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不少私家車、計程車由於小區或城中村實行封閉管理,人員出行減少等原因,大量停放在道路兩側。隨著廣州市各區全面進入疫情低風險地區,以及全市企業復工復產,廣州各主幹道車流逐步增加,車輛違停行為嚴重影響正常交通秩序,違停警情也不斷上升。據廣州交警統計,今年3月份日均違停警情環比2月上升234%。
近日,南都記者走訪天河區東圃、棠德、大觀一帶,發現棠德南路、沐陂路、宦溪西路、桃園東路等路段違停現象突出,造成主幹道交通擁堵、消防通道堵塞、妨礙行人安全等問題。
此前,廣州交警在前期對違停行為實施「柔性執法」的基礎上,對影響主幹道、消防通道等交通的違停車輛,先電聯通知駕駛人或車主儘快駛離車輛,無法聯繫當事人或當事人拒絕駛離的將依法執法。從3月25日開始,廣州交警針對違停等嚴重影響交通安全的違法行為,將不再通知,直接處罰。廣州交警表示,將全面加大巡邏管控力度,嚴格依法查處全市範圍內違停等影響交通的交通違法行為(廣州交警:違停車輛儘快駛離!本周三起不再通知,直接處罰)。
主幹道被佔半數,環衛工人表示「心驚驚」
3月23日,東圃一帶的宦溪西路,不少私家車停在路邊一側,佔據近一半的雙車道,途經車輛原可雙向行駛,現在只能單向通過。不少市民駕駛電動車、自行車逆向行駛在另一車道剩餘的狹窄路面。
宦溪西路沿路停放著一排車輛,佔據近一半路面。
該路段的環衛工人說,以往該路段違停車輛極少,疫情發生後開始增多,導致白天和晚上都有出現道路擁堵的情況。尤其在傍晚六點左右,行駛至該路段的公交車、汽車,自行車增多,通行不暢,嚴重時甚至堵塞至晚上九點。「我們平時在路上打掃要來回走很多趟,要非常注意來往車輛,有點心驚驚。」該名環衛工人說。
而在附近的桃園東路,大量私家車、計程車停放在自行車道上。不少騎自行車出行的市民只能在機動車道上騎行,還有車輛堵在附近小區的消防通道入口。即使一些商店門前張貼著「禁止停車」,但仍有車輛停放。
桃園東路,私家車停放在非機動車道上。
「以前交警執法,有停必抄,所以只有零散幾輛車停靠。」桃園東路附近一位商戶說,疫情期間違停車輛激增。記者走訪看到,桃園東路沿路分布有三個對外開放的停車場,其中一個需要辦理包月,兩個可以臨時停放,收費均按照原有標準,並未漲價。多位將車停放在桃園東路的司機表示,知道該路段不可以停車,但也捨不得花錢停在停車場。「近段時間查得不嚴,就停在路邊了。」一位司機說。
載不到客人,計程車大量停放路邊
而在天河區棠德南路,以棠德西路交界處為起點,一直到該路段與棠德東路交界處,長達900米的道路兩旁,大量計程車緊挨著停滿一路,原本三車道的馬路,左右車道各被佔據一半。3月17日,記者走訪時看到,該路段附近的棠下村目前不允許非本村車輛進入,附近的小區棠德花苑內的停車場也只對業主開放,停放道路兩邊的私家車相對較少。
棠德南路,大量計程車停放在路邊。
附近一位商戶告訴記者,棠德南路在早高峰和晚高峰時常出現擁堵。復工以來,計程車大量停放路邊導致堵塞更嚴重,一塞就是一兩個小時。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棠下村和棠德花苑兩個居住區,該路段還有若干小型商城,大量食肆店鋪,加上臨近菜市場,車多人雜,道路交通混亂擁堵比較常見。
一位計程車司機卜先生向記者反映,受疫情影響,乘坐的士出行的人變少,為了節省出車費用,他在早高峰過後,大約十點左右便收車,把車停在路邊。「如果有客人坐車,怎麼會把車停路邊?白天有時跑幾十公裡都沒載一個客人,開著空車還要倒貼油費。」計程車司機閆先生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他從春節開始便復工出車,但載客量並不可觀。雖然公司給予部分補貼,但刨去日常成本和自費車租,仍然入不敷出,他也選擇把車停在路邊。
早在2月26日,廣州交警通報稱,在前期對違停行為實施「柔性執法」的基礎上,對於全市主幹道違停和嚴重影響交通秩序的違法行為依法嚴格執法。對影響主幹道、消防通道等交通的違停車輛,交警先電聯通知駕駛人或車主儘快駛離車輛,無法聯繫當事人或當事人拒絕駛離的將依法執法。
「春節以來,早上七點前這條路兩側都會停滿兩排長龍的計程車,中間只剩一條很窄的路。」卜先生告訴記者,棠德南路附近住有許多計程車司機,夜班收車後多將車輛停放在路旁。以往早上7時過後,大部分計程車為避免處罰會出車駛離停放位置,但疫情期間,如果車輛停放不影響主幹道通行,交警一般不會開罰單。
沐陂路部分路面被圍蔽,車道變窄,仍有車輛挨著圍欄停靠。
而在沐陂路與沐陂中路交界處的100米路段,部分路面被圍蔽,車道變窄。幾輛小車仍挨著圍欄停靠,使得來往車輛只能單行通過,故被交警貼上了處罰單。沐陂路沿路停放有其他小車,但緊挨道路兩側人行道,不影響主幹道通行,未見被張貼違停罰單。
附近公共停車場有空位,車輛仍然違停
在棠德西路,記者在棠悅花園小區入口處看到,短短一百米的道路兩旁停著十幾輛私家車,甚至有幾輛車停放在禁停標識區域和人行斑馬線上,而旁邊就有一個小區地下停車場和對外開放的公共停車場。公共停車場內仍有不少空位,工作人員介紹,該停車場收費和疫情發生前一樣,按市場定價執行,並無漲價。
棠德西路,有車輛停放在人行斑馬線上。
棠德西路,違停車輛旁邊就是一個公共停車場。
「每天都有交警過來查違停,但還是有司機不自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一段剛好是拐彎的位置,平時會有公交車經過。車輛行駛至此處一般會放慢速度,現在路邊停滿車輛,早晚高峰更堵了。
無獨有偶,在沐陂西路附近,珠江嘉苑小區大門前也停滿了小區業主的私家車。記者走訪時,物業工作人員正在往車上張貼禁止停放的條子。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區內有充足的停車位,但不少業主為了節省費用,還是把車停在了路邊。據了解,該小區停車收費標準是2.5元每小時,月保標準是400元。
珠江嘉苑小區附近,道路一側停放著不少私家車。
「這條路每天早上上班時間最堵,有接客的滴滴車,自駕上班的私家車,加上路邊違停的車輛,有時堵得公交車都開不進來,引來很多坐公交上班的業主投訴。」物業工作人員向記者反映,近段時間早晚高峰,該路段都會堵塞,物業除了張貼禁停通知,勸說業主儘快將車輛駛離,還加派了人手現場指揮交通。
而記者走訪宦溪西路一帶,也發現該路段至少分布有兩個對外開放的停車場,附近的宦溪產業園也配套有園內停車場,均有空位,停車價格在4元—6元每小時不等。其中一個公共停車場的保安告訴記者,宦溪西路附近的城中村實行封閉管理,部分私家車不能進入,也不願付費停車,所以停在路邊。「疫情發生之前,這裡一停車就會被開罰單,沒有車敢停。因為疫情,處罰力度減小,很多司機看到別人停他們也跟著停了。」上述保安反映,上周開始交警對路邊違停車輛進行處罰抄牌,但交警一走,又會有車輛重新停在路邊。
宦溪產業園停車場的保安告訴記者,園內停車場數量充足,復工後,園區內開車上班的員工大多將車輛停放在園內。
在廣州交警官方微博下,記者看到在其他園區上班的網友留言稱,為減少使用公共運輸,復工後自己選擇開車上班,為了省錢會把車停放在非停車位置;有些網友則稱因為自己工作的園區內及附近沒有停車場,所以停在路邊。
同在東圃一帶的桃園西路,也有兩個對外開放的停車場,但是沿路仍然停滿了私家車、計程車,寬闊的四車道變成了兩車道。
採寫:南都記者 王瑜玲 張弛
攝影:南都記者 王瑜玲
轉自: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