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城,古稱澤州,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舜耕於歷山,神農嘗百草,愚公移山這些歷史故事都發生在晉城。現晉城高平市的炎帝陵,每年的五月份全世界的華人代表,都會在此舉辦公祭炎帝的大典,臺灣的一些政治人物到大陸參訪必到此處,晉城自古人傑地靈,人才輩出。自改革開放以來,晉城已經成為我國主要的煤化工基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園林城市,中國園林城市,中國魅力城市。皇城相府,司徒小鎮,大陽古鎮,沁河古堡等名勝已經成了遊客到山西旅遊必到的打卡地。今天就給大家聊聊晉城人的幾名傑出代表。
陳廷敬,字子端,號說巖,晚號午亭,午亭山人。山西省陽城縣皇城村人。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深受一代名君康熙皇帝的賞識和重用,對創建與唐「貞觀之治」可以媲美的「康熙之治」起著不可否認的輔弼作用。清初傑出政治家;陳廷敬以總裁官的身份領導編修了《康熙字典》、 《佩文韻府》、 《明史》、 《三朝聖訓》、 《鑑古輯覽》、 《大清一統志》等大型語言工具書和史志巨著,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
荊浩,中國五代後梁最具影響的山水畫家,博通經史,並長於文章。字浩然,山西晉城沁水人。擅畫山水,常攜筆摹寫山中古松。所作雲中山頂,能畫出四面峰巒的雄偉氣勢。自稱兼得吳道子用筆及項容用墨之長,創造水暈墨章的表現技法。亦工佛像,曾在汴京(今河南開封)雙林院作有壁畫。是中國山水畫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影響的畫家之一
趙飛燕,原名宜主,古澤州陽阿人,今山西晉城大陽古鎮,是西漢漢成帝的皇后和漢哀帝時的皇太后。趙飛燕是一位在中國歷史上傳奇的人物和神話般的美女。在《漢書》中對她的描述只有少數幾句,但關於她的野史卻有許多。在中國民間,她以美貌著稱,所謂「環肥燕瘦」講的便是她和楊玉環,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體態輕盈瘦弱的美女。
趙樹理(1906——1970),原名趙樹禮,山西沁水縣尉遲村人。現代著名語言學家,小說作家。1906年9月24日出生在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5年夏考入山西省立長治第四師範,開始寫新詩和小說。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投身革命。解放後先後在《工人日報》《說說唱唱》《曲藝》《人民文學》等刊物工作,1964年回山西晉城工作。文革期間遭到殘酷迫害,於1970年9月23日含冤去世。他的小說多以華北農村為背景,反映農村社會的變遷,擅於塑造農村各式人物的形象,開創文學「山藥蛋派」,成為新中國文學史上最重要、最有影響的文學流派之一。
晉善晉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晉城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