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嫁人不嫁媽寶男,娶妻不娶扶弟魔」,是什麼意思

2020-12-04 中原文化家

「女人不嫁媽寶男,男人不娶扶弟魔」,這句話中前一句相信很多人都十分熟悉,尤其是對於女人來說,不嫁媽寶男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至理名言。而後一句,卻是在現在男人面對一些社會現象。

一、嫁人不嫁媽寶男

媽寶男就是指無論什麼事情都聽從、順從媽媽意見的男人,如果媽媽和媳婦之間有矛盾,他一定是站在媽媽這邊,一點也不維護自己的妻子,以後的婆媳關係會很難相處。

還有就是媽寶男自己沒有主見,做任何事情都要徵求媽媽的意見,沒有責任心,沒有擔當,抗壓能力差,遇到點事就可能崩潰,這樣你嫁過去註定會受委屈。

為什麼嫁人不嫁媽寶男?通常情況下,在談戀愛的時候,這類男人也非常聽從媽媽的建議,如果媽媽說這個女生不適合,那媽寶男多半會選擇和女朋友分手。

婆媳關係在我國其實也是一直被提起的話題,而媽寶男就是在婆媳關係間,不論對錯都幫自己母親的那種角色,因為他會永遠習慣於在母親羽翼下的生活。

這類男人沒有什麼主見,家裡的一切事情都還是要靠媽媽做主,無論你如何努力,你都取代不了婆婆在他心中的位置。因此,很多已婚的過來人給未婚人士的忠告是:嫁人不嫁媽寶男。

「媽寶男」屬於一種神奇的物種。他們肉身成熟,但卻內心幼稚、毫無主見,時常處於嗷嗷待哺的狀態,一直生活在媽媽的保護傘下。嫁人千萬不要嫁「媽寶男」,你永遠等不到他長大。

二、娶妻不娶扶弟魔

扶弟魔是指沒事就接濟自己的娘家人,受到家庭的影響,將自己大部分的工資補貼給娘家親弟弟,有時可能自己家都沒有好吃的,但會花大錢去幫助弟弟買房買車娶媳婦,這種就算是男人在能賺錢,也經不住這種花費啊。

其實,這句話的確不無道理,扶弟魔這個詞相信很多人還是會有一些陌生,但但凡看到這個詞,大家或許都能明白了,扶弟魔就是指那些不斷地補貼弟弟,不斷地投注錢財和精力的姐姐。

有一個扶弟魔妻子,男人與妻子娘家的關係很難相處,甚至會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因為妻子胳膊肘總往娘家拐導致自己家的負擔加重。如果幫忙,什麼時候是個頭?如果不幫忙,女方家庭會埋怨自己,妻子也會埋怨自己,真的是裡外不是人。

在扶弟魔們的眼中,他的娘家人才是真正的親人,但夫妻財產共享卻是理所應當的。他們認同的理念是:「我用我的錢讓我的父母、我的兄弟過得好點怎麼了?如果你反對,你就是自私冷漠、無情無義!」

通常這種情況都出現在女人的家庭裡,父母的思想老舊,覺得兒子就是傳宗接代的無上至寶。而對於姐姐也是從小灌輸這種思想。然後就養成了一個不學無術、好吃懶做的懶漢。每天不學好,還想著去賺大錢,但又沒能力。只能靠姐夫親戚幫襯,但又心比天高。

扶弟魔和媽寶男都是一種十分可怕的生物,雖然說在婚姻中,從來都不是兩個人,而是兩個家庭的事。為了自己以後更長久的幸福,務必遠離媽寶男和扶弟魔。

但是凡事都有一個對錯,都有一個限度,而扶弟魔和媽寶男顯然就過了這個限度,不斷地用一些本不該對方做的事情,本來錯的道理,去強制對方。這樣,雙方的小家也會被拖垮,而對方也會被消耗得沒有辦法再繼續。各位看官,你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讚、評論、收藏吧!

相關焦點

  • 「嫁人不嫁媽寶男,娶妻不娶扶弟魔」,你覺得這句話有道理嗎?
    「嫁人不嫁媽寶男,娶妻不娶扶弟魔」,你覺得這句話有道理嗎?前段時間熱播劇《都挺好》已經告一段落, 但其中反映的重男輕女、扶弟魔、媽寶男等現實問題引發持續熱烈的討論。劇中二兒子蘇明成就是一個典型的媽寶男,從小被媽媽庇護,做事無主見,凡事依賴母親,總覺得母親太不容易,對母親百依百順,而且沒擔當做事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出了事情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總是推卸責任。母親趙美蘭則是一個典型的扶弟魔,從小接受重男輕女思想的灌輸,自己有了新家庭卻經常偷偷接濟不成器的弟弟,做弟弟家的提款機,搞的自己家春節都買不起新衣服。
  • 「嫁人不嫁媽寶男,娶妻不娶扶弟魔」,14個字道盡了婚姻的辛酸
    其實不管古人的說辭還是今人對婚姻的觀點,最重要的便是「選擇」二字,婚姻就像買房子,好的房子讓你一輩子住的舒心,而不好的房子今天這有毛病,明天那不合適,最終的結果便是你會低價賣出重新選擇。婚姻同樣如此,不管父母的選擇,還是自己的選擇,如果選擇錯了,那麼結局將是離婚。婚姻比起買房來說如何選擇呢?
  • 嫁人不嫁「媽寶男」,娶妻不娶「扶弟魔」
    在婚姻界流傳這樣一句話:嫁人別嫁「媽寶男」,娶妻別娶「扶弟魔」。「媽寶男」,指男人拎不清自己跟母親的關係,一味順從父母,沒有一點主見,時間久了會影響夫妻倆的感情,破壞家庭和諧。「扶弟魔」,主要是女人結婚後拎不清跟娘家的關係,不計後果不顧一切地扶助家人,哪怕自己受了委屈。01 媽寶男婆媳關係在我國其實也是一直被提起的話題,而媽寶男就是在婆媳關係間,不論對錯都幫自己母親的那種角色,因為他會永遠習慣於在母親羽翼下的生活。
  • 三農:俗語裡的娶妻不娶活漢妻,嫁夫不嫁媽寶男,是什麼意思!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一說俗語裡面的「娶妻不娶活漢妻,嫁夫不嫁媽寶男」這句話,這句話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看吧。「嫁人不嫁媽寶男」這句話說究竟是什麼意思,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婚姻對於每個女人來說都是每次重要的,每個女人都要特別的重視和慎重,因此很多女人都是非常的希望自己能找到一個能夠懂自己,疼自己以及能夠給及莫大的安全感的男人,然後和他走上婚姻的殿堂
  • 過年農村相親:「不娶扶弟魔,不嫁連妯娌」是什麼意思,為啥呢?
    過年農村相親:「不娶扶弟魔,不嫁連妯娌」是什麼意思,為啥呢?農村怪象,一項多一項。還有十來天就過年了,在城裡工作青年男女也陸續的回到了家中,他們回家除了過年以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在趁著過年這幾天搞定相親的事情。
  • 農村俗語「娶妻不娶有弟妻,嫁夫不嫁有兄夫」,到底什麼意思呢?
    這句話的意思是娶妻子不能娶有弟弟的妻子,即姐弟家庭,嫁人不能嫁家裡有哥的人,即兄弟家庭。先看上半句,一般農村家庭家裡頭胎是閨女的下面肯定會有弟弟,而這句話呢主要針對「扶弟魔」和一些有重男輕女思想的家庭,是怕遇到女方家庭為了弟弟的結婚費用獅子大開口問男方要天價彩禮錢,在這樣的家庭裡,父母會要求女兒的女婿幫助解決兒子將來可能遇到的任何問題,或者害怕遇到婚後女方自願或者她父母要求她幫助弟弟的女人,幫弟弟付學費生活費或者養著弟弟給他娶媳婦買房或者買車等
  • 農村俗語「娶妻不娶有弟妻,嫁夫不嫁有兄夫」,什麼意思?
    農村好多俗語都源於對生活經驗的總結,在一定程度上有借鑑作用,比如這句『』娶妻不娶有弟妻,嫁夫不嫁有兄夫『』,就是說娶妻不要娶有弟弟的妻子,嫁人不要找有兄弟的丈夫,這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1、娶妻不娶有第妻在農村想娶個媳婦難於上青天,為什么女方有弟弟不建議娶妻呢?因為在農村兩人確定關係前,男方是要經過女方家庭所有成員檢驗,那一關不過都有可能告吹,尤其女方的弟弟,更是難搞定,萬一他在中間搗蛋,這門親事基本黃了,所以男方定親前需要千方百計討好其弟弟,婚後萬一妻子是個護弟狂魔,那日子沒法過,結婚還不如單身好。
  • 農村俗語:「娶妻不娶有弟女,嫁人不嫁有兄男」,有道理嗎
    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雖然幾百上千年過去了,但俗語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是:「娶妻不娶有弟女,嫁人不嫁有兄男」,啥意思呢?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一、娶妻不娶有弟女
  • 俗話說:嫁人不嫁鳳凰男,娶妻不娶扶弟魔,不要試圖改變他們
    而在民間也出現了這樣的一句話,那就是嫁人不嫁「鳳凰男」,娶妻不娶「扶弟魔」,這其中所代表的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壓力之下而產生的選擇,當然這些都是人們在日常的一些個經驗當中總結出來的,無論是任何人,對於原生家庭應該都是心中所想的最關鍵的所在地,新組成的家庭在他們的心中或許並不是最重要的。
  • 俗語「嫁人不嫁媽寶男,娶妻不娶扶弟魔」可信嗎?過來人道出真相
    民間有一句俗話,就是嫁個男人,不嫁個有母有寶的男人,不嫁個有老婆的男人,不嫁個有兄弟的魔鬼。真的是這樣嗎?那麼,嫁給一個馬包男還是嫁給一個幫助弟弟魔鬼的女人,生活會是什麼樣子?過來仁慈點吳小姐,我和他結婚後,才意識到這樣的生活真的很痛苦。
  • 農村老話:「娶妻不娶仰臉婆,嫁人不嫁低頭漢」,是什麼意思?
    不得不說農村俗語對一些事情總結的還是很到位的,對生活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娶妻不娶揚臉婆,嫁人不嫁低頭漢」的意思並不是指頭部的姿勢,而是有其它深層次的含義。那麼這個揚臉、低頭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 為什麼說娶妻不娶扶弟魔?男人的做法夠狠!
    可現實生活中,有情也不一定就能攜手白頭。時常聽到有人吐槽說嫁人不嫁媽寶男、家暴男,那娶妻呢?不能娶什麼的女人呢?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娶妻不娶扶弟魔!丈母娘說要是沒這25萬,今天就別想娶陳美。小康頓時有點沒反應過來,「媽,您當初也沒給我提過這25萬的事啊,您說這一時半會兒的,讓我上哪去湊那麼多錢啊。」「今天要是拿不到這25萬,我大不了就不嫁女兒了!」
  • 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什麼意思,啥是仰頭女?
    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什麼意思,啥是仰頭女?文/農夫也瘋狂結婚生子這是每個人一生中都要經歷的過程,只有這樣的人生才是完整了。而在古代,對於相親的要求也不低的,從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啥是「仰頭女」呢?娶妻不娶仰頭女俗話說「娶妻娶妻,忍餓挨飢」,意思是說娶媳婦,就要娶願意和你一起過日子的女人,哪怕是和你忍飢挨餓,她們也願意。
  • 農村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嫁娶這件事情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人不嫁低頭漢,領悟道理婚姻會更幸福
    妻不娶仰頭女,嫁人不嫁低頭漢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古代的民間俗語,也可以說是古代人們在生活中,對於自己的人生總結,還有許多社會經驗的一些精華提煉。而且俗語也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是我們中華文化寶貴的財富和瑰寶。
  • 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是何意?蘊含老祖宗智慧
    關於婚姻的農村俗語有很多,「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就是其中典型的一句。什麼是仰頭女呢?通俗來說,就是那種霸氣十足,走路說話都把頭仰得高高的女人。什麼是低頭漢?就是那種說話都不敢大聲,走路都低著頭,生怕摔一跤的男人。娶妻不能娶仰頭女,嫁人不能嫁低頭漢,這是農村人對於婚姻觀念的一種普遍共識,為什麼這麼說呢?
  • 扶弟魔和媽寶男,是社會對他們的一種諷刺,卻是父母對我們的愛
    最近一部名叫愛的釐米電視劇,再次給社會帶來了扶弟魔核媽寶男這個印在我們中國人骨子裡的問題,雖然說我們已經走在21世紀裡了,然而我們老人家留下來的觀念卻還沒有從這個世紀裡消除,重男輕女的觀念和習俗,卻讓我們完完全全地保存下來了,有一句俗語 娶妻不取扶弟魔,嫁人不嫁媽寶男,雖然是社會上對他們是一種諷刺
  • 俗語:「娶妻娶德不娶色,嫁人嫁心不嫁財」,現代社會也依然適用
    導語:俗語:「娶妻娶德不娶色,嫁人嫁心不嫁財」,現代社會也依然適用婚姻,結兩性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所以選擇合適的另一半就成了很多單身男女青年面臨的一個難題,不過老祖宗已經告訴我們該如何選了,那就是「娶妻娶德不娶色,嫁人嫁心不嫁財」,現代社會也依然適用,大家選擇另一半的時候不妨想想這句話。娶妻娶德不娶色「娶妻娶德不娶色」,是說娶妻要將德行放在首位,而不是容貌放在首位。
  • 農村俗語:「娶妻不娶屬羊女,嫁男不嫁屬雞男」,這句話對嗎?
    農村俗語:「娶妻不娶屬羊女,嫁男不嫁屬雞男」,這句話對嗎「娶妻生子」是人生當中的一件重要大事,而也是一輩子的事。所以年輕的人們在挑選對象的時候也是格外細心,他們認為自己找對象的時候除了外貌因素外,還要找情投意的,以把握住自己幸福的一生。
  • 聽過扶弟魔,躲過媽寶男,田園女又是什麼梗?
    網上流行過一句話: 娶妻不娶扶弟魔,嫁人不嫁媽寶男。媽寶男和扶弟魔都是可怕的原生家庭衍生的角色,遇上這樣的人讓你一生疲憊不堪,婚姻終會走向失敗或解體。到底為什麼會衍生出房似錦這種悲劇性的「扶弟魔」姐姐呢?什麼樣的家庭環境和父母造就了「扶弟魔」?雖然現在社會很少以前的重男輕女,但隱形的重男輕女還是很常見。比如這樣的話,你一定沒少聽吧?你是姐姐,你要讓弟弟知道嗎?女孩子讀那麼多書幹嘛?反正都是嫁去別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