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為了給我們帶來更好的生活,也避免我們少走彎路,用自己的人生經歷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的珍貴經驗,並以俗語和諺語的方式展現了出來,比如「吃飯大汗,一生白幹」便是其中之一。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吃飯大汗,一生白幹」從字面上理解很簡單,就是說倘若一個人在吃飯的時候會大汗淋漓的話,那麼他的身體必定有一定的問題,所以這輩子可能也就會為健康問題而埋單,因此也就相當於一生白幹了。那麼,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汗水是人的一種分泌物,它的排放對人體的健康有非常大的作用。當人們進行運動的時候,一般身上就會流很多汗。而這些汗水,除了分泌一些身體廢物之外,主要是水。
而人之所以流汗,主要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條件人體的體溫,一個是進行新陳代謝。倘若一個人經常流汗的話,其實對身體還是有好處的,至少可以幫助人們排出身體的毒素。
但是,流汗在中醫中還是有分類的。倘若是經過了劇烈運動亦或者是過於炎熱而流汗,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經歷一些生活中的平凡小事的時候也流汗,其實就是人體健康出問題的標誌。
在中醫中是這樣認為的,汗液是人的精氣,人們甚至可以將汗理解為自己的血液。試想一下,一個一直在吃飯補充能量的人,卻不停流汗,消耗人的精氣,這樣的情況倘若發生了,是不是就是一種奇怪的狀態。而這個時候的汗水,一般都是虛汗,至少說明身體不好。
當然,吃飯出汗其實對於部分人而言,是比較正常的,醫學上將其稱之為味覺性多汗,是我們舌頭上的味蕾有很多感受器,當一些食物接觸到這些感受器後,會自動向大腦發出信號,從而促進排汗。但是倘若你血糖高的話,就需要重視起來,很有可能是血糖控制出了問題。
由此不難看出,其實這句話,在某種意義上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至少對人們有一定的警醒作用。不管怎麼說,其實就一個解決方法,每年最好定期做一個體檢,可以幫助你避免大病的發生。
參考資料:《中國俗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