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4 1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7月2日下午,距離縣城40公裡的河南省盧氏縣雙龍灣鎮石家村村委老戲臺上,一場特殊的庭審正在進行。盧氏縣人民法院綜合審判庭正在巡迴開庭審理一起贍養糾紛案。
年近八旬的謝老太生養了六個子女,老伴去世後,謝老太近幾年跟著年僅五旬、尚未成家的三兒子袁某見生活。因為贍養問題,謝老太將大兒子袁某良、小兒子袁某偉告上法庭,請求法院判決二被告履行贍養義務,給付贍養費。
因謝老太已78歲高齡,行動不便,辦案法官遂決定將法庭「搬」到謝老太家開庭審理。
7月2日下午,辦案法官驅車40餘公裡,來到謝老太居住的雙龍灣鎮石家村,在謝老太家門口村委會隔壁的老戲臺上審理該案。聞聽法院下鄉進村審案,村裡群眾紛紛前來旁聽。
經過一番忙碌,一個簡陋又不失威嚴的法庭布置好了。
下午4時許,法庭開始開庭審理此案。為了化解雙方矛盾糾紛,幫老人找回迷失的親情,辦案法官在查明案情後,宣布暫時休庭調解,並邀請村組幹部和當事人的親戚鄰居參與調解。
經過在場人員的批評教育,二被告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願意每人每月承擔300元的贍養費,並定期看望老人。如老人患病,看病的醫藥費幾個兒子分攤。辦案法官還不失時機地調解了老人此前看病的醫藥費糾紛。被告袁某良當場履行了調解書確定的義務。
開庭和調解結束後,辦案法官又現場開展了普法教育,宣講了我國《憲法》、《老年人權益保護法》和新頒布的《民法典》等相關法律法規,用「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等報答養育之恩的經典故事,讓在場群眾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法治教育。
國徽在哪,法庭就開到哪兒
此次巡迴審理,不僅便利了群眾訴訟,拉近了人民法院與人民群眾的距離,同時通過現場開庭、以案釋法,給轄區群眾上了一堂生動具體的家事法治教育課,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了贍養老人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每一個子女應盡的法律義務,真正起到了普法宣傳的作用。(趙富林 劉志臣)
感謝您關注盧氏法院!讓我們一起傳播法治正能量!
1、可通過右上鍵分享到朋友圈,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2、點擊右上角按鈕,選擇「查看官方帳號」點擊關注。
3、在添加朋友中搜索微信號「lsxfy000」或在查找公眾帳號中輸入「盧氏法院」即可關注。
4、掃描以下二維碼添加關注。
原標題:《第642期 八旬老太狀告兒子不養老 法官進村開庭解心結》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