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美國為何不讓國民黨精銳52軍助戰?麥克阿瑟與杜魯門鬧掰

2020-12-20 歷史知心人

韓戰美國為何不讓國民黨精銳52軍助戰?麥克阿瑟與杜魯門鬧掰

朝鮮北方軍的勝利,李承晚集團在短時間內直接崩盤,使美國華盛頓當局極為緊張,美國決定對朝鮮進行武裝幹涉。

早在朝鮮南方總統李承晚逃離首爾幾個小時以後,美國杜魯門總統就在白宮召見朝鮮南方駐美大使約翰·張,為他鼓勁打氣。

約翰·張要求美國對朝鮮南方進行更大規模資助,最好多多提供坦克、飛機和大炮。

而杜魯門總統認為,更為重要的是「朝鮮南方軍必須有效地作戰,這樣才能有效地使用美國的援助」。

「有些國家在更為險惡的形勢下保衛了他們的自由,」杜魯門總統說,「韓國人必須形成堅強的領導,才能渡過危機。」

韓國大使剛剛離開白宮,美國國務院就收到駐朝鮮南方大使穆喬發來的電報,電報內容對朝鮮局勢看法非常悲觀。

這一邊蔣介石第一時間想派出國民黨軍精銳第52軍參戰,希望從東北撕開一個缺口,在美國的庇護下,實行他反攻大陸的計劃。可美國人根本不願意花那麼大本錢在亞洲,並且國務卿艾奇遜認為,臺灣國民黨當局的情況和聯合國其他成員國的情況有所不同,因為臺灣本身就是最易遭受進攻的地區之一,美國才因此派遣第七艦隊去防衛臺灣。一方面美國花錢去防衛臺灣,另一方面被保護的臺灣國民黨當局卻又派兵到朝鮮,艾奇遜認為這種做法實在是荒謬。最終由於美國的拒絕,蔣介石出兵朝鮮計劃失敗。但戲劇性地是,事情似乎又出現了轉機。

1950年9月,麥克阿瑟率領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將朝鮮人民軍攔腰切斷,隨後一路凱歌猛進。按照麥克阿瑟的時間表,韓戰會在1950年聖誕節前結束。但是,隨著中國人民志願軍加入戰團,美軍感受到了巨大壓力。

戰局的逆轉使麥克阿瑟再次想起了國民黨軍。此時,艾奇遜的擔心已經變為現實,既然紅色中國已經介入韓戰,那就沒有必要顧忌已經成為現實的危險,刻意迴避使用國民黨軍隊助戰了。1950年11月的「聖誕總攻勢」失敗後,麥克阿瑟致電蔣介石,請其仍派第52軍前往朝鮮助戰。他還通知蔣介石說,美軍已從衝繩派出飛機和船艦,裝載補充第52軍的武器裝備赴臺,同時接運該軍從空中和海上開往平壤地區。麥克阿瑟要求蔣介石火速派出一個參謀指揮官代表團飛赴漢城,同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商討第52軍到朝後的有關事宜。他同時向華盛頓建議,把國民黨第52軍編入聯合國軍,以增強美軍在朝鮮的作戰能力。

麥克阿瑟的決定讓蔣介石喜出望外。蔣介石當天即召開緊急軍事會議,下令第52軍於24小時內完成出發準備。11月30日,由麥克阿瑟派來的7艘運輸艦和3艘貨船抵達基隆港。52軍新獲各種車輛200餘輛,火炮千門,各種器材近2萬噸。足可裝備兩個軍。經這一換,52軍的裝備徹底美械化了,躍居臺灣各軍之首。

在臺灣軍事人員與美方接洽後,蔣介石召見了相關人員,聽取匯報,詳細詢問了共產黨參戰部隊的番號、指揮官和裝備情況,有無原國民黨投共的軍隊,現有多少共產黨軍隊戰俘,東北境內的兵力情況,美軍的現狀,南朝鮮二線兵團情況,美軍士氣如何,美方是否同意對52軍保持團、師級整建制使用等等問題。與此同時,杜魯門收到麥克阿瑟要求空運國民黨第52軍參戰的電報。

杜魯門得知此事後,立即召集國防部和國務院有關首腦開會研究。會議大多數人員仍堅持認為,蔣介石的軍隊逃匿臺灣後,缺乏訓練和火炮、裝甲等重型武器裝備,低下的作戰能力根本不是中共軍隊的對手,就是入朝參戰也難以根本改變朝鮮的戰局。同時,美國人還擔心蘇聯出兵和中共增加兵力。因此,杜魯門再次拒絕了麥克阿瑟建議。麥克阿瑟一氣之下,於12月3日再次給杜魯門發去一份措辭激烈的電報,申訴朝鮮戰場局勢嚴重,如不採納他的建議,後果不堪設想。但是,杜魯門不僅不為麥克阿瑟的威脅所動,而且下決心要撤掉麥克阿瑟,遂於12月6日給麥克阿瑟下了一道嚴厲的命令:1. 禁止他採取任何未經許可的行動,並責成他用現有的兵力保住陣地並盡力保存實力。2. 禁止他發表任何未經國務院批准的政策性聲明。於是,第52軍馳援韓國的行動再次擱淺。

艾奇遜

1951年春,美軍逐步穩定了戰線。為了發動新的攻勢,麥克阿瑟極力要求增兵,並再次提出將國民黨軍隊派往朝鮮。但是以艾奇遜為首的華盛頓的決策者們認為,既然在前期戰局惡化的形勢下都沒有起用蔣介石的軍隊,現在戰局已有好轉的情況下就更無此必要。因而堅持拒絕麥克阿瑟的這一要求。

雖然調國軍入朝助戰的計劃再度受阻,但麥克阿瑟還是向美國國防部建議將駐臺聯絡組升格為「美國協防臺灣軍事顧問團」,並保舉騎1師少將師長蔡斯任團長,進一步擴大和加強對臺灣的軍事援助,並把韓國的兵力擴充到30萬人,再編25個師。出於穩定朝鮮戰場局勢的需要,麥克阿瑟的這項建議在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和陸軍總參謀柯林斯等人的贊同下,很快便被杜魯門批准了。但經此次風波,杜魯門與麥克阿瑟之間的裂痕已經難以彌合。

對韓戰感興趣的讀者,也可以去看一下這本《決戰朝鮮》。

這部書全景式再現了韓戰歷史命運,全書以恢宏的氣勢、凝練的語言、多維度的視角記述和分析了韓戰的成因、決策過程、五次戰爭及板門店停戰談判等重大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推薦的這一版在原有精彩內容基礎上,還新增了百餘幅韓戰歷史照片,給廣大讀者以極強的歷史代入感。

今天,我就將它推薦給你,厚厚的兩大本,原價88元,現在雙十一活動價僅需79元就能拿下。

喜歡的讀者,可以直接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韓戰爆發,蔣介石欲派國民黨軍參戰,卻被美國拒絕
    朝鮮南北發生戰爭的消息,對於已被杜魯門冷落的蔣介石來說,無疑是一個意外的「喜訊」。蔣介石曾三次向美國提出派遣3.3萬精銳國民黨軍隊參加赴朝鮮半島參戰的建議。自從蔣介石跑到臺灣後,美國對它開始逐漸冷落。韓戰的爆發,被蔣介石當做了救命稻草。韓戰爆發之初,杜魯門正式發表聲明,拋出了「臺灣地位未定論」,令第七艦隊保護臺灣,同時要求蔣介石停止對大陸的一切海空行動。杜魯門的決定,讓蔣介石受寵若驚。但是「臺灣地位未定論」和禁止他進攻大陸的命令,卻令他有些苦惱了。如果承認臺灣地位未定的話,那麼流亡臺灣的國民黨政權的「合法性」,就成了問題。
  • 韓戰爆發後,老蔣三次準備派52軍參戰,為何每次都失敗了?
    老蔣立即慷慨激昂地表示:基於對「大韓民國」的義務和共同利益的需要,他決定派遣第52軍前往增援,並命令該軍在兩日內做好一切準備,經空中和海上運赴朝鮮戰場。麥克阿瑟得知老蔣要派精銳部隊參加韓戰,立即表示歡迎。
  • 主動要求馳援南朝鮮,卻受到美國人鄙視,老蔣怒斥杜魯門有恐共症
    52軍馳援南朝鮮,幫助李承晚抵抗金日成。國軍精銳有五大王牌之說,但在解放戰爭中被打了個精光。在剩下的部隊中,參與過臺兒莊戰役,解放戰爭期間擊敗過林副統帥、遼瀋戰役中又得以整建制脫身的第52軍,絕對算得上國軍當時的王牌了。面對蔣介石主動要求參戰的熱情,麥克阿瑟當然表示歡迎。
  • 麥克阿瑟下課,並非因為打敗仗,堅持調國民黨軍入朝作戰成導火索
    所以一開始,他的主張就是全面對北朝鮮使用軍事手段,轟炸鴨綠江上一切與中國連接的橋梁。並且調國民黨軍隊入朝作戰。但杜魯門拒絕了這一要求,他考慮到這會激怒中國和蘇聯,導致他們參戰,對美國不利。美國只想打一場局部性的戰爭,最小的代價解決朝鮮問題,他們的重點始終在歐洲。顯然麥克阿瑟在未徵求杜魯門同意之前就聯繫了蔣介石,問他在「確保臺灣安全」的前提下,能否派兵支援朝鮮。
  • 韓戰中,麥克阿瑟被杜魯門撤職的內幕真相是什麼?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而在韓戰爆發的第二天,美國的第一反應並不是馳援南朝鮮,而是「武裝封鎖臺灣海峽」! 那麼,美國為什麼在韓戰爆發後對臺灣問題會如此敏感呢?
  • 朝鮮戰場上面沒有國民黨軍?蔣介石先被邀請,又美國人被拒絕
    朝鮮戰場上面沒有國民黨軍?,因為此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在做解放中國臺灣地區的相關準備了,但是最終蔣介石還是回復了麥克阿瑟,統一出兵,並且要派出當時在國民黨軍隊當中唯一還存在的"精銳部隊"第五十二軍。
  • 韓戰,蔣介石三次「請纓」出兵,為何被杜魯門拒絕?
    1950年韓戰爆發,這期間蔣介石曾經三次準備派遣他的第52軍入朝協助美軍作戰。美國遠東軍總司令兼「聯合國軍」司令麥克阿瑟也曾多次建議並邀請蔣介石派兵參加韓戰。但美國杜魯門政府權衡再三, 並從全球戰略決策考慮,最終否決了麥克阿瑟的建議並拒絕了蔣介石出兵朝鮮的要求。一直到韓戰結束, 蔣介石也未能派一兵一卒赴朝參戰。那杜魯門政府為何拒絕蔣介石的出兵要求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
  • 1951韓戰,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杜魯門:我別無選擇
    然而,狂了大半輩子的麥克阿瑟怎麼也想不到,最後讓他「落馬」的,是在他眼中不值一提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這一次,麥克阿瑟的狂妄沒有為他贏得掌聲和尊嚴,反而換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以至於麥克阿瑟到最後甚至都有些急眼了,不服從美國總統的指揮,試圖擅自擴大戰爭規模,最終使得杜魯門不得不將他罷免。
  • 韓戰,蔣介石為何沒加入美國聯合軍?曾多次請求均被這人拒絕
    而美國當時僅用一天就組織了聯合國大軍,進駐朝鮮,並且為了防止與朝鮮毗鄰的我國支援,派遣第七艦隊進駐臺灣海峽。此時的我國內有外亂,對於蔣介石來說,這無疑是反攻大陸最好的時機,加入聯合國軍,以朝鮮為踏板,再結合其之前留在緬甸、越南等地方的殘軍,以東北為突破點,發動戰爭。可縱觀整個韓戰,從未在聯合國軍中見到國民黨的隊伍,這是為何?
  • 韓戰爆發,蔣介石企圖派國民黨軍參戰,被美國人拒絕
    美國遠東軍司令兼駐日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在徵得國防部長詹森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上將的同意後,於6月25日連夜派出以費德爾為組長的「駐臺灣軍事聯絡組」,並致電蔣介石詢問,在確保臺灣安全的前提下,能否派一個軍的部隊,馳援南朝鮮? 次日,蔣介石與費德爾就臺灣安全及援助南朝鮮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 抗美援朝戰場美軍節節敗退,麥克阿瑟致電蔣介石:速派52軍助戰
    引言:國民黨和共產黨之間的恩怨糾葛說上幾天幾夜也說不完,雖然同是華夏兒女,但是因為政權不同,兩軍戰士各為其主,互相傷害。對於現如今的我們來說,共產黨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傾情奉獻的政權,是值得我們奮鬥一生的信仰。
  • 韓戰爆發後,蔣介石三次請戰三次被拒,美軍也擔心他的野心
    1950年韓戰爆發後,我軍接連發起五次大戰役,一度將美軍趕回了三八線附近,這讓當時的美軍將領麥克阿瑟陷入了絕望,強烈要求美國政府利用核武器結束戰鬥,甚至極力建議美國總統杜魯門將臺灣國民黨軍隊編入「聯合國軍」,企圖讓國民黨大肆侵犯我國東南沿海,以此為朝鮮戰場減負。
  • 朝鮮戰場美軍統帥——名將麥克阿瑟,為何被杜魯門免職
    戰時的榮光又回來了,此時的麥克阿瑟戴著大墨鏡,穿著時髦的皮夾克,一幅明星派頭,一點也看不出是個70歲的老人。 仁川登陸大獲成功,麥克阿瑟一戰封神,扭轉了朝鮮戰局。他的聲望也超越二戰時期達到了巔峰,麥克阿瑟要求改變原定的計劃,越過三八線乘勢追擊。北朝鮮軍腹背受敵節節敗退,9月28日,「聯合國軍」重奪漢城;10月19日佔領平壤。
  • 韓戰中,杜魯門解除了麥克阿瑟的職務,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
    就算是這樣,麥克阿瑟還認為讓自己從指揮部飛到夏威夷是對自己的侮辱。可想而知,區區一個杜魯門在麥克阿瑟眼裡更不值一提。這是因為麥克阿瑟是美國極右翼的象徵,他擁有一大批的支持者。杜魯門也不敢輕易對他怎麼樣。麥克阿瑟在很多場合對杜魯門都不恭敬。杜魯門幾次建議他回國,他居然加以拒絕。總統的建議實際上就是命令,麥克阿瑟作為一名軍人,冒犯總統的權威,實際上是一種犯法的行為。
  • 蔣介石派52軍入朝參戰,美國拒絕三次,志願軍:嫌沒被揍夠
    到寶島經過一定整補,52軍實力多達3.3萬人,成為碩果僅存的較為完整的軍級部隊。二、麥克阿瑟強烈建議52軍入朝參戰美國方面也有這方面意思。最初提議蔣氏集團參戰的,是美國遠東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在此情況下,讓國民黨軍參戰,而美國人不出一兵一卒,國民黨與朝鮮沒有任何利益瓜葛,為什麼要去給別人當槍使?孫立人甚至在總司令部會議公開質疑,美國政府恐怕都沒有提出讓國民黨軍參戰,這只是個別人的一廂情願。大概是感覺這麼糊弄蔣介石確實說不過去,美國方面也採取了一些動作來給寶島當局吃定心丸。
  • 蔣介石多次提議派兵參加韓戰,為何都被杜魯門拒絕了?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以後,蔣介石曾多次向美國提出派遣3.3萬精銳部隊赴朝鮮半島參戰,結果都遭到美國政府的拒絕,到底是美國不需要更多的軍隊參戰,還是美國另有擔憂呢?今天銘蘇先生就給大家分析一下當時的幕後原因。韓戰的爆發對於蔣介石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 韓戰期間:麥克阿瑟哪三個狂妄預測全都放了空炮
    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兵朝鮮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直接將麥克阿瑟麾下的「聯合國軍」趕出了鴨綠江畔,一舉挫敗了麥克阿瑟宣稱佔領全朝鮮的狂妄計劃。志願軍發起的第二次戰役,美國等聯合國軍則是在不明確志願軍出兵意圖、規模的情況下,被志願軍示弱假象所迷惑,大舉進攻。
  • 蔣介石派52軍入朝參戰,美國拒絕三次,志願軍:還嫌沒被揍夠!
    1949年解放上海之戰,52軍又給三野造成一定損失,後來又成功從上海撤回寶島。到寶島經過一定整補,52軍實力多達3.3萬人,成為碩果僅存的較為完整的軍級部隊。 二、麥克阿瑟強烈建議52軍入朝參戰 美國方面也有這方面意思。最初提議蔣氏集團參戰的,是美國遠東軍總司令麥克阿瑟。
  • 面對志願軍的迅猛攻勢,麥克阿瑟致電蔣介石,請國民黨軍參戰
    日致電蔣介石,請其仍派第52軍前往朝鮮戰場(戰爭爆發之初,應麥克阿瑟的要求,蔣介石就已經準備派遣第52軍赴朝參戰,但很快被華盛頓否決),通知其已分別從衝繩和菲律賓派出飛機和船艦,裝載著補充第52軍的武器裝備駛向臺灣,並接運該軍從空中和海上馳援平壤地區,要求蔣介石火速派出一個聯絡組飛赴漢城,商討第52軍到朝鮮戰場後的有關問題。
  • 杜魯門:麥克阿瑟必須換
    馬歇爾運氣就沒這麼好了,讀的是二流軍校,在部隊最開始只是個打工人,混到55歲,才升為準將,而麥克阿瑟此時已經是陸軍參謀長了。兩人互相看不上,貌合神離多年。杜魯門這招夠損,用麥克阿瑟的老冤家對付他,算是以毒攻毒。「聯合國軍」此時被逼到了釜山港周圍的一條防線,與朝鮮人民軍對壘,隨時有被趕下海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