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搭過香港的綠色專線小巴(香港人管這叫「綠Van」)?
香港的小巴,永遠是個狂拽酷炫的存在,看看知乎大神是如何形容香港的小巴的:
不過,你們搭車時有沒有留意到,小巴司機的年齡比其他公共運輸工具的更為年長,有些甚至是「銀髮一族」咦,為!啥!香港的小巴司機歲數都這麼大呢?
小巴司機青黃不接,這跟人口老化有關?
有部人士會將問題歸究為「人口老化」,但看看其他公共運輸工具的司機中,都有不少年輕臉孔。
以的士司機為例,根據運輸及房屋局資料顯示,過去五年(2014-2018年)59歲或以下新申領的士正式駕駛執照的人數,由2,485位增加至3,203位,增幅約28.9%。
而過去五年內,59歲或以下新申領公共小巴正式駕駛執照的人數則由2,972位下降至1,363位,急降54%。
過去五年新申領的士正式駕駛執照人數。圖:運輸及房屋局
過去五年新申領公共小巴正式駕駛執照人數。圖:運輸及房屋局
所以說啊,「人口老化」並非是導致小巴司機青黃不接的主因。
年輕人不願入行,開車的都是大叔
「你估好過癮啊,坐喺架車度真系腳軟,落地真系會痺,唔系講笑。」(你以為好過癮啊,坐車裡真的會腳軟,下地真的會腳麻,不是開玩笑的。)
綠色專線小巴司機強哥。圖:橙新聞
今年62歲、從事綠Van司機20多年的強哥跟橙子君現身說法,由於小巴司機辛苦「人工低、工時長、冇停手、冇得抖」(工資低、工時長、不停手、沒休息),導致現在大部份年輕人都不願意入行。
目前綠色專線小巴營辦商一般以僱傭制聘用司機,日薪平均450港元,若以每月工作25日計算,月入僅有11,250港元;據說不少司機下班後自願再駕車5小時以上,以賺取每小時約50港元的加班津貼。
圖:橙新聞
據強哥透露,綠Van司機除非要去洗手間,否則除了半小時的用膳時間外,基本上都是沒得停。
「好多後生仔唔願意入行,長工永遠搵唔到。」(好多年輕人不願意入行,長工永遠找不到。)
強哥表示,以往都會有稍為年輕的司機入行,但大部份都只圖受訓,「啲新牌仔入嚟試車,揸熟手車就會走架啦,即系變咗佢有免費車揸」。(那些剛考到駕照的人會來試車,等開熟手就會走的了啊,也就是免費開車)
他指,現時行內基本上沒有一位綠Van司機的年紀是低於50歲,全部都是「阿叔」、「阿伯」。
過去五年持有有效公共小巴正式駕駛執照的人數。圖:運輸及房屋局
根據運輸及房屋局資料顯示,在2014~2018的5年間,59歲或以下持有小巴駕駛執照人士由128,006位減至102,490位,而60歲或以上就由55,635位增至72,126位。
其中80歲或以上人數由791位增至1,338位,5年間升幅近7成。
承諾10年間不加價,加幅難敵通脹
綠色專線小巴總商會主席蘇世雄告訴橙子君,由於現時沒有新人願意入行,導致行內司機平均年齡大約為63至68歲。
行內司機人手短缺這個問題已經存在20多年,所以一般較為年長的司機,只要能夠開車都會繼續聘用。
他又指,小巴司機沒有晉升機會,所以好少會有年輕人會想開小巴,或者做職業司機。20多年來甚少新人入行,「已經斷咗層」。(已經斷層了)蘇世雄表示,由於1998年本港正值金融風暴,當時商會向政府承諾10年不加價,直至2008年才開始申請加價。「但過去20年間,每間綠Van公司僅加價2~3次,你想想,哪裡可能追得到這20年通漲呢?。」
「我哋唔系唔想畀多啲錢嚟請人,系畀唔起。」(我們不是不想給多點錢請人,是給不起。)
他指,如果要提升司機的薪酬及褔利以吸引年輕人入行,有部份公司會入不敷支。
5年間近47%意外,涉事司機逾60歲
另一方面,根據運輸署2013至2017年的數據顯示,公共小巴5年間一共發生5,408宗交通意外,當中有2,540宗涉事小巴司機為60歲或以上,比例接近47%。
2013-2017年,5年間共有5,408宗涉及小巴的交通意外,當中涉事小巴司機為60歲或以上就有2,540宗。製圖:橙新聞 資料來源:運輸署
蘇世雄坦言,司機年紀大,難免反應遲鈍,不過他強調,倒不會因此而導致交通事故,涉事的意外是個別事件。
他指出,雖然現在小巴司機並沒有法定的退休年齡,但政府有規定年過70歲的司機,在申領或續領駕駛執照時,須要定期繳交由註冊醫生籤發的體格檢驗證明書,以證明身體狀況適合駕駛。
蘇世雄說,現在司機人手嚴重短缺,很多車都空置在那裡沒得開,所以就算司機年紀大了,也希望他們繼續開下去。
兩輛小巴石排灣道相撞。
香港職業司機老齡化已是不爭的事實。
實際上,撇除路面經驗、駕駛技術等個人因素,單純看身體狀況這一項,司機年紀越大、駕駛時間越長,因身體不適、反應不及和注意力分散而發生意外的機率,就會越高。
(文中圖片來自橙新聞、星島及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