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投網(www.zt5.com)5月28日訊
高空拋物傷人、霸座現象、職場騷擾、App個人信息保護……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這些大小事,民法典草案中都有規定。近日,央視新聞邀請法學專家就10個網友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解讀。
01.民法典草案是之前法律的彙編,內容沒有太大變化?
全國人大代表孫憲忠解讀
民法典草案不是彙編,是編纂。編纂工作是消除矛盾、彌補漏洞、消除重複,同時也有部分創新。法典條文變化還是很大的。
02.民法典草案如果通過,對法學考生備考有影響嗎?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解讀
有一定影響,但考生也不要太緊張。原有的行之有效的法規在民法典中都有所保留。如果了解法律背後的道理,你就很容易了解它在民法典中會怎樣體現。
03.微信帳號能繼承嗎?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朱巍解讀
民法典草案規定,只要是個人的合法財產就可以繼承,虛擬財產也算。此外,還有補充,根據其性質可能不能繼承的除外。微信等即時通訊工具中很多人可能有秘密,這部分要尊重當事人的意見。
04.未成年人打賞主播,錢能追回來嗎?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朱巍解讀
民法典草案規定,八周歲以下屬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無論打賞多少錢,家長都能要回來;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
05.給他人起外號侵犯人格權益嗎?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解讀
關鍵要看什麼樣的外號。如果給別人起的外號,讓他人覺得人格尊嚴受損,這是侵害了人格利益,有可能承擔責任。
06.夫妻之間,工資條算隱私嗎?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解
夫妻之間,工資條是否構成隱私要看具體情況。如果是夫妻共同財產,工資收入是共同財產的組成部分,這時要允許對方知道;如果夫妻實行分別財產制,這時可選擇不告訴配偶。
07.小區電梯間的廣告收入歸誰所有?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解讀
民法典草案在物權編中規定,凡是利用業主共有部分所獲得的收入,扣除合理成本之後,都屬於業主共有。
08.被騙婚了,怎麼辦?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朱巍解讀
騙婚屬於詐騙罪範疇。按照民法典草案,一旦被騙婚,婚姻關係可以撤銷,還要把之前的彩禮退回來。另外,民法典草案規定,對於無過錯一方,可要求有過錯方賠償。
09.遇到寵物擾民,怎麼辦?
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申衛星解讀
民法典草案對此沒有直接規定,但對動物飼養人和管理人有責任的要求。飼養動物可以,但不能影響他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