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市降水頻次高、總量大 天氣極端性強

2020-12-11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今年本市降水頻次高、總量大 天氣極端性強

中新社北京6月1日電 (陳杭)北京市氣象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梁豐6月1日在北京市防汛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北京氣候特徵呈現降水頻次高、總量大和天氣的極端性強的特點。進入汛期後,局地暴雨、冰雹、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將更加突發、多發。

今年以來(截至5月31日),北京平均降水量為115.1毫米,比常年同期(1981年到2010年平均值,下同,79.6毫米)偏多44.6%,比去年同期(101.4毫米)偏多13.5%。

其中,2月降水量為27.8毫米,比常年同期(4.0毫米)偏多約6倍,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降水天氣過程總計28次,5月以來降雨天氣過程15次,比去年同期(6次)增加1倍以上。

此外,今年以來,北京天氣氣候形勢複雜多變,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

6月1日起,北京進入汛期。梁豐提到,進入汛期後,局地暴雨、冰雹、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將更加突發、多發,氣象災害損失和影響的連鎖性和放大性將進一步凸顯。同時,預測今年夏季氣溫偏高,也要注意加強迎峰度夏工作。

梁豐提示,汛期任何一種氣象災害,都可能帶來重大的影響,特別是降雨,極易引發城市內澇、山洪、泥石流等災害。雷雨大風天氣時,民眾要少出門、不涉險、避高溫、躲冰雹,及時關注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完)

中新社北京6月1日電 (陳杭)北京市氣象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梁豐6月1日在北京市防汛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北京氣候特徵呈現降水頻次高、總量大和天氣的極端性強的特點。進入汛期後,局地暴雨、冰雹、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將更加突發、多發。

今年以來(截至5月31日),北京平均降水量為115.1毫米,比常年同期(1981年到2010年平均值,下同,79.6毫米)偏多44.6%,比去年同期(101.4毫米)偏多13.5%。

其中,2月降水量為27.8毫米,比常年同期(4.0毫米)偏多約6倍,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降水天氣過程總計28次,5月以來降雨天氣過程15次,比去年同期(6次)增加1倍以上。

此外,今年以來,北京天氣氣候形勢複雜多變,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

6月1日起,北京進入汛期。梁豐提到,進入汛期後,局地暴雨、冰雹、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將更加突發、多發,氣象災害損失和影響的連鎖性和放大性將進一步凸顯。同時,預測今年夏季氣溫偏高,也要注意加強迎峰度夏工作。

梁豐提示,汛期任何一種氣象災害,都可能帶來重大的影響,特別是降雨,極易引發城市內澇、山洪、泥石流等災害。雷雨大風天氣時,民眾要少出門、不涉險、避高溫、躲冰雹,及時關注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完)

相關焦點

  • 暴雨日數多,極端性強?2020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
    6.2020年強對流天氣發生早頻次高極端性強7.2020年全國霾天氣繼續減少8.華南高溫少雨導致氣象乾旱持續發展9.8月中旬四川盆地暴雨頻繁致部分地區受災10.2020年我國氣候條件利於植被長勢繼續向好2020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今夏北京地區降水量預計比常年同期偏多1至2成 氣溫比常年同期略高
    央廣網北京6月1日消息(記者孫冰潔)汛期即將來臨,記者1日從北京市防汛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預計今年6-8月,全國降水總體呈「南北多、中間少」的空間分布,北京地區降水量將比常年同期(373毫米)偏多1至2成。平均氣溫為25℃左右,比常年同期(24.5℃)略偏高。
  • 上海今年6-9月:降水比常年多七成 暴雨日數歷史第二
    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丹)今天上午,上海市氣象局公布了今年6-9月天氣氣候特徵。市氣象局副局長馮磊表示,受異常因子影響,期間降水總量偏多,梅雨期長且雨量多,影響颱風強度偏強,高溫日數空間分布不均,暴雨極端性強。
  • 範圍廣、雨量大、極端性強——2020年6月南方暴雨盤點
    新華社北京7月1日電題:範圍廣、雨量大、極端性強——6月南方暴雨盤點  新華社記者高敬  中央氣象臺7月1日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自6月2日以來,中央氣象臺已連續30天發布暴雨預警。回顧整個6月,南方暴雨範圍廣、過程雨量大、極端性強,多地降雨量破歷史紀錄。
  • 未來一周四次降水!今年河南淮河流域暴雨為啥這麼強?專家為您解讀
    今年我省淮河流域暴雨為什麼這麼強?氣象專家為您解讀入汛以來,淮河流域主雨帶南北擺動,降雨過程多、持續時間長、雨區重疊度高、累計雨量大,局地暴雨洪澇災害較為嚴重,出現了多年罕見的淮河流域洪水。今年我省淮河流域暴雨為什麼這麼強?有哪些特徵?造成的原因是什麼?就這些問題,我們邀請相關氣象專家進行了解讀。
  • 專家解讀華南入汛以來強降水特點及氣候背景
    >今年華南前汛期降雨情況怎樣?  雖然華南地區較常年入汛時間偏早、降水量偏多,但與2013年相比,今年入汛時間偏晚、降水量偏少。總體來說,前汛期暴雨頻繁是主要的天氣氣候現象。今年前汛期中,華南地區降水偏多,但與去年基本接近。
  • 我國中東部地區將迎來一輪大範圍強雨雪、大風降溫天氣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6日訊 (記者 郭靜原)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11月17日至19日,我國中東部地區將迎來一輪大範圍強雨雪、大風降溫天氣。此次天氣過程是具有雨雪範圍廣、強度強、東北地區陣風風力大、降溫明顯等特點。
  • 2020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你對哪件印象最深?
    2020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1.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2.半個月內3個颱風接連影響東北歷史罕見3.歷史首次出現7月「空臺」4.今年夏季我國降水多汛情重5.初冬寒潮暴雪天氣襲擊東北致部分地區受災6.2020年強對流天氣發生早頻次高極端性強7.2020年全國霾天氣繼續減少
  • 天氣預報準確率有多高?1至3天晴雨準確率達80%以上
    放眼全國,受全球氣候變暖及拉尼娜事件和大氣環流異常等氣候大背景影響,雲南、貴州秋冬春連旱、舟曲泥石流、莫蘭蒂颱風……算得上是氣象災害重災之年。這一年,杭州天氣怎麼樣?   2010年氣溫偏高,降水偏多   先看看兩個具有代表性的數據:   2010年,杭州平均氣溫17.5℃(統計截止到12月30日)。這個數字,要比常年平均氣溫偏高1℃左右。
  • 氣象局:2020年8月全國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可能性大
    趙志強介紹,6月主汛期以來,我國天氣形勢氣候覆雜,總體偏澇。南方強降雨頻繁,區域平均降水量450.1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7%,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次多。主要特徵為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期長、梅雨量多,長江流域、淮河流域和太湖流域降水異常偏多,暴雨日數多、持續時間長,雨區重疊度高,累積雨量大,單日雨量大,極端性強。  一是長江流域和太湖流域降水量均為歷史同期最多。
  • 6月來河南9次大範圍降水7次中心在信陽 多地降水量破紀錄
    河道、水庫暴漲,形成今年淮河的第一號洪水。為什麼今年夏天降水這麼強呢?大河網記者從河南省氣候中心了解到,今年6月以來,受淮河流域主雨帶南北擺動影響,河南降雨過程多、持續時間長、雨區重疊度高、累計雨量大,局地暴雨洪澇災害較為嚴重,淮河流域出現了多年不見的洪水。
  • 今年六月為近十年來雨量最多 南方四次大範圍降水
    發布會主要內容是由中國氣象局預測減災司副司長翟盤茂,就六月份我國的天氣氣侯主要事件還有國際上的重大天氣氣侯事件做一回顧,另外就七月上旬我國的天氣氣侯趨勢做一個展望。翟盤茂介紹說,今年六月是近十年來降水最多的一個月份。南方出現連續四次大範圍強降水過程,後期受到「風神」影響帶來降水。
  • 北鎮:加強監測預警 積極應對強降水天氣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常松報導 8月3日6時到20時,遼寧省北鎮市出現今年入汛以來首場強降雨天氣過程,全市出現中雨到大暴雨天氣,平均降雨量為37.8毫米,最大降雨量為101.0毫米,出現在大市鎮。
  • 強對流天氣如何預報 - 廣西首頁 -中國天氣網
    強對流天氣發展比較快,消散得也快,在所有的天氣類型中最難預報——幾乎為預報員所公認。那麼,強對流預報為什麼那麼難?當前我國的強對流預報水平如何?1.問:目前,我國在業務上能夠對哪些強對流天氣進行預報?預報水平如何?答:我國強對流天氣預報業務主要從2009年開始,可以針對短時強降水、雷電、冰雹、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進行預報。
  • 2019年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 超強颱風「利奇馬」等入選
    自2019年10月起,相關專家對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開展遴選工作,遴選主要原則為:天氣氣候事件的極端性、災害的影響程度和範圍、社會公眾對天氣氣候事件的關注程度、同類事件的代表性。中國氣象局表示,國內十大入選事件的投票結果,基本反映了2019年我國天氣氣候的主要特點,一是強降水過程頻繁、強度大、重疊度高,如,華南出現1961年以來最長前汛期、華西秋雨期明顯偏長雨日偏多、連續強降水致貴州水城發生7.23特大山體滑坡等。二是高溫日數多,多地出現階段性氣象乾旱,如,雲南溫高雨少遭受嚴重春夏連旱、長江中下遊地區發生嚴重伏秋連旱。
  • 2020年農業降水極端天氣預測!整體來看降水、積溫氣候變化較大
    是關於來年降水、極端天氣、預測的,覺得有些道理,今天發給農民朋友,僅供參考。2020年有沒有極端天氣"厄爾尼諾"?最新預測!根據《國際科學家團隊》研究人員表明,複雜的氣候模式中,厄爾尼諾現象在2020年捲土重來的概率達到了80%,這相比如今的中性預測概率高了20%。
  • 受持續高溫強輻射天氣影響 四川盆地出現今年首次區域性臭氧汙染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成都5月7日電(記者 張浪)記者7日從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獲悉,4月25日開始,受持續高溫強輻射天氣影響,四川盆地出現臭氧汙染,並在26日逐步形成區域汙染,成都平原、川南和川東北區域均出現不同程度汙染。
  • 未來一周安徽多持續性強降水 伴有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6 月11 日0~16 時,我省江南南部普降中到大雨。天氣預報顯示,未來一周全省多持續性強降水,並伴有短時強降水和雷雨大風等強對流性天氣。預計12 日至14 日,我省自北向南有一次降水過程。具體來看,今天全省陰天有小到中等陣雨或雷雨,其中江北部分地區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明天全省陰天有小到中等陣雨或雷雨,其中江淮之間部分地區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後天全省陰天,其中淮河以南有陣雨或雷雨,部分地區中雨,局部大雨到暴雨。
  • 今年南方強降雨與一九九八年相比如何-光明日報-光明網
    6月以來,我國南方迎來持續強降雨,呈現出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極端性強、局地強降水重疊度高等特點。7月4日至7月10日,重慶、貴州至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今年以來最強降雨過程,有一些江河的支流水位超過1998年。    今年南方強降雨與1998年相比如何,未來會不會還有降雨和大洪水?
  • 17日至19日中東部迎大範圍強雨雪天氣 局地或破歷史極值
    18日,雨雪天氣向東向北發展,進入強盛時段,內蒙古中東部、黑龍江南部、吉林北部和西部、遼寧西部、河北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10~19毫米)。吉林中南部、遼寧中東部、北京東部、天津北部、山東東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遼寧東部局地大暴雨(100~12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