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造假風波再起!比茅臺還暴利的公司股價腰斬,市值暴跌300億

2021-01-12 騰訊網

A股變了!

1月7日,2021年第四個交易日,A股出現了極為奇怪的一幕。全市場總共4100多家上市公司,在3360家公司下跌,只有807家公司上漲的情況下,A股三大股指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竟然全線大漲!

(三大股指截圖)

這反應了目前A股市場的一個本質變化:價值發現。什麼是價值發現?仔細來看,除金融行業公司外,千億以上市值的公司平均漲幅達2.19%,百億到千億市值的下跌0.34%,百億以下的下跌3.50%。

簡單來說就是,目前的A股更喜歡漲市值大的,而市值小的則逐漸被拋棄。大家可以想一想,這是為什麼?從價值的角度來看,顯然千億市值的價值要大於百億市值的,百億市值的要大於10億市值的,這就是價值!

再回想一下A股市場的慣常戲碼,明明是業績爛的公司股價卻飛漲,明明報告業績顯示非常靚麗股價卻持續下跌。往往事後證明,爛公司股價漲是遊資短線炒作所為,業績好的公司最後被曝出各種雷證明它實際就是家爛公司

而現在市場正在逐漸改變這種行為,或者說是在糾正這種行為。短線遊資炒作本身長不了,看起來很好的公司也逐步被市場和投資者看清、看透!

說到這,銳眼哥再引出今天想要跟大家聊一聊公司,南極電商(002127.SZ)。這家公司大家都比較熟悉,被稱為「吊牌大王」,運營模式非常輕資產,也不需要太多的研發,但利潤率極高,且市場佔有率也極高,但這樣一家看起來非常好的公司的股價近期卻傷透了投資者的心。

300億電商巨頭,三天暴跌近三成

別的不多說,先來看看南極電商近一年的股價走勢,想想它的中小股東們如何高興得起來!

一句話概括,從哪漲起來回哪去。

(南極電商近一年股價走勢截圖,前復權)

南極電商在2020年上半年也算得上是一隻大牛股了,受益於疫情爆發後宅經濟和直播帶貨經濟的爆發,公司成了星期六之後又一直播帶貨概念股。因此,其股價自2020年2月3日開盤後,從最低9元/股一路上漲到2020年7月上旬的24.41元/股,最大漲幅171.22%,遠高於同期滬深300指數33%的漲幅!

趁著概念炒作,輝煌之際,南極電商的市值一度衝到584.50億,對應動態市盈率超過113倍

然而,自7月上旬股價和市值均創新高后,南極電商並沒有跟隨滬深300指數的步伐,先是橫向盤整一段時間後再度上漲,而是從此時開始連連下跌。在經過長達半年的連續下跌之後,「吊牌之王」的股價依舊沒有止跌的意思。進入2021年後,前兩個交易日就連續跌停,第三個交易日繼續大跌超6%,第四個交易日再跌超2%,四個交易日累計跌近30%!

截至目前,南極電商的市值已經從巔峰時的584.50億跌至250億以下,短短半年時間,「吊牌之王」就遭遇了股價腰斬、市值縮水超過300億的悲慘命運,何也?

原因其實也簡單,根本原因在於股價炒高之後,大股東和高管的連續減持,控股股東的頻繁質押,以及關於公司財務造假的質疑再起。

高管大幅變動、大股東減持套現

進入2020年下半年後,南極電商頻繁發生管理層變動。先是7月3日副總經理林澤村因為個人創業需要辭去公司一切職務,隨後在9月29日又更換聘任沈佳茗擔任公司新的財務負責人,到10月9日公司副總經理兼董秘曹益堂又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一切職務。

在公司管理層遭遇大幅變動之後,2020年10月21日,公司董事、第七大股東劉睿又因個人償還貸款需要拋出一份擬減持公司962.8萬股的減持計劃,佔公司總股本的0.39%。

(南極電商減持公告截圖)

這還不算完。2020年10月31日公司又公告註銷線下零售項目子公司,到12月25日又發一份公告說,實控人張玉祥因個人資金需要將510萬股公司股份質押給中金財富證券,佔公司總股本的0.83%。

(南極電商實控人張玉祥質押公告截圖)

看完這些,是不是感覺去年下半年「吊牌之王」南極電商發生的事情太多了,而且都是重大事件,像管理層變動、實控人質押股權、大股東減持都是對公司股價產生利空的因素。

這麼一看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進入2020年下半年後南極電商的股價會持續下跌了!

2020年12月26日,公司發布董事劉睿減持過半的公告,減持主要集中在12月21日、22日、23日、24日這幾天,合計減持520.70萬股,減持均價14.56元/股,套現7580萬左右,再加上後續的一半,此次減持套現將超過1億多。

回顧最近半年發生在「吊牌之王」南極電商身上的事情,怎麼感覺公司管理層都那麼缺錢呢?副總經理林澤村要創業辭職了,董秘曹益堂因為個人原因辭職了,第七大股東因為需要償還貸款要減持,就連實控人張玉祥都因為資金需求把股份質押了。

一個個管理層都表現的這麼「窮」,但公司貌似很有錢的樣子啊。南極電商股價經過半年時間的持續下跌後,2021年1月6日公司終於發布了一份回購方案,回購金額不低於5億、不超過7億,回購價格不超過15元。

實際上,根據公司發布的2020年三季報顯示,截至2020年9月底,公司帳上還有19.89億的現金以及6億銀行理財產品。

對於南極電商來說,這半年所發生的事情,引出了一些問題,南極電商還有它自己報告的那麼好嗎?一邊減持一邊回購真的有用嗎?

業績增速放緩,現金流惡化

說完了南極電商股價的表現和它近半年折騰的一些事情,再來說說「吊牌大王」的故事。

1998年,創始人張玉祥創立了南極人品牌,首創保暖內衣。成立之後靠巨額廣告費迅速打造出了「南極人」的品牌效應,以產銷一體化的經營模式,成立僅4個月就創出1億營收,到2004年實現營收10億。

隨後國內紡織服裝行業逐漸進入激烈競爭時代,從2008年到2015年,為避開線下實體的紅海競爭,轉型為線上電商服務企業,剝離產、銷兩個重要環節,只留下「南極人」品牌採取品牌授權模式,通俗說就是「貼牌」。

2015年借殼新民科技上市,並通過收購時間互聯進入網際網路營銷領域。上市至今,南極電商營收從3.89億增長到39.07億,年複合增速高達75%!

(數據來源:銳眼哥整理)

上市之後,南極電商之所以有高達75%的年複合營收增速,原因在於,2018年花9.56億收購網際網路營銷公司時間互聯,但產生了高達7.79億的商譽,佔當年總資產的20.38%、淨資產的25.54%。因此,自2019年開始公司營收增速逐步放緩,到2020年上半年因為疫情出現首次出現負增長。

隨著營收陷入負增長,公司現金流也開始明顯惡化。2019年公司實現的經營性現金流淨額還高達12.55億,但2020年上半年突然轉負,為-2600萬。

(數據來源:銳眼哥整理)

按理說,作為電商品牌貼牌商,在2020年上半年疫情爆發後隨著宅經濟、線上經濟的爆發不應該出現營收負增長的情況,更不應該出現經營現金流為負的情況。原因在於,2020年上半年,南極電商雖然營收增速轉負了,但應收帳款卻大幅增長,從2019年的8.63億增長到2020年上半年的11.39億,增長了31.98%!

原因除了疫情之外,主要是公司旗下融資租賃子公司上海小袋對外放款增加以及放款無法及時收回。

不過,對於一家極度輕資產的公司來說,短期的經營現金流無法正常收回,對其影響應該也不大,因為對於南極電商來說實在太不缺錢了,應該說「窮的只剩錢了」。

截至2020年上半年,南極電商帳上現金21.27億、交易性金融資產3.7億、應收帳款11.39億、商譽8.9億,佔公司總資產的比重分別為38.10%、6.63%、20.40%、15.94%,現金和交易性金融資產合計佔總資產的44.73%,一半都是現金或容易變現的金融資產!

揮之不去的「財務造假」疑雲

關於南極電商財務造假的質疑,不算太多,但也不少。主要有,2019年興業證券某分析師的路演PPT中曾暗指南極電商財務造假,後國內某知名媒體又公開質疑南極電商貨幣資金存疑、有財務造假的嫌疑。

興業證券分析師的PTT中指出,XX電商存在六大疑點:

(資料來自網絡)

這六大疑點讓人基本可以斷定,所指就是南極電商。要知道,在2018年以前,南極電商的淨利率始終高達50%以上,暴利程度堪比茅臺。而所謂非常輕資產的運營模式指的就是南極電商的「貼牌」模式,財務數據質量差也能從南極電商的財務數據中得到證實,作為一家極度輕資產的「貼牌」商,每年的應收帳款佔比卻始終在15%以上,其他幾項也就不一一再說了。

而某知名媒體質疑的出發點主要在公司業績快速增長的角度,該媒體指出,南極電商旗下兩家成立於2017年11月的新疆子公司,註冊資本均為1000萬,實繳資本為0,但在2018年和2019年兩家剛成立的子公司竟然就分別交出了1.2億和1.86億淨利潤的好成績!

(南極電商2018年財報截圖)

銳眼哥看見關於南極電商的最新報導指出,針對此次南極電商毫無徵兆的下跌,市場人士認為,或與財務造假的質疑有關。記者採訪時,公司回應稱經營正常。

南極電商到底有沒有造假?需要公司出來給市場一個正面的回答,而不是一句「經營正常」就完了。

如果公司真的一切正常,為何管理層要表現的那麼缺錢?為何近半年公司有那麼多重要的管理層發生變動?為何第七大股東要在此時急於套現?

這些疑問,需要公司給市場、給股東一個回應!但公司如果真的存在造假,那麼反過來也說明目前A股的市場行為是正確的,發現價值的能力越來越強了,這才是一個成熟市場的行為。

相關焦點

  • 千億財務造假被抓,揭陽首富身陷囹圄,一年身家暴跌351億
    自此,被指A股史上性質最惡劣、數額最大的財務造假事件,2019年康美藥業近300億財務造假案,告一段落。這對於康美藥業,以及其創始人、實控人馬興田來說都是走向末路的象徵。這次財務造假風波,導致馬興田的財富值直線下降,2017年,馬興田以405億元身家,正式成為揭陽首富,到如今淪落為當年胡潤百富榜上財富縮水比例最高的富豪。馬興田家族以59億元財富值排在2019年胡潤百富榜第723名,而在2018年尚為410億元、52名。
  • 白馬股頻爆雷:康美市值蒸發超300億 涪陵榨菜市值暴跌
    摘要 【白馬股頻爆雷:康美市值蒸發超300億 涪陵榨菜市值暴跌】在央視財經頻道8月4日的節目中,首次上榜2019年世界500強排行榜的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亮相。
  • 腰斬又腰斬!130億宏安地產股價閃崩75%!100億市值「灰飛煙滅」
    曾經暴漲1900%的房地產牛股,竟2天被腰斬2次。繼6月4日暴跌68.7%之後,今日宏安地產(01243.HK)繼續狂瀉,盤中一度暴跌超27%,截止收盤,其股價跌幅仍高達23. 27%,短短2個交易日跌幅超過76%,已兩度腰斬。
  • 財務造假300億,罰款60萬,誰在包庇曾市值千億的它?|艾問人物
    這份處罰比起瑞幸的22億造假帶來的後果簡直不值一提,投資者借爹媽的股票帳戶打個新股都要被罰50萬元,而康美藥業如此嚴重的財務造假行為只罰了60萬元,甚至都不用退市。更為諷刺的是,康美藥業處罰結果的第二天,公司股價竟然一字板漲停。而同樣遭遇的瑞幸咖啡,復牌首日卻暴跌36%。
  • 康美藥業財務「造假」被扒,實控人被採取「強制措施」,多次造假
    隨著新的《證券法》頒布實施和資本市場改革的不斷推進,財務造假等證券違法違規成本將大幅提升,康美、康得新的案例,無疑將對資本市場起到較強的警示作用。馬興田被逮捕後,康美藥業的股票開盤就已經跌停,截止7月10日上午收盤,康美的股票跌幅為2.73%,至2.49元/股,總市值123.85億。
  • 「千億白馬」財務造假300億遭頂格處罰,股票卻漲停了……
    ST康美此前披露公司2018年年報,並更正2018年之前的部分財務數據,其中2017年末的財報虛增了近300億元貨幣資金,引起外界質疑。據統計,康美藥業2016年虛增貨幣資金225.8億,2017年虛增貨幣資金299.4億, 2018年虛增貨幣資金361.9億,三年累計虛增的貨幣基金達887億,是公司淨資產的3倍,相當於康美藥業三年造假了三個自己。
  • 總市值一度超貴州GDP的茅臺 股價也曾數次驚魂「觸底」
    9月24日,茅臺股價再創歷史新高,截至收盤,貴州茅臺單日大漲3.05%,股價攀升至1184元/股,總市值也攀升至14873億元。據統計局數據,貴州省GDP約1.48萬億元,也就是說,貴州茅臺的總市值一度超過貴州省GDP。
  • 腰斬又腰斬!130億地產股閃崩75%!100億市值「灰飛煙滅」
    曾經暴漲1900%的房地產牛股,竟2天被腰斬2次。繼6月4日暴跌68.7%之後,今日宏安地產(01243.HK)繼續狂瀉,盤中一度暴跌超27%,截止收盤,其股價跌幅仍高達23. 27%,短短2個交易日跌幅超過76%,已兩度腰斬。值得一提的是,在閃崩之前,宏安地產並非小市值的垃圾股,其總市值一度超過133.7億港元。
  • 遊戲跳票,昔日「股王」慘遭腰斬,遊戲界「茅臺」危矣?
    可曾幾何時,這家遊戲明星股吉比特創造過不到2年漲幅超過600%的紀錄,股價甚至還在茅臺以上,被譽為「妖股」,堪稱遊戲界的「茅臺」;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它只是300元股票中的一隻,而茅臺卻早已一飛沖天,高達2100多元!超不過的股王茅臺,熬不過的「茅臺魔咒」!
  • 南極電商澄清財務造假後迎暴漲 股價「跳水」半年市值已腰斬
    中國網財經1月18日訊(記者 郭帥)股價跌了近半年之後,南極電商(SZ:002127)日前接連進行了發布回購計劃、披露澄清公告一系列動作。截至14日收盤,公司股價報10.21元/股,日內漲幅達8.16%,是自2020年7月份開啟「跳水」模式以來少有的大漲。
  • 市值暴跌98%,「歐洲支付寶」申請破產,15家銀行踩雷
    Wirecard成立時間比我國支付寶要晚幾年,但是它在德國的發展是比較快的,2018年其營業收入達到20億歐元,可以說是金融科技界的獨角獸,所以在它上市之後,股價也是一路走高,最高峰的時候,Wirecard的股價一度達到200歐元,總市值值一度達到了246億歐元,約合1951億人民幣,這個市值甚至超過了老牌金融巨頭德意志銀行,因為表現搶眼,Wirecard被納入德國藍籌股
  • 疑似財務造假?掛牌以來最大規模回購難擋機構倉皇出逃
    2021年開市,A股迎來開門紅,滬深指數再次站上目前高點,可「網紅電商概念股」南極電商股價出現閃崩,連續2個交易日跌停後持續下跌。就在去年,這家公司的市值還從年初的200億元一路高漲至7月最高的600億元,翻了三倍,如今,南極電商的市值僅為250億元,距離去年年中的高點已經接近腰斬。
  • 賣「吊牌」年入13億,300億網紅白馬股開年「崩盤」,發生什麼?
    來源:EMBA微金股價連跌5天,市值蒸發86億, 「吊牌大王」發生了什麼?牛年開市,市場眼中的電商白馬股——南極電商卻陷入了漩渦中,遭「造假」利空傳聞,股價接連跌停。1月4日,新年第一個交易日,南極電商開盤後隨即閃崩跌停,次日開盤又直奔跌停。
  • 30倍大牛股崩塌,暴跌97%450億市值蒸發,背後驚現金利豐,發生了什麼?
    來源:新浪港股新浪港股訊 11月21日消息,雅高控股遭遇洗倉,股價暴跌97%,報價0.43港元,450億市值瞬間蒸發,目前公司總市值只剩13億港元。股價暴跌前雅高控股在11月暴漲172%。公司不尋常波動並非首次,此前多次經歷暴漲暴跌。
  • 輝山乳業暴跌85%,東北企業輪番造假,投資不過山海關?
    最刺激人心的案例是輝山乳業,遼寧企業輝山乳業不知道怎麼突然暴跌了,跌幅最高超過90%,截至中午收盤暴跌85%,午後停牌。輝山乳業從開盤2.81港元跌至0.42港元,成交量放大至4.53億港元。  據說誘因是一份文件傳出,遼寧省金融辦召開輝山乳業債權工作會議,23家債權行與輝山乳業集團相關負責人均出席。大概意思是公司債務比較多,難以償還。
  • 離萬億市值僅差130億!市值超越LV,茅臺成全球最大奢侈品公司
    如今市值已高達9870.07億元,以最新匯率計算,市值已達1517.54億美元。這已經超過世界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路易威登)總市值(1489億美元)。數據顯示,在標普全球奢侈品指數的80隻成分股中,LVMH集團以1489億美元的市值冠居第一。
  • 賣「吊牌」年入13億,300億網紅白馬股開年「崩盤」,到底發生了啥?
    截至1月8日收盤,南極電商報收10.16元/股,短短5個交易日,市值蒸發了86.4億元。圖片來源:東方財富截圖自2020年7月13日的股價高點起,南極電商已經開始了一路震蕩下跌的走勢,半年來股價已遭腰斬,跌幅超56%,市值蒸發已超300億。
  • 自曝家醜股價暴跌,瑞幸沒想過後果會有多嚴重?想不想知道,美股造假...
    最驚悚的還不是熔斷,而是瑞幸的跌幅一度接近 80%,盤前甚至達到過 100%,最新的段子已出爐:1.8 折喝瑞幸咖啡,1.8 折買瑞幸股票。突如其來的暴跌源於瑞幸「自曝」。上市公司自爆財務造假,股價已經不能叫暴跌了,應該叫雪崩,從 4 月 1 日收盤時的 26.2 美元跌至最低 4.9 美元,和最高的 51.38 美元相比連 0.1 折都不到。當然,不怕死衝進去抄底的,能不能財務自由不好說,但 1 小時內財富翻倍是有可能的,因為盤中瑞幸一度被抄底大軍拉到了 10.58 美元。
  • 特斯拉落選標普500指數,股價暴跌21%市值蒸發800億美元
    9月8日美股收盤,特斯拉股價暴跌21.06%,創單日歷史最大跌幅,市值一夜蒸發800億美元。這一蒸發市值約為蔚來、理想及小鵬汽車市值總和的1.68倍,也超過了通用汽車與福特汽車兩家公司市值總和。截至9月8日美股收盤,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股價跌幅均超過5%。在A股市場,截至9月9日收盤,與特斯拉存在業務往來的特斯拉概念股中,有20家股價上漲,132家下跌,板塊整體跌幅超2.5%。此次特斯拉股價的暴跌,離不開利空事件的「三連擊」。直接導火索即是沒有被納入標普500指數(S&P 500)。
  • 茅臺集團要替貴州還債 股價應聲下跌
    貴州茅臺集團日前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將對貴州高速進行股權收購、償還有息債務等,消息一出,貴州茅臺股價應聲下跌逾3%。 9月15日,貴州茅臺發布的第三屆董事會2020年度第三次會議決議公告顯示,公司控股子公司貴州茅臺集團財務有限公司開展固定收益類有價證券投資業務,投資總規模不超過其資本總額的70%。 同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司債券項目信息平臺發布茅臺集團2020年公開發行公司債券(面向專業投資者)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