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有100萬家中小型企業倒閉,平均每分鐘就有2家企業倒閉!很多人都相信我們生活在一個最好的時代裡,在這時代遍地充滿著機遇,人人都有可能成為明星、創業家。
很多年輕人聽過一些潛能釋放的課程,見證了一些白手起家的牛人故事,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想到自出生在這麼偉大的時代,不做一番驚天偉業怎對得起家中父母,此時不創業,更待何時!然後便一頭扎進了創業的浪潮中。
雷軍那句名言說得好「站在時代的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起風了,豬飛起來了;風停了,豬摔下來了。經過了16年、17年的全民創業狂潮,當人們冷靜下來,開始有人意識到,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的。
那怎麼來判斷自己適不適合創業呢?本著對創業者負責的角度,就不拐彎抹角了,給出我最直接的建議,從四個方面來分析,這四個方面往往決定你的成功與失敗。
野心
最近有一個詞很火叫,「佛系」簡言之就是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把佛門中無欲無求的思想用到自己身上,好像一副看透世間冷暖,活出生命真諦的心態。我不評論這種心態好不好,但是如果你是一個佛系的年輕人,我勸你不要創業。一旦選擇創業就要對社會負責,對員工及員工的家人負責,所以創業家一定要有冠軍精神,要有野心,這種野心會激發你的夢想,推動著你去拼,去闖。創業家一定要有改變世界的野心。沒有野心不要談創業。
堅韌不拔
作為創業者一定給人一種力量感,這種力量體現在你遇到挫折時能夠快速爬起,遇到失敗時能夠坦然面對。在一件不可能得事情上看到可能性。這是一種很大的內驅力,有這樣特徵的人才有可能成功。面對困難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樣,越挫越勇。創業期間最大的問題就是逃避問題,創業中絕不可以逃避任何問題,一定要勇敢面對,早面對要比晚面對要好得多,解決問題是創業過程中永恆的主題。
悟性
創業是走一條別人從沒走過的路,所有創業者在創業的過程中都會犯錯,所以創業者的悟性尤為重要,大家都會犯錯,在犯錯之後儘快悟出錯在哪裡,想到解決的方法,這樣才能有避免以後犯同樣的錯誤。在任何一個行業,悟性不好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比別人多思考一點點、比別人的嗅覺靈敏一點點,比別人行動早一點點,往往成功就差在這一點點。
勤奮
比悟性更重要的是勤奮,這是一種品質,我所知道的企業家都勤奮的令人髮指,尤其是在創業的階段,連續幾年放棄了所有的休息時間,白天處理工作,晚上的所有時間都拿來學習。我堅信勤能補拙,奮鬥可以幫助我們抓住機遇、把握機遇。很多創業家把勤奮作為考量員工的第一指標,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認為,「勤奮是所有員工都應該保持的精神,如果員工不勤奮公司搞不好」。
最後我們來自我判斷一下,這四個特徵缺一不可,在你身上到底有沒有。如果有,恭喜你,你已經成功一大半了。如果沒有,你就不必要難為自己非要創業。我們很多的年輕人創業會失敗,主要的原因就是這四個方面有一些是你當前不具備的,所以未必創業的這條路是你非走不可的,你可以走另外一條路,加創業團隊。到公司裡去歷練,等你具備這四大條件之後,再找機會創業,成功的機會就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