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名:雙封(來回兩次使用),圖文/麥國培
郵政明信片有「雙片」,就是一正一反、一來一回,用意是方便收件人收到郵件後即時回信。這裡的「雙封」只是套用雙片的用意。
中國人講究禮儀,如果把使用過的信封拆開反轉重用,會被視為不敬,所以在早期的清代郵件中,甚少見到兩次使用的信封。
到了民國時期,通信增加,開始有人把使用過的信封拆開反轉重用,但總體還是不多。
到了新中國時期,百廢待興,物資極度缺乏,這種兩次使用的情況變得很普遍,至於用報紙、廢紙自製信封使用,更是延續到八九十年代,小弟在九十年代還大量自糊信封使用。
以下為一件日本1941年2月22日航空寄天津2月25日的商業函件,郵資共39分,日本航空到中國的進口郵件比較少見。
信封可見為一間制陶公司間互寄,地址是日本租界旭街,該街位於15支局範圍,所以落地戳為15支局。
有趣的是,郵件到達不久又被該公司拆開反轉使用,貼烈士8分一枚,正是當時寄日本郵資,同樣由日租界旭的15支局寄出,時間為1941年3月9日。
日本受中國文化影響,亦注重禮儀,但在戰爭時期,就算公司的商業信件,亦需要把信封拆開兩次使用,以免浪費。由此可見當時物資缺乏有多嚴重,此種進出兩個國家的兩次使用郵件甚為特殊和罕有。
一航一平,反映了不同的業務在同一郵件上的應用,實屬抗戰郵史中的特例,亦是一種環保節儉的見證。
兩次使用郵件在清民時期均不多見,收集成系列亦不容易,這是一個比較有創意又有趣的環保性質特殊郵史領域,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