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4個月之前,倪叔就曾經爆料過,汽車後市場企業淘汽檔口要被京東收購,而時隔4個月,這支靴子終於落地。
2017年11月17日,和淘汽檔口關係「親密」的媒體「AC汽車後市場」發布消息稱:京東將以三億元收購汽車配件B2B平臺「淘汽檔口」。同時,淘汽檔口COO範清林(擎天柱)將加入京東入職。
AC汽車後市場稱,此次收購劉強東已經籤字確認,收購將採用少量現金加股票的形式。
如倪叔之前的介紹,這座坐落於杭州海創園的企業,其距離與阿里巴巴西溪園區直線距離不到500米,且在其創始之初也曾吸引大量阿里人加盟,其中甚至包括多個阿里M4層級的高級員工,歷來被認為是一家擁有阿里基因的企業。
淘汽檔口,成立於2014年1月份,一開始的主營方向為:汽車配件的B2B採購平臺,成立後僅一年就擁有10萬B端客戶,成為國內最大的汽車配件垂直電商;而後2015年2月,淘汽正式推出「淘汽雲修」這一連鎖品牌,進軍汽修o2o市場。
截止到16年3月,淘汽檔口共有1400名員工,在全國22個省會擁有18個中心倉和600名運營顧問;淘汽雲修在全國擁有1200家服務網點,2016年計劃拓展到10000家門店,堪稱汽車後市場中的實力玩家。
淘汽檔口,先是在2014年8月獲取了光信資本的3000萬美金額度的A輪融資,此後又在2015年6月,獲得了平安創新投資基金的3000萬美金B輪融資,並曾一度被譽為:汽車後市場估值最高的企業,並一度被看好上市指日可待。
而如今這家a輪融資就拿了3千萬美金,號稱汽車後市場估值最高的企業,卻要以3億的價格要把自己賣給京東。
3億這個價格,甚至還不到這家公司a輪融資的估值,許多圈內的人士告訴倪叔,對這件事他們的第一反應都是:賤賣了,而之所以要用這麼便宜的價格出售,或許有兩大原因:
一是因為其自身資金鍊已經斷裂,因而缺乏談判資本;
二是其在獲取平安創新投資基金的B輪融資,籤訂有對賭協議,而目前已經到了履約期卻沒有達成預期承諾的結果;
而從2014年成立,幾個月時間就營收過億,A輪融資就拿3000千萬美金的輝煌,到2017年,被傳資金鍊斷裂,以3億價格賤賣,淘汽檔口為何會走到今天這一步什麼?倪叔認為有3大關鍵節點
關鍵點1:創始CEO俞霽睬的出走
淘汽檔口這家公司從一開始就有濃烈的B2B色彩,其主要成員早期大部分來自阿里、網易,創始CEO俞霽睬,曾在阿里任職,花名「公主」。而現今CEO肖軍在早期是以創始投資人的身份加入進來的。
肖軍此前曾創辦了國內最大的公關公司之一際恆集團,該公司的主要客戶群體來自整車企業。2011年,際恆集團被法國知名4A公司陽獅集團收購。肖軍隨後投資創立淘汽檔口。
2014年1月,淘汽檔口正式上線,採用NAPA汽車配件連鎖經營模式,開始從線下地推反向擴張。
憑藉精準的市場策略及阿里鐵軍的地推能力,淘汽檔口的交易量始終呈現一個陡峭的增長趨勢,從2014年5月7日完成第一單交易開始,在3個月時間裡,淘汽檔口日交易額峰值便從100萬、300萬、500萬漲到了2014年8月的700萬,其訂單量也突破了600單。
淘汽檔口在俞霽睬的帶領下,迅速在短短的一年之下就獲取了10萬籤約商戶,成為了國內最大的汽車配件垂直電商,在網傳的一篇《2014汽車後市場十大事件》中,提到淘汽檔口的影響力時,歸結為俞霽睬的阿里背景。而據業內人士介紹,淘汽檔口按照阿里B2B模式搭建了一個超過300人的銷售部隊。
而就在拿了3000千萬美金A輪融資以後,在籌備B輪融資期間,因為路線之爭,俞霽睬與肖軍產生了巨大的分歧,這種分歧最終以俞霽睬帶隊離開創立神汽在線,公司轉由肖軍全權負責公司為結局。
而就在俞霽睬離開公司同時,淘汽檔口B輪融資落地,依然是3000萬美金,這個數字遠低於行業當時對淘汽檔口的預期,甚至持平自身的A輪融資額度……對此有行業人士認為,對於一個月營收過億的公司來說,3000萬的融資並不匹配,無經營以及戰略上的重大錯誤,那麼原因很有可能就在於,那個讓淘汽檔口成為「阿里系」創業公司的CEO不在了。
雖然,對於一家公司而言,曾經的創始團隊變動並不能決定或者左右這家公司的命運,但回看淘汽檔口3年來的發展史,創始CEO俞霽睬必是其中繞不開的一筆;
關鍵點2:深入線下汽車門店的戰略以失敗告終
俞霽睬與肖軍的分歧,關鍵在於對如何切入線下汽修門店的路線之爭;
在完成a輪融資以後,淘汽檔口作為汽車配件的B2B採購平臺已經成型了。但因為採取的利用低價的高頻單品:進口油品來完成拓客的,雖然業務整體可以盈利,但投入巨大且利潤單薄,純粹從事配件交易的終局只是成為三大油商的搬運工而已,通過配件交易切入汽修O2O是從成立之初就設定好的路線,是未來的巨大商業價值所在。
於是,2015年2月,淘汽檔口正式啟動全新服務品牌「淘汽雲修」,正式進軍汽車後市場o2o。
但在淘汽雲修的運作上,俞霽睬與肖軍產生了巨大的理念分歧:俞霽睬認為應當採取自營模式,而肖軍則堅持加盟模式,分歧無可調和,導致出走。
從策略的角度來看,俞霽睬堅持自營,是希望以保證品質為前提,再行引入加盟;而肖軍的則希望通過加盟模式,改善利潤率及現金流情況,從結果來看,肖軍的目標沒有最終達成,最終依然陷入了資金鍊的問題之中……當然,因為事事不是非此即彼的,因而這並不能反證俞霽睬的正確。
倪叔採訪了數位淘汽檔口的前任員工,問他們自身覺得為何淘氣檔口會走到今天?答案很多,有人的問題,內部阿里系與空降持加系的矛盾;也有事的問題,淘汽對線下加盟商的滲透並不理想,因為標準不一,參差不齊,最終沒有真正把線下加盟商整合在自身手中,出現了前期配合後期不配合等諸多情況……
而在進入線下戰略不成功以後,2016年3月1日,淘汽電商平臺OEM自營產品上線,淘汽開始做貼牌自營,但問題是:一個車有一個萬多個配件,常用的3000多,全中國有三萬個車型,也就是說sku至少有3000*30000,而且每年在變,要想做到對應車型齊全就意味著需要足夠大的sku,做自營模式就意味著巨大的資金壓力,而一但庫存管理不善就會使得原本緊繃的資金鍊進一步雪上加霜。
從結果來看,肖軍試圖通過加盟模式來改善利潤率及現金流情況的做法沒有成功。但更重要的是:通過淘汽雲修切入門店的嘗試最終並沒有成功,自營也沒成功,最終導致了淘汽檔口在商業模式並沒有更大的可能性。
存管理不力,資金鍊斷裂,往上又無法突破門店壁壘,創造新的商業價值,對於這樣的淘汽檔口,難怪曾經的員工表示:賣身給京東或許是最好的結果。
關鍵3:汽車後市場的整體環境變化
淘汽檔口,有今天這樣的結局,與它自身的經營不善有關,但更直接的原因是:它融不到錢了,而這和整個汽車後市場的整體生態有關。
汽車後市場,曾經一度是O2O大潮中的投資熱點,此前有媒體盤點過全國有超過900個後市場創業團隊在場廝殺,而隨著資本寒冬的到來,最終能夠存活的並不多;
對於淘汽檔口為啥不能拿到後續融資了,倪叔特意採訪了一位行業深喉,其表示:現在汽車後市場的投資方向已經轉移了,因為一旦公司不能造血,那麼融資的希望主要就在於被人收購或上市之上,當下的境況而言上市自然是沒有影子的事情;
而出售的話,在市場中已經有了像優信瓜子這樣用資本堆積起來的龐然大物情況下,淘汽這樣的情況既很難找到賣家,也很難賣出好價錢,因為你價格一貴,對方完全可以考慮自己做,而不需要收購你的公司。
隨著瓜子優信這些汽車電商的成型,所有面向c端個人車主的汽車後O2O項目的未來都被剝奪了,越來越多的資本轉向產業鏈,查詢創投媒體的新聞列表,你會發現做數據的拿到錢了,做系統的拿到錢了,但面向c端的後市場企業拿錢卻越來越難……
對汽車後市場的很多創業公司來說,這個資本寒冬似乎已經過不去了,而此次的淘汽檔口3億賤賣的事件,在令人唏噓的同時,亦不免讓後市場的同行們心頭平添一股寒意。
一葉落而天下知秋,淘汽檔口的故事不光屬於肖軍,屬於俞霽睬,也屬於整個汽車後市場的昨天今天與明天。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