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兒子,父母卻偏心老二,大兒媳怒了:「錢給誰,就叫誰養老」

2020-12-11 皮諾媽媽

馬女士和婆婆處得不好,一直都是如此。丈夫是婆婆的大兒子,除此之外,婆婆還有一個小兒子,也就是馬女士的小叔子。雖然兩個孩子都是兒子,但公婆卻一直比較偏心,偏心自己的小兒子。

馬女士嫁給丈夫的時候,公婆給他倆付了首付,之後就完全不管了。馬女士剛開始還挺體諒兩位老人家的,一直說不用他們幫忙還貸款。

沒想到等小叔子成家的時候,公婆卻早已給他另買了一棟房子,而且是全額付款。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馬女士心裡很不是滋味。

轉眼之間,自己和妯娌都生下了孩子,可婆婆卻直接住進了小叔子的家裡,精心照顧起了產婦和寶寶,而對自己這邊呢,卻不管不顧,就好像沒自己這個兒媳婦似的。

既然婆婆如此偏心,馬女士也想好了,等老倆口老了,就叫小叔子夫妻倆養,自己是肯定不會養他們的。沒想到的是,當婆婆真年紀大了的時候,妯娌卻開始嫌棄他們了,非逼著他們來找老大夫婦。

得知公婆來意,馬女士一點好臉色沒有,直接就拒絕了他們的要求,並且毫不客氣的說道:「不給我買房,也不給我帶娃,我憑啥給你養老?你為誰付出得多就去找誰,別拿我當冤大頭!」聽到兒媳婦的這番話,婆婆淚如雨下,生生氣哭了。

父母偏心的危害

1、傷孩子心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這個世界上最親近的人。可是,明明是一母同胞,結果父母卻更喜歡自己的兄弟姐妹,而忽視自己的感受,孩子內心怎麼可能不受傷害呢?

這種情況下,孩子要麼性格上會發生變化,要麼自卑,要麼暴躁。如果這種傷害值達到了一定的量,孩子還可能做出一些比較極端的事情。看看現實生活中的報導,這種事情還少嗎?而導致這些悲劇的罪魁禍首,就是家長的偏心!

2、自己晚年受罪

偏心這種行為,不僅傷人,而且害己。看看馬女士的公婆就可以知道,這樣做的父母究竟為自己的晚年埋下了怎樣的禍根。

因為太過寵愛孩子,結果當自己老了,不能繼續為他們付出的時候,這個孩子便會將自己一腳踢開,省的拖累他們。而那個從小不被偏愛的孩子呢?因為經常眼睜睜地看著自己不受寵,所以心裡的怨氣就會越來越大。等父母老了的時候再想依靠他們,他們也不會願意。

這種情況下,家長豈不是落得個兩頭空?不過這也不能怪別人,都是家長自己的錯。是自己的偏心害了兩個孩子,同時也害了自己!

3、影響家庭和諧

既然家長存在嚴重偏心的行為,兩個孩子之間的家庭地位就會明顯不同了,上位者會瞧不起下位者,而下位者也會嫉妒、怨恨上位者。這樣,兄弟姐妹間的感情就會產生裂痕。

再者,由於家長的偏心,不被愛的那個孩子也會責怪父母,這樣又影響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一個家庭,兄弟姐妹間有矛盾,父母子女間也有矛盾,又談何幸福呢?

相關焦點

  • 偏心父母的養老結局:最後會由誰養老,父母很難想到
    有一天他對楊絳說:「我們不要生第二個孩子了吧,如果那個孩子比阿瑗聰明漂亮,我們會偏心的。阿瑗就太可憐了。」如上述情形,我們看到,偏心對於父母來說,有些難免。是的,偏心的父母在偏心的過程中,他們常常會覺得自己應該對誰更好,他們就自然地去做了。他們做這些,從沒有想到他們的行為會傷害其他的孩子。
  • 「父母是條龍,向誰誰受窮」,家長太偏心某個孩子,反而是害了他
    同事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弟弟的出生顯然顛覆了她在家裡的地位,父母偏心是理所當然的。不僅如此,父母還因此剋扣自己女兒,之前曾要求女兒工作後掙得的錢要寄一大部分回去給弟弟交學費。等兒子畢業又讓女兒承諾,弟弟娶親時會幫忙湊彩禮錢和房子首付。本來追同事的男生不少,但一聽到同事是個「扶弟魔」,便紛紛打退堂鼓。
  • 「我對大兒媳好是有原因的」婆婆為偏心找藉口,讓人無法反駁
    我聽婆婆問曹阿姨:「小區那些老太太,都說你這個婆婆太偏心,總偏心老大媳婦,不待見老二媳婦,是不是啊?咱可不能這樣,手心手背都是肉啊。」誰知,曹阿姨一臉無奈,嘆口氣說:「唉,我對大兒媳好是有原因的。同樣是兒媳婦,老大媳婦嫁過來,每天收拾家務、做飯,一點都不懶。而且,跟我們同住那幾年,她生活費從來不佔我們便宜,該她出的她一點也不耍精。
  • 公婆偏心小叔子,兒媳氣不過醫院留下狠話:以後養老別來找我們
    01說起父母偏心這回事,真的是沒有辦法,父母所創造的原生家庭對於孩子來說,至關重要。有些父母偏心,是「重男輕女」就像是歡樂頌中的樊勝美,不管自己的兒子有多麼的窩囊,他們只會壓榨女兒來貼補兒子,而有的父母是兩個孩子,最愛偏向小的那一方,覺得老大應該學會謙讓,理應吃點虧。
  • 「我又沒拿他們一分錢,如今養老我不管」,偏心公婆遭遇狠心兒媳
    面對她的養老問題,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竟然全都裝成了「睜眼瞎」。社會自然是要出面調解的。可女兒的一句話懟對公職人員沒話說:當年,我爸媽都重男輕,讓哥哥們上學,卻不讓我去讀大學,如今我嫁給了一個賣烤冷麵的,我哪有經濟能力養他們啊!於是工作人員又來到大哥家。作為家裡的老大,他來養老最應該了。
  • 兩個兒子兩個兒媳,婆婆對其中一個能有多偏心?
    她老公有一個哥哥,兄弟兩個結婚之後都住在老家蓋的3層小樓中,一大家子住在一起,肯定容易有矛盾。而婆婆是個偏心老大家的人,對大兒媳就是關懷有加,捧著敬著,對我這個朋友就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偏心的毫不遮掩。朋友舉了這麼一個例子:婆婆不幫她帶孩子。
  • 「幫忙帶了9年孩子,能在兒子家養老嗎?」72歲的老人說:別做夢了
    可誰帶孩子誰知道,那是最難、最累的活。很多家庭,都是在舉全家之力,養一個或者兩個孩子。等到孩子長大了,老人也歲數大了,身體不好了,行動不便了。這時候,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出現了:誰來養老呢?很多老人說,當然得住在兒子家養老了。理由很簡單:自己養大了兒子,帶大了孫子,難道還老無所養、老無所依嗎?現實是:養老還真的和帶不帶孫子沒啥關係。王姨72歲,有兩個兒子。
  • 兒子外地成家,女兒養父母五年,娘家拆遷父母:咱不指望女兒養老
    有一些父母,為人處事特別過分。心裡明明只裝著兒子,但養老花錢卻又只依靠女兒。分家產時,這些父母更是偏心到無底線。面對如此重男輕女的父母,作為女兒,你會容忍父母偏心的行為嗎?還是果斷拒絕父母的道德綁架?1孫菲最近很心塞,因為父母明明在她家住了五年,結果到頭來,娘家拆遷分房子分錢,父母背著她把所有的房子和拆遷款,全都給了兒子。而且父母還口口聲聲地說,家產傳男不傳女,我不指望女兒養老。面對父母的偏心,孫菲被傷了一次又一次。
  • 家裡有兩個兒子的,婆婆總會偏心這種兒媳,跟孝不孝順沒多大關係
    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一碗水能端平的婆婆,特別是家裡有兩個兒子的!家裡有兩個兒子的,婆婆總會偏心這種兒媳,跟孝不孝順沒多大關係李奶奶的小兒子這幾年做生意有出息了,為了讓媽媽安享晚年,特地新買了一套房子讓李奶奶住著。
  • 「我媽生病住院,你去陪床照顧」「她說我是外人,不指望我養老」
    如果你的婆婆,幫著小兒子帶孩子累倒,卻要求大兒媳請假伺候,換成是你,你會願意嗎?1劉娟和老公結婚了八年,但這五年來,她卻活生生把自己一個如花少女,煎熬成了中年大媽。不過看著健康成長的兩個孩子,劉娟覺得這一切都值得。其實,劉娟的婆婆年紀並不大。但她和婆婆的關係,卻一直很冷漠。
  • 「我媽寵兩個兒子20幾年,靠3個女兒養老,她沒有一絲愧疚之意」
    最讓人不解的是,很多父母越偏心哪一個子女,就越不依靠他,被自己壓榨的那些子女,偏偏去找著讓他們養老。可能有些父母因為以前偏心,後來會對兒女有愧疚,因此,不敢再去接近他們。比如,電視劇《愛的釐米》裡的關永年,他其實很想參加女兒關雨晴的婚禮,但他因為對這個女兒有虧欠,就總是躲著。
  • 公婆太偏心怎麼辦,這位媳婦的回答大氣又幽默
    文|文兒小美結婚這幾年,明顯感覺出公婆對小叔子家的偏心。雖然公婆嘴上說「一碗水端平」,但其實那碗水還是斜向了他們小兒子那裡。老公不在意,說哪怕再偏向老二,那也是他爸媽,隨他們去。那麼公婆太偏心到底該怎麼破呢?聽聽一位媳婦的回答。這位媳婦的原話是「我家婆婆寵她小兒子已經53年了,她老人家就這麼點愛好,作為大兒媳的我只好尊重她了」。是不是大氣又幽默?面對公婆的偏心時,我覺得兩點心態要擺正。
  • 父母把家產全給兒子,晚年卻讓出嫁女兒輪流養老,兒子:應該的
    但是,現實生活中卻更多的是父母與子女、子女與子女之間因為養老問題,不是互相埋怨和推諉,就是大打出手,鬧出讓人笑話的家庭悲劇。前不久,我們老家一個跟我同歲的朋友,因為不肯與哥哥輪流養老被父母起訴了。原因是,父母原本重男輕女,給兒子買房結婚不說,去年還把家產全給了兒子。但是,今年老兩口接連生病,都是她這個做女兒的出錢出力在照顧,他們覺得還是女兒靠得住,於是就想跟著女兒養老。
  • 一種新型帶娃模式:「老大吞金獸,老二照豬養」,是因為偏心嗎?
    對於這種現象,「老大吞金獸,老二照豬養」成了現代很多人的一種新型帶娃模式,難道每個父母都會偏心嗎?背後的原因是什麼?老大是家裡第一個寶貝,全家都會重視:每個父母對於孩子都是渴望的,希望他能在童年的時候,生活的最好。
  • 財產給兒子,養老卻找女兒的父母都是什麼心理?真相戳心窩
    原來小瀟父母一直偏心她的哥哥,老人攢了一輩子的積蓄還有房產早早地都給了兒子。甚至小瀟出嫁時的彩禮錢老人都給了兒子,那時候小瀟的父母放出豪言養老又不指望她這個出嫁的女兒。可沒曾想,老人前腳更把財產都給了兒子,後腳就被兒媳各種不待見……後來父母就開始找各種理由問小瀟要錢,這次又說父親住院,讓她籌款10萬,不然就告她……財產給兒子,養老卻找女兒的父母都是什麼心理?
  • 給有兩個兒子的婆婆提個醒:最好不要偏心
    什麼都想著自己那位小叔子,什麼都顧著自己的那位小叔子,偏心可以理解,但未免有點太偏心了。自己結婚的時候,婆婆就拿了十萬塊錢,為此自己沒要彩禮,就連酒席都是用自己的積蓄。你看吧,女人並非都很現實,一旦認準了一個男人,真心想要和他組成一個家,即便是倒貼,也是願意的。
  • 婆婆要分家,要求我們先給他們買套房,老二啥也不用出,憑啥
    我多希望公婆可以一碗水端平,可是家有兩兄弟的家庭父母真的可以一碗水端平嗎? 公婆有兩個孩子,一個是老公,一個是小叔子,他們兩個相差兩歲,但是待遇就是不一樣,可以說公婆特別偏心,心裡只有小兒子,沒有大兒子。
  • 58歲農村老太的自述:兩個兒子的下場,後半生一直擔心受怕
    剛結婚的時候,家裡父母說一定要生兒子,不然在婆家站不住腳。我深深記住了這句話,索性第一胎是個兒子,婆婆也是滿心歡喜娘家人也十分高興,還買了搖椅。那時候計劃生育在農村還不是特別嚴,家家戶戶基本都生兩個,也沒考慮到以後的問題。
  • 三個兒子,老人的晚景還是如此悽涼!多子女家庭老人養老堪憂
    突發腦溢血,幸虧送的及時,經過搶救,舅媽活了下來,花了30多萬,只是在湊手術費和誰應該照顧舅媽的問題上出現了狗血的一幕。原來舅媽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在農村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養兒防老,這是老人們公認的道理。何況舅媽還有三個兒子呢?但是,三個兒子中只有小兒子在身邊。大兒子早些年在廈門安了家。
  • 有錢給兒子全款買房,卻只給女兒一萬當嫁妝!父母稱「我不偏心」
    一、 「兒子就是比女兒重要」身邊有很多父母,生二胎前總是信誓旦旦地稱自己不會偏心,對待兩個孩子必然手心手背都是肉。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或者出於對現實問題的考量,孩子們卻能感受到父母的偏心對待,而父母或許還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