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沈復《浮生六記》:有血有肉的芸娘,活過愛過才是生活

2021-01-09 騰訊網

《浮生六記》吸引我的純粹是因為書名,浮生二字,正如《莊子》「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虛浮不定,來稱之「浮生」活著跌宕起伏才是正常人的生活,將一生的經歷趣事心事喜事都化為了六記,想想也是有趣,第一眼看到沈復《浮生六記》恍惚間記得一些書中有提及,但一想轉眼間便忘記了,於是就趁著一些好奇心和疑惑心選擇了拜讀。

據說沈復是因為蘇軾的原因才寫書。46歲時有感於"蘇東坡雲'事如春夢了無痕',苟不記之筆墨,未免有辜彼蒼之厚",乃作《浮生六記》。古有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一說,到46的年紀沈復已經快要到知天命的時候,回想年輕時子承父業,遊幕經商為生,帶著家人妻子芸娘離家生活,最後芸娘先一步離去的經歷,以這些人生閱歷為背景寫下六篇關於自己與芸娘的故事,現在能看到的浮生六記,真正傳下來的也只有前四記,現僅存四記,後兩記為後人另添,描寫養生記,描寫山川江河的秀麗景象。

這部帶有自傳體性質文學講述了作者與妻子芸娘的愛情故事,在閱讀的過程中會覺得不止僅限於愛情故事,是帶有愛情氣味的生活故事,講的就是從訂婚一見鍾情到結婚成家,生子過生活的現實。為什麼是過生活?享受生活花費銀兩的日子是成家前,有父母擔著,成家後生活瑣碎就是自己的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每一樣都需要打理,娶妻生子,成家立業一步一步,用心經歷過的就是生活,沈復與芸娘的故事就是一個過生活的體現。

《閨情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四記,分別從各個細節來展示當時,芸香和沈復從初識到結婚,才子佳人、青梅竹馬,芸香的知性有禮相信每一個閱讀者都深有感觸,知書達理,能陪酒吟詩,喜好遊山玩水,無論是當時的還是現在一個能文能武,能陪你看星星看月亮,從人生哲學談到詩詞歌賦的伴侶怎能不令人喜愛,全文字裡行間透露著沈復對於芸娘的喜愛與追憶,日常中二人連通信都要在信箋結尾處蓋上一個「願生生世世為夫婦」的章,仿佛就在眼前發生,如此恩愛有趣,令人羨慕。

芸娘到底有什麼魔力讓沈復為之著迷?從做人侍奉公婆來看,賢惠守分寸,作為家庭裡能讀文寫字的女子已然可貴,也順利成為家庭來往交接的「串講人」有著傳達婆婆的意圖,再複述公公交代使命,在一次傳信中竟不想被公公誣陷,因為替小叔作保,鄰居討債把事情告訴沈復芸娘的公公,也就有了公公來信斥責一說,當時的情況是芸娘寧願自己忍受誤解也不要丈夫為自己澄清,不想被認為是妻子向丈夫告狀。

丈夫再去解釋,取得公公的諒解,但見間接也會導致婆婆的不滿,這是侍奉公婆的一個小點,後續也導致沈復芸娘兩人一起到鄉下生活,從生活做人方面芸娘做到了分寸二字。家庭的哲學在於一個和睦關係,連清官都難斷家務事。因為沈復芸娘從一個外人轉變成為一個家人,帶來身份的變化,做事的判斷舉措也顯示著芸娘的智慧,知情重,守禮節的性情。

其次看到驚奇的內容在於為沈復娶妾的經過,在清朝三妻四妾是不受約束的內容,芸娘主動為丈夫著想,聯繫歌姬甚至拿著玉鐲作為信物,何以解憂,推心置腹的細心,先不說這種價值觀是否正確,但愛一個人選擇與另外一個女子分享單純意義上看令人稱奇。

當時的條件芸娘已經為沈復生下一兒一女,納妾的事情本就不應該是「夫人」的做法,但因為芸娘對於沈復的貼心,觀察入微,思想上就認為了男子納妾是正常不過的事情,幫助丈夫「美而韻者」從這點上沒有私心,佔有欲的芸娘已經成為一個特殊的存在,從小傳統思想的薰陶以致於後期的選擇,也都是妻子這個身份導致的變數。

芸娘的另外優點靈動不俗氣,沒有傳統意義上「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俗氣,在芸娘身上沒有一般女子支持丈夫讀書做官考取功名的體現,更多的是願意接受遊山玩水的好奇心,佳節時分,瞞著婆婆和丈夫沈復一起出去玩鬧,女扮男裝,隨性而為。不規勸丈夫考取功名的做法我想是兩人能夠選擇的一個原因,面對的人生大事選擇是同一個方向,從商的經驗和支持無疑給沈復一個支持,不求一官半職,求得是眼前景色,身旁佳人。

正如片段所記「他年當與君卜築於此,買繞屋菜園十畝,課僕嫗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畫我繡,以為詩酒之需,布衣菜飯,可以修身,不必作遠遊計也。」簡單的幾句話道出芸娘對於生活的定義,有瓜果蔬菜,一天兩人三餐四季,求一個踏實知足的生活。

芸娘身上體現著不同尋常的女子形象,有別於傳統意義上的女子,是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存在,溫柔知性,多才多藝,好像代表了中國封建時代文人心中的伴侶形象,在生活中芸娘和丈夫是情感的支持,擁有知己知音般的默契,用現在的說法是理想女友的象徵,有顏有才。

但反過來看看沈復的一面,不同的環境下有著不同的舉動,讀書人之間的互相扶持也成為一個慣例,從文人相互的友誼看沈復這人能夠互相幫助是義的品德,但從生活上來看沈復過的並不好,不會處理問題,大事小事都是芸娘在推著沈復走,被趕出家門之後,竟然沒有選擇長期可靠的職業,而是單純依賴賣書畫來維持所需。

自我的判斷也導致寄人籬下的生活,從這點上對於後期芸娘的身亡也產生了硬性的環境影響,其次已經在生活拮据的情況下還要繼續跟讀書人見面,花費錢財,提高生活成本,這點看來沒有做好當家作主的準備,把全部事情都交給芸娘來負責,不負責。

雖然沈復身上有著許多缺點,也間接影響了後續芸娘病逝的可能性,但內容來看無論生活如何,能夠支持並維繫下去就已經難得,更何況兩人關係如此密切,沒有多少的抱怨,而是積極的處理問題,令人感嘆的同時又有一份敬意,相伴到老,記憶到老。

文:石陵

歡迎關注,和我一起讀書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黃梅戲《浮生六記》:當沈復遇到芸娘替身!
    黃梅戲《浮生六記》劇照黃梅戲《浮生六記》講述的是清代文學家沈復在妻子芸娘離世之後,和兩個伴當王二、俞六夜宿海上花艇,二人將沈復灌醉,買通容貌酷似芸娘的歌妓喜兒,再現往事,企圖從他日中套出《浮生六記》後兩記所述的海外仙山的消息。
  • 《浮生六記》:沈復與芸娘並不富裕,為什麼生活卻過的浪漫又溫馨
    在沈復與芸娘的愛情和婚姻裡,如高山流水遇知音,隨著歲月悠悠,感情細水長流,在平凡而有趣的生活瑣碎中,似乎把生活過成了藝術,把日子過成了詩。在他們這段堪稱史上最美之一的愛情裡,我發現隱藏著8個字:旗鼓相當,棋逢對手,這8個字表現在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 《浮生六記》——大家對沈復的看法為什麼是「渣」?
    初見《浮生六記》,便被一船一世一雙人的封面所吸引。頗有分大隱隱於世的氣息。浮生,顧名思義,如浮萍般漂泊的人生。這兩個字來概括沈復的一生也很是貼切。初讀《浮生六記》,》分為:《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後兩記《中山記歷》、《養生記道》已失傳。其中引人入勝的莫過於男主沈復和芸娘的愛情故事。總是會不由自主的用現代的眼光看待男主沈復,不工作養家餬口,整天遊山玩水,有點金銀時全部拿去尋歡作樂。卻讓芸娘跟著他吃苦受累,顛沛流離。又不會處理婆媳關係,芸娘受了委屈誤會卻不替她辯解。
  • 《浮生六記》是沈復與芸娘的「夢一場」,在滄浪亭上演更別有趣味
    早就聽說了蘇州滄浪亭裡演出崑曲《浮生六記》,在世界文化遺產地裡進行沉浸式戲劇演出,我相信它的票房是有號召力的。因為是《浮生六記》,因為是蘇州最古老的園林滄浪亭。作者 王道但我更期待芸娘的出現。《浮生六記》裡第一主角當仁不讓是芸娘。這齣戲裡的沈復所有回憶也都是圍繞著芸娘徐徐展開的。我就像是戲裡的沈復一樣,既期待芸娘的出現,又不希望她那麼早出現。當芸娘出現的一剎那,所有站立著的觀眾幾乎都肅靜了,大家屏住了呼吸。在這一刻,我確認了一點:美的東西是具有征服力的。美。芸娘很美。從一開始我就在期待會是誰扮演芸娘。
  • 《浮生六記》:因為沈復的有趣,才成就了芸娘的可愛
    而對他印象深刻,甚至產生了閱讀《浮生六記》的興趣,則是因為他那被稱為「中國文學史最可愛的女人」的妻子。  在他的文字下,芸娘是一個「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好妻子又是一個能夠和她吟詩作對、暢談文學理想的紅顏知己。人生能得這樣一女子相伴一生,豈不是美哉快哉。這本書裡吸引我們的不僅僅是芸娘的可愛,還有她與沈復那些可愛的日常生活。  大家都在說,是芸娘的才華和有趣吸引了沈復。
  • 蘇州滄浪亭裡上演崑曲《浮生六記》:沈復與芸娘的「夢一場」
    早就聽說了蘇州滄浪亭裡演出崑曲《浮生六記》,在世界文化遺產地裡進行沉浸式戲劇演出,我相信它的票房是有號召力的。因為是《浮生六記》,因為是蘇州最古老的園林滄浪亭。作者 王道但我更期待芸娘的出現。《浮生六記》裡第一主角當仁不讓是芸娘。這齣戲裡的沈復所有回憶也都是圍繞著芸娘徐徐展開的。我就像是戲裡的沈復一樣,既期待芸娘的出現,又不希望她那麼早出現。當芸娘出現的一剎那,所有站立著的觀眾幾乎都肅靜了,大家屏住了呼吸。在這一刻,我確認了一點:美的東西是具有征服力的。美。芸娘很美。從一開始我就在期待會是誰扮演芸娘。
  • 《浮生六記》:芸娘的確可愛,然生活需要更多的智慧
    她對於美、對於生活的認識,引得很多人的崇拜和爭相模仿。我曾經問她喜歡讀什麼書,她說西方哲學,但是卻給了(清)沈復的《浮生六記》很高的評價。我的一位男性朋友曾經寫過《浮生六記》的書評,他說:簡單講,《浮生六記》講了什麼——可愛的女人+有趣的男人+幸福的婚姻。對此,我卻有一點不同的看法。
  • 生活在古代卻沒有三妻四妾,痴情人沈復《浮生六記》為一人!
    大家都知道沈復麼?知道沈復的人就一定知道《浮生六記》,沒有看過這本書的人一聽名字一定覺得,這一定又是一部歌頌人生的書吧。小編一開始也是這樣認為的,可當了解了沈復和他妻子之間的事後,不禁欽佩起了沈復這個人。浮生六記有一記是專門記載沈復和自己的妻子之間的生活的。
  • 《浮生六記》芸娘:滿足了男人的一切幻想,卻活成了最卑微的模樣
    之後又聽說了《浮生六記》。想著這樣美好的書名,一定是一本清淡又不世故的書。直到讀了之後,才發現,是我想的太簡單了。大概美好的愛情故事應當都有一個犧牲者,背負著比另一個人更深重的難。才成就了這些許為人稱道至今的豔羨吧。
  • 《浮生六記》,沈復究竟渣不渣?
    京東2017年最暢銷圖書之一《浮生六記》。事如春夢了無痕,誰與記浮生為啥叫「浮生六記」,因為它有六記: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可惜時間流逝,在傳世過程中後兩記遍尋不到,所以這六記也是有些名不副實。《浮生六記》又被稱為晚清小紅樓夢,用美麗樸素的辭藻,書寫了一段「你若不離我便不棄」的美好愛情。因是丈夫沈復主筆,所以書中大多還是書寫妻子陳芸的美好,讓我們認識了一個可愛的女子。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林語堂甚至稱芸娘為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子。
  • 讀沈復的《浮生六記》塵世夫妻,情深莫過於此
    初讀《浮生六記》,便被其中的閒情逸趣吸引,繼而又被陳芸的性格吸引,最終沉浸在沈復陳芸二者的愛情中無法自拔,他們的愛情,或許不是最完美的愛情,卻一定是最好的愛情,因為沈復終究是想了念了芸娘一輩子,而芸娘也用自己的一生給了沈復人間最美的愛情。芸娘是沈復舅舅的女兒,二人自幼相識,青梅竹馬。之後喜結連理,日子更是蜜裡調油。
  • 沈復《浮生六記》: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浮生六記》是是清朝長洲人沈復(字三白,號梅逸)著於嘉慶十三年(1808年)的自傳體散文。沈復是清代布衣文人、畫家、園藝師。字三白,號梅逸。生於蘇州書香世家,一生淡泊名利,以遊幕為生。中年之後家庭頻遭變故,與愛妻芸娘顛沛流離,歷盡坎坷。饑寒交迫中,芸娘病故,沈復悲痛欲絕,後隨友人四處遊幕。46歲時,他寫下自傳體作品《浮生六記》,筆墨之間,纏綿哀婉,真切感人。
  • 沈復《浮生六記》:讓我們感受到遙遠的古代的婚姻生活的點點滴滴
    作者:玉山沈復《浮生六記》,記述自己二十多年婚姻生活,在整個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縱使不是孤品,也算個異數。沈復官場混不好,生意做不成,畫也賣不掉,就和你我一樣,實實在在的LOSER一枚。但是他到底討了個好老婆,算是過得有滋有味,雖布衣蔬食,不掩其樂也。
  • 晚清小紅樓《浮生六記》,沈復與愛妻的塵埃一夢
    沈復六記浮生,萬物都作野馬塵埃罷。清代同樣講人生如夢的還有曹雪芹 的《紅樓夢》,寶玉隨警幻仙子神遊太虛幻境,隨大觀園歷盡韶華悲咽,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最後白茫茫一片真乾淨。與《紅樓夢》的綾羅繁複、精雕細琢不同的是,《浮生六記》通篇恬淡素雅的小品文,甜蜜與悲戚都是那麼清新真率。
  • 《浮生六記》中芸娘對古文的偏好
    記得上次閱讀《浮生六記》還是兩年前,讀完之後只覺回味無窮。如今再次拿起這本書,想要在閒暇的時光裡,慢慢品味沈復和芸娘之間平淡而溫馨的生活瞬間。其實遇到喜歡的人,就覺得生活不難了,晚風也好,涼夜也罷,想想都是笑。
  •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讀沈復《浮生六記》有感
    文|林潔潔《浮生六記》這本書因為是文言文的關係,反反覆覆糾結了幾次,都未選擇沉心閱讀。《浮生六記》共六篇,前三篇《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記錄了沈復與妻子芸娘的感情生活,從小事中揭露二人情感的細膩,展示了如何在當世做自己。後三篇《浪遊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缺少了芸娘的內容,也有很多學者疑似後人偽作,故尚未深讀。
  • 《浮生六記》沈復為啥對芸娘一見鍾情呢?這個原因給所有女人警醒
    最近,我在看《浮生六記》這本書時想到一個話題,這個話題就是「假如你老公跟朋友出去吃喝玩樂都不帶你去,你是什麼感覺?」如果是你,你的感覺是什麼呢?我想大部分的回答都是不開心吧。對很多女人來說,男人出門肯帶自己出去,就是一種愛的表現,證明了男人喜歡時時刻刻跟你在一起。
  • 《浮生六記》的沈復是個什麼樣的人
    前段時間看了一本書,沈復的《浮生六記》,說的是六記,實際上是不完整的,只有四篇。讀了這本書的人,必定會喜歡芸娘這樣的一位女子。但對於作者沈復,不同的人確有不同的看法。那我們來說說沈復這個人。沈復出生於一個文人士族之家。但他卻沒有參加科舉,考取功名。從某一方面來說,這也註定了他的命運。作為一個文人,不參加科舉,只能通過其他的途徑去維持生計,對於一個讀書人來說是十分困難的。而他也沒有徹底擺脫他讀書人的身份的束縛,從事的還是一些文人能做的一些工作,例如畫畫,充當幕僚等,所以他的一生也是輾轉流離。
  • 林語堂:《浮生六記》——芸娘,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
    芸娘是《浮生六記》中的女主人公,是作者沈復的妻子陳芸。書中花了很大的筆墨去描寫陳芸,她為我們展示了一位美麗、賢良淑德的妻子形象。林語堂先生曾贊道:芸,我想,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她的一生,正可引用蘇東坡的詩句,說它是「事如春夢了無痕」。初讀該作品,被深深地感動。
  • 最可愛的女人,為夫尋妾,《浮生六記》的芸娘究竟為何而死
    沈復的《浮生六記》直到現在也是為世人所嘆,多少文人才子為他寫下注釋,而讓沈複寫下這本書的便就是他的妻子陳芸,芸娘早逝讓沈復痛苦不已,他寫下《浮生六記》以此來紀念他和芸娘的所有過往,把二人從最開始的情緣寫到芸娘離世之後他對其的思念惆悵,並且在其中,有許多可研究與考察的當時的人文環境,