別。這話雖不錯,可事實是老人幫女兒帶孩子和幫兒子帶孩子,其實兩者之間的區別還是很大的。這一點小區裡的張大媽就感觸很深。
  • 幫兒子帶娃和幫女兒截然不同,兩位老人的獨白,流露出「心酸」
    01幫兒子帶娃和幫女兒大不相同,兩位老人的獨白,流露出"心酸"不過,很多父母儘管是自願幫助子女帶娃,但是與下一代人朝夕相處的過程中也很容易發生摩擦。不少老人都感慨這是"苦差事",一心為兒女著想有的時候卻得不到理解。
  • 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多數是這4個結果,過來人坦言太現實了
    即使在女兒家,孫子也是霍先生在照料,她不需要操心孩子的事情。儘管如此,妻子還是不樂意住在女兒家。因為女兒和女婿一起住,孩子在家也煩人,她覺得在女兒家,沒有自己家住得自由和舒服。一邊是女兒和女婿,經常請求霍先生去幫忙管孩子,一邊的妻子自理能力差,總是給他添麻煩,他覺得兩頭為難,他想說服妻子跟他一起住女兒家,這樣他都能照應到孫子和妻子。
  • 姥姥和奶奶帶娃的區別,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兩者出發點就不同了
    比如說,寶媽是應該繼續在家裡帶孩子,還是應該出去工作。很多寶媽因為家裡的經濟原因選擇了外出工作,那麼孩子誰照顧便成了一個問題。我們都知道現在網上曝光了很多起保姆虐童案件,把自己的孩子交給一個不認識的人照顧確實有一定的風險。所以寶媽可能想到請自己的婆婆或者媽媽來照顧。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姥姥和奶奶帶娃,會有區別嗎?其實區別非常大,並且兩者的出發點就不一樣。
  • 品讀·原創|那些幫子女帶娃的「隨遷老人」
    大寶小時候是我一個人帶的,她哭的次數比二寶多得多,因為我分身無術。比如我去衝奶粉,或給她做輔食,顧不上抱她,只能任她哭鬧。我別無他法,恨不能長出三頭六臂。從兩個孩子身上我體會特別深刻,自己帶娃和老人幫襯著,簡直是一天一個地。只是辛苦了老人家。姥姥是從千裡外的老家來幫我帶娃的。
  • 不幫忙帶娃的父母,都有什麼樣的後果?看看過來人的經歷
    不幫忙帶娃的父母,都有什麼樣的後果?看看過來人的經歷如今社會一大有爭議的問題:父母到底該不該給兒女看孩子? 一些有能力的子女可能會請保姆,但是絕大多數的家庭都是繼續「新型啃老」,讓父母再次負重。婆婆不給兒子兒媳帶孩子,兒媳一氣之下與婆家關係鬧僵張小麗是一位公司白領,在生完寶寶後就想重操舊業,原本想著讓婆婆幫著帶孩子,這樣就可以事業家庭都顧得上了,誰料婆婆一口否決了她的提議,說不想再看小孩了。
  • 家有萌寶:都是長輩帶娃,奶奶和姥姥有什麼區別呢?
    ,奶奶和姥姥有什麼區別呢?自己要忙工作忙事業沒辦法專心帶娃,請保姆或僱月嫂又擔心她們不能給到孩子最需要的陪伴與關注,所以初為人父母的年輕朋友們一般只能向經驗充沛的雙方父母尋求幫助,希望父母能夠伸出援手幫助自己。但是夫妻可能對雙方父母帶娃有不同的看法和態度,如果大家意見不合,這也極有可能成為夫妻之間潛在的矛盾之一。
  • 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到底誰更好一點?看看大家怎麼說!
    還不是因為我生了女孩,可我媽既不嫌棄我生了女孩,還擔心我自己帶孩子太累,她幫我,我就能解脫出來,做好的工作。在我媽看來,女孩子到啥時候自己得掙錢,有自己的生活那才有價值。至於帶孩子,既然生了,他能幫我一天,幫一天。
  • 《民法典》頒布,不肯幫兒媳帶娃的婆婆傻了,心理學家:亡羊補牢
    而中國人的家庭觀念很重,所以從古至今都是女方嫁男方娶,生了孩子跟男方姓,婆婆幫忙帶娃。奶奶帶孫子是非常常見的現象,甚至可以說,很多人都認為奶奶帶孫,天經地義。但是,也有不少婆婆總想「反其道而行之」,圖個清閒,說什麼也不肯幫兒媳帶娃。
  • 歹毒媳婦,我幫你帶娃,你卻摔斷我尾骨!
    我同事小娟,因忍受不了奶奶太溺愛孩子,處理方式也太極端,最終導致婚姻破裂,離婚獨自一人帶娃。她女兒今年五歲,三歲那年離的婚,小女孩白白淨淨,長得很漂亮。婆婆生了兩個兒子,一見這麼漂亮的小孫女,疼愛的那個勁頭,讓當媽媽的小娟都自嘆不如。但時間一長,小娟發現問題,女兒越來越黏她奶奶。當奶奶的婆婆,也更加的疼愛孫女,要啥買啥,家裡的玩具,零食,堆的哪都是。
  • 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長大後性格有哪些差異?出發點不同惹的禍!
    再加上我們這一代獨生子女特別多,所以就經常會出現兩邊老人搶著要帶娃的局面。但是,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還是有些區別的。奶奶、姥姥各帶一個娃,長大後的兄弟倆性格迥異,差距引人深思苗苗和老公都在大城市上班,因為條件有限,所以兩個兒子都放在老家。
  • 老公在家帶娃老婆賺錢養家是種怎樣的體驗?爽爽爽爽爽爽爽
    我們現在全職媽媽的情況會比較多,對此,會長去找了5位全職奶爸,反轉角色後,聽聽全職帶娃的爸爸是什麼感受吧,嘿嘿嘿~我現在已經很熟練一隻手抓娃,一隻手衝水抹肥皂他是管經濟的@鋼琴鋼琴媽媽因為我產後抑鬱差點把孩子掐死,而且家裡沒有任何人能幫我們帶孩子,也沒錢請阿姨,所以我們只能選擇我出去上班,先生回家帶娃。
  • 「上班式帶孫子」成帶娃流行趨勢,子女老人都受益
    過來人都知道,帶娃是比生娃更辛苦的事,耗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令許多媽媽或姥姥、奶奶崩潰的是,寶寶24小時各種需求都需要滿足,根本沒有休息和喘息的機會。在如今育兒理念日益科學先進,而且更新換代較快的時代,寶寶的早期教育和陪伴又尤為重要,帶娃方式也有不少改進。「上班式帶娃」已然成流行趨勢,讓老人子女都受益孟阿姨和老伴迎來了大孫女,老兩口樂得合不攏嘴。
  • 中國姥姥的一天,又要帶娃又要做家務,從早忙到晚比上班還累
    因此,很多年輕的父母都是請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過來幫忙帶帶孩子。一方面,老人們基本都已經退休了,賦閒在家,比較有時間,白天父母去上班了孩子可以拜託老人照顧;另一方面,老輩人也過來人,對於照顧孩子方面還是很有經驗的,孩子交給他們照看爸媽也放心。 但這對於本該安享晚年的老人們來說,卻又承擔了一份責任與辛勞。
  • 男人帶娃,不見血就別插手……啊哈哈哈哈
    女兒嬌嬌軟軟地躺在嬰兒床上,新上任的爸爸看著別人抱孩子so easy,他忍不住也想抱抱。他小心翼翼地抱起女兒,身體仿佛和腦袋分了家,手僵硬不敢動,腳也忍不住來添亂,全身慌得一批。有網友戲稱,他抱的莫不是個地雷!
  • 幼兒園老師: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帶出來的娃,差距一目了然
    文丨任林(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很多媽媽既想有屬於自己的工作,又不想錯過女兒的成長過程。每當媽媽早上出門上班時,孩子總是表現出依依不捨的表情,甚至抱著不讓走,這時常會讓媽媽們比較糾結,是否要全職帶娃。對於是否要全職帶娃,家長們不妨聽聽幼兒園老師的建議。甜甜媽媽是一個在家帶孩子三年的全職媽媽,孩子現在四歲了。剛開始甜甜媽也是產後儘快投入到工作的,由於經常上完班很晚回家,孩子見到她像看陌生人一樣,哇哇大哭。
  • 媽媽和奶奶誰適合帶娃?家裡這個人帶娃更合適,帶出來的娃更聰明
    老人帶娃還是寶媽帶娃一直是個兩難的抉擇。 以前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帶娃,近幾年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出現了很多的全職媽媽,全職媽媽帶娃要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 那麼關於帶娃這件事,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呢?
  • 老頭子帶娃有多難,不但吃力而且不討好,過來人告訴你多現實
    老頭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帶娃成了常事,也許在有些人看來,也沒什麼,老頭子給孩子帶娃不也是常事嗎?歸根結底,都是自家人,不給帶娃就叫冷血,但要知道帶娃是父母自己應負的責任,而不是把養育子女的責任加在身邊人身上,仿佛老人不幫帶娃就是自私,正是這種觀念,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年輕人把孩子交給自己的父母。
  • 有一種痛叫:催你生娃的比比皆是,最後幫你帶娃的卻空無一人
    一種生了娃的,一種還沒有生娃的。女人一旦結了婚一年內沒生娃,日子真的會挺艱難的。催你生孩子的這些人,斷然不會告訴你懷個孩子有多難,生個孩子有多慘烈,帶孩子有多少酸和苦。只有你24小時時刻不離娃的身邊哄娃帶娃。想去趟超市?想自由自在洗個澡?想安靜地吃次飯?想去跟閨蜜逛街?想去做個美容?這些都是痴心妄想。但凡你離開一會,娃會哭得聲嘶力竭地呼叫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