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城區風水寶地在哪裡?是很多人想知道的問題。傳說中臨沂的古墓——七星魯王宮風水極好,這個七星魯王宮又在哪裡呢?
七星魯王宮是《盜墓筆記》的第一個故事,也是吳邪的第一次下地,經歷過這一次後吳邪從堅定的無神論者變成了神經病者,參與到這種活動中實在是好奇心作怪,這個故事中,靠著悶油瓶的力挽狂瀾,吳邪他們最終逃出生天。
小說《盜墓筆記》中的七星魯王宮位於山東臨沂,是魯殤王的墓室,順子王,魯殤王原來是魯國的一個諸侯,這個人,有一隻鬼璽,能夠向地府借陰兵,所以戰無不克,被魯國公封為魯殤王。
「殤」意為夭折,魯國當時國君為「公」。自然不能封「王」。所以這個」王「必定不是魯國為其所封。
有一天,他突然求見魯國公,說,自己多年向地府借兵,地君有小鬼造反,必須回地府還地君的人情債(當然原句不是這樣寫的),希望魯國公能夠準他回地府復命。魯國公當時就準奏了,那魯殤王磕了個頭就坐化了。
魯國公以為他還會回來,就在這裡給他設了這樣一個地宮,把他的屍體保存起來,希望他回來的時候能夠繼續為他效命。
這是小說《盜墓筆記》中的說法,那七星魯王宮真的在臨沂嗎?小說中是這麼寫的,而臨沂還真的挖出了一個古墓。
臨沂某施工隊隊長介紹說,當時,他們在地面以下6.4米處進行管道鋪設,管道要穿過沂蒙路與蘭山路交會處的十字路口。
他們採用了用機器頂管的作業方式,這也造成了石牆破裂的狀況,但好在及時停止了施工作業,才沒對墓室造成更大的傷害。這突如其來的發現,也引來很多市民圍觀。
臨沂市民李先生說:「這個地方就有漢墓,以前公園裡已經有一個漢墓了。臨沂地底下的財富很豐富,這是歷史名勝。」
市民對剛發現的這塊石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了保護文物,施工隊隊長第一時間上報。而工作人員也對這塊石頭做出了解讀。
工作人員記者,這是一幅雙龍圖,在石塊的另一面,還發現了一塊類似裙擺的圖案。 「這個雕刻非常細緻,我建議你們到博物館看一下,吳白莊還有一批畫案石墓,它的內容呢,相似,淺浮雕,陰線刻得非常細緻。」
根據上面雕刻的圖案內容和技法推斷,這座墓距今有1800多年的歷史,屬於東漢時期的墓室。
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通過我們現在初步的分析判斷呢,這個墓葬它應該有一定的都想,如果說正常情況下,面北朝南的話,我們進的方向是從西邊進去。但是發現了兩堵牆,他肯定不是單室,有可能是一個多室。」
從挖掘的石牆一角看,墓室的牆體雕刻也著龍紋,龍在古代中國是帝王的象徵,那墓穴的主人會是一代君王嗎?
「漢代這種龍紋應該是畫像石的主題內容之一,比較普遍,一些畫像石的奇禽異獸,《山海經》裡、歷史上神話傳說中的一些人物,還有一些歷史故事,等等的一系列。本身內容來說,這事比較常見的一些畫像題材。」
臨沂地下的古墓還真不少。2003年,山東省臨沂市王羲之故居的擴建工程,正在緊張地施工。趁工作的間隙,幾個工人湊在一起閒聊,有人將手中的工具隨意地支在地上,鋼釺竟然在這個工人的腳下戳出了一個深不見底的洞口,考古專家隨即介入,一個掩埋於地下的巨大秘密即將重見天日。
2015年5月26日,在臨沂市區沂州路與清河南路交會東300米的一處工地,羅莊區文物部門工作人員正在查看遭到破壞的古墓。經考古人員勘查,初步判斷這是一處漢代的家族墓葬群,由於是在施工過程中發現的,古墓破壞較為嚴重。
市民韓先生是另一處工地的工人,也是附近大埠東社區的村民,據他介紹,這個古墓群已經發現1個多月的時間了,是工人在施工時發現的,當時從古墓裡挖出了陶罐、五銖錢、銅鏡等物品。
而據另一名工人介紹,最早挖出的古墓,就像一個四合院的形狀,很好看,可惜已經被破壞了。
有古墓的地方一般風水都是極好的,能夠挖出來這麼多的古墓,臨沂城區的風水有多好,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