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危機 變相傳銷與無序發展

2020-12-14 網易科技

編者按/「微商與傳統商業不同在於,微商來源於關係信任,產生認知,然後才是發生購買,建立用戶關係,實時保持購買和用戶沉澱,產生不斷地重複。」資深電商專家風清揚說。

但是,這種新的營銷模式在經歷了之前的野蠻生長之後,終於遭遇瓶頸。事實上,像任何行業一樣,微商也要從一開始的快速成長和發展進入轉型期,只是未來轉型的方向如何?如何轉型?以及怎樣才是其最適合的發展模式?這些問題還需進一步探討。

日前,上海韓束化妝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韓束」)的微商新品一葉子肌潤多效微精華面膜上市,這是韓束研究出的專為微商渠道定製的專屬產品。

這也是韓束為防止線下渠道和微商價格體系不一的對應之策。儘管韓束在加大微商布局,但此前卻由於層層代理的銷售模式被質疑為傳銷,再加上現如今微商業績下滑、產品滯銷、代理跑路的負面消息不斷發酵,韓束微商能否成功突圍還是未知數。

野蠻生長陷盈利尷尬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很多線下化妝品企業韓束、百雀羚、韓後、蘭瑟等品牌目前均已進入微商渠道。日前,霸王集團也宣布將打造日化微商平臺。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微商從業者已達到數千萬人。韓束的微商渠道是2014年9月建立,其公開數據顯示,目前月均銷售額已突破1億元人民幣,全國加盟代理商突破2萬名。

微商的發展並非良性的生長軌跡,而是在野蠻生長。

日化行業專家谷俊分析認為,由於微商不需要廣告營銷等費用成本低,而且運營快可以迅速到顧客手中,相比傳統商超渠道更有優勢。但早期進入微商渠道的都是並不知名的新型企業,並非傳統的日化大牌。和傳統日化品牌相比,資源和人力物力財力都處於行業的中下遊水平,三無產品也充斥微商渠道。

微商從業者也都是兼職的不具備經營能力的「小白」,希望在正常工作之餘獲取額外收入。其辦公方式也是通過網上交流,微商企業並沒有對其進行系統培訓。

「小白」擁有激情,但並不專業,導致微商從業者盲目刷朋友圈,自己把自己逼入絕境,再加上微商渠道中的不良企業假冒偽劣泛濫導致目前微商尷尬的境地。

從火爆到迷失,微商只不過兩年時間。

記者了解到,不少微商從業者都表示自己的銷售業績在進入2015年第二季度後呈現急劇下滑。一位思埠的微商從業人員對記者說,生意已經越發不好做了,銷售直線下降。

「微商進入2015年下半年,的確在擠泡沫在消腫,進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時刻。」日化專家於斐對記者分析稱,真正的微商成功很少,90%的微商都處於掙扎當中,三分之一是奄奄一息,三分之一是無聲無息,三分之一有聲有息中只有極個別的微商企業是盈利的。

朋友圈生意難以持續

「依託好的產品、藉助優秀的口碑,向朋友圈進行分析推介,是微商成長的正常路徑。」韓束O2O微商事業部總經理陳育新如此解釋微商火爆背後的原因。

「現在微商的競爭很激烈,哪個人打開微信沒有幾個不做微商的,對我的壓力也很大。一天隨時盯著手機,睡覺前翻看是否有朋友發信息訂貨後再睡覺。半夜醒來還會看看手機,其實也很辛苦的。」一位微商從業者對記者笑稱。她也曾被朋友嚴厲批評過在朋友圈狂刷微商產品信息佔流量。

一位微商從業人員對記者稱,今年開始在朋友圈刷心靈雞湯和一些產品圖片突然就不奏效了,之前還能引發點讚和評論,更別說去吸引下級代理商了。

值得一提的是,微商從業員沒有像超市促銷員那樣的知識,只靠刷朋友圈信任度一天天降低。其實,微商最大的問題就是透支資源、透支人脈、透支信任。他們完全為了產生銷售而作為出發點,助長了不良風氣。

韓束一葉子微商CEO呂澤奇此前分析目前微商的現狀時表示,「小白迷茫,行業低迷,業態混亂,缺少行業規範。」

實際上,韓束剛進入微商後,由於其品牌影響力也促使很多人願意代理其產品。但不可忽視的是,其微商的產品和實體店的渠道產生衝突,糾結於微商和線下產品價格並不一致的困擾,直到日前推出微商專品一葉子肌潤多效微精華面膜。不過,有日化從業人士指出,韓束一葉子面膜那麼大力度的做品牌推廣,肯定處於虧損狀態,對其未來並不看好。

變相傳銷與無序發展

「絕大多數面膜商如俏十歲、韓束等採用的都是層層代理模式,這種依靠代理商不斷發展下線賣貨的模式也被不少人質疑是否涉嫌傳銷。」於斐說。

實際上,在微商的迅速發展,代理模式也助推微商快速發展。「在微商的轉型過程中,發展代理商成為一種趨勢,讓代理商囤貨,代理商再發展代理商,有些渠道就演變成類似傳銷的模式,下家拿貨之後返利,再去發展下家。」全國工商聯化妝品分會秘書長許景權說。

微商的代理運作也是來源於傳統渠道的代理模式,但做法並不一樣,對經銷商的扶持和培訓以及產品的內涵講解都已經省略了,在業績壓力下「小白」們很難拓展經銷商渠道,末端微商從業人員由於存在任務,在賣不動貨拿不到折扣的情形下只能發展下級代理商衝任務。

於斐表示,如今真正到零售終端的消費者手中則很少,基本上都擠壓在渠道商代理商手中。俏十歲也就是往渠道塞貨的模式,假如不去塑造品牌,售後服務也難以把控。

許景權認為,「通過市場現象,也給外界傳達出這樣的信號——微商難做,並非能一夜暴富。有些代理商不再進貨,也開始讓市場靜下來重新審視微商代理這種商業模式,如果不可持續,對於一些中小品牌來說被淘汰將不可避免。」

俏十歲轉型 被指換湯不換藥

就在人們還在討論微商的「殺熟模式」還能持續多久時,被譽為是微商鼻祖的俏十歲卻暗自淡化其微商成分,正在往電商和實體店方向轉型。

去年聖誕節,俏十歲發布了暫停微商供貨三個月的通知,此後更是對微商愈發謹慎態度。今年8月19日,俏十歲生物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宋學軍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去年年底俏十歲就已經預料到今年微商會遭遇滑鐵盧,才會逐漸轉移陣地。「俏十歲在發展微商的過程中認識到微商渠道的諸多弊端如躥貨、亂價、誠信等問題,儘管俏十歲在微商渠道中掙到了一些錢,也利用微商渠道快速建立了品牌知名度。但發現躥貨、亂價、誠信是微商這個渠道沒有辦法解決的。」

淡化微商色彩

餘小平(化名),自由職業者。由於自由時間較多,餘女士從2014年初開始兼職在朋友圈賣俏十歲面膜。她對記者稱,最早賣俏十歲面膜的商家確實盈利頗豐,創富神話也的確存在。宋學軍毫不諱言確實俏十歲在微商渠道獲利頗豐。

但從一夜爆紅的微商品牌到如今不斷深入線下,俏十歲面臨的困難也越來越多。從今年開始,餘女士漸漸感覺到俏十歲的面膜生意不好做了。按她的話說,俏十歲最火的階段已經過去了,俏十歲並非其主賣的微商商品,她現在開始賣韓國、澳洲等代購化妝品。

從進入微商渠道開始,假貨問題是給俏十歲首當其衝的衝擊,市場上存在大量的假冒品使俏十歲漸漸失去消費者的信任。其次是商品價格不穩定,由於微信朋友圈具有私密性,代理商的任意定價無法受到有效監督。

宋學軍表示,目前俏十歲正在往電商渠道發展,並淡化微商的業務比重。去年12月斷貨的產品就是目前俏十歲電商賣的產品,由於對代理商斷貨後太多微商還是想繼續做俏十歲的微商產品。為了避免渠道衝突,今年3月,俏十歲也上市了一款針對微商渠道的調理抗衰科技面膜,這款面膜只在微商渠道賣,供了幾個月的貨後在7月也叫停了。

受困代理模式

記者從一位微商從業人士處獲知,要做俏十歲微商拿貨有兩種渠道,從上級的代理商處(太多是朋友)或是跟公司直接拿貨。

餘女士也曾致電俏十歲總部希望直接拿貨,因為拿得多所以出廠價更便宜,只是俏十歲方面對其宣稱拿貨的數量較多還必須壓一部分錢。據其介紹,她周邊也有朋友大膽去公司大批量拿貨,然後分給朋友包括她,從中也能獲取了一些利潤。

這種拿貨方式被成為「合作夥伴」經銷模式。對此,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薛勝文認為,俏十歲採用「合作夥伴」的經銷模式,加盟簡單且要求較低。這種以完成銷售任務為加盟條件的經銷模式,一方面使俏十歲的銷售隊伍迅速膨脹,另一方面帶來了難以管理、價格混亂的問題。

宋學軍對記者稱,微商的模式相當於管控一個團隊的一級代理商,一級代理商團隊再把貨賣給其他人,這種模式下,一級代理商也沒有辦法管控下面的代理商,由於下面的人素質參差不齊,假貨也沒辦法管控。加上去年國家新聞媒體的質疑和爭議,所以俏十歲覺得目前這個渠道暫時不適合俏十歲發展才開始邁出轉型的步伐。

記者了解到,早期俏十歲從代理商手中把第一筆回款收回後可以做全國總代理,但收了第一輪迴款後第二輪就很難再回了。「一些底層的微商從業人員不做了,很多代理商手裡壓了很多貨,這樣導致有比較好出貨能力的代理商手裡的貨賣不出去,上面做得再好也沒有用。」 宋學軍表示。

日化專家於斐對記者分析稱,微商從業者透支資源後,根本不管是否可持續的問題,就是純粹為了賣貨。相比之下,品牌專賣店還顧及到品牌效應。這樣的模式對俏十歲品牌有影響,到底俏十歲未來有多大的品牌效應很難說。

「洗白」路漫漫

宋學軍告訴記者,去年俏十歲生產的貨和今年的貨有根本上的區別,如今朋友圈的貨也沒有辦法對其做質量保證。正常情況下,代理商在今年3月之前就可以把貨銷完,市面上賣的到底是什麼貨並不清楚。

在薛勝文看來,許多售賣假貨的負面報導,使微商面臨著信任危機,且沒有第三方平臺的保障,給微商這種模式留下來隱患。而售後服務不完善無法保障消費者的利益,這也導致俏十歲客戶的流失。

如今餘女士身邊做微商的朋友大都感嘆生意沒有原先好做了。她向記者抱怨,賣貨的過程更麻煩還需給顧客做解答,如果顧客不滿意要退貨也讓人頭疼。為解決「微商」及「電商」渠道當前所面臨的一系列困擾,俏十歲對微商渠道的合作夥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俏十歲通過電商建立官方線上銷售渠道,並專門組建了電商團隊。

如今對於俏十歲來說微商已經成為過去式,不可能再創造奇蹟了,這種奇蹟也不可複製。「俏十歲也確實需要冷靜思考,重新規劃未來的市場和渠道方向。只不過轉型過程中的俏十歲還在功利的模式中打轉,而不是追求價值的模式,終究還是換湯不換藥。」一位不願具名的日化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

記者手記 :堅守底線才能持續經營

隨著朋友圈的興起,微商火了。最開始是以賣面膜的俏十歲和思埠為首,沒想到面膜這個原本銷量很小的化妝品單品竟能在微商中賣那麼火,也確實帶動該品類市場的迅速發展。

如今做微商的朋友中天天炫成績單的到處是,從這個角度而言,人們也確實有在朋友圈購買商品的需求。此前很多國產產品在原始的銷售渠道中是很難脫穎而出的,因為要砸電視廣告,營銷費用很高,沒有通路去推廣新品,微商渠道給一些新企業和新品牌創造了一個好的發展路徑,類似俏十歲等國貨就是通過微商獲得品牌影響力劇增。

起初微商是因為產品本身受到消費者歡迎,朋友間推薦確實好用才產生購買甚至多次購買,是消費引導趨勢。但愈發往後走,又回到為推銷而推銷的商業模式,很多微商甚至還為此建立分銷模式。

當產品不再具有吸引力無疑已成為微商沒落的關鍵。可以發現,微商的發展速度很快,但下滑的速度也很快。現在不是瓶頸的問題,如果再這樣走下去是否能夠存在都是問題。

可即便存在爭議,即便盈利能力下降,仍有不少傳統品牌紛紛進駐,在一定程度上顯現了微商這一渠道的吸引力與生命力。但由於門檻低、參與性強的緣故,導致一窩蜂進入微商。由於各方面的監管鬆懈,問題也接踵而至。

多位日化行業人士表示,只有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微商才有真正的未來。微商要可持續存在,就必須有好的價值導向以及系統的管理。

微商既然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要在市場上立足就必須提供更多的價值服務,而不是功利模式。功利模式就是急功急利、不管服務,轉給分銷商後不管不問的這種功利模式註定走不長遠。

本文來源:中國經營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神首集團微商被質疑涉嫌傳銷 大量代理大呼被騙
    主要瞄準大學生和寶媽群體,以人拉人或加好友送「小禮品」的方式迅速加人,包裝高大上的朋友圈通過發布炫富、心靈雞湯等內容來「誘惑」大學生和寶媽們,利用她們想要「快速賺錢」或「閒來無事,找個事情做做」的心理,製造「跟著神首做微商能『躺賺』」的假象,最終發展她們成為神首集團的微商代理。
  • 三裡人家微商連載二:6級代理涉嫌傳銷 雷同被罰沒9.7億的斑美拉
    三裡人家微商官網介紹:惠州三裡人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3月,公司員工從個位數到現在發展成了一個擁有300多人的運營團隊!至今已擁有全國代理商30萬餘人。三裡人家專注於大健康產業,旗下產品皆為綠色養生品類。
  • 悠塔微商七級代理涉嫌傳銷 多名50萬級別代理商低價甩貨並「退群」
    按照悠塔微商代理制度中公布的數據,門檻費1200元的經銷商最大利潤為696元,利潤率為58%,而門檻費50萬元的CEO最大利潤是108萬元,利潤率高達216%。很明顯,差價利潤並非悠塔微商各級代理商的主要收入來源,而發展更多的代理商從而獲得無產品成本的利潤才是提高利潤率的原因,這也應該是高級別代理商重要的盈利方式。
  • 歐束微商連載三:水軍太水 經營模式涉嫌傳銷 創始人疑遭失聯
    清揚君點評:幾個網友言外之意是投資有風險,做微商上當受騙就應該自認倒黴,沒有退貨一說,而且微商都是教人做假圖騙人的,賣不掉是自己的能力問題。清揚君看了一下,這哪裡是為廣州歐束化妝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束微商」)辯解,簡直是給微商行業抹黑。
  • 傳銷?還是微商?它們本質上有什麼區別?
    想想看最近老是看到新聞又是關於傳銷的事,在這我奉勸那些幹傳銷的朋友,不要拿親朋好友的信任用來做牟取暴利工具,你所坑害的都是自己的新朋好友,有的朋友說了,我這是直銷,不是傳銷,那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傳銷,什麼是直銷,什麼是微商的區別,如果你連這三個概念都弄不懂還搞直銷?
  • 傳銷害人不淺,直銷與微商又怎麼樣?
    我們知道傳銷害人,並且受害的大多數人都是傳銷者的親朋好友。我曾經也是一名受害者,那是2014年,由於我家地處小縣城,沒見過什麼大世面,還有我開的五金店破產了,沒事幹就去上網。不過這些都沒打動我,打動我的是我同學說他們的網站可以給我的假商城做宣傳,傳銷人員也說他們的網站流量大,只要我交會費就可以免費幫我宣傳,於是我又上當了,被騙了兩萬元。幸運的是我將這件事告訴了家人,家人知道我被騙了,又把錢要了回來。大多數朋友都沒有我幸運啊!這就叫網上套路多,投資要謹慎。一分錢都別讓騙子得到。接下來我們就說一說直銷和微商吧。
  • 名為微商營銷,實則掛羊頭賣狗肉 寧波北侖摧毀一特大網絡傳銷團夥
    原標題:名為微商營銷,實則掛羊頭賣狗肉北侖摧毀一特大網絡傳銷團夥 前天(12月5日),寧波北侖公安分局通報一起剛破獲的特大網絡傳銷團夥案件,前後抓獲100餘人,已對38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這起案件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它披上了「羊皮」——偽裝成線上購物平臺,令普通人很難將其與微商營銷區分開來。
  • 微商「阿嫲工坊」運營方涉嫌傳銷 被法院凍結資金2千萬元
    鷹鑑(kjpian)在該行政裁定書上看到,8月27日黃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以下經簡稱:黃州區市監局)在查處廣州環園生物公司、朱某中、廖某祝、廖某滿、廖某娟、黃某嬌、葉某梅涉嫌傳銷一案中,認為上述被申請人自2016年5月23日起,依託網際網路網站在線下從事阿嫲工坊牌洗滌日用品銷售活動,以購銷商品為名發展人員,涉嫌組織、策劃傳銷,並通過朱某中、廖某祝、廖某滿、廖某娟
  • 微商產品效果堪憂,公司實為傳銷公司
    它就是,微商行業。微商顧名思義,微信上面的商貿交易,簡稱微商。微商產品,我自己是沒有買過,因為不保險。但是朋友圈裡卻是火得一塌糊塗。有的人賣包,有的人賣鞋,還有的人賣各種瘦身產品。賣包賣表賣瘦身產品的,還有情可原。
  • 神首集團連載五:神首集團微商被質疑涉嫌傳銷 大量代理大呼被騙...
    神首集團連載五:神首集團微商被質疑涉嫌傳銷 大量代理大呼被騙涉嫌虛假宣傳,麥吉麗發展難言坦途屢遭投訴後又屢次道歉,「三草兩木」有何經營之道?近幾年來,網絡消費發展迅猛,微商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同時也成為消費者權益受損的重災區。對於那些無實體店、無營業執照、無信用擔保、無第三方交易平臺,進入門檻低的微商,若與消費者發生消費糾紛,一些微商往往通過更換帳號或直接刪除「好友」關係,試圖逃避法律責任。
  • 監管部門重點打擊以「微商」「直銷」為名義的各類網絡傳銷!
    此次行動是繼2011年以來,全省開展的第十次打擊傳銷專項行動,重點打擊以「1040工程」「資本運作」「連鎖銷售」等名義實施的傳統異地聚集式傳銷,以「微商」「電商」「消費返利」「虛擬貨幣」等名義為幌子的各類網絡傳銷,以直銷名義從事傳銷活動的行為;重點打擊和處置傳銷組織的組織者、領導者、骨幹成員,對多次從事傳銷活動的人員和為傳銷活動提供便利條件的行為採取必要的行政處罰措施
  • 層級代理發展下級賺取高差價,米友圈科技捲入傳銷風波
    投訴請上黑貓:【點擊投訴】原標題:層級代理發展下級賺取高差價,米友圈科技捲入傳銷風波因涉嫌傳銷,母嬰新零售平臺杭州米友圈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米友圈」)被凍結10億元現金。11月23日,米友圈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稱,公司已啟動應急預案,確保日常經營管理不會受此影響。
  • 涉案1600餘萬元 打著微商旗號「螞蟻人生」傳銷案 三名骨幹獲刑
    微商是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空間,藉助於社交軟體為工具,以人為中心,社交為紐帶的新商業。但有人卻利用微商的名義,採用多級分銷,打著分析經濟的旗號從事傳銷活動。1月2日,李旭反傳銷團隊獲悉,打著微商旗號,利用網際網路開展網絡傳銷活動,「螞蟻人生」網絡傳銷案,黃某文、劉某麗、方某生三名被告人犯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至二年六個月,並處罰金。經審理查明:王某1(已判決)系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某某公司)的實際經營者。
  • 揭秘被罰958萬的雲集:是微商還是傳銷?
    但是, 「拉人頭」、「朋友圈廣告轟炸」等營銷方式也引來了不少人的反感,模式的合法性也飽受質疑,甚至有同行直言:雲集產品沒啥優勢,發展這麼快就是因為做傳銷!今年5月,杭州濱江區市場監督局開出一張958萬元的「組織策劃傳銷」罰單,更是將這個本就眾說紛紜的電商平臺,再次推上風口浪尖。
  • 知乎達人都是怎麼評價微商的?
    01@萌小主對於微商,我們身邊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一個聲音說:微商,都是騙子、傳銷!另一個聲音說:微商成就了我,改變了我的人生。一個是被微商傷害過的群體,一個是真正受益的微商代理。隨著國家對微商行業的一系列動作以及眾多傳統大牌企業搶佔風口的轉型之舉,微商行業迭代與微商救贖並存,但創新力強、產品過硬、模式科學的品牌,正在幫助微商走向更加規範和科學的發展之道。
  • 微商品牌「歐束」創始人疑似失聯:產品涉嫌造假,經營模式形似傳銷
    鞭牛士 3月24日消息,近日,有業內人士對鞭牛士透露,知名微商品牌「歐束」創始人蓮若疑似失聯。該公司此前曾被爆出涉嫌產品造假、虛假宣傳、傳銷等法律問題。感覺做這個微商就是和傳銷一樣,讓我拉下家,然後我就決定不做了。」記者搜索發現,網上確實有不少圖片生成器,可以隨意製作微信、支付寶聊天記錄、轉帳頁面、微信紅包等各類圖片,5分鐘就能製作一張以假亂真的交易記錄,造假完全不需成本。
  • 微商品牌「歐束」創始人疑似失聯產品涉嫌造假,經營模式形似傳銷
    近日,有業內人士對鞭牛士透露,知名微商品牌「歐束」創始人蓮若疑似失聯。該公司此前曾被爆出涉嫌產品造假、虛假宣傳、傳銷等法律問題。企查查數據顯示,廣州歐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主要從事化妝品研發、生產、銷售經營,公司法定代表人韓藝,自然人股東和歐束品牌創始人為宋維樵,註冊資本3000萬元,無實繳資本。
  • 微商撕掉標籤 道阻且長
    史磊沒有多想,投資了不到10萬元,一隻腳就踏進了微商行業。但那時,微商受到的管控較少,行業亂象橫生。假冒劣質品摻雜其中,不少微商喜歡誇大其詞,多層代理模式則引發傳銷陷阱……曾子墨曾經並不看好微商,當時他在經營一家淘寶店,「早期很多微商都很不理性且很『短命』,很多人只想撈一票就走,而不是把它視為一個長期的生意,從品牌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做好一個微商品牌,運作模式比較低級。」
  • 靠拉人頭月入百萬、小米有品有魚傳銷?專家:涉變相傳銷
    部分法律界人士對時間財經表示,其中部分所謂「推手團體」制定的推廣策略,確實有傳銷嫌疑。  而幾乎每一個自稱「有品有魚社交電商」的銷售者,在試圖發展「下線」時,都首先使用小米這一品牌作為強力背書。  截至發稿,小米集團並未回復時間財經關於有品有魚與其具體關係的相關問題,而有品有魚相關負責人則回復時間財經:「抱歉,我們最近不太想做宣傳報導。」
  • 重慶城口縣商業街「太陽神」被曝涉嫌變相傳銷
    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取得利益。1998年4月21日,中國政府宣布全面禁止傳銷《關於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通知》。近年來,國家也在嚴厲的打擊傳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