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爭相展示自己的萬聖節造型及道具。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劉莉 攝
本周六將迎來一年中最搞怪的節日「萬聖節」,南京街頭、學校、商家的節日氣氛已經濃鬱起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由於萬聖節的形式比較貼近孩子的特點,熱鬧、搞怪,可以變成自己夢想中的樣子,可以名正言順和大人討糖吃,南京不少學校延伸成英語、音樂、美術、表演等綜合形式讓孩子體驗;而年輕人則不惜上百元上千元裝扮自己,商家也推出惟妙惟肖的鬼臉蛋糕、手指餅乾、南瓜花束等訂製產品。
學校孩子怎樣過節?
劉先生這幾天忙著請教朋友怎樣做南瓜燈。「老師給家長們安排了一系列的『任務』,如何製作出一個好看的南瓜燈真讓我犯難了。」劉先生給記者展示了他們班的家長群。「請問哪裡有圓形的南瓜賣?」「需要買進口小南瓜嗎?」「有沒有做好的南瓜燈賣?」……滿屏都在討論萬聖節的話題。為了買到合適的南瓜,劉先生從接到老師布置的「任務」到現在,每天一有時間就去菜場逛一逛,「因為做南瓜燈需要那種圓形的南瓜,而現在市場上售賣的幾乎都是長形的那種。」記者了解到,遇到這種情況的家長可不止一兩個,很多家長都因買不到合適的南瓜而發愁。記者了解到,圓形的南瓜真正的名字叫金瓜,味道比市場上普通的南瓜要甜一些,但是價格也更貴,達到了3.5元一斤,這幾天銷量相當火爆。
萬聖節大趴成實踐課
戴著面具的艾莎女皇、漂亮的灰姑娘、帥氣的蜘蛛俠、蒙著一隻眼睛的海盜……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南京不少小學將萬聖節和綜合實踐課程結合,英語、音樂、美術、表演等綜合內容融入其中,讓孩子們在快樂體驗中獲取知識。南京致遠外國語小學的孩子們昨天興奮無比,他們用自己親手畫畫、親手製作的道具,施展「魔法」變身為心目中最喜歡的人物。「我的蜜糖罐是和媽媽一起設計的,媽媽親手幫我編織的,裡面裝的全是糖果!」三(2)班男生潘華然向記者展示他的道具,還流利地用英語說「不給糖就搗亂」。「我們英語課正在學各種節日,老師就把和萬聖節有關的有趣的事情都和我們講,特別好玩,Trick or treating!」二年級女生泉泉最喜歡《冰雪奇緣》裡的艾莎,昨天終於有機會扮演成艾莎,還特地學了艾莎在電影裡的經典英文對白,和同學們開心地玩起模仿遊戲。記者了解到,致遠外小特地空出下午幾節課的時間舉行萬聖節遊行大趴,邀請孩子們在學校共進晚餐,在歡快的萬聖節英語音樂中,裝扮成自己最喜歡的樣子搶糖果、表演節目。
900元買衣服扮英雄聯盟人物
年輕人怎樣過節?
「萬聖節那天要參加一個化妝趴,店長帥哥自己花900多元買了一套英雄聯盟裡人物的衣服,嫌棄自己穿起來沒有凹凸效果,這幾天正在苦練肌肉!」七七在南京某媒體工作,這些天的主題詞就是怎樣在萬聖節大趴中勝出。「我們參加曼度『不是咖啡』店的化妝趴,主題就是『裝成鬼也認出你』,我們平時都是快節奏的工作,其實人生除了工作還有生活,有的時候就想做些看似沒有意義的事情,例如發呆,例如看人來人往,例如讓別人認不出我。」採訪中記者發現,年輕人為了過萬聖節,不惜花錢裝扮自己,王先生準備扮演護士,結果淘寶上的衣服沒有他的尺寸,他準備找裁縫專門做一件,楊小姐前天特地去理髮店花1000多元接發,就為了讓自己變成大家認不出的長髮妹妹。
鬼臉蛋糕、手指餅乾受追捧
「這兩天的鬼臉蛋糕、手指餅乾預訂非常好,這些都是萬聖節才推出的訂製產品,所以只接受提前三天的預訂,價格也比較貴。」南京一家甜品店的服務員王小姐給記者展示這幾天的火爆糕點,紅色的蔓越莓變成了手指餅乾上紅紅的指甲,惟妙惟肖,一盒這樣的餅乾250克要賣到50元。一些花店也推出萬聖節特製花束,全部是小巧可愛的小南瓜。「賣得很好,大多是年輕的情侶之間送的,這種小南瓜又萌又可愛,女孩子都會喜歡。」花店工作人員說,以前萬聖節對花店沒有什麼影響,但是這幾年氣氛越來越濃,很多年輕人喜歡這些有萬聖節特色的產品。
跟巧手媽媽學做柚子南瓜燈
雖然各種萬聖節的道具例如南瓜燈、鬼面具、發光蜘蛛、仿真幽靈橫行超市等市場,但購買起來其實並不便宜,商家也變著法子打起「鬼主意」。難道如果要省錢,就沒法過萬聖節嗎?
住在西善橋的張女士家裡的孩子今年上二年級,她就充分利用了家裡的素材,給孩子做了一個非常可愛的「柚子南瓜燈」。
她說,南瓜不好刻,製作起來也不容易,相比之下,柚子的質地,很適合給孩子自己刻。在柚子的皮底部開一個圓口,本來她想試著用網上的辦法,用飯勺順著柚子皮與果肉的間隙插入,使柚子皮肉分離,但實際操作起來難度太高。反正正面看不出來就行,她和孩子將柚子後面切開。將柚子肉掏出之後,用彩筆畫好妖怪的眼睛與嘴巴的形狀。直接用修眉刀刻出形狀。柚子後面被切開的口子,乾脆用膠布封上,然後在裡面放上買來的變色燈。
「要是不用變色燈,可以用蠟燭」。她的創意放到班級的QQ群裡面,立即獲得了無數個贊,既鍛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又很節儉,很多家長看到這麼好操作,也立即開始效仿起來。
「孩子的快樂很容易,不是非要用錢才能買到。」她說,以前的滾鐵環、沙包這樣的東西,就很容易自己製作也能讓孩子體驗到樂趣,快樂一定是孩子自己參與,才會更多。
記者 楊靜 周晶 劉穎
鬥篷、南瓜燈賣得火
調查·「搞怪經濟」
「小海盜」的牛角帽和小眼罩、「小騎士」的披風和立體圍脖、「美國隊長」的標誌性盾牌、女巫的尖帽子和長掃把……萬聖節的周邊商品有多熱?記者在一家購物網站輸入「萬聖節服裝」,滿滿幾十頁的商品頁面跳出來,該網站銷售量在一萬件以上的店鋪就有好幾家,最火爆的一家專門售賣兒童演出服裝的網店客服告訴記者,萬聖節服裝是店裡賣得最火的貨,記者粗略翻了下,每頁60種貨品,足足9頁,幾乎每款銷量都在1000多件,最熱的女巫鬥篷和南瓜燈銷量近2萬。
「有的是老師為了班級主題班會統一採購,最多的是家長,也有小區辦親子Party的。」客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家長給孩子們挑選的款式都愛「萌」的,鮮豔奇特有代表性的,而以往單純進一些古怪的「鬼臉」主題的,反而會讓他們排斥,覺得過於恐怖,引起孩子的不良情緒。
根據買家的評論,他們對衣服的款式和質量基本還比較滿意,有的買家一下子給家人買上全套,買家秀裡,超人全家、蝙蝠俠家族大行其道,其樂融融。「衣服價格不貴,我們的廠家就專門看好這個市場,家長們完全不用自己買,能想到的款式我們都想到,主題都是一次性的,明年還有更新的款式。」客服說。
去糟粕引導科學看待
思考·咋過洋節
「對於國外的節日,我們可以吸收借鑑,選擇適合孩子們特點的部分,去掉不利於孩子身心成長的部分。」南京市家庭教育指導師金煦英告訴記者,在談及孩子們過萬聖節的問題時,有一種觀點認為這個節比較恐怖,不應該讓孩子參與。「其實,文化的繼承和吸收都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萬聖節是西方著名節日,我們現在的教育是面向世界的開放教育,學校完全對孩子屏蔽,也是不科學的。「 萬聖節的過節形式比較貼近孩子的特點,熱鬧、搞怪,可以變成自己夢想中的樣子,可以名正言順和大人討糖吃,南京不少學校將這些孩子喜歡的形式保留下來,並且延伸成英語、音樂、美術、表演等綜合形式讓孩子體驗,同時用科學的態度讓孩子了解節日中一些虛構的、假的、不存在的東西,引導他們用科學的角度看待周圍的事物,就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