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可望 未來可期:全市鄉村振興重點項目聚焦

2020-12-19 德州新聞網

編者按 2019年,我市各級各部門團結實幹、開拓進取,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在棗鄉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建設實施了一大批質量高、潛力大的好項目。12月7日至8日,我市開展為期2天的鄉村振興觀摩,對全市17個鄉鎮(街道)的55個項目進行現場觀摩、評議,集中展現了鄉村振興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進展新成就,以及項目實施帶來的鄉村產業、鄉村居民和鄉村生活的新變化新氣象。期間,市委書記樊廷雷對進展快、效果好的7個項目進行了現場點評。今日,本報對這些項目予以集中展示。

省級鄉村振興示範鎮創建工程

朱集鎮以入選山東省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範鄉鎮為契機,圍繞紅棗旅遊產業、鎮區建設等方面進行長遠系統規劃,加快實施鄉村振興省級示範鎮創建工程。

推進土地挖潛方面,藉助市相關政策,提前謀劃,組織專班盯靠,在全鎮41個村175個地塊,實施村莊部分土地增減掛鈎項目。截至10月初,全鎮共復墾土地520餘畝。改善人居環境方面,推進中心社區和高廈簷社區兩大社區建設,共涉及7個村莊、3000餘人,總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可置換土地866畝。中心社區內將配套建設大型綜合商超、鎮民廣場、中心幼兒園、黨群服務中心等。截至目前,兩大社區項目用地徵佔已完成,中心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層已建設完成,高廈簷村已拆遷50%。改造鎮區面貌方面,實施舊街改造、路網建設和沿河景觀帶項目。對朱集南橋至大常村1.5公裡的舊街進行改造,拓寬道路至18米,修建高標準下水道,提升兩側綠化帶,對沿街商鋪進行「徽派」建築風格改造,打造旅遊小鎮新亮點;推進幸福大街西延、棗林路和民俗路建設,實現鎮區道路「四橫四縱」新格局;對王鬥樞溝鎮區段進行提升,建成集休閒、旅遊、健身於一體的沿河景觀帶。

河溝張村拆遷改造項目

總佔地219畝的河溝張村拆遷改造項目,共涉及130戶,房屋196處。樂陵經濟開發區攻堅克難、奮力拼搏,結合實際探索出推進拆遷工作的「五步工作法」:第一步,留住鄉愁,解決思想問題;第二步,用活政策,分步拆遷獎勵,調動籤約、驗房的雙重積極性;第三步,以上率下,分類全面推進;第四步,全村一盤棋,走好群眾路線;第五步,公平公正,一把尺子量到底,所有籤約數據全部公開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項目推進中,樂陵經濟開發區積極做好群眾工作,為群眾講政策、講法律,引導群眾支持配合拆遷,在充分調動群眾支持拆遷改造積極性的基礎上,5月18日開始啟動籤訂協議,通過不斷努力,6月18日籤約率達到100%。隨後組織召開黨員幹部村民代表大會,確定6月25日開始房屋驗收,6月底房屋驗收全部完成。僅用30天就完成了全村無震蕩拆遷,創造了拆遷工作的開發區速度,充分體現了拆遷安置工作的民生 「溫度」。拆遷公司於6月底進場施工,196處房屋已全部拆除完畢。待新城花園安置樓房交付後進行安置並結算。

劉百萬村土地流轉項目

現代農牧業示範園區是大孫鄉圍繞龍頭企業嘉立荷牧業有限公司整體規劃的核心產業項目。在前期流轉林地為公司消化沼液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接公司的發展、種植需求,為其流轉土地5000畝。從土地流轉、牧草種植、沼液澆灌、沼氣發電到牛奶奶粉加工,形成循環產業鏈條,每年可為農墾集團減少物流費用2500萬元。為後續項目的早日落地打好基礎,實現大孫鄉主導產業振興。

在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大孫鄉以打造集現代農牧業發展、生態旅遊觀光於一體的現代特色農業小鎮為總體發展目標,從資源優勢、特色產業等方面入手,發展鄉村文化體驗、紅色文化教育、生態文化觀光旅遊和現代農牧業等特色產業,因地制宜確立了打造1個旅遊型現代農業小鎮、2個中心社區、3個功能園區、4個公園、5個展覽館的工作思路。劉百萬村土地流轉項目的實施,正是他們結合本地實際,緊緊圍繞龍頭企業做文章的成功實踐。項目切實發揮了龍頭企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有利於打造區域特色產業和亮點,通過抓項目促提升,打造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文明鄉村。

農村文明提升工程示範點

郭家街道以郭家村為試點,開展農民文明提升工程。工作中,以「樹立新理念、倡導新風尚、建設新環境、創造新生活」為目標,通過開展環境集中整治行動,營造乾淨整潔的村居環境,今年新修道路10.6公裡,南部生態區路網全部硬化;通過推進移風易俗行動,所有村紅白理事會會長均由村「兩委」幹部兼任,帶頭倡導文明節儉新風尚;通過創建美麗庭院,推進「廁所革命」,改變群眾生活方式,提升群眾幸福感;通過黨建引領,開展豐富文化活動,組織全體黨支部書記和管區工作人員合唱 《支部書記之歌》,並通過「村村通」廣播每天宣傳,讓支書牢記「為什麼、幹什麼、留什麼」,以文化民,培樹良好村風民風;通過評樹先進典型,大力開展「最美共產黨員、郭家好人、文明家庭、美麗庭院」等評選活動,將先進模範的事跡通過 「智慧平臺」「村村通」廣播全面宣傳,教育帶動群眾主動向好向善,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努力爭當好人。

2019年上半年,郭家街道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位列德州市134個鄉鎮第一名,村風民風工作列樂陵市第一名。

新農村發展學院項目

樂陵市新農村發展學院依託楊安鎮原便民服務大廳,構建起「一院五中心」的組織架構,內設培訓中心、教研中心、「三農」問題調研中心、紅棗產業調研中心、調味品產業調研中心和多媒體教室、圖書室等基礎保障功能辦公室。

通過開展培訓需求調研,與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聯繫對接,有針對性地制定培訓計劃。在承辦樂陵市培訓任務的同時,積極開展針對村黨組織書記、農村鄉土人才、職業農民等人群的就業和創新創業培訓;圍繞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聚焦鄉村人才創新創業、調味品及紅棗產業發展、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等農村農業經濟發展問題,開展教學方法研究和學術討論活動,不斷探索新時代下新農村發展的新機制、新模式、新路徑。

新農村發展學院的實踐啟示我們,做好群眾宣傳教育工作,必須採取能夠讓更多老百姓歡迎的方式,調動他們參與活動的主動性;要靈活多樣地開展工作,考慮老百姓的生活習慣,採取相適應的工作方法,真正實現政府搭臺百姓「唱戲」的良好格局。

鄉村振興宜居工程項目

位於鄭店鎮小房村、S240線西側、緊鄰濟樂高速公路出口的鄉村振興宜居工程項目,是市級重點項目。項目的實施,旨在著力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環境和城鄉面貌,大幅提升居民生活品質。項目規劃佔地300畝,建設面積約20萬平方米,共安置1800餘戶,可為全市節約用地1000畝。其中一期佔地100畝,建設面積約6萬平方米,可安置500戶,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正在內部裝飾。新型社區建成後,將成為集住宅社區、商業街區、休閒娛樂等為一體的鄉村綜合體,打造鄉村振興生態宜居示範工程。

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鄭店鎮通過土地綜合整治,打造特色園區;推進增減掛鈎項目,建設新型社區;開展一加強三治理,推進綜合施策,開創了鄉村振興生態宜居的新局面。在宜居工程項目建設中,他們堅持公平公開公正,向群眾講解拆遷政策,充分徵求居民意見訴求,最大程度讓利於民,想方設法調動群眾搬遷上樓的積極性,贏得了群眾的真心支持,離駐地10公裡的村民都同意拆遷上樓。該鎮黨委、政府堅持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用實際行動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的做法,真正讓民生工程惠及群眾,值得推廣和借鑑。

仲家村組織振興實踐

位於花園鎮東北地帶的花園鎮仲家村,村莊佔地397.8畝,總耕地面積1640畝,居民236戶,944人,現有黨員22名。該村仲浩峰於1998年到北京務工從事建築裝修工作,任山東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 2018年,積極響應家鄉黨委、政府的號召,通過換屆選舉當選仲家村村委會主任。當選後,他以解難題、辦實事為出發點,著力抓好村莊民生建設。投資1.5萬元為全村安裝了50盞路燈,實現了村莊亮化;投資7.5萬元,及時清淤挖溝1公裡,為村民灌溉排水提供了極大便利;針對村中道路年久失修的現實狀況,帶頭捐款2.5萬元並帶動村民集資近70萬元硬化村內道路3公裡,重修了道路兩側的下水道,對全村98戶違章佔路建築全部進行拆除;對自來水管網進行了改造,重鋪管道4000餘米;整合資金11萬元修建文化廣場1700平方米,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

仲家村的組織振興是花園鎮利用花園商會、鄉賢聯誼會和在外流動黨支部等3個平臺,深挖志願回報家鄉的「能人型」「鄉賢型」人才的典型,他們通過創造良好的環境,吸引鄉賢人才返鄉創業,有力推動了鄉村組織振興和人才振興,值得推廣學習。

相關焦點

  • 葉榭鎮鄉村旅遊未來可期
    葉榭鎮鄉村旅遊未來可期 2020-06-09 0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賈瑞雲同志在全市鄉村振興大會上的講話
    (2018年10月12日)  今天,我們召開全市鄉村振興大會,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省委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系列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省委彭清華書記在全省鄉村振興大會上的講話和來攀調研重要指示精神,對我市鄉村振興工作進行動員安排,紮實抓好新時代攀枝花的「三農」工作。
  • 浙江常山:爭當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排頭兵
    中國網11月24日訊 浙江省常山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草「一盤棋」統籌,人產景村鎮「一體化」開發工作思路,聚焦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全力創建全國綠色發展的試驗區、全面建設美麗大花園的「會客廳」,爭當全面實現鄉村振興的排頭兵。--以「常山三寶」為主抓手,重構特色產業體系。
  • 聚力常山 共贏未來 2020中國·常山鄉村振興大會舉行
    聚力常山,共贏未來。11月28日上午,2020中國·常山鄉村振興大會隆重召開,旨在推動常山鄉村振興實現高質量發展、跨越式發展。浙江省政協第十屆、第十一屆副主席陳豔華,中國扶貧基金會理事長、國務院扶貧辦原副主任鄭文凱,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副司長刁新育、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劉嬪珺,衢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徐利水,中共常山縣委書記潘曉輝、常山縣人民政府縣長張少華等參加大會。
  • 重大項目推動從化鄉村振興
    ■現場傳真「未來建成後,這裡的數據處理能力相當於10億臺個人電腦。」3月11日,從化區舉行2020年重點產業項目籤約及動工活動,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投資68.9億元在從化投資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數據中心項目,是在全國布局的三大核心數據中心之一。
  • ——許昌市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紀實
    為引進更多高層次人才,許昌市依託河南省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許昌英才計劃」,圍繞現代農業、鄉村旅遊、鄉村服務業、農村電子商務等特色產業發展,加大農業方面創新創業人才(團隊)、高層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引進力度,引進了一批農林、畜牧、金融、經濟、規劃、旅遊等鄉村振興重點行業的專業高層次人才;同時,結合許昌地域特色和產業優勢,圍繞糧食、花木、蔬菜、中藥材、蜂產品、肉製品等農業產業化集群
  • 鞏義小關鎮「五個聚焦」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嚴格落實中央、省、市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以開展「摘星奪旗創三宜」活動為載體,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個聚焦,著力在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美麗鄉村、培訓文明鄉風、創新基層治理、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美麗新小關,推動了鄉村振興戰略在小關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 以文化先行撬動產業崛起 鄉村振興的「山福特色」
    鄉村振興,文化先行。今年,全市各地推薦了37條示範帶參加鄉村振興示範帶規劃評審,山福「文韻山水·養心福地」鄉村振興示範帶是鹿城唯一代表。這條鄉村振興示範帶描繪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生動圖景,圍繞農旅疊加、文旅融合,將鎮域的優勢資源串聯成線,推出橫山、金岙、驛頭、雙潮、夏嘉等五大引力群項目。
  • 全市鄉村振興工作現場觀摩第七站:威海榮成市
    全市鄉村振興工作現場觀摩第七站:威海榮成市 2020-10-24 1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厚明德第53期《鄉村振興戰略項目實操落地班》在京成功舉辦
    14日,由中厚明德舉辦的第53期《鄉村振興戰略項目實操落地班》在北京農廣大廈成功舉辦,中厚明德集團董事長、中厚明德商學院院長嶽鳳娟;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國家開發銀行信貸局原局長袁英華;袁家村課題組組長宰建偉;山東省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研究院副院長聶軍維;中厚明德規劃設計公司總經理趙國華;中厚明德文化產業發展公司總經理孫浩銘;江西典源文旅董事長、原偉光匯通古鎮運營管理中心總經理唐曉飛;臺灣觀光工廠教父、肯默整合設計有限公司創辦人黃信彰
  • 王三峰:突破難點打造亮點提速鄉村振興
    「市農業農村局將聚焦『三個點』,推動『三個高』,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再提速。 」3月24日,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王三峰說,落實「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精神,樂陵市將聚焦農業重點項目建設,推動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聚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難點突破,推動美麗鄉村高品位提升;聚焦樣板工作亮點打造,推動農業產業結構高標準調整。
  • 浙江常山爭當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排頭兵_新聞中心...
    這裡生態環境優良,是全球綠色城市、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浙江省重要生態屏障。「千裡錢塘江,最美在常山」,常山是如何做到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浙江省常山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草「一盤棋」統籌,人產景村鎮「一體化」開發工作思路,聚焦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全力創建全國綠色發展的試驗區、全面建設美麗大花園的「會客廳」,爭當全面實現鄉村振興的排頭兵。
  • 浙江常山爭當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排頭兵
    這裡生態環境優良,是全球綠色城市、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浙江省重要生態屏障。「千裡錢塘江,最美在常山」,常山是如何做到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浙江省常山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草「一盤棋」統籌,人產景村鎮「一體化」開發工作思路,聚焦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全力創建全國綠色發展的試驗區、全面建設美麗大花園的「會客廳」,爭當全面實現鄉村振興的排頭兵。
  • 【鄉村振興】撲面而來的暖意 鄉村振興又一春
    文件題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部署。(2月5日江西日報)  春節來臨,除了喜迎佳節,這個時候,農民最盼的是什麼?隨便到哪個村問問老伯,都會脫口而出:「中央一號文件。」改革開放以來,一個個「一號文件」如春風撲面,充滿暖意,給農村、農民帶來新的希望和幹勁。
  • 《春來怒江》定檔11月22日 吹響獨龍江的鄉村振興集結號
    《春來怒江》由山東衛視傳媒、雲南金彩視界影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淘夢網絡、北京曉曉未來文化傳媒等聯合出品電影《春來怒江》,將於11月22日登陸愛奇藝全網首映。導演姚慶濤、編劇昃文江,來喜、李勤勤、範明、白凱南等主演。
  • 鄉愁可寄 未來可期!彭山鄉村展現望山見水美麗畫卷
    據了解,鶴林記憶涵蓋生態停車場、農耕文化區、水碾展示區等區域,涉及17戶農房風貌改造、綠化美化、改水改廁、生態聯戶沼氣池建設等工作,預計10月底可完成。完成後,農樂村村容村貌將顯著提升。近年來,彭山區圍繞鄉村振興,聚焦村容村貌提升,以垃圾分類示範、美麗鄉村打造為重點,制定了《彭山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行動方案》等,全面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品質再上新臺階。
  • 湖北仙桃建設江漢平原鄉村振興示範區
    7月17日,湖北省委召開「牢記殷殷囑託 奮力譜寫新時代湖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新聞發布會,聚焦仙桃鄉村振興戰略。」據仙桃副市長李少雲介紹,仙桃市今年初,聘請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編制出臺了《仙桃市鄉村振興規劃》,涉及8大類597個項目,總投資1255億元,成為全國首個由國家級規劃機構編制發布的縣市級鄉村振興規劃。同時,堅持特色小鎮和鄉村振興「兩個輪子」一起轉,加快編制沙湖保利沔州小鎮、幹河無人機小鎮、龍華山高鐵小鎮等特色小鎮規劃。
  • 江西省水利廳舉辦第七期「水之韻」沙龍 聚焦「水土保持與鄉村振興...
    本站訊 11月25日下午,江西省水利廳以「水土保持與鄉村振興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為主題舉辦第七期「水之韻」沙龍。進一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水土保持更好融入國家鄉村振興戰略。   江西省政府副省長、江西省水利廳黨委書記、廳長羅小雲參加活動,作點評講話並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 句容茅山「鄉村+」助推振興路
    聚焦「鄉村+旅遊」 提振經濟發展李塔陳莊村的成功啟幕,是茅山風景區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進行的創新嘗試。從破舊的小村莊到美麗鄉村的華麗轉身,一個關於鄉村振興的全新美好藍圖也正式落筆繪製。未來,茅山管委會還將以「鄉村+旅遊」模式,積極創新、搶抓機遇,規劃建設自然農法產業、紅色旅遊產業、森林撫育產業、鄉村民宿產業等特色業態區,立志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鄉村;同時,藉助茅山旅遊影響力的輻射,不斷豐富紅色文化、休閒度假等旅遊產品內涵,帶動該村「鄉村振興經濟」新引擎。
  • 《最是一年春好處》:鄉村振興成果的多元表達
    作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點紀錄片,《最是一年春好處》用八集的篇幅深入湖南本土農村的八個地區,每集分別講述一個地區的「扶農助困」「鄉村振興」故事。該片在湖南衛視播出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