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創業之英雄,以襟懷豁達為第一義」,這句古人訓誡已然成為許多商界人士的成功之道。以商業史上的地位來說,華人首富李嘉誠已然成為所有人成就事業的靈感源頭。然而,商場上備受推崇的李嘉誠在接待身價遠不如自己的上海首富郭廣昌時,卻主動在電梯口等待迎接。
上海灘的「超人」
無人不知的李嘉誠有著香港「超人」的美譽,70多年的商業生涯已然成為了一段後人望塵莫及的傳奇史書。他成為商業巨頭時,未來的上海灘富豪郭廣昌只是個靠著吃泡麵節省度日的窮學生。可命運齒輪巧合地重疊在了一起,郭廣昌在上海復刻了一條同樣的由地產做到投資的發跡路。
1992年的凌冽寒風給郭廣昌帶來了改革大潮下的新思路。能成大事者都具有明銳的觀察力,他聯合校友辦理了當時極其少見的信息諮詢和調查專業公司——廣信科技諮詢公司。
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上海有個設計成「留學家庭」的樓盤備受冷遇,郭廣昌利用資源收集了全上海的留學家庭信息,從而締造了滯銷樓盤一夜火爆的銷售神話,他也因此賺到了人生中第一個1000萬。
沒想到僅過了一年,因復旦專業校友的陸續加入,這幫創業的年輕人把握了以基因工程為主體的現代生物醫藥新領域,居然只用了兩年時間郭廣昌就掙到了一個億的「小目標」。
早年的廣信公司也為後來千億帝國奠定了牢固根基,而只是選定了一項領域投資卻迅速獲利的郭廣昌因此被譽為了上海版「超人李嘉誠」。
跟自己人性作鬥爭的「投資」
對比兩位商業大佬的成功史能發現,以身價來說,李嘉誠甩了郭廣昌10倍不止,但從資本累積的速度看,郭廣昌頗有青出於藍的勢頭。6年創業時間,郭廣昌領銜的復星公司就作為上海第一家民營企業成功上市,同時募集了資金3.5億。他像一頭蓄勢待發已久的雄獅,由此拉開了地產轉投資運作的帷幕。
與李嘉誠在冥冥中巧合的是,他們每一次的商業投資,都恰到好處抓住了時代帶來的機遇,憑藉自己的膽識和眼光在合適的時間做對了合適的事。
2003年開始,復星在資本市場完成了幾次堪稱傳奇的收購秀。總是如有神助地把握住了行業低谷期,最為人稱道的是,復星只用了不到3000萬元入主海翔藥業,又是一個奇蹟般的2年周期,郭廣昌獲得的投資回報足足增長了11倍。
郭廣昌事業上的擴張版圖,從旅遊商業地產迅速蔓延到了醫療、健康、養老、教育等領域,可以說幾乎覆蓋了所有能掙錢的全部行業。
和李嘉誠的商業帝國一樣,復星集團亦是默默地逐步實現著全球化的規模,從一開始的投資法國老牌度假村到七年前拿到世界金融中心曼哈頓廣場的金鑰匙,郭廣昌的投資手腕已然使得全球金融界都為之側目。
據媒體統計,這些年來郭廣昌直接或間接控股的公司已經超了100多家,投資範圍涉及的產業鏈廣泛到所有能掙錢的行業。
對外界關注的「復星系」帝國形成原因,郭廣昌只是淡然認為一切都是他和自己的人性做「鬥爭」的成果,堅持著不畏縮也不盲從的商業手段而已。無形中,郭廣昌充滿哲學思辨投資法與李嘉誠從商要「會做人」的處世之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備受禮遇的一次拜見
短短十年間,郭廣昌自詡他每一次投資猶如逆水行舟般不易,但屢屢刷新的輝煌實績足以說了他的不可小覷能力,僅一舉囊括的海外項目就達47項之多,實際掌握的資產遠遠超過了福布斯富豪榜排行的身價。
在不同領域上的深耕發展,使得郭廣昌原始資本的積累成為了世界企業史的一個神話,與香港的李超人一樣,獨具慧眼的商人成功路徑都看似不可複製實則卻如出一轍。
因郭廣昌商業版圖全球化擴張迅猛態勢,這一切很快吸引了李嘉誠的注意。儘管有著近40歲年齡之差,但李嘉誠對於這位頗具實力的後輩很是欣賞。
這兩位商界奇才的相遇,起源於李嘉誠主持招待的長江商學院活動。當時郭廣昌和內地一眾商界大鱷們前去香港拜訪李嘉誠。
令所有人驚詫的是,不論身份、地位,華人首富李嘉誠都應該被視作上海首富郭廣昌的父輩一樣讓人等候,與設想繼而不同的是,李嘉誠卻早早站在了大廈70層電梯口處等待郭廣昌到來,使得對方一出電梯門就看見了自己等待許久的樣子和誠懇伸出的雙手。
如此的低調謙遜令郭廣昌深受觸動,對方成就名氣遠高於自己,但待人接物未有半分流於表面的客套。這位富豪界的巨頭就連名片也是親自雙手遞上,任何細節都不假手他人,接待所有對象都是一視同仁,所有的招待宴席規格一致,每桌必定停留同樣的時間與人溝通,並不會仗著華人首富地位去震懾旁人。
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都是在商場上叱吒風雲的領軍人物,郭廣昌卻備受禮遇,與李嘉誠像一對久別重逢的老友一樣分享著事業的心得。李嘉誠亦向這位晚輩分享了影響深遠的八個字「實現自我,創造無我」。
不能說短短幾個字就能徹底影響了郭廣昌後來的經歷,因為成功人士本就有著自己的一套作風理念。直到郭廣昌50歲生日時,這位上海首富也承襲了前輩的指導,他宴請了很多商界名流,沒有因自己是身份重要的壽星長者就高高在上,當天也有富豪因故遲到,他也始終站在宴會廳門口等待對方。
可見郭廣昌作為時代影響下的精明投機者,他還是虛心聽從了前輩的建議,勇敢實現了自我的顛覆,未曾因對地位及財富的貪慾而局限自我。
人性固本,是「貧而諂、富而驕」。那些過早經歷過人生苦難的人們之所以能取得一番成就,其實都沒有什麼複雜道理可言,皆是日復一日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的寥寥者。所謂的時勢造英雄,可當機會來臨時,也要看順應潮流者是否有眼光和能力去實現自我價值。
一代人的處世之道,在於能否盡情開拓自己的內心,豐富自我精神境界;無關乎周遭環境的變化,堅持吸取他人的長處為自己所有,不斷接納新的文化,改變自己,做到有改變的堅持,順應環境變化。這才是所謂的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